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ancient wisdom to modern science:Gut microbiota sheds light on property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作者 Ya-nan Yang Jia-guo Zhan +1 位作者 Ying Cao Chong-ming W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13-444,共32页
The property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as been practic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While advancements in energy metabolism,chemical compositio... The property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has been practic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While advancements in energy metabolism,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machine learning, ion current modeling,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have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 into how aspects of TCM property theory may be measured, these studies only capture specific aspects of TCM property theory in isolation, overlooking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inherent in TCM.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CM property theory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we consulted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2020 edition) to compile a lis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 Then, using the Latin names of each CMM and gut microbiota as keywords, we searched the PubMed database for relevant research on gut microbiota and CMM. The regulatory patterns of different herbs on gut microbiota were then summar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four natures, the five flavors and the meridian tropism. In terms of the four natures, we found that warm-natured medicines promoted the colonization of specific beneficial bacteria,while cold-natured medicines boosted populations of some beneficial bacteria while suppressing pathogenic bacteria. Analysis of the five flavors revealed that sweet-flavored and bitter-flavored CMM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eneficial bacteria while inhibiting harmful bacteria. CMMs with different meridian tropism exhibited complex modulative patterns on gut microbiota, with Jueyin(Liver) and Taiyin(Lung) meridian CMMs generally exerting a stronger effect. The gut microbiota may be a biological indicator for characterizing the TCM property theory, which not onl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classic TCM theory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its scientific advancement and application in health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perty theory Gut microbiota Four natures Five flavors Meridian tropism
原文传递
目标、路径与策略——中医学未来之路的思考
2
作者 黄龙祥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5期399-413,共15页
中医学最大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与现代医学呈最大互补的视角;一是与现代医学最大互补的方法论。中医人要牢记:只有先成为现代医学的镜子才有与之平等对话的资质;只有中西医双方的研究视角呈最大互补,彼此才能成为对方察照盲区的镜子。... 中医学最大的价值在于两点:一是与现代医学呈最大互补的视角;一是与现代医学最大互补的方法论。中医人要牢记:只有先成为现代医学的镜子才有与之平等对话的资质;只有中西医双方的研究视角呈最大互补,彼此才能成为对方察照盲区的镜子。抓住主流医学转型转向的机遇,尽快完成中医理论概念的澄清与重构,构建自身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中西医话语系统的通约,将中医针灸的独特价值以现代医学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获取与现代主流医学平等对话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中西医之间有效、高效的互通互鉴,为未来医学新体系的创建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人形论 中西医互补 中西医互通 概念重构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何以可能——论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的三个向度 被引量:5
3
作者 余一凡 吕倩怡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破解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中人的异化困境,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现代社...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破解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中人的异化困境,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秘密并指明了人类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和实现路径,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智慧结晶,与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内在契合,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精神滋养;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使人的现代化成为现实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内核的教育史课程思政路径析论
4
作者 王耀祖 张敏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0-27,共8页
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内核——本根于“人性”的人本思想、追求成圣成贤的理想人格、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与理念,是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为大学生立志有恒提供精神资源,是教师立德和奠定事业的磐基,挖... 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内核——本根于“人性”的人本思想、追求成圣成贤的理想人格、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与理念,是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为大学生立志有恒提供精神资源,是教师立德和奠定事业的磐基,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不但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文化的基本工作。基于此,从自强不息精神、理想人格风范、重义轻利价值取向以及尊师重道风气与传统等,通过构建“学—思—行—兴”模式,揭橥中国传统教育在磨砺学生坚定意志、形塑至善完人、浸润淑世情怀、铸就大国良师等层面的价值,探索其中的“立德树人”过程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内核 教育史课程 课程思政 人性论 理想人格 义利观
下载PDF
论民族体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
作者 王一明 赵莉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民族体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民族体育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顺应自然的健康理念,保护自然的教育思想。现实基础:区域民族体育资源的协同发展,社会生态体育文化...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民族体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民族体育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顺应自然的健康理念,保护自然的教育思想。现实基础:区域民族体育资源的协同发展,社会生态体育文化的现实传承,体旅文卫融合发展的政策方针。实践路径:因势利导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建设民族体育公园,促进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统筹兼顾城乡民族体育资源,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体育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下载PDF
再论“管理学人性假设的新思考”——兼论“人性善”和“人性恶”
6
作者 黄金枝 窦琳琳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人”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从伏羲《易》是“己”以及“天人合一”,皆可窥见“人”的分量。尽管传统文化在字面上未提“人性假设”,但“人”贯穿于儒、释、道、易。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梳理管理学文献,得出大凡涉及研究传统... “人”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从伏羲《易》是“己”以及“天人合一”,皆可窥见“人”的分量。尽管传统文化在字面上未提“人性假设”,但“人”贯穿于儒、释、道、易。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梳理管理学文献,得出大凡涉及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性假设”时,将人性假设研究归于且止于“人性善”和“人性恶”之辩。从本体上讲,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性假设研究仅止步于此,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人”的误读和错读。本文借由王阳明之见来破解“人性善”和“人性恶”之辩之惑。发掘出儒、释、道、易中的“人性假设”之宏阔,并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人性假设与当代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性善与人性恶 人性假设 “一”
下载PDF
“主客交”理论在子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蝶 洪丹丹 +4 位作者 陈雯玥 商婷婷 顾晨曦 刘歆玥 任青玲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93-197,共5页
基于“主客交”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应用策略。子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之“主”失调,加之痰湿热毒之“客”邪内聚、蕴结,终成癥瘕,渐成痼疾,发为宫颈癌前病变并趋向恶性发展。治... 基于“主客交”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应用策略。子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之“主”失调,加之痰湿热毒之“客”邪内聚、蕴结,终成癥瘕,渐成痼疾,发为宫颈癌前病变并趋向恶性发展。治以“扶正达邪,分离主客”,在疏肝健脾固肾的同时厘清主客强弱,精准辨证。分阶段灵活选用清热、祛湿、解毒、理气、活血、化瘀等“通”法以祛邪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前病变 “主客交”理论 人乳头瘤病毒 中医药
下载PDF
饮食民俗与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研究——以贵州为例
8
作者 黄书婷 李良松 +1 位作者 曹峰 郭永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220,共6页
民以食为天,饮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历来注重“药食同源”学说,饮食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中医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医认识药食性用的核心理论与原创理论,贵州饮食民俗内涵凸显药食气味思想。通过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的视... 民以食为天,饮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历来注重“药食同源”学说,饮食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中医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医认识药食性用的核心理论与原创理论,贵州饮食民俗内涵凸显药食气味思想。通过中医药食气味理论的视域,阐述贵州饮食民俗文化的内涵:善嗜辣、喜用酸、爱饮酒、饮食茶、米为主等贵州特色饮食民俗,反映辛温调口欲而行气祛湿、味酸存食物而助胃消化、辛苦热流动气血并爽神、苦甘性寒解辛炙消腻滞、味甘平可口充饥养身等养生保健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气味理论 贵州 饮食民俗 内涵阐释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性命之学”
9
作者 孙洲 郭相震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性命之学”作为中华文明独有的一门实践性、修习式的学问,是儒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人文主义”,“第二个结合”深度激发了“性命之学”跨越时空的内涵特质,创新了其在历史轨迹的学理空间。文章以“第二个结... “性命之学”作为中华文明独有的一门实践性、修习式的学问,是儒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人文主义”,“第二个结合”深度激发了“性命之学”跨越时空的内涵特质,创新了其在历史轨迹的学理空间。文章以“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从古之“性”与“命”的内涵出发,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性命之学,并提出了成就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性命之学”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内涵阐释与实践探索
10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至上,以及关注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未来实践指向上,我国可通过生态执政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化、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
11
作者 李伟杰 杨艳飞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马克思交往理论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交往理论阐明了交往对人与自然的重要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要实现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马克思交往理论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交往理论阐明了交往对人与自然的重要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要实现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要在生产上,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在生活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在生态上,建设生态文明,彰显大国担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充分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的同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实践向度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个重要贡献
12
作者 崔发展 李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将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性与文化创新性、文化民族性与文化世界性有机结合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明晰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原创性贡献、传承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和胸怀天下的世界性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将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性与文化创新性、文化民族性与文化世界性有机结合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明晰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原创性贡献、传承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和胸怀天下的世界性贡献,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以丽江古城水系为例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国栋 田昆 +1 位作者 袁兴中 孙晋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2-479,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合一。云南丽江古城水系的设计、管理和保护就是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为当今人们...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合一。云南丽江古城水系的设计、管理和保护就是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为当今人们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极其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古城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和水系分布的特点,环山抱水的空间格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古城的建筑、街巷与水系密切结合,形成了变化丰富的临水模式;依据古城地势和水系的特点,古城人们开创了独特并且延续至今的洗街文化;发达的水系造就了众多的桥梁,同时也产生了独特的桥市文化;以三眼井为代表的用水、护水民俗,蕴含着丰富的水管理智慧。面对当前旅游业迅猛发展所造成的水环境压力,古城管理部门借鉴传统的生态智慧,效仿古人的用水、护水方法,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和保护措施,古城水系的水质、水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例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由2008年的45.20%上升到2012年的86.82%,古城下游的水质也由2010年的劣Ⅴ类上升为2014年的Ⅲ类。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丽江古城 水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阐释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1
14
作者 白晋湘 郑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8-643,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代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的价值诉求相融相通。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和案例分析等,解读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阐释及实现路径。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敬畏自然的生存智慧、尊重自然的生命感悟、顺应自然的生活体验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等价值内涵,对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据此,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激发民俗体育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拓展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空间和推进体旅文教医养深度融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中药升降浮沉之现代认识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群 杨晓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1215-1218,共4页
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传统中药升降浮沉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的科学认识,目的在于补充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发展中药临床用药原则、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关键词 中药 中药升降浮沉 中药药性理论
下载PDF
从“天人合一”到“绿色设计”——谈中国传统灯具设计中的整体意识及其现代发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耀引 任新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6-199,共4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反映在传统器具设计中则是一种整体意识、一种友好的环境观念。这种意识和观念在传统灯具中表现为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以及对环境问题...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反映在传统器具设计中则是一种整体意识、一种友好的环境观念。这种意识和观念在传统灯具中表现为对能源的充分利用、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以及对环境问题的考虑,表现为对产品、人、环境整体关系的全面思考。从宏观上对设计要素进行全方位考量,作为一种系统的设计思维对现代设计仍有极强的启迪意义,具体发展为更系统的绿色设计方法和流程。在现代灯具设计中则表现为设计者对灯具整个生命周期的关注,以及对产品生命循环系统的整体统筹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绿色设计 整体意识 环境观 传统灯具 设计
下载PDF
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旅游发展观的比照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文杰 乌铁红 张宏磊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4-156,159,共4页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自然观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视角来审视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蕴,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作为生态旅游的立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比照天人合一与生态旅游的天人系统;自然无为、道法自...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自然观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从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视角来审视生态旅游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蕴,将中国传统自然观作为生态旅游的立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比照天人合一与生态旅游的天人系统;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万物皆道与生态旅游平等共生观;天地伦理观与生态旅游的生态道德责任以及节俭朴素与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观等五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自然观 天人合一 生态旅游
下载PDF
再议运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雷 战文翔 +1 位作者 徐传庚 李春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运气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价值。方法: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挖掘运气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内在关系。结果:运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学习传统中医与中医现代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结论:运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 目的:探讨运气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价值。方法: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挖掘运气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内在关系。结果:运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学习传统中医与中医现代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结论:运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为高深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五运六气 天人相应
下载PDF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振海 王蕾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07-810,共4页
针对有关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存在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和"整体观"表述上的混乱,从"天人相应"一语的语源,"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联系与区别,"天人相应&q... 针对有关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存在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和"整体观"表述上的混乱,从"天人相应"一语的语源,"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联系与区别,"天人相应"与整体观,新老中医药专家学者的论证,现代科学的研究,及便于当代理解、把握和传承、交流等几个方面出发,认为应把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表述为"天人相应"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理论基础 天人相应 天人合一 天人相分 黄帝内经 体观
下载PDF
河南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爱民 张步鑫 +2 位作者 张伯伟 李振鲁 王西京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O流式荧光微珠检测技术(SSO,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对114例河南汉族斑秃患者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对斑秃中医证型与HLA-DRB1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O流式荧光微珠检测技术(SSO,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对114例河南汉族斑秃患者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对斑秃中医证型与HLA-DRB1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LA-DRB1*12低于正常对照组(χ2=5.209,P=0.022),HLA-DRB1*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0.079,P=0.001)。这两个基因甚至HLA-DRB1*16都可能与发病轻重程度有关。各中医证型基因频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结论河南汉族斑秃与HLA-DRB1相关联,中医证型基因频率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汉族 斑秃 中医证型 HLA—DRB1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