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V了之”的历时演变及其语义倾向的同现成分
1
作者 温爱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6,共9页
“一V了之”始见于明代,但北魏就出现了语义倾向和语用功能与其类似的“一N了之”。可能由于V更符合“了之”动作性事件表达的要求,因此,自清代、民国始,“一V了之”逐渐代替了“一N了之”且使用日趋频繁。从行为主体与评说者的双重视角... “一V了之”始见于明代,但北魏就出现了语义倾向和语用功能与其类似的“一N了之”。可能由于V更符合“了之”动作性事件表达的要求,因此,自清代、民国始,“一V了之”逐渐代替了“一N了之”且使用日趋频繁。从行为主体与评说者的双重视角看,该框式的语义倾向颇为丰富,但同一视角中,其语义的双重情感态度实现一般只存在于行为主体视角的四种语义倾向中。从句法层面看,“一V了之”的语义倾向往往能在句法组合上得到相应的虚义前置状性同现成分如副词、连词或非行为动词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了之” 历时演变 语义倾向 同现成分
下载PDF
“以期”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兼论“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红妮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7,共11页
"以期"作为连词较少受到关注,它是经由表目的的连词"以"和动词"期"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而来。由于语义、句法和韵律等因素的影响,"以"发生附缀化,黏附于其后动词"期"成为前附缀;而&qu... "以期"作为连词较少受到关注,它是经由表目的的连词"以"和动词"期"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而来。由于语义、句法和韵律等因素的影响,"以"发生附缀化,黏附于其后动词"期"成为前附缀;而"期"的语素义和后面成分语义重合,发生非范畴化。在强化机制的作用下,"以期"最终融合成为一个新的目的连词。大多数"以V"类连词都经历了类似的演变,只是因为"V"语素义的不同,使得这一类词内部具体属性有所不同。另有特殊的一类有不同的演变。附缀化、语素义、非范畴化及强化的互动、影响在词汇化研究中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词 “以期” “以v 词汇化 附缀化 语素义 强化
下载PDF
技能评价构式“V+得+一M+NP”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刚 陈昌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30-135,共6页
"V+得+一M+NP"构式的基本构式义为"技能评价",主要表示积极的技能评价。M主要由具有[+人体器官]、[+能发出动作]特征的词语充当,V具有[+明显的动作义]、[+及物性]的特征,V+NP具有[+水平高低区分]的特征。构式中常... "V+得+一M+NP"构式的基本构式义为"技能评价",主要表示积极的技能评价。M主要由具有[+人体器官]、[+能发出动作]特征的词语充当,V具有[+明显的动作义]、[+及物性]的特征,V+NP具有[+水平高低区分]的特征。构式中常出现的"好"语义指向其中的动词,可以起到凸显构式义的作用,但并非构式的必有构件。"得"及相关"得"字结构的演变是该构式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在构式化过程中,原型例句的高频使用和类推机制起到关键作用。语用推理和语境义的规约化、"得"的能性义遗留以及构式中相关构件的语义贡献都是构式义得以形成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得+一M+NP” 构式 构式义 构件 构式化
下载PDF
别+V+了+NP"句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春阳 李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与日语相关句式的比较,对"别+V+了+NP"句法结构、句式义、句类对"了1"出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教材中解释的偏误和不足。认为"别+V+了+NP"句式义不在于"劝阻",而在于"提醒"人不要做某动作以避免某种损害的发生;"了1"在祈使句、疑问句中受限程度与叙述句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v+了+NP 句式义 句类与“了1” 对外汉语教学 汉日比较
下载PDF
汉语VO复合动词与构式框架的“套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曹贤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传统离合词理论认为离合词的"离析"是通过插入其他成分自身扩展的结果,而构式语法理论认为,短语或句子的结构、意义和用法由词汇和构式共同决定。根据构式语法理论,文章把汉语复合词的"离析"解释为具有相似心理表... 传统离合词理论认为离合词的"离析"是通过插入其他成分自身扩展的结果,而构式语法理论认为,短语或句子的结构、意义和用法由词汇和构式共同决定。根据构式语法理论,文章把汉语复合词的"离析"解释为具有相似心理表征的复合词实体构式与抽象构式框架的互相套合,分析了汉语VO复合动词与相关构式框架的互动套合规律,并认为汉语中的这种套合现象为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理论提供了独特的例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vO复合动词 构式 构式框架 套合
下载PDF
“V一量‘是’一量”格式的语义类型及相关格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凤兰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4年第3期19-22,共4页
"V一量‘是’一量"格式义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肯定达标型、肯定小量型及消极无计划型。文章对每一种语义类型的句法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鉴别三种语义类型的方法。与"V一量‘是’一量"格式相关的格式还有两个,... "V一量‘是’一量"格式义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肯定达标型、肯定小量型及消极无计划型。文章对每一种语义类型的句法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鉴别三种语义类型的方法。与"V一量‘是’一量"格式相关的格式还有两个,即"一量‘是’一量"格式及"V一量‘算’一量"格式,文章对这两个格式与"V一量‘是’一量"格式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一量'是’一量” 语义类型 “一量'是’一量” v一量'算’一量”
下载PDF
“V成一量”格式对V和量词的管控
7
作者 赵贤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84-88,共5页
在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V成一量”格式对动词和量词的管控,并将格式中动词及语义特征进行了分类,即可分为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和客观动词。量词以“片”和“团”为主。
关键词 v成一量 动词 量词 管控
下载PDF
“V—N”与“用N V”结构及其相关问题
8
作者 吴德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3-115,共3页
本文从句法和语用角度分析了"V—N"与"用N V"格式,探讨了它们的差异和区别。现代汉语中类似于"踢—脚"、"切—刀"的"V—N"格式可以转化为"用脚踢(—下)"、"用刀切(—... 本文从句法和语用角度分析了"V—N"与"用N V"格式,探讨了它们的差异和区别。现代汉语中类似于"踢—脚"、"切—刀"的"V—N"格式可以转化为"用脚踢(—下)"、"用刀切(—下)"的"用N V"的格式。但是这种转换是单项的,两者存在许多相异之处:格式对句法成分、相关句式都有特定要求;语用上存在着工具义隐现与否、语体风格的差异以及有无焦点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 “用N v 工具义
下载PDF
汉语“一v一v”格式英译探讨
9
作者 朱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6期13-16,共4页
本文探讨了汉语"一v一v"格式所涉及的不同内在结构及语义特征并提出了译时可相应采取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汉语“-vv”格式 内在结构 语义特征 汉译英
下载PDF
V量同形的“V成一量”格式研究
10
作者 赵贤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3-47,共5页
具体的语言考察了现代汉语中一种特别的格式即V量同形的“V成一量”格式,分析了这种格式对动词和量词出现的制约条件,阐述了这种格式存在的语用价值。
关键词 v量同形 v成一量 语法特征 语用价值
下载PDF
韩国留学生在“V着”句式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雁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V着"是汉语学习的重要语法项目之一。韩国留学生由于受母语影响,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容易将韩国语与汉语变成对应关系,在"V着"句式的运用中经常出现一些普遍性偏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韩国学生在学习"V着"... "V着"是汉语学习的重要语法项目之一。韩国留学生由于受母语影响,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容易将韩国语与汉语变成对应关系,在"V着"句式的运用中经常出现一些普遍性偏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韩国学生在学习"V着"句式时掌握得最好的当属带宾语的简式"V着",而在"V_1着V_1着,V_2"的运用时表现出不准确的特点。教师要安排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练习,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推陈出新,努力在语法点的展示方面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留学生 汉语学习 v着”句式
下载PDF
“一+V”结构用法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洁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7-79,共3页
关于"一+V"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旨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分歧,得出自己的看法。在明确了"一+V"结构的一般性句法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该结构的语法意义,进而探索出影响该... 关于"一+V"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旨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分歧,得出自己的看法。在明确了"一+V"结构的一般性句法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该结构的语法意义,进而探索出影响该结构出现的一些可能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 句法功能 语法意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V以”类形式动词的多角度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伟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3-57,共5页
"V以"类形式动词是语法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语义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的语义特征及深层语义结构特征;句法方面,探讨了"V以"类... "V以"类形式动词是语法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语义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的语义特征及深层语义结构特征;句法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在句式结构、加宾语及带体貌助词等方面的共性,同时揭示了它们在搭配能力和搭配范围方面的区别;语用功能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具有标记焦点、变陈述为指称、填补谓语的缺失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以”类形式动词 语义 句法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反复量构式“一V_1一V_2”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46-151,共6页
"一V_1一V_2"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反复量构式,其构式义是指一个完整的短暂动作状态有节奏的反复发生。根据构件的特点,"一V_1一V_2"可分为三种类型:"触发类"、"配合类"和"叠用类&q... "一V_1一V_2"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反复量构式,其构式义是指一个完整的短暂动作状态有节奏的反复发生。根据构件的特点,"一V_1一V_2"可分为三种类型:"触发类"、"配合类"和"叠用类",其中"触发类"突显前一个动作对后一个动作的触发作用;"配合类"强调两个动作的相互配合和交替进行;而"叠用类"突显动作的过程性。此外,"一V_1一V_2"构式常描述事物的当下情态,突显行为状态的动态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1一v2" 反复量 构式 意象图式 描写功能
下载PDF
《红楼梦》中“把/将NP-V”句的英译对比研究——以霍克斯和杨宪益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纯英 朱伊革 《现代语文》 2018年第6期124-129,共6页
本文旨在以非典型性"把"字句——"把/将NP一V"句为切入点,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以及霍克斯和杨宪益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借助平行语料库对《红楼梦》中"把/将NP一V"句的英译文进行对比研究,从而... 本文旨在以非典型性"把"字句——"把/将NP一V"句为切入点,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以及霍克斯和杨宪益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借助平行语料库对《红楼梦》中"把/将NP一V"句的英译文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找出两位译者的翻译异同以及此类句式的翻译规律,为这类句式的英译提供借鉴。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把/将NP一V"句多译为SVO结构;在"A把/将B+C一V"句式的英译上,两位译者的译文大致趋同。表示方位意义的C多通过介词来表示,或都译为具有隐性方位意义的动词。不同之处在于,在句式的选择上,霍克斯的译文更加灵活多样,霍译文中将NP作为句子的主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翻译策略上霍译文多处采用适当增译,使得译文生动具体、情感饱满;最后霍译文也借用"a"将这一句式中的"一"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将NP-v”句 《红楼梦》 对比研究
下载PDF
“V以”类形式动词及其词汇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逢亮 匡鹏飞(指导)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36,共7页
"致以"和"施以"都形式动词。"致以"所支配的宾语动词倾向于表示情感态度,数量较少。后者与"加以"意义、用法接近,但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它们都属于形式动词的非典型成员。"V以"... "致以"和"施以"都形式动词。"致以"所支配的宾语动词倾向于表示情感态度,数量较少。后者与"加以"意义、用法接近,但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它们都属于形式动词的非典型成员。"V以"类形式动词来源于"V+NP_1+以+NP_2"的词汇化,其中"V"都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V以"得以词汇化的关键在于宾语范围扩大至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以” 形式动词 词汇化 “给予”构式
下载PDF
“这么一V”与“这么V来”的语法化程度及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博雅 乌云赛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3,共11页
本文从汉语构式"这么一V"与"这么V来"中选取动词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这么一说/看"与"这么说/看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语法化条件及篇章标记语特征,从"已语法化"及"未完全... 本文从汉语构式"这么一V"与"这么V来"中选取动词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这么一说/看"与"这么说/看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语法化条件及篇章标记语特征,从"已语法化"及"未完全语法化"角度比较分析了两种构式的语义、句法表现差异及语法化程度差异。发现"这么说/看来"的语法化程度高于"这么一说/看",并由此进一步推导出"这么V来"的语法化程度高于"这么一V",进而将研究结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出对相似构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可供思考的建议,尝试从语言本体角度对相似构式的教学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么一v/这么v来” 关联理论 语法化程度 篇章标记语
下载PDF
基于梵汉对勘的东汉译经中“V(O)已”结构研究
18
作者 孟奕辰 方一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88,共7页
中古时期,汉译佛经语料中的“V(O)已”结构较为常见,前辈学者已有讨论,但仍有问题尚未解决。梵汉对勘发现,表先行动作完结的“已2”主要对应梵文的绝对分词;表非先行动作完成的“已2”对应梵文过去分词,认为“已2”是在语言接触的影响下... 中古时期,汉译佛经语料中的“V(O)已”结构较为常见,前辈学者已有讨论,但仍有问题尚未解决。梵汉对勘发现,表先行动作完结的“已2”主要对应梵文的绝对分词;表非先行动作完成的“已2”对应梵文过去分词,认为“已2”是在语言接触的影响下,在汉语本有的“已1”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受到了语言外部接触和内部发展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译经 v(O)已”结构 梵汉对勘 梵文绝对分词 梵文过去分词
下载PDF
“V+A+(一)点儿!”与“A+V+(一)点儿!”的语义内涵探析
19
作者 李林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qu...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的句式,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语言现象。而且后一种格式都可以转换为前一种格式,前一种格式一般不能转换为后一种格式。从认知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化的角度去探究其动因和机制,可以发现祈使句对语境的依赖性使得表达了数量范畴的"多""少"使用的频率高,范围广,在人们的头脑中有深刻的认知基础,祈使句与数量范畴建立关联后是无标记项,同时"A+V+(一)点儿!"的语序结构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动词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祈使句 v+A+(一)点儿!” “A+v+(一)点儿!”
下载PDF
主观结果义“一V一个X”构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冬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9-53,共5页
“一V一个X”在口语中应用广泛,变项V以单音节动作动词为主,瞬时性和可辨识度较强;X是具有[+有界]特征的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性结构。构式整体表达“主观上强烈认为一个动作行为导致一个确定的结果”,在语境中能起到简洁准确和强调... “一V一个X”在口语中应用广泛,变项V以单音节动作动词为主,瞬时性和可辨识度较强;X是具有[+有界]特征的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性结构。构式整体表达“主观上强烈认为一个动作行为导致一个确定的结果”,在语境中能起到简洁准确和强调凸显话语重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v一个X” 句法结构 句法功能 语义 语用 形成动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