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the Ecology and Biology of Chinese Pangolin(Manis pentadactyla)
1
作者 Jingyu YU Jianjun PENG +2 位作者 Jun ZENG Xilin YIN Jing ZH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2770-2773,共4页
Chinese pangolin(Manis pentadactyla) has important value in Chinese medicine,economy and ecology.At present,Chinese pangolin is about to go extinct due to over hunting and habitat destruction,which has caused a dramat... Chinese pangolin(Manis pentadactyla) has important value in Chinese medicine,economy and ecology.At present,Chinese pangolin is about to go extinct due to over hunting and habitat destruction,which has caused a dramatic decline in the wild population.Breeding Chinese pangolin in captivity is very difficult and has not succeeded yet.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wild population,habitat,foraging,activity rhythm,breeding and physiology of Chinese pangolin.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y and biolog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artificial domestication of Chinese pangolin.Meanwhile,given the demands of protection,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线 服务 迁移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Manis pentadactyla aurita)仔兽出生记录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诗宝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仔兽出生的记录,测量了仔兽的躯体及体重,讨论了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的发情交配季节,妊娠期、产仔期、胎仔数。
关键词 穿山甲 繁殖 妊娠期 中国穿山甲 华南亚种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出入洞穴完整事件的影响因素探究
3
作者 张玉林 窦红亮 +3 位作者 孙松 杨锦圳 向左甫 华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出入洞穴事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行为生态,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仅监拍到出洞或入洞的不完整事件。为探索...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出入洞穴事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行为生态,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仅监拍到出洞或入洞的不完整事件。为探索穿山甲漏拍原因,提高拍摄成功率,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林区与惠州市惠东县乌禽嶂林区,共布设172台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活动洞穴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累计69台红外相机捕捉到866段中华穿山甲活动影像,拍摄到进洞、出洞共计183次,其中完整记录到中华穿山甲进洞和出洞的事件118次,漏拍率为35.5%。采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GAMM)对红外相机漏拍事件影响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漏拍的主要因素为相机与洞穴的水平距离。考虑到存在进洞和出洞事件均未获得的可能性,调查中的实际漏拍率可能更高。建议利用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洞穴进行监测时,相机与洞口的距离150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 野外监测 洞穴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受危状况评估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诗宝 刘廼发 +1 位作者 张迎梅 马广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 .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 19种 ,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 .结果表明 ,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 ,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 .较高的受危指数 (Ti=0 .6 94 7)表明它处于高度受危状态 ,已成为濒危物种 (En) .最关键的外在致危因素是过度狩猎、利用和走私 ,其次是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种群分布格局的片断化 .上世纪 6 0年代后至今 ,估计中国穿山甲种群数量已下降了 88.88%~ 94 .12 % ,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 0 .0 0 1134~ 0 .0 5 6头 /km2 ,较高的狩猎压力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走私还将持续 ,受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 ,潜在的绝灭危险继续上升 .要缓解中国穿山甲当前的受危状况 ,减轻狩猎压力 ,保护好现有栖息地 ,打击走私是当务之急 .依据IUCN红色名录(RedList,version 3.1)和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对受危物种等级标准的定义 ,以及CITES附录物种等级标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等级标准 ,中国穿山甲应当从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级 (Vu)和IUCN红色名录里的低危接近易危(LR/nt)上调为濒危级 (En) ,由CITES附录Ⅱ上升为附录Ⅰ ,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上升为Ⅰ级保护 .图 3表 1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受危指数 受危物种 濒危动物 栖息地 种群密度
下载PDF
中华穿山甲的研究及保护现状 被引量:22
5
作者 胡诗佳 彭建军 +3 位作者 于冬梅 王利利 辛翠娜 张宇姝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3-675,共3页
通过查阅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研究的文献,从形态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几方面综述了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状况,建议应加强和深入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以此来澄清其分类地位问题,提供其资源保... 通过查阅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研究的文献,从形态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几方面综述了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中华穿山甲的研究状况,建议应加强和深入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以此来澄清其分类地位问题,提供其资源保护的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和解决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研究 保护现状
下载PDF
广东省穿山甲种群数量调查与资源蕴藏量 被引量:9
6
作者 吴诗宝 马广智 +3 位作者 唐玫 陈海 徐昭荣 刘迺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0-276,共7页
2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 65 2 7~1 5 6 5 9头 ,平均密度为 1 85~ 4 43ind /km2 ;不同栖息生... 2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 65 2 7~1 5 6 5 9头 ,平均密度为 1 85~ 4 43ind /km2 ;不同栖息生境穿山甲的种群平均密度为 2 46~ 5 90ind /km2 ,密度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 >针叶林。各栖息生境的洞口密度平均为 5 1 39± 1 8 31个 /km2 ,以针阔混交林的洞口密度最大 ,其次是阔叶林和灌木林 ,最小的是针叶林 ,且洞口密度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F =1 6 96>F0 0 1 ,3/30 =4 5 1>F0 0 1 ,3/36)。根据保护区内穿山甲的密度值 ,估计广东全省穿山甲的资源量为 1 42 73 0 9± 5 863 7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穿山甲 种群数量调查 资源蕴藏量 种群密度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大雾岭保护区穿山甲冬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诗宝 刘迺发 +2 位作者 马广智 徐昭荣 陈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9-1086,共8页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 ,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对林型选择的先后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最偏爱针阔混交林 ,最不喜爱针叶林。多选择陡坡 ( 30~ 60°) ;...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 ,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对林型选择的先后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最偏爱针阔混交林 ,最不喜爱针叶林。多选择陡坡 ( 30~ 60°) ;干扰源距离较远 ( >1 0 0 0 m) ,干扰程度小 ;林下草灌层盖度高 ( 81 %~1 0 0 % ) ,隐蔽程度好 ;阳坡或半阴半阳坡 ;中低海拔 ( 760~ 1 5 0 0 m) ;中下坡位 ;水源距离较近 ( <5 0 0 m) ;乔木郁闭度适中 ( 31 %~ 70 % )的生境。较少选择上坡位 ,林下草灌层中低 ( 0~ 5 0 % ) ,乔木郁闭度偏高( 71 %~ 1 0 0 % )或偏低 ( 0~ 30 % ) ,阴坡的生境。对洞口设置的要求是多朝南 ,而且要求隐蔽条件好 ,多数为全隐蔽或半隐蔽 ;最不喜爱将洞口设置在裸露、隐蔽程度差的生境 ,强力避免洞口向北。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岭保护区 穿山甲 栖息地选择 冬季
下载PDF
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头骨量度的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吴诗宝 刘迺发 +2 位作者 张迎梅 欧志 陈海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全球共有7种穿山甲。本文报道的是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的头骨形态学资料,涉及头骨特征描述和一些形态学指标测定。被测定的指标主要有颅全长、基底长、腭长、眶间宽、后头宽、鼻骨长、鼻骨宽、脑颅高、听泡长和下颌长,并且在这两个... 全球共有7种穿山甲。本文报道的是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的头骨形态学资料,涉及头骨特征描述和一些形态学指标测定。被测定的指标主要有颅全长、基底长、腭长、眶间宽、后头宽、鼻骨长、鼻骨宽、脑颅高、听泡长和下颌长,并且在这两个物种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这两个物种头骨形态十分相似,但马来穿山甲头骨细长,听泡长小于10mm(n=12),鼻骨狭长,前后部宽窄相似,两鼻骨外侧缘内凹或平行,鼻骨宽长之比值小于0 3000(0 2025~0 2811,n=12);而中国穿山甲头骨较粗短,听泡长大于11mm(n=46),鼻骨宽短,后部较前端宽,外侧缘外凸,鼻骨宽长之比值大于0 3000(0 3154~0 5325,n=33)。这些异同之处,可以作为区分这两个物种的依据。(2)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与海南亚种头骨各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 05),用颅全长是否大于83mm来区分这两个亚种不能成立,但海南亚种头骨上颌骨的颧突和鳞骨的颧突通常越过眶颞窝完全相接触,如果不是这样,则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小的骨质棒状结构将它们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穿山甲 马来穿山甲 头骨 形态学
下载PDF
名贵中药穿山甲的规范化养殖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良 岑丽华 +2 位作者 徐晖 向云亚 薛中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2-1005,共4页
穿山甲是一种常用作传统中药的珍稀动物,由于人为的滥捕,穿山甲已成为一种濒危动物。开展穿山甲的人工饲养,扩大物种繁殖和保护,已成为保护穿山甲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穿山甲生活习性和人工繁养的多年研究,总结制定出一整套优质... 穿山甲是一种常用作传统中药的珍稀动物,由于人为的滥捕,穿山甲已成为一种濒危动物。开展穿山甲的人工饲养,扩大物种繁殖和保护,已成为保护穿山甲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穿山甲生活习性和人工繁养的多年研究,总结制定出一整套优质高产养殖技术规范化操作规程:场地的选择与建造、种苗来源、饲料调配、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疾病防治和出栏时间等,以利于进一步快速有效地扩大穿山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规范化饲养 濒危物种
下载PDF
中华穿山甲腹泻治疗前后粪便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
10
作者 颉志刚 毛韵 +4 位作者 谢纯刚 许佳 何海健 蒙海峰 郑荣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02,共9页
腹泻是导致野生穿山甲在圈养条件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掌握引起腹泻的原因和致病机理,对救护收容过程中出现腹泻的2只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进行了非抗生素治疗,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治疗前后粪便细菌和真菌群落... 腹泻是导致野生穿山甲在圈养条件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掌握引起腹泻的原因和致病机理,对救护收容过程中出现腹泻的2只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进行了非抗生素治疗,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治疗前后粪便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在饲料内添加收敛剂类药物(蒙脱石)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可有效改善腹泻症状,粪便由黄色糊状转为黑色条状。治疗后粪便细菌OTU总数和丰度指数(ACE和Chao 1)均降低,而真菌OTU总数和Chao 1指数增加,但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然而,经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治疗前后的菌群出现明显偏离。细菌的优势菌门在治疗前后排序基本一致;治疗后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比明显减少,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明显增加。治疗后的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比明显增加,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明显减少;Condenascus占比明显增加,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明显减少。综上所述,中华穿山甲在食物转换过程中肠道菌群发生了明显改变,经过非抗生素治疗后,菌群形成新的稳态,同时肠道吸收能力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腹泻 粪便微生物群落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广东肇庆地区再现中华穿山甲 被引量:7
11
作者 范宗骥 欧阳学军 +4 位作者 白文科 黄忠良 程德洪 李佳琦 肖治术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1-813,共3页
中华穿山甲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中华穿山甲在中国的野生种群资源正在急剧下降,但其现状缺乏详细调查研究。2018年5—9月期间,于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中华穿山甲。根据... 中华穿山甲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中华穿山甲在中国的野生种群资源正在急剧下降,但其现状缺乏详细调查研究。2018年5—9月期间,于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中华穿山甲。根据拍摄位置和时间以及个体长度确定为3只成年中华穿山甲个体,均在夜间活动,拍摄时间在23:00—04:00。广东肇庆地区此次记录距上一次调查报道间隔36年。通过所获得的野生个体影像证据,说明中华穿山甲在该地区内可能具有一定的野生种群数量,建议有关管理部门组织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调查,以掌握该物种的野外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红外相机 自然保护区 广东
下载PDF
深圳市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冬季洞穴生境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嘉文 王姣 +4 位作者 窦红亮 徐华林 陈婷 侯方晖 华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0-705,共6页
为研究深圳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冬季洞穴生境的选择特征,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其洞穴生境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共计完成调查路线18条,调查范围覆盖岛屿各个区域。调查期间记录到洞穴165个,其中新鲜洞穴(1个月内)38个... 为研究深圳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冬季洞穴生境的选择特征,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其洞穴生境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共计完成调查路线18条,调查范围覆盖岛屿各个区域。调查期间记录到洞穴165个,其中新鲜洞穴(1个月内)38个,洞穴在蕉坑湾东南部分布较为密集,岛屿腹部仅有零星的陈旧洞穴分布。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R软件广义可加模型(GAM)技术对中华穿山甲冬季期间洞穴生境选择性的分析表明,灌草丛盖度、乔木数量及海拔对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冬季洞穴生境选择有显著影响(P<0.05)。中华穿山甲冬季建造洞穴时,倾向于选择灌草丛盖度为0.2—0.6,乔木数量较少,海拔居中(100—200 m)的生境,对其他生境条件的选择没有明显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伶仃岛 中华穿山甲 洞穴 生境选择 广义可加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