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anxi Sunshine Health and Wellness Homestays and Hotel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1
作者 Zihui Zhao Zhengnan Wuyu +1 位作者 Sicen Liu Chuibiao Zeng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phase of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student innovation project“Yunqiao Sunshine Health and Wellness Homestay”group at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unshine H...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phase of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student innovation project“Yunqiao Sunshine Health and Wellness Homestay”group at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unshin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Area economy in the Panxi region of Sichuan,local policies,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Sunshine Health and Wellness homestays and hotel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Sunshine Health and Wellness homestays and hotels throug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ealth preservation methods.It also propose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such hotels through a market survey SWOT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Sunshin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Area Homestays and hotels STRATEGY
下载PDF
A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i Medicine
2
作者 Jianqing Zhang Qilong Tan +2 位作者 Xiaolin Wang Hairui Ma Junming Luo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8期182-188,共7页
The Hui Medicine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t originated from the unique med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the Hui ethnic group and impacted the health of peo... The Hui Medicine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t originated from the unique med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the Hui ethnic group and impacted the health of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whole nation. Over time, it has continuously absorbed and integrated the essence of various medical systems. In ancient times, Hui doctor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with their superb medical skills. They passed on their medical wisdom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modern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i Medicine has also been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innovating, combining modern medical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It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 and promoting medical progress in China. Although facing challenges, it still strive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showing strong vi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i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al Heritage health Preservation Modern Innova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etotherapy Culture
3
作者 Chaohong Wu Yajun L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2年第4期114-120,共7页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ulture has seen an unprecedented rise in popularity across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as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re has improved,and its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grown.At the sa...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ulture has seen an unprecedented rise in popularity across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as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re has improved,and its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grown.At the same time,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ware of all kinds of respiratory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long with other health-concerning factors.Therefore,people are gradually casting their eyes on TCM dietotherapy culture,which has been studi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has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the Chinese nation’s longevity.However,its principle of ac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icacy,as well as standards have been questioned;thus,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of concern to the people.On this basis,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transmission channels,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CM dietotherapy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O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下载PDF
传统体育养生融入社区慢病管理发展现状与动力考查
4
作者 徐巧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回顾和考察了传统体育养生在当代的发展情况及其融入社区慢病管理的动力因素,旨在为解决社区慢病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获得了稳定发展。作...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回顾和考察了传统体育养生在当代的发展情况及其融入社区慢病管理的动力因素,旨在为解决社区慢病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获得了稳定发展。作为一种非医疗健康干预手段,已逐渐成为社区、医疗、体育和养老等领域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途径。传统体育养生融入社区慢病管理具有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技术内容的双重动力,展现出运动促进健康在居民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治方面的显著优势,并提出未来应加强与相关领域和部门的合作,深入探讨传统体育养生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从而推动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在体医、体卫融合领域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养生 慢性病防治 体医融合 中医运动处方
下载PDF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中医养生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5
作者 徐亚静 李梦醒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3,63,共4页
课程思政是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的中医养生学,具有融入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深耕和挖掘各个教学环节可... 课程思政是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的中医养生学,具有融入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深耕和挖掘各个教学环节可能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授知识与技能、传播思想与观点、体现思政育人目标的同时,还能达到改善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的、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医养生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养生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文思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现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各行业,其在中医养生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能显著提升效率与质量。该文概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医养生学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各行业,其在中医养生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能显著提升效率与质量。该文概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医养生学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中医养生学 人才培养 远程教育
下载PDF
曾国藩病证与养生观点浅析
7
作者 潘志强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以《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为蓝本,从医学视角梳理困扰曾国藩一生的主要病证及其养生理念。研究发现,曾国藩素体怕热、易疲倦、不寐、盗汗,其体质倾向于阴虚质或气虚质或气阴两虚质。皮肤疮癣是困扰曾国藩一生的最主要病证;青年... 以《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为蓝本,从医学视角梳理困扰曾国藩一生的主要病证及其养生理念。研究发现,曾国藩素体怕热、易疲倦、不寐、盗汗,其体质倾向于阴虚质或气虚质或气阴两虚质。皮肤疮癣是困扰曾国藩一生的最主要病证;青年时期因身心压力诱发了耳鸣;中老年后深受目疾与早衰的影响,突出表现为疲乏、目蒙、尿频、眩晕等肝肾精血亏虚证。养生方面,其主张规律性饮食与作息、调节情绪的自然法道养生观,反对以药补体、以药养生的方式。曾国藩一生的病证与养生观点可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中医药 养生 病证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日记》
下载PDF
赵孟頫书札中的医事
8
作者 冯涵 陈启兰 张纪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挖掘宋元时期艺术家赵孟頫尺牍书札中的医事活动。[方法]以历史文献学考据法和文本分析法,参考现有文献资料,根据年代顺序对书札进行排序,总结归纳其中有关中医中药的内容,分析推测赵孟頫患不同病时相应的病因、药方和疗效,以及... [目的]挖掘宋元时期艺术家赵孟頫尺牍书札中的医事活动。[方法]以历史文献学考据法和文本分析法,参考现有文献资料,根据年代顺序对书札进行排序,总结归纳其中有关中医中药的内容,分析推测赵孟頫患不同病时相应的病因、药方和疗效,以及当时的社会医疗习惯;通过书札中记载的赵孟頫与亲友间的人际交往和人情往来,探究宋元时期士大夫阶层和统治者对医学的态度。[结果]赵孟頫生前多次患病,其本人具有优秀的医学素养,不但能够依据疾病症状自行诊断开方,也会给亲友以用药建议,而且他与亲友之间交流经验药方,互相赠送养生药食,许多是药食同源之物,其药方大都源自官修医书,从侧面印证了宋元人民会通过食疗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展现了儒生士大夫阶层习医亲医的社会风尚和统治者重医的政治态度。[结论]赵孟頫的尺牍书札,作为实物史料,为中医中药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頫 中医药文化 儒医 书信 士大夫 食疗养生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
9
作者 尹海立 颜芬 +2 位作者 颜辉 王艳红 段倩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2,共8页
作为文化发展行动纲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并行开展的、又暗含一种历史先后承续关系;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历史纳入“两创”逻辑语境中,结合已有成就与现实困境,在新时代历史节点寻求发展新突破,是一种有益尝... 作为文化发展行动纲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并行开展的、又暗含一种历史先后承续关系;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历史纳入“两创”逻辑语境中,结合已有成就与现实困境,在新时代历史节点寻求发展新突破,是一种有益尝试。基于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分析,认为: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内涵重塑引导制度形式革新是其新时代发展实践思路。根据对431位全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对10位资深专家和管理人员以及60余位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访谈,运用“文化三层次”理论对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发展困境及其创新性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认为:21世纪初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三层次”发展已形成现代形态但内容质量均有待提升,技术动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亟需优化改进以呼应时代诉求;新时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创新性发展应以凸显文化个性的“中国化”,迎合社会需求的“时代性”,寻求世界认同的“国际化”为内涵重塑价值导向,唯此才能形成制度优化与形式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体育 养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内涵重塑 制度优化 形式拓展
下载PDF
中医养生功法对女性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张洪祥 钟亚平 +1 位作者 王志强 潘菲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5期229-232,247,共5页
目的:评估中医养生功法在女性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Meta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其中文献检索了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Science Direct、PubMed)、中文数据库(维普、万方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 目的:评估中医养生功法在女性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Meta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其中文献检索了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Science Direct、PubMed)、中文数据库(维普、万方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0月7日;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了筛选;同时采用了Cochrane协作网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以此准确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偏倚风险;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综合评估各项研究的结果。结果:最终共纳入8篇研究文献,涉及实验总人数共345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养生功法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疼痛程度(SMD=-1.21,95%CI[-1.86,-0.56],P<0.001)和原发性痛经疗效(OR=171.44,95%CI[36.61,802.90],P<0.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痛经症状积分(SMD=-0.61,95%CI[-1.76,0.55],P=0.3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养生功法对女性原发性痛经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减轻疼痛程度和提高原发性痛经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性效果,但其在改善痛经症状积分方面效果不显著。建议:临床医生和患者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时,将中医养生功法作为非药物疗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养生功法 原发性痛经 太极拳 META分析
下载PDF
冷谦《四季却病歌》养生思想探究
11
作者 张梦婷 赵亚茹 +5 位作者 孙丽 王丽秀 聂咏欣 何凌林 张士彬 谢海波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145-148,共4页
冷谦的《四季却病歌》记载于《修龄要指》中,将延年六字诀与四时养生相结合。文章探究了《四季却病歌》的渊源,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研究、分析并揭示了《四季却病歌》中六字诀治未病原理,分别从上中下三焦探讨六字诀调理机体功能。练习... 冷谦的《四季却病歌》记载于《修龄要指》中,将延年六字诀与四时养生相结合。文章探究了《四季却病歌》的渊源,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研究、分析并揭示了《四季却病歌》中六字诀治未病原理,分别从上中下三焦探讨六字诀调理机体功能。练习者通过齿音、喉音、牙音、舌音、唇音的不同读音即宫、商、角、徵、羽五音,调节体内气息、脏腑功能。“呵”“呬”主上焦,“呵”音着力点在舌,声发于舌,五音为徵,在五行中属火,在脏属心。“呬”字发音着力点为牙齿,声出于齿,五音属商,五行属金,五脏属肺,可泄肺之浊气、调理肺脏。“呼”主中焦,“呼”字诀发音时的着力点在于喉咙部分,声出于喉部,喉音在五音中为宫,五行属土,在脏为脾。“嘘”“吹”主下焦,“嘘”音的着力点在于牙齿,声出于牙为牙音,五音属角,牙音在五行中属木,五脏属肝,可调理肝脏,疏通肝经。“吹”音着力点在唇部位,属唇音,五音属羽,五行属水,在脏为肾。“嘻”字诀起到共理三焦作用,“嘻”字发“Xi”时,发音着力点包含其余五字诀,使之作用亦包含前五种,“嘻”将三焦相联系。六字诀在现代广为运用,在治病方面尤为突出,但日常运用养生不及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广泛。文章对《四季却病歌》中的养生思想作进一步阐述,以期普及到大众日常养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四季却病歌》 四时养生
下载PDF
基于偏颇体质学说探析耳穴压豆运用
12
作者 易阿恋 孙贵香 王贺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31-133,共3页
耳穴压豆疗法是以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全息生物学为依据,通过刺激耳廓上相应脏腑感受区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养生适宜技术。其具有使用便利、疗效独特、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由于使用标准、推广范围、社会认知度等原因,耳... 耳穴压豆疗法是以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全息生物学为依据,通过刺激耳廓上相应脏腑感受区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养生适宜技术。其具有使用便利、疗效独特、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由于使用标准、推广范围、社会认知度等原因,耳穴压豆并未得到广泛的临床运用,且在偏颇体质调理中的使用处于待开发阶段。文章基于王琦院士提出的偏颇体质学说,探讨耳穴压豆在改善偏颇体质人群中的原理、现实运用、优势和现存问题,并为今后的推广运用提出策略与建议,以期能拓宽耳穴压豆疗法的使用范围和适宜人群,为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方便可行的方案,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中医体质 偏颇体质 中医养生适宜技术 治未病
下载PDF
生命之道:冯珠娣的中医人类学研究
13
作者 孙灵芝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51-256,共6页
冯珠娣打破生物医学占据世界主流的话语权地位,坚持看见传统中医,研究传统中医,关注中医的身体与疾病观。1994至2023年,冯珠娣出版中医人类学主要著作共5部,第一部《知行:中医临床体验》关注中医临床,第二部《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 冯珠娣打破生物医学占据世界主流的话语权地位,坚持看见传统中医,研究传统中医,关注中医的身体与疾病观。1994至2023年,冯珠娣出版中医人类学主要著作共5部,第一部《知行:中医临床体验》关注中医临床,第二部《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观察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日常,第三部《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是对北京人生活中养生日常的观察,第四部《生命之道:中医的物、思维与行动》是对中医整体的思索,第五部《上山采药: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身体与知识》是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人类学观察。冯珠娣30余年一以贯之地关注中国多元医疗健康文化,并从人类学视野研究中医,主要对三个概念进行了阐述,一是身体观,二是“物”的概念,三是日常生活里的中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珠娣 中医人类学 身体 中医身体观 中医临床 中医养生 少数民族医药学
下载PDF
《随息居饮食谱》中性味甘平食品浅析
14
作者 许越 嵇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总结归纳王孟英对《随息居饮食谱》中性味甘平食品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分析其中蕴含的食疗特色,以求将食疗和养生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生活。[方法]筛选书中性味甘平食品,按食品类别一一罗列,探索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功效,归纳其临... [目的]总结归纳王孟英对《随息居饮食谱》中性味甘平食品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分析其中蕴含的食疗特色,以求将食疗和养生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生活。[方法]筛选书中性味甘平食品,按食品类别一一罗列,探索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功效,归纳其临床应用方法,结合中医理论体系,综合分析其中蕴含的食疗理论特色。[结果]《随息居饮食谱》中各类食品均含有性味甘平者,其数量不一,以毛羽类最多,既有滋补五脏的功效,又能泻部分实证,临床应用方法符合方剂学中药物的七情配伍,其中蕴含的食疗特色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结论]《随息居饮食谱》中王孟英对性味甘平的食品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使用方法多样,对生活中和临床上运用性味甘平的食品进行食疗和养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息居饮食谱 王孟英 食疗 甘平 养生 中医
下载PDF
中医养生保健在老年居民睡眠障碍中对睡眠质量的价值
15
作者 曹海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究老年居民睡眠障碍中行中医养生保健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老年居民睡眠障碍患者100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49例行中医养生保健管理。比对管理结果。结... 目的 探究老年居民睡眠障碍中行中医养生保健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老年居民睡眠障碍患者100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49例行中医养生保健管理。比对管理结果。结果 管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老年居民睡眠障碍患者行中医养生保健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状态、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居民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中医养生保健
下载PDF
大学生中医体质研究与养生实践调查
16
作者 杨爱微 刘一璇 +3 位作者 刘玉倩 李雅纯 孟成鑫 马会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104-106,12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探究不同因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便于针对不同体质进行中医养生指导。方法选取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的241名2020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医体质调查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判定中医体质类型,调... 目的分析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探究不同因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便于针对不同体质进行中医养生指导。方法选取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的241名2020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医体质调查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判定中医体质类型,调查中医体质的相关影响因素,所有学生信息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内收集完成,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在241名学生中,平和质共计75例(31.12%),8种偏颇体质共166例(68.88%),其中阳虚质学生数量最多,血瘀质学生数量最少;饮食、睡眠、运动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影响明显(P<0.05)。结论整体来看,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发展不容乐观。对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研究,不仅能丰富与发展中医体质学,还能为中医养生方面提供更多数据,推动中医学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体质 大学生 养生
下载PDF
老年群体用药养生现存问题与对策
17
作者 侯江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73-176,共4页
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用药养生现存的问题,包括多病共患,重局部而轻整体;身心俱病,重身而轻心;信息庞杂,从众而无主等方面。从中医古籍及当代中医大家养生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出老年群体养生需重视“心安而不惧,养心为上”“形劳而不倦,体欲... 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用药养生现存的问题,包括多病共患,重局部而轻整体;身心俱病,重身而轻心;信息庞杂,从众而无主等方面。从中医古籍及当代中医大家养生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出老年群体养生需重视“心安而不惧,养心为上”“形劳而不倦,体欲常劳”“五谷为养,食治为先”“毒药攻邪,适可而止”“积极养老,未病先防”五方面的内容,为当代老年群体养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养生 中医古籍
下载PDF
浅析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漳州地区为例
18
作者 沈晓华 马华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65-68,共4页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对“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理念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漳州地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以药膳和中药炮制为主要载体传承发展。从以赛促建、四方合作这两个方面分别探索药...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对“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理念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漳州地区,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以药膳和中药炮制为主要载体传承发展。从以赛促建、四方合作这两个方面分别探索药膳和中药炮制的发展路径,助力漳州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药膳 中药炮制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的中医养生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专业为例
19
作者 张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203-206,共4页
中医养生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教育教学模式尚不成熟,对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尚显不足。成都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中医养生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环节、质量标准等进行系统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构建以符合社会需求为导向、以... 中医养生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教育教学模式尚不成熟,对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尚显不足。成都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中医养生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环节、质量标准等进行系统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构建以符合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具有医德仁心为准绳、以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深度融合为抓手、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为核心、以“胜任力”为着力点的卓越中医养生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中医养生学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冬季养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研究
20
作者 魏玉林 杨开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55-157,共3页
文章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分析四季养生之冬季养生,依据《黄帝内经》中阐述的冬季养生理论,认为季节养生应当注重因时制宜,顺应季节特点,从饮食、起居、运动、精神情志、药膳、足浴、穴位贴敷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养生保健;同时因人制宜,总结... 文章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分析四季养生之冬季养生,依据《黄帝内经》中阐述的冬季养生理论,认为季节养生应当注重因时制宜,顺应季节特点,从饮食、起居、运动、精神情志、药膳、足浴、穴位贴敷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养生保健;同时因人制宜,总结他人经验,介绍了高血压病、糖尿病人群的冬季养生要点。通过对上述冬季养生中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期望能够在广大读者中正向传播中医养生文化,促进冬季养生正确开展及合理保健,并为中医养生文化学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治未病 冬季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