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藻水华对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幼虫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旭 何晓云 杨柳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9-1026,共8页
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水界面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N_2O排放源,但其在富营养化湖泊中N_2O排放机制还不清楚.通过室内微宇宙实验,采用气相色谱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技术,研究蓝藻存在时底栖动... 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泥水界面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N_2O排放源,但其在富营养化湖泊中N_2O排放机制还不清楚.通过室内微宇宙实验,采用气相色谱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技术,研究蓝藻存在时底栖动物摇蚊幼虫排放N_2O特征及其内在生物学机制.结果显示底栖动物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肠道是N_2O排放的主要场所,约占活体释放通量的77%.蓝藻存在时羽摇蚊幼虫的N_2O排放通量减少60%左右,肠道内细菌多样性明显下降,肠道中β-变形菌相对丰度增加21%,δ-变形菌相对丰度减少62%,从而改变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同时肠道内nir S基因多样性显著增加,出现较多的nir S型反硝化菌的表型,硝酸盐的还原作用得到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摇蚊幼虫的环境效应,丰富湖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排放通量 蓝藻暴发 羽摇蚊幼虫 肠道微生物 底栖动物
下载PDF
Ni^(2+)、Hg^(2+)和五氯酚对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幼虫的毒性和生物浓缩 被引量:5
2
作者 闫宾萍 宋志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研究了Ni2+、Hg2+和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毒性和生物浓缩。Ni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5.7 g.L-1、1.4 g.L-1;Hg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3.54 mg.L-1、2.64 mg.L-1;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 研究了Ni2+、Hg2+和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毒性和生物浓缩。Ni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5.7 g.L-1、1.4 g.L-1;Hg2+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3.54 mg.L-1、2.64 mg.L-1;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的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0.11 mg.L-1、0.09 mg.L-1。羽摇蚊幼虫在10μg.L-1Hg的7 d-BCF为430;在10 mg.L-1Ni的7 d-BCF为176;在0.02 mg.L-1五氯酚的7 d-BCF为30。并观察了镍、汞和五氯酚对羽摇蚊幼虫下唇板和大颚的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lC50 生物浓缩 致畸作用
下载PDF
杀虫剂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3
作者 覃剑晖 熊源 王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0期34-37,共4页
测定了4.5%氯氰菊酯乳油、10%苯扎溴铵溶剂和5%马拉硫磷溶剂3种杀虫剂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处理羽摇蚊幼虫4天,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氯氰菊酯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 测定了4.5%氯氰菊酯乳油、10%苯扎溴铵溶剂和5%马拉硫磷溶剂3种杀虫剂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处理羽摇蚊幼虫4天,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氯氰菊酯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h-LC50、96h-LC50分别为20.865、3.073、0.801、0.375mg/L,苯扎溴铵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h-LC50、96h-LC50分别为1.358、0.201、0.024、0.013mg/L;马拉硫磷对羽摇蚊幼虫的24h-LC50、48h-LC50、72h-LC50、96h-LC50分别为15.393、3.343、0.613、0.305mg/L。苯扎溴铵对羽摇蚊四龄幼虫的毒性最高,其次为马拉硫磷,氯氰菊酯毒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急性毒性 杀虫剂
下载PDF
用^(14)C示踪技术研究摇蚊幼虫对农药的富集作用
4
作者 刘孜 陈天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摇蚊幼虫是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的底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底泥中,位移能力很小,个体又较大,被认为是水质监测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理想生物。底栖动物能大量富集水中微量的有毒物质,这已有许多报道,而有关摇蚊幼虫富集底泥中的有... 摇蚊幼虫是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的底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底泥中,位移能力很小,个体又较大,被认为是水质监测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理想生物。底栖动物能大量富集水中微量的有毒物质,这已有许多报道,而有关摇蚊幼虫富集底泥中的有毒物质的报道甚少,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摇蚊幼虫富集毒物与其它底栖动物比较,其生态学意义更大,因为摇蚊幼虫除了作为鱼饵通过水生食物链浓缩和转移毒物外,大量的幼虫终将羽化为成虫,一批批飞离水体,有毒物质有可能较快地被消除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氟乐灵 示踪技术
全文增补中
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中国新记录
5
作者 刘新华 翁美其 +3 位作者 宋锐 赵媛莉 章晋勇 肖调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研究报道了中国首例摇蚊微孢子虫,结合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生态学特征及分子特征,鉴定其为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Neoperezia semenovaiae Issi,et al.2012,系我国新记录。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寄生于羽摇蚊幼虫脂肪体组织,导致其体表呈白浊... 研究报道了中国首例摇蚊微孢子虫,结合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生态学特征及分子特征,鉴定其为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Neoperezia semenovaiae Issi,et al.2012,系我国新记录。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寄生于羽摇蚊幼虫脂肪体组织,导致其体表呈白浊状。成熟孢子呈卵圆形,孢子长(5.7±0.2)μm(5.3—6.3μm),宽(3.7±0.1)μm(3.4—4.0μm)。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各发育阶段均为离核,发育不同步,与宿主细胞质直接接触。早期发育阶段为高电子密度的多核裂殖体阶段,经原生质团分裂形成单核或多核产孢体,进一步发育为单核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形状不规则,周围被内质网环绕,并逐渐形成微孢子虫的典型结构如极丝、极质体和三层孢壁等。成熟孢子卵圆形,离核,细胞核较大,位于孢子正中央,被大量核糖体包围。极质体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海绵状,后半部分薄膜状。锚状盘位于孢子前端,呈蘑菇状。孢壁三层,外层为高电子密度层,厚26.5—62.7 nm,中间层为电子透明层,厚151.8—236.1 nm,里层为质膜层。同型极丝,30—31圈,分2—3列排列。扩增获得其小核糖体序列为1356 bp,序列比较发现其与俄罗斯列宁格勒区羽摇蚊的N.semenovaiae相似性为99.1%。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N.semonovaiae与Neoperezia、Bryonosema、Schroedera属种类聚为一独立进化枝,N.semonovaiae种群出现明显的地理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微孢子虫 摇蚊幼虫 萨梅诺娃新佩雷斯虫 分类学 新记录
下载PDF
碳质材料和溶解性有机质对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在摇蚊幼虫体内富集的影响
6
作者 文武 夏星辉 +2 位作者 陈曦 翟亚威 林慧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新型污染物.目前,在环境条件对PFASs生物富集影响方面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有关碳质材料(CMs)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共存对PFASs在生物体内富集的影响还未见报道。为探讨这一问题,... 全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新型污染物.目前,在环境条件对PFASs生物富集影响方面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有关碳质材料(CMs)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共存对PFASs在生物体内富集的影响还未见报道。为探讨这一问题,研究了沉积物-水体系中2种碳质材料木炭(W400)、多壁碳纳米管(MWCNT10)和4种DOM(丹宁酸、富里酸、蛋白胨和腐殖酸)对6种典型PFASs在摇蚊幼虫体内生物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0 d后(已达到富集平衡状态),无论体系中是否存在CMs,添加1~50 mg C·L-1不同类型的DOM对PFASs在摇蚊幼虫体内生物富集的影响不显著。无论体系中是否存在DOM,添加CMs均能降低摇蚊幼虫体内PFASs的含量,且MWCNT10对PFASs生物富集的降低比例显著高于W400。与对照相比,添加0.4%的MWCNT10对摇蚊幼虫体内PFASs含量的降低比例为21%~56%,而同等添加量的W400对其降低比例均低于20%。这表明,在沉积物-水体系中,当CMs和DOM共存时,CMs是影响PFASs在摇蚊幼虫体内富集的主要因素,而少量DOM的引入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碳质材料 溶解性有机质 摇蚊幼虫 生物富集 多壁碳纳米管
下载PDF
山东南四湖摇蚊幼虫群落结构及其对富营养化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10
7
作者 舒凤月孔 亮王 +1 位作者 赛迪 訾芳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6,共6页
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对南四湖摇蚊幼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季度调查.共采集到12种摇蚊幼虫,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61±701)ind/m2和(6.39±5.12)g/m2.优势种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i akamusi)和羽摇蚊(Chironomusplumosus)的... 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对南四湖摇蚊幼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季度调查.共采集到12种摇蚊幼虫,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61±701)ind/m2和(6.39±5.12)g/m2.优势种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i akamusi)和羽摇蚊(Chironomusplumosus)的密度以及生物量分别占总密度和总生物量的97.1%和99.1%,但红裸须摇蚊的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羽摇蚊,分别是羽摇蚊的18.5倍和10.7倍.从水平分布看,红裸须摇蚊在上级湖的密度明显高于下级湖,羽摇蚊则呈全湖性分布,但密度较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南四湖摇蚊幼虫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摇蚊幼虫的平均密度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88 ind/m2增加到目前的861 ind/m2,优势种由20世纪80年代的羽摇蚊演变为当前的红裸须摇蚊,并且红裸须摇蚊的密度显著升高,这表明南四湖的富营养化趋势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幼虫 红裸须摇蚊 羽摇蚊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南四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