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丁利
李江月
+2 位作者
薛珊
史海涛
洪美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40-1948,共9页
本试验通过组织学染色及16S rRNA V3~V4区测序研究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中华条颈龟雌龟[4龄,平均体重(1 557±307)g]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对照组...
本试验通过组织学染色及16S rRNA V3~V4区测序研究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中华条颈龟雌龟[4龄,平均体重(1 557±307)g]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含1%鱼油的配合饲料(全鱼油饲料,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0∶3),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用豆油替代全鱼油饲料中33%(Ⅱ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1∶2)、67%(Ⅲ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2∶1)和100%(Ⅳ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3∶0)鱼油的饲料。每周喂食2次,试验期为10个月。结果表明:1)Ⅰ和Ⅲ组十二指肠绒毛长/隐窝深度(VH/CD)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5)。2)根据序列相似性97%水平划分,Ⅰ、Ⅱ、Ⅲ和Ⅳ组操作分类单元(OTU)总数分别为396、321、347和331个,特有OTU个数分别为43、3、4和5个,分别被鉴定出139、117、128、120个属。十二肠道优势菌门主要包含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个门。Ⅱ、Ⅲ和Ⅳ组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所占比例增加,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所占比例下降,Ⅲ组厚壁杆菌门和拟杆菌门所占比例与Ⅰ组差距最小。细菌Ace指数和香农指数表现为Ⅰ组最高,其次是Ⅲ和Ⅳ组,Ⅱ组最小;细菌辛普森指数表现为Ⅱ组最大,其次是Ⅲ和Ⅳ组,Ⅰ组最小。由此得出,饲喂用豆油替代67%鱼油的饲料的中华条颈龟的肠道细胞发育成熟度以及菌群结构与饲喂全鱼油饲料的中华条颈龟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条颈龟
鱼油替代
肠道形态
肠道菌群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成
洪美玲
史海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研究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生理入侵机制,本研究选用本土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为参照,对孵卵温度在(29±0.3)℃、湿度为﹣220 k Pa条件下孵出的初生幼体进行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测量,禁食条件下分别在孵出...
为研究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生理入侵机制,本研究选用本土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为参照,对孵卵温度在(29±0.3)℃、湿度为﹣220 k Pa条件下孵出的初生幼体进行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测量,禁食条件下分别在孵出第0 h、24 h、48 h、72 h、96 h、240 h时随机取10只个体解剖,分离出剩余卵黄并测量干重,比较研究两种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的消耗、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结果,(1)两种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的消耗:刚孵出的红耳龟剩余卵黄含量(20.5%)显著高于中华条颈龟(5.2%);中华条颈龟经禁食72 h后剩余卵黄量仅占3.4%,至96 h已基本吸收完全,而红耳龟经禁食96 h后剩余卵黄量仍可达到11.9%,全部被吸收所用时间约为31 d。这说明红耳龟幼体孵出后剩余卵黄较多,耐饥力强。(2)两种龟初生幼体表型特征:中华条颈龟孵出1 h内体重为(7.07±1.21)g(n=30),红耳龟为(9.45±1.04)g(n=42),二者存在极显著差异(t=8.933,df=70,P<0.001)。以初始体重为协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红耳龟初生幼体背甲长和头高显著大于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尾长却显著小于中华条颈龟,而体高、背甲宽、腹甲长、头长和头宽差异不显著。(3)室温条件下(约28℃)运动能力: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为(80.3±14.4)cm,运动过程中停顿次数为(5.6±0.3)次/min;红耳龟初生幼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为(29.8±11.7)cm,停顿次数为(4.0±0.2)次/min;中华条颈龟和红耳龟初生幼体游完1 m泳道所用时间分别为(32.8±4.3)s和(61.2±7.2)s。因此,与本土中华条颈龟相比,红耳龟初生幼体个体较大,剩余卵黄较多,运动能力欠佳。研究结果为红耳龟外来入侵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龟类的卵内繁殖投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耳龟
中华条颈龟
剩余卵黄
表型特征
运动能力
原文传递
题名
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丁利
李江月
薛珊
史海涛
洪美玲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出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40-194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642
31372228)
海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010151072)
文摘
本试验通过组织学染色及16S rRNA V3~V4区测序研究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中华条颈龟雌龟[4龄,平均体重(1 557±307)g]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含1%鱼油的配合饲料(全鱼油饲料,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0∶3),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用豆油替代全鱼油饲料中33%(Ⅱ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1∶2)、67%(Ⅲ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2∶1)和100%(Ⅳ组,豆油与鱼油的比例为3∶0)鱼油的饲料。每周喂食2次,试验期为10个月。结果表明:1)Ⅰ和Ⅲ组十二指肠绒毛长/隐窝深度(VH/CD)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5)。2)根据序列相似性97%水平划分,Ⅰ、Ⅱ、Ⅲ和Ⅳ组操作分类单元(OTU)总数分别为396、321、347和331个,特有OTU个数分别为43、3、4和5个,分别被鉴定出139、117、128、120个属。十二肠道优势菌门主要包含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个门。Ⅱ、Ⅲ和Ⅳ组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所占比例增加,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所占比例下降,Ⅲ组厚壁杆菌门和拟杆菌门所占比例与Ⅰ组差距最小。细菌Ace指数和香农指数表现为Ⅰ组最高,其次是Ⅲ和Ⅳ组,Ⅱ组最小;细菌辛普森指数表现为Ⅱ组最大,其次是Ⅲ和Ⅳ组,Ⅰ组最小。由此得出,饲喂用豆油替代67%鱼油的饲料的中华条颈龟的肠道细胞发育成熟度以及菌群结构与饲喂全鱼油饲料的中华条颈龟相近。
关键词
中华条颈龟
鱼油替代
肠道形态
肠道菌群结构
Keywords
chinese striped-neck turtle ( mauremys sinensis)
replacement of fish oil
intestinal morphology
intestinal microbiota structure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成
洪美玲
史海涛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360642
31372228)
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No.081165803)
文摘
为研究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生理入侵机制,本研究选用本土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为参照,对孵卵温度在(29±0.3)℃、湿度为﹣220 k Pa条件下孵出的初生幼体进行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测量,禁食条件下分别在孵出第0 h、24 h、48 h、72 h、96 h、240 h时随机取10只个体解剖,分离出剩余卵黄并测量干重,比较研究两种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的消耗、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结果,(1)两种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的消耗:刚孵出的红耳龟剩余卵黄含量(20.5%)显著高于中华条颈龟(5.2%);中华条颈龟经禁食72 h后剩余卵黄量仅占3.4%,至96 h已基本吸收完全,而红耳龟经禁食96 h后剩余卵黄量仍可达到11.9%,全部被吸收所用时间约为31 d。这说明红耳龟幼体孵出后剩余卵黄较多,耐饥力强。(2)两种龟初生幼体表型特征:中华条颈龟孵出1 h内体重为(7.07±1.21)g(n=30),红耳龟为(9.45±1.04)g(n=42),二者存在极显著差异(t=8.933,df=70,P<0.001)。以初始体重为协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红耳龟初生幼体背甲长和头高显著大于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尾长却显著小于中华条颈龟,而体高、背甲宽、腹甲长、头长和头宽差异不显著。(3)室温条件下(约28℃)运动能力: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为(80.3±14.4)cm,运动过程中停顿次数为(5.6±0.3)次/min;红耳龟初生幼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为(29.8±11.7)cm,停顿次数为(4.0±0.2)次/min;中华条颈龟和红耳龟初生幼体游完1 m泳道所用时间分别为(32.8±4.3)s和(61.2±7.2)s。因此,与本土中华条颈龟相比,红耳龟初生幼体个体较大,剩余卵黄较多,运动能力欠佳。研究结果为红耳龟外来入侵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龟类的卵内繁殖投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红耳龟
中华条颈龟
剩余卵黄
表型特征
运动能力
Keywords
Red-eared Slider
turtle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chinese
Stripe-necked
turtle
mauremys
sinensis
Residual yolk
Morphological change
Locomo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豆油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鱼油对中华条颈龟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丁利
李江月
薛珊
史海涛
洪美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比较研究
盛成
洪美玲
史海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