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的跨学科书写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志中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的书写受到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影响而展示出开放、兼容的学术视野。戏曲史家秉持进化的戏曲史观,在“以案头为中心”与“以剧场为中心”两个不同的书写向度下,借鉴、融合跨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等研...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的书写受到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影响而展示出开放、兼容的学术视野。戏曲史家秉持进化的戏曲史观,在“以案头为中心”与“以剧场为中心”两个不同的书写向度下,借鉴、融合跨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等研究方法重新观察研究分散的戏曲史料,强化戏曲史写作体例结构的整体性,加深对戏剧史实的比较阐释,以准确把握戏曲形态演化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 跨学科书写 戏曲史观 书写范式
下载PDF
古代教育人物群体的最初建构——以20世纪上半叶38种教育史著作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杜成宪 张月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3,共10页
清末民国是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初建时期,将什么样的古代人物写入教科书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1949年,全国共出版通论性质的中国教育史著作38种,共选入古代教育人物187人,按其选入频次可分为低频人物(162人)、中频人物(21人)和高频人... 清末民国是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初建时期,将什么样的古代人物写入教科书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1949年,全国共出版通论性质的中国教育史著作38种,共选入古代教育人物187人,按其选入频次可分为低频人物(162人)、中频人物(21人)和高频人物(4人),有86人只被选入1次。从所选入人物及其频次看:这些著作以儒家思想为主线,宋以后则更侧重理学思想;从所选入人物的时代分布看:“厚古薄今”倾向明显;从所选中频人物、高频人物看:所选入人物身份比较混杂,教育家之外,传说人物、政治家、诗人、军事家、天文历算家、经学家等都有;从所选入人物学派背景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体现出儒墨道法相争而以儒家为主导、儒道法相抗衡的现象,而两宋时期的人物则体现出学派蜂起而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现实;从所选入人物的重要性看:所选入人物的重要性与被选入频次基本相称,同时也存在应当选入而未选入、所选入人物被高估或被低估等情况。在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中建构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古代教育人物群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具体实践中,可将20世纪上半叶我国38种教育史著作中中频人物、高频人物25人视为学科初建时期构建出来的古代教育人物基本群体,其中高频人物4人可以视为核心群体。基本群体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古代教育的实际状况,但核心群体却不足以反映古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因此,如能让非儒家的一些中频人物进入核心群体,让一些低频人物进入基本群体,将会是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教育史著作 古代教育人物 选入频次 群体建构
下载PDF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占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0,共5页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它们的地域分布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第二板块为日本和韩国地区,... 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历史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它们的地域分布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第二板块为日本和韩国地区,第三板块为欧洲和北美洲地区。绝大多数戏曲文献发现的时间和地点都比较清楚确定,也有为数不少的戏曲文献发现的时间和地点迄今仍很模糊。20世纪通行于世并始为学界所广知的戏曲文献也应纳入发现戏曲文献的范畴和领域。追溯它们的历史沿革,俯瞰它们的地域分布,对深入了解和准确认识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的内容、价值、特质以及中国戏曲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无疑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证意义与导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发现戏曲文献 沿革 分布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戏曲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玉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4,共7页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初期,戏曲继续着清末的余绪,昆曲进一步式微,花部地方戏进一步兴盛。伴随着资产改良运动,戏曲改良也勃然兴起,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改良运动强调戏曲的社...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初期,戏曲继续着清末的余绪,昆曲进一步式微,花部地方戏进一步兴盛。伴随着资产改良运动,戏曲改良也勃然兴起,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改良运动强调戏曲的社会功能,呼吁用戏曲艺术批判旧思想、旧文化,用戏曲的形式宣传民主、移风易俗、激励民族精神。20世纪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实践的历史时期,也是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如何适应观众的审美新要求,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戏曲史学的建构是20世纪戏曲史上重大的历史贡献。在戏曲文献整理、剧目考订、剧作家研究等方面,20世纪这一历史时段中有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戏曲史学研究走向深入、领域更加广泛。20世纪,中国戏曲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努力践行戏曲的现代教育。从20世纪初戏曲史学的开拓,到世纪末戏曲学科的建立健全,戏曲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走过了百年的发展道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少数民族戏剧中流传的经典剧目和京剧、各地方戏经典剧目创作一起,共同组成了20世纪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长廊,成为中华文化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传统戏曲 戏曲改良 戏曲现代戏 戏曲史学 京剧 地方戏 少数民族戏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