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sphere Reserve as a Learning Tourism Destination: Approaches from Tasik Chini
1
作者 A. Habibah I. Mushrifah +6 位作者 J. Hamzah A. Buang M. E. Toriman S. R. S. Abdullah K. Z. Nur Amirah Z. Nur Farahin A. C. 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10期1447-1458,共12页
Biosphere Reserves (BR) are special areas or regions highly recognized for their conservation, logistic funct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However, not much work has explored into the BRs’ roles or fu... Biosphere Reserves (BR) are special areas or regions highly recognized for their conservation, logistic funct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However, not much work has explored into the BRs’ roles or functions as tourism learning destination, especially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ir recognition as BR. This article aims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 utilised in the learning tourism function at Tasik Chini Biosphere Reserve since its inception in 2009 to the present year of 2013.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learning of science and culture of the locals are the two-tier perspectives utlised in conceptualizing a tourism learning destination. Activities introduced in the specific themes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Tropical Heritage fulfils the fundamental need of deep learn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earning of the BR’s ecosystem, while the Ecosystem Health fulfils both deep and surface learning of the young visitors. The cultural knowledge of the community, on the other hand, offers a unique and authentic experience to the learners or visitors. As a learning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learning community, nevertheless, expects that the standard of tourism services should not be marginalised and must meet the high standard of tourism services.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science of Biosphere Reserve and the local culture are linked to set a holistic found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learning programmes at the Tasik Chini Biosphere Res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ING TOURISM DESTINATION ECOTOURISM Tasik chini BIOSPHERE RESERVE Deep LEARNING
下载PDF
扎塘赤泥库岩溶渗漏水动力弥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丁坚平 鄢贵权 王伍军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本文以扎塘赤泥库为例,把岩溶渗漏污染问题概化为一维水动力弥散数学模型,在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浓度的变化特征,推导出了岩溶管道中污染质运移迭加模型和随机模型,用总碱度指标进行了扎塘—S407渗漏通道的弥散模拟,取得... 本文以扎塘赤泥库为例,把岩溶渗漏污染问题概化为一维水动力弥散数学模型,在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浓度的变化特征,推导出了岩溶管道中污染质运移迭加模型和随机模型,用总碱度指标进行了扎塘—S407渗漏通道的弥散模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库 渗漏 岩溶 水动力弥散
下载PDF
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在岩溶地下水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伍军 鄢贵权 丁坚平 《贵州科学》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应用系统理论分析方法,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度的实测值与岩溶管道和岩溶裂隙中污染质经运移后不同条件下的污染情况,建立起CAR动态系统的递推预测模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据此,可进一步推广到岩溶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动态管理及污... 本文应用系统理论分析方法,根据赤泥库废水含碱度的实测值与岩溶管道和岩溶裂隙中污染质经运移后不同条件下的污染情况,建立起CAR动态系统的递推预测模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据此,可进一步推广到岩溶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动态管理及污染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质量预测 污染预测 系统理论
下载PDF
智慧农业时代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钰瑕 黄铣文 +2 位作者 王耿东 占定贤 黄宏武 《广东蚕业》 2023年第1期25-27,共3页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智慧农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精准、高效、低碳。文章以智慧农业时代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为研究主题,分析了广州市花...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智慧农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精准、高效、低碳。文章以智慧农业时代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为研究主题,分析了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破解路径,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新时代下的科学技术,提出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绿色低碳 循环农业 发展对策 赤坭镇
下载PDF
“中国石”“中国铁”与古代中国铜铁器的西传
5
作者 陈春晓 《海洋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62-84,共23页
商品流通是各地区文明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古代中国的大量产品源源不断地向西出口,外销至波斯、阿拉伯地区。除了为人熟知的丝绸和瓷器之外,还有香料、药物、珠宝、矿石及手工业制品等各种类别的中国货物。
关键词 古代中国 铁器 国石 阿拉伯地区 商品流通 工业制品
下载PDF
韭菜、大葱、洋葱种子芽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清岩 王若菁 吴艳春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8-11,共4页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韭菜、大葱、洋葱10个品种的种子芽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迁移率及同工酶酶谱光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韭菜、大葱、洋葱之间,种子芽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明显的差异。韭菜的酶带数为7条,...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韭菜、大葱、洋葱10个品种的种子芽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迁移率及同工酶酶谱光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韭菜、大葱、洋葱之间,种子芽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明显的差异。韭菜的酶带数为7条,大葱为8条,洋葱为7条,各自酶带的迁移率有很大差异,完全可以从酶带数和酶带迁移率准确鉴别这3种蔬菜作物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大葱 过氧化物酶 同功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