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江韩氏妇科对“肝肾同源”理论的传承应用
1
作者 常惠 张婉玉 +4 位作者 马呈呈 王焕 付新 吴效科 韩延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1,共6页
“肝肾同源”最早见于《易经》,医学概念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龙江韩氏妇科历代医家重视“肝肾同源”理论,发... “肝肾同源”最早见于《易经》,医学概念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龙江韩氏妇科历代医家重视“肝肾同源”理论,发展并应用于指导临床。龙江韩式妇科奠基人韩百灵教授,最早提出“肝肾学说”,其子韩延华教授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在韩百灵教授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创新性提出“肝主冲任”理论,并创立百灵育阴汤、补肾活血调经汤和百灵调肝汤等代表性方剂,运用于临床不孕症、闭经和月经先后不定期的治疗中,取得良效。本文围绕“肝肾同源”理论,追溯其起源,阐述韩氏妇科对其传承及应用,体现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为妇科同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韩氏妇科 肝肾同源 肝肾学说 肝主冲任 名中医学术思想 传承 应用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的价值影响力思考
2
作者 魏文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26,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人类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其思想价值的影响力,必须依托现实生活的实践才能得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在文化、政治、科技等多元领域中都有广泛展现,从社会、家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人类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其思想价值的影响力,必须依托现实生活的实践才能得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在文化、政治、科技等多元领域中都有广泛展现,从社会、家庭、个人等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指出“德育”思想的价值影响力对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共同认知具有直接且重大影响。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价值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持续推动“德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和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思想 价值 影响力
下载PDF
论和合文化及其国家治理意涵
3
作者 王杨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5期76-83,共8页
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考察不是一个新鲜议题,诸多研究对此有所涉及。和合文化与现代国家治理之间的勾连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和合文化的内涵和方法论进行解构,二是对和合文化之于国家治理的意义进行厘析。对待和... 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考察不是一个新鲜议题,诸多研究对此有所涉及。和合文化与现代国家治理之间的勾连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和合文化的内涵和方法论进行解构,二是对和合文化之于国家治理的意义进行厘析。对待和合文化,秉持理性派的视角,既不盲目推崇也不过分否定,而是以其内涵的“原教旨”解读作为切入口。和合文化与现代国家治理之间在“人”这一议题上形成了显著的交集,如和合文化中的“人和”与当代国家治理中的“人民至上”,二者均重视“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合文化与现代国家治理都未漠视天与人的关系探讨,和合文化中一个核心体现是“天人合一”,当下国家治理中的“两山论”正是对“天人合一”精神的延续。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和合文化中的“协和万邦”与当代国家治理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亦形成明显的互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人本思想 国家治理 生态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清代东阁大学士陈宏谋廉政思想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费渔林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79-84,共6页
清代雍正元年陈宏谋中进士,为官48年,历任12行省21任官职,官至东阁大学士。陈宏谋是雍正和乾隆时期著名的清官廉吏,乾隆将陈宏谋树立为榜样让百官参照学习。陈宏谋一生著书立言颇丰,主要代表作近300万字,通过研究他的遗作可以获得其廉... 清代雍正元年陈宏谋中进士,为官48年,历任12行省21任官职,官至东阁大学士。陈宏谋是雍正和乾隆时期著名的清官廉吏,乾隆将陈宏谋树立为榜样让百官参照学习。陈宏谋一生著书立言颇丰,主要代表作近300万字,通过研究他的遗作可以获得其廉政思想。其中,《陈宏谋家书》和《五种遗规》总结出了陈宏谋严于律己、严于律家人和严于律从政者的廉政思想。探究陈宏谋廉政思想,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为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代 陈宏谋 廉政思想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历史贡献
5
作者 商植桐 张明宽 《唐都学刊》 2023年第1期97-104,共8页
德治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塑造了和善友爱的民族特性,锤炼了天下为公的民族气节,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系统梳理与把握传统德治思想的历史脉络与政治实践,挖掘为政以... 德治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塑造了和善友爱的民族特性,锤炼了天下为公的民族气节,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系统梳理与把握传统德治思想的历史脉络与政治实践,挖掘为政以德、德治仁政、民为邦本、德主刑辅、天下大同等思想的价值和意义,探索“德法并举”“德法兼行”的路径,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 以民为本 德主刑辅 天下大同
下载PDF
活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飞 刘海华 +1 位作者 刘宝昌 田景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3-37,共5页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价值选择趋向多元化,使当今的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出现了迷茫,对现行的一些硬性道德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不感兴趣且有逆反心理。而历史已经证明,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最有力的武器只能是优秀的民...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价值选择趋向多元化,使当今的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出现了迷茫,对现行的一些硬性道德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不感兴趣且有逆反心理。而历史已经证明,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最有力的武器只能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其在高校的教育力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灵魂和中国精神,提升大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文章从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应在哪些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最后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几种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 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下载PDF
析中国传统道德的认知方式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国强 肖立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1-73,共3页
直觉思维、中庸思维和实践理性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认知方式,既反映出中国传统道德具有注重总体把握、灵活应用和关注道德现实等合理成分,又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缺乏逻辑推理、思辨理性和圆滑老成等消极因素。
关键词 传统道德 认知方式 直觉思维 中庸思维 实践理性
下载PDF
孙思邈中医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明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9-70,共2页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中医美学思想 ,他继承和发展了和谐统一的整体观 ,十分重视医务人员的美德修养 ,并将中医美容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重环境美对人体美的影响。他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孙思邈 中医美学 美容 医德 思想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环境道德思想 被引量:5
9
作者 白智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68,共6页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利用厚生 ,质朴勤俭”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利用厚生 ,质朴勤俭”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爱物惜物 ,取以时度”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基本规范 ;“真善美统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教育和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环境道德 思想 天人合一 真善美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连帅 李景瞳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第7期109-112,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双重诉求,必须深刻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赓续新时代法学教育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双重诉求,必须深刻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赓续新时代法学教育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着力从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地位,坚持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方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定式,秉承新文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衔接;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建构虚拟现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景等方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适应新时代法学教育铸魂育人的现实需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法学教育 有机融合 德法共治 德法兼修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甘安顺 《桂海论丛》 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性善论为伦理基础,以“内圣外王”为治国模式,以民本思想为德治方略的核心,以道德教化为施行手段。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提出的治国理论,传统德治思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引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性善论为伦理基础,以“内圣外王”为治国模式,以民本思想为德治方略的核心,以道德教化为施行手段。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提出的治国理论,传统德治思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引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缺陷和历史局限性。批判地继承传统德治思想,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治思想 历史作用 局限性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东宇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我国德育模式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并未以系统的道德理论和教育理论作为实践基础。从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前提以及构建中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倾向进而提出一些建设性观点以期有助于当前国内德育模式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德育模式 中国 传统思维 学生 "个人体验" 道德能力
下载PDF
中国传统儒家德礼治理思想及其现代转换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玉敏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6-21,共6页
在中国两千多年皇权专制统治历程中,儒家思想基本是作为主流的统治思想发挥其作用的。儒家思想主张的“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被视为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基本治理方式。自从孔子对传统周礼进行了融仁入礼的继承改造后,修身立德、行礼成德、... 在中国两千多年皇权专制统治历程中,儒家思想基本是作为主流的统治思想发挥其作用的。儒家思想主张的“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被视为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基本治理方式。自从孔子对传统周礼进行了融仁入礼的继承改造后,修身立德、行礼成德、以德化民、为政以德就成为儒家治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构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社会治理文化的鲜明特色。本文以对传统儒家德礼一体治理思想的梳理为脉络,以对传统儒家道德礼治思想中存在的悖论矛盾深入剖析为基础,分别从彰显儒家传统道德价值、重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增强公共意识、促使儒家私德与公德的现代转化,深刻剔除糟粕、重新审视并发挥礼治的现代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传统儒家道德治理文化的现代转化思路进行了阐发,以期为重现传统儒家道德治理的价值进行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儒家 德礼治理思想 现代转换
下载PDF
德治与法治:关于警察治理方略的几个观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鉴于制度、法律的刚性制约作用,在涉及以权利、道德、权力制衡权力的选择时,法治资源较德治资源具有优先意义,尤其是在由垄断型权力体制向竞争型权力体制转型的失范时期。权利意识是确立以德治警方略的核心要素,对个人尊严、民主权利、... 鉴于制度、法律的刚性制约作用,在涉及以权利、道德、权力制衡权力的选择时,法治资源较德治资源具有优先意义,尤其是在由垄断型权力体制向竞争型权力体制转型的失范时期。权利意识是确立以德治警方略的核心要素,对个人尊严、民主权利、物质待遇等方面的重视对于激励民警认真行使执法、管理权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传统道德资源中,做官先做人、官德为先的思想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警 依法治警 权利 中国传统道德
下载PDF
以德治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15
作者 刘禹宏 朱玉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2期89-90,共2页
中国传统道德在以德治校系统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校中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要遵循实事求是、古为今用。
关键词 以德治校 传统道德 道德教育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对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影响
16
作者 苏海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基于农耕生活和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因素也给当下道德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这种危害主要体现在"关系"文化损... 基于农耕生活和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因素也给当下道德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这种危害主要体现在"关系"文化损害了公平、正义;小农意识导致各种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肆意泛滥;官本位意识严重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等级观念压制人的创造激情等。只有祛除传统道德中的这些不良因素,才能使人们逐步养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关系”文化 官本位 等级观念 道德建设
下载PDF
中国传统行政的善治理想及其现代影响——以黄宗羲为例
17
作者 张师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14,F0003,共15页
中国传统行政理论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并在明清之际达到了它近乎顶峰的极限状态,黄宗羲的善治理论就是它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黄宗羲视域中的善治在内容及方式上,都延续了儒家传统主流观点。它在内容... 中国传统行政理论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并在明清之际达到了它近乎顶峰的极限状态,黄宗羲的善治理论就是它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黄宗羲视域中的善治在内容及方式上,都延续了儒家传统主流观点。它在内容上首先要求圣王,即唯有圣王才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谓善治实际上就是“不忍人之政”;其次它还将善治的具体内容确定为养民与教民,“养民”就是使民足以事父母及畜妻子,养生送死无憾,“教民”就是用圣王学说教育民众,使民衣食住行都合乎礼;再次它还主张治理目的是使民皆“至于至善”和“止于至善”。中国传统行政理论的善治理想在现实中还有强劲的生命力,它既表现为行政的强烈伦理导向,又表现为一种主动作为的积极政府观,还表现为一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行政 善治思想 黄宗羲 善治理论 现代影响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党政干部“以民为本”的道德修养研究
18
作者 张绍兴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5-96,103,共3页
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是指党政领导干部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包括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以及道德原则和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官之德内容丰富,但大都散见于经史子集、邢典律令之中,为官之德的提出,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者... 党政领导干部道德是指党政领导干部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包括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以及道德原则和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官之德内容丰富,但大都散见于经史子集、邢典律令之中,为官之德的提出,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政权巩固,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今天,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对维护社会良性发展,树立健康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净化社会不良习俗风气,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具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党政干部 道德修养 以民为本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论述及时代价值 被引量:28
19
作者 彭援援 蒲清平 孟小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它围绕"以德兴国"的战略目标、"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传承创新"核心... 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它围绕"以德兴国"的战略目标、"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传承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目标,要求坚持人本性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渗透性原则,采取修身立德、榜样示范、践履笃行等多种方法,重点以传统文化的家国精神提神聚气,以传统文化的和合价值浸润精魂,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明德修身。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基础上,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坚定了应对道德难题的文化自信,夯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加快了道德建设的时代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传统文化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思想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思想及现代价值
20
作者 肖红旗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0-73,共4页
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依靠深入民心的律令,它突出的特点就是时令禁护;道德教化是律令实施的基础,刑罚是律令实施的保障。虽然古代有很多生态保护制度,但也存在生态失衡问题。反思古代生态保护的得失,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便在现代... 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依靠深入民心的律令,它突出的特点就是时令禁护;道德教化是律令实施的基础,刑罚是律令实施的保障。虽然古代有很多生态保护制度,但也存在生态失衡问题。反思古代生态保护的得失,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便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对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生态 法律思想 道德教化 生态失衡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