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Honorific and Depreciatory Address Forms in Chinese,English and Japanese
1
作者 田艳萍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7期I0206-I0207,共2页
Honorific and depreciatory address forms,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occur in all languages. But due to the cultural diversity, different languages require different laws and regularities in the... Honorific and depreciatory address forms,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occur in all languages. But due to the cultural diversity, different languages require different laws and regularities in the choice of them. This paper is firstly to make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honorific and depreciatory address forms in Chinese, English and Japanese, then explore the different basic values in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culture and discuss their influences on honorific and depreciatory address forms in the hope of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ragma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n avoidance of miscommunication in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 文化心理
下载PDF
Struggling With Sibilants: Do English Speakers Use Acceptable Alternative Tongue Placements to Pronounce/s/and/z/?
2
作者 Greg Raver-Lampman Jean Dossou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1年第6期390-397,共8页
Textbooks on phonology and on teaching 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often present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of the sibilant/s/and its voiced counterpart/z/as a settled matter. The/s/and/z/are described and lis... Textbooks on phonology and on teaching 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often present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of the sibilant/s/and its voiced counterpart/z/as a settled matter. The/s/and/z/are described and listed in phonological charts as "alveolar fricatives", meaning that the tongue is raised and the apex approaches the alveolar ridge. Those teaching pronunciation or remediating speech problems often use these descriptions by the 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as models for teaching these phonemes. A number of linguists and instructors, however, have suggested that an acceptable/s/and/z/sound can be produced in English by other mean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the acceptable alternative placements for the/s/and/z/sounds in a sample of 50 English-speaking university students. Results revealed that 64% of participants used alternate tongue positions to that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s standard. Implications for speech pathology and ESL i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NUNCIATION speech therapy /s/ /z/ chinese sibilants japanese sibilants ESL english as a SecondLanguage)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下载PDF
习近平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问题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苏婷 冯玲玲 +1 位作者 邵晨曦 张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新时代,机器翻译在外宣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基于习近平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的机器翻译及其译后编辑研究,对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质量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比分析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译文... 新时代,机器翻译在外宣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基于习近平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的机器翻译及其译后编辑研究,对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质量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比分析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译文,总结得出:中国传统文化语句的常见译后编辑策略包括理解典籍内涵,修正衔接语义,调整语言格式等;针对专有名词的直译问题,采用直译核心义,增补引申义,衔接总语义等策略。比较分析汉译英与汉译日两类译本,不仅有助于明确不同目标语言译后编辑对策的一致性与多样性,还可以为提高外宣文本质量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机器翻译 译后编辑 外宣文本 汉译英 汉译日
下载PDF
外来语中的借词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凤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4-85,共2页
语言很少能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因而任何有生命力的语言都不回避与其他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词汇的互借。借词是各种语言为丰富和扩展自己语料库而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是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
关键词 借词 汉语 英语 日语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林影 王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基于《英汉笔译》课程特点和东北抗联精神内涵,研究如何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有机融合。研究发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翻译... 基于《英汉笔译》课程特点和东北抗联精神内涵,研究如何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有机融合。研究发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英汉笔译》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翻译专业学生正确的历史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最终培养出适应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既具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的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东北抗联精神 《英汉笔译》 翻译人才
下载PDF
森有礼的“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翻译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建民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1-59,共9页
叙述森有礼的外交家、教育家经历及其在美国编纂出版EducationinJapan(《日本的教育》)一书的经纬 ,藉以窥见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教育发展概貌 ;该书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 (Mllen .YoungJohn)在上海译成中文《文学兴国策》出版 ,意在用美国... 叙述森有礼的外交家、教育家经历及其在美国编纂出版EducationinJapan(《日本的教育》)一书的经纬 ,藉以窥见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教育发展概貌 ;该书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 (Mllen .YoungJohn)在上海译成中文《文学兴国策》出版 ,意在用美国教育经验来推动中国重视教育 ,这确在当时的中国知识阶层中引起了反响 ;该书由英文译成日文时其选译内容和出版时间都有悬殊 ,因此若对本书的英、中、日诸种版本加以对照和比较 ,既可为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在异质文化的传播和吸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和问题抑或在研究方法论上均可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有礼 日本 教育 林乐知 版本 《文学兴国策》 翻译 《日本的教育》
下载PDF
致使事件结构与英、日、汉结果构式中结果谓语的选择限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玉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典型的结果构式是用单一结构表达复合事件,即致使事件,它由使因和使果两个子事件复合而成,这两个子事件分别由述语动词和结果谓语来表达。通过研究发现,英语和日语结果构式中结果谓语的选择受述语动词语义制约,而汉语中动词与结果谓语... 典型的结果构式是用单一结构表达复合事件,即致使事件,它由使因和使果两个子事件复合而成,这两个子事件分别由述语动词和结果谓语来表达。通过研究发现,英语和日语结果构式中结果谓语的选择受述语动词语义制约,而汉语中动词与结果谓语的组合相当自由。语言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可以根据动词体及致使概念表达上的不同特点给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使事件 结果构式 结果谓语 动词 概念结构
下载PDF
汉日英语言中颜色词“白”的象征意义微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欧倩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7年第2期126-127,共2页
颜色词是词汇系统里很有特色的部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变迁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十分生动。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对同一颜色的理解各有不同。以汉日英语言中的白色为例,“白”的象征意义就受三个民族文化发... 颜色词是词汇系统里很有特色的部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变迁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十分生动。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对同一颜色的理解各有不同。以汉日英语言中的白色为例,“白”的象征意义就受三个民族文化发展影响而不同。一般来说,在中国,白色是一种忌讳的颜色;在日本,人们认为白色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及神性;在西方,白色象征高雅纯洁,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日语 英语 白色 象征意义
下载PDF
汉语、英语、日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艳萍 《青海师专学报》 2009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但是,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特殊的称谓体系,而每种体系都与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区分长幼辈分、父系和母系、血亲姻亲、亲属称谓的泛化来比较汉语、英语、日...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但是,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特殊的称谓体系,而每种体系都与其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区分长幼辈分、父系和母系、血亲姻亲、亲属称谓的泛化来比较汉语、英语、日语中亲属称谓语的异同,并对其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日语 亲属称谓
下载PDF
中英日被动句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穗君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3-76,共4页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都可以表示中性、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但是主次不同,英语被动语态倾向于表中性意义,汉语被动语态表示消极意义居多,而日语被动语态则主要是发展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为语义动因的被动句,所以也是表达消极意义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态 汉语 英语 日语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的对比研究——以外来语对源词的忠实度为中心
11
作者 吴未未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8-142,共5页
英语为汉语和日语提供了大量外来语。在分别考察汉语和日语中的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通过汉日对比分析,从发音、词义、词性以及复合方式等角度描述了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在对源词忠实度方面的差异,认为此差异植根于中日民族性格差异和... 英语为汉语和日语提供了大量外来语。在分别考察汉语和日语中的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通过汉日对比分析,从发音、词义、词性以及复合方式等角度描述了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在对源词忠实度方面的差异,认为此差异植根于中日民族性格差异和语言借用经验差异,并且为汉语和日语今后的英语词汇借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日语 英源外来语 源词 忠实度
下载PDF
从语音角度看英、日、汉语的差别和联系
12
作者 张士东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英语、日语和汉语分属三个不同的语系,在语音和拼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因为它们毕竟都是语言,所以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笔者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角度对两种外语的语音学习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利于中国英、日语专业的学生的第二外语... 英语、日语和汉语分属三个不同的语系,在语音和拼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因为它们毕竟都是语言,所以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笔者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角度对两种外语的语音学习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利于中国英、日语专业的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日语 汉语 语音 拼写法 比较语言学
下载PDF
五种常见的英、日、汉修辞格比较研究
13
作者 苏涛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1期137-138,共2页
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日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比较五种... 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日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比较五种常见的英、日、汉语的修辞格,有助于加深二外为日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日语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日语 汉语 修辞格比较
下载PDF
金韵梅与甲午中日战争红十字会救援辨--兼谈近代中国人名的英文回译问题
14
作者 崔军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7-166,共10页
研究中国红十字会史的学者,在谈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中方红十字救援工作时,常引用《申报》上的一篇关于中国妇人金氏为前方伤兵募集善款的报道,并认为此"金氏"即为中国女性留美习医之第一人——金韵梅。但经过中外文资料相互印... 研究中国红十字会史的学者,在谈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中方红十字救援工作时,常引用《申报》上的一篇关于中国妇人金氏为前方伤兵募集善款的报道,并认为此"金氏"即为中国女性留美习医之第一人——金韵梅。但经过中外文资料相互印证,发现事实或许并非如此,金韵梅在甲午战争期间不太可能直接参与中方红十字会的善款募捐活动。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金韵梅的生平事迹,还涉及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中国人对红十字会的早期认识和实践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而以金韵梅为代表的几位中国早期著名西医学家的中文人名异写现象,凸显了近代中国人名在英文回译过程中存在的乱象,值得学界在研究中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韵梅 甲午中日战争 红十字会救援 英文回译
下载PDF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与抗战时期中华文化的欧美传播——以熊式一、蒋彝及其作品为中心的考察
15
作者 布小继 《学术探索》 2018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熊式一、蒋彝与林语堂一样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汉英双语作家。抗战时期,他们身处异邦,以"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娴熟地运用英语进行创作,在欧美所传播的中华文化,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杂交性"的品格。围绕中华文... 熊式一、蒋彝与林语堂一样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汉英双语作家。抗战时期,他们身处异邦,以"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娴熟地运用英语进行创作,在欧美所传播的中华文化,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杂交性"的品格。围绕中华文化传播主体性的确立、中华文化与受众的持续对话而进行的创作,既为赢得欧美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欧美盟国对中国的民意支持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消解和否定"东方主义"、"恩扶主义",建构起特殊时期中国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双语作家 中华文化 欧美传播 抗战时期
下载PDF
在日中国留学生的言语观
16
作者 廖桂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在英语居所有语种霸主地位已经确立这一现实背景下,在日中国留学生对自己母语汉语、日语和英语会有不同程度的思考。对这三种语言的认识、态度和信念并不会单纯地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定,必定会受到社会风潮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关键词 在日中国留学生 言语观 汉语 日语 英语
下载PDF
英、日母语者汉语连词“和”的偏误分析
17
作者 高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4-99,共6页
在分析英语国家学习者汉语连词"和"偏误的基础上,通过汉、英对比,分析"和"和相应英语对译词在语义、句法上的区别和联系,考察汉英之间的联系、区别以及"和"的特点。同时,以日语背景学习者连词"和&qu... 在分析英语国家学习者汉语连词"和"偏误的基础上,通过汉、英对比,分析"和"和相应英语对译词在语义、句法上的区别和联系,考察汉英之间的联系、区别以及"和"的特点。同时,以日语背景学习者连词"和"的偏误为参照,与英语背景学习者的偏误进行对比,突出英语背景学习者学习汉语连词"和"的特征,最后,提出对英汉语教学连词"和"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母语者 日语母语者 汉语连词“和” 偏误分析
下载PDF
日汉技术翻译高端人才培养研究
18
作者 杨晓丽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6-78,共3页
当今网络英语资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日汉技术翻译的发展所带来的高端人才培养的急迫性日趋凸现。高端人才培养应从提高从业者的日汉技术翻译理论水平、强化译者主体性意识以及提高日汉技术翻译人员文化素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网络英语资源 日汉技术翻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反译法在英日语汉译中的相似性比较
19
作者 杨雄琨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50-53,共4页
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英、日两种语言的汉译为例,简略论述反泽法在英、日语汉译过程中的具体运用,说明反译法在英、日语汉译过程中的相似性。
关键词 反译法 英、日语汉译 相似性
下载PDF
生活用语与文化背景
20
作者 黄燕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1-73,共3页
语言植根于各国的文化,同时又为各国的社会文化服务。通过中日美3国日常生活会话异同的比较,力图更好地理解不同国籍人的不同思维方式,产生比较学习模式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
关键词 中日美 日常生活用语比较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