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强国建设:内涵要义、多重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3
1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6,共12页
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是扎根中国实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合乎人民利益诉求的中国式教育发展新模式,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立足于中国国情,彰显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本色和中国特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新时代推进职业教... 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是扎根中国实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合乎人民利益诉求的中国式教育发展新模式,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立足于中国国情,彰显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本色和中国特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要在把握培育现代化工匠强才、聚焦职业教育科创属性、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义基础上,遵循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话语逻辑,以立德树人、共同富裕、科教兴国为价值引领,从铺设职业教育提质育人的超越之道、绘制职业教育跨界融合的赋能蓝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研相融的运行模式、建构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体系等方面着手,破解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人才强国 技术技能人才 科教兴国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6
2
作者 肖贵清 唐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教育、科技、人才均为强国建设之基石,三者统一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整体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现有效联动,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设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实现各方面政策举措的贯通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创新
下载PDF
中国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洪宇 李宇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纵观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历史,世界教育中心的形成与转移皆有迹可循——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教育中心。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与重要归宿,又是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 纵观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历史,世界教育中心的形成与转移皆有迹可循——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教育中心。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与重要归宿,又是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世界各国人民利益所系。回首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中国教育凤凰涅槃势不可挡。当前,全球创新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呈现由欧美地区向亚太地区、由大西洋区域向太平洋区域转移的趋势。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在借鉴世界教育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教育实践,不断提升中国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国际影响力和全球引领力,使中国早日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教育中心 教育强国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实践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兰 刘慧 易熙琼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
职业教育作为适应区域产业布局、链接人才质量形成、推动科研创新转化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人力资源供给和技术积累等关键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作为适应区域产业布局、链接人才质量形成、推动科研创新转化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人力资源供给和技术积累等关键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将从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维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于产教融合理念提升育人适应性水平,基于科教融汇理念推动科研创新转化与技术积累,基于职普融通理念促进技能型社会成型,共同构建起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职业教育综合运行体系,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职普融通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职普融通的使命、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瑞 徐传雲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普惠公平;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然而,当前职普融通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运行机制不协调和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现实困境。以职普融通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职普融通管理体系的坚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制度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教育普惠公平的内生动力;夯实协同基础,完善职普融通保障机制建设,为职普融通持续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教育强国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面向课程主战场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昕 郭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经验探赜以及发展之策。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初步开创、积极开拓、融合开阔三个主要阶段,在此期间积聚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体现为发挥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永葆课程现代化的先进性与可行性;锚定“人”的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课程现代化的纵向价值逻辑;柔化社会与个人矛盾张力,形塑双擎驱动的课程现代化图式;从移植模仿迈向探索求新,深耕扎根本土的课程现代化路线。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策略应聚焦于推进课程价值的迭代升级,凸显人口规模巨大优势;形成课程资源的纵深布局,满足全体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厚植体育课程的精神底色,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体化传承;构筑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球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下载PDF
强国背景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趋向、逻辑取向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衍 王佳倩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趋向下,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而清晰的逻辑取向,包括职业教育制度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业教育国际化,其孕育在我国职业教...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趋向下,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而清晰的逻辑取向,包括职业教育制度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业教育国际化,其孕育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基础与改革实践中,并以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为增强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社会的适应性,未来在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着力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化 中国式 技能
下载PDF
区域融通:职业本科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性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德全 沈家乐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区域融通则是职业本科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命线。其本质为在特定的地理场域中,调和职业本科在转型中产生的变化、矛盾和冲突,对参与职业本科教育建设的各主体进行价值整合与价值重建。“... 中国式现代化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区域融通则是职业本科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命线。其本质为在特定的地理场域中,调和职业本科在转型中产生的变化、矛盾和冲突,对参与职业本科教育建设的各主体进行价值整合与价值重建。“区域融通”包含教育融通、产教融合与校地联动三个向度,意为职业本科教育与外部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坐标轴。为推动“区域融通”这一行动范式由理想走向现实,需要以城市集群为办学单元、以联合办学为跃升契机、以和而不同为治理理念、以数字技术为重要引擎,促进职业本科教育与区域经济、教育、政治、文化达到在协调中耦合、在互通中升值、在递进中生成、在均衡中吸引的理想关系形态,以及构建出“集群生长与共演发展”的经济空间、“错位互补与竞合发展”的教育空间、“同构配套与统筹发展”的制度空间、“正视技能与共识发展”的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区域融通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责任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元涛 樊溶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与持久的支撑力量。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推进,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双重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的依赖性日益显著,整个社会发展所承担的教育责任...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与持久的支撑力量。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推进,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双重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的依赖性日益显著,整个社会发展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也应该日益强化。有关社会应当承担的相应教育责任的讨论,代表着关于社会与教育关系问题的新认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的定位与角色应逐渐从“保障性”的基础作用向“引领性”的驱动作用转变。为此,需要改变社会与教育之间“决定-反作用”关系的传统认知,超越社会功能主义对教育的封闭化理解,尝试建立一种评价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的“教育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需求 教育责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四有”好老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春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站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职业院校应谋划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全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目标一致、客观量化、指标独立等原则,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 站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职业院校应谋划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全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目标一致、客观量化、指标独立等原则,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四有”好老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四有”好老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性,提出“内部学习”与“外部激励”并举、“管理职责考核”与“科研评价激励”互补、“基层组织重构”与“线上中心创新”同步、“政策落实”与“跟踪报告”并推等策略,以期辅助职业院校培养“四有”好老师,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四有”好老师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向度
11
作者 徐兰 苏楠 易熙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
职业教育作为链接技能型人才成长、推动应用型技术积累和涵育技能型社会形成的教育类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基础等重要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尚未构建起系统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框架,尚未形... 职业教育作为链接技能型人才成长、推动应用型技术积累和涵育技能型社会形成的教育类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基础等重要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尚未构建起系统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框架,尚未形成顺畅的科教融汇技术创新与转化体系,尚未搭建起科学适用的职普融通衔接体系,制约着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应与多方主体逐步构建协同育人框架,不断巩固和夯实技能型人才培养链条;与区域各类科学技术服务中心和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引导应用型技术积累与创新转化,不断激活以职业院校为节点的创新链条;凝聚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等多方力量,培育涵盖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优质职业教育供给体系,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效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职普融通 技能型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琳静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专业结构上的失配性问题,不缺毕业生,但缺高层次、现场应用型工程师人才。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改革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存在共生关系,开展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探索...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专业结构上的失配性问题,不缺毕业生,但缺高层次、现场应用型工程师人才。而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改革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存在共生关系,开展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智能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分别从企业角度、学校角度、教师角度及学生角度阐述了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具体路径,提出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双导师双循环”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双师型”结构化教学团队、创新评价考核方式等具有可行性的培养方案。推动校企合作全面融合,形成校企双方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现各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度优、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的建设目标,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职业教育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现场工程师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
13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刘英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核心目标,必须基于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道路。从教育内外部关系和影响来看,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与关键指标体现为建成强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强支撑的教育功能、形成强认同的教育影响。中国特色教... 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核心目标,必须基于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道路。从教育内外部关系和影响来看,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与关键指标体现为建成强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强支撑的教育功能、形成强认同的教育影响。中国特色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全面领导,立足于我国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传承创新教育改革发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教育强国建设模式。基于战略分析和关键问题回应,教育强国建设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引领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激发其能动性,根据教育要素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教育数字化建设形成教育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道路 教育改革 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教育体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向度与实现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14
作者 周平 兰梁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目标耦合、关系耦合、工具耦合三重内在耦合关系。基于耦合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表征为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理论逻辑表征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知识体系现代化,实践逻辑表征为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程,一是完善育才体系,优化知识创新的人才结构和布局;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提取标识性概念和完善理论构建;三是把握数字革命,重塑高等教育学科与学术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15
作者 蒲蕊 沈胜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确保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治理新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的权责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特色 高质量发展 内涵与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机制
16
作者 彭泽平 曾凡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教育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融通的底层逻辑、实践误区与未来走向
17
作者 匡瑛 韩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关系走向融通是必然趋势。我国实行职普融通的三大底层逻辑是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诉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呼唤以及突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内在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当前我国的职普融通走入了“去职业化”的误区,...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普关系走向融通是必然趋势。我国实行职普融通的三大底层逻辑是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诉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呼唤以及突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内在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当前我国的职普融通走入了“去职业化”的误区,具体表现在壮大一类教育而削弱另一类教育,仅有同层融通缺少跨层融通及单向而非双向的融通。职普融通的未来走向是要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进行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再到高等教育阶段的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有效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普融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要义、本质要求与推进路径
18
作者 饶武元 黄欣鑫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现代化。正确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现代化。正确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民为中心为鲜明底色、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使命,加快实现人才自主培养与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协调融通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为世界教育现代化提供新思路与新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要义 本质要求 内在逻辑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19
作者 卢应涛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职业教育改革是引领与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深化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调动职业教育活力;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职业教育规律;坚持开放发展,拓宽职业教育维度。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是优化职业教育结构... 职业教育改革是引领与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深化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调动职业教育活力;坚持绿色发展,尊重职业教育规律;坚持开放发展,拓宽职业教育维度。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是优化职业教育结构,适应产业升级需求,探索开放化、全方位的办学模式的有效选择。基于此,结合职业教育特征与产教融合理论内涵,分析产教融合下职业教育改革要点及问题,提出科学的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 改革路径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
作者 杨慷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反应到双向赋能的过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表征为提供高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提高...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反应到双向赋能的过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表征为提供高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新发展阶段,类型地位的确立使职业教育发展更有底气但是特色不够鲜明、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未能很好体现动态性特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智能化的双重挤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要坚持技能发展与“人”性的统一,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又突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既锐意创新,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要内外兼修,持续优化环境支持系统,遵循多元共治的理念,通过外部条件优化助推职业教育内部整体质变,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牵引,以和谐的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