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褐斑生态治疗和菌群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1 位作者
盛志勇
张士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1,共2页
我们首次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的研究,并将结果与104例健康人面部菌群及经治后10例病人菌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褐斑皮损区暂驻菌改变明显,如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增...
我们首次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的研究,并将结果与104例健康人面部菌群及经治后10例病人菌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褐斑皮损区暂驻菌改变明显,如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增加(5×103/cm3),分离率高(37%~39%),与健康人相比(5×102/cm2及1%~3%)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经治后黄褐斑病人常住厌氧菌增加(从68.52%到100%,P<0.05),使用皮肤微生态制剂调整菌群,有利于恢复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皮肤菌群
生态平衡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皮损区皮肤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5期9+11-14,11-14,共5页
本研究对皮肤常见病─—痤疮40例病人皮损区的皮肤菌群进行了探讨,并以104例健康人面部皮肤菌群及82例治愈后病人原皮损区菌群分析作为对照,结果痤疮病人皮损区中痤疮丙酸杆菌活菌数为4.55±0.73(CFU以Log...
本研究对皮肤常见病─—痤疮40例病人皮损区的皮肤菌群进行了探讨,并以104例健康人面部皮肤菌群及82例治愈后病人原皮损区菌群分析作为对照,结果痤疮病人皮损区中痤疮丙酸杆菌活菌数为4.55±0.73(CFU以Log/cm2计)。分离率为100%,表皮葡萄球菌数为4.19±0.70(100%),微球菌数为2.71±0.69(62.5%),杆菌数为3.09±0.64(90%),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数为3.31±0.76(35%),产色素微球菌数为3.05±0.82(45%),痤疮病人皮肤的皮损区内常住菌和过路菌都较健康人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或P<0.01)。而经皮肤微生态制剂治疗后痤疮病皮肤菌群与健康人几乎无差异(P>0.05),说明皮肤微生态制剂具有调整皮肤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提高定植抗力的生理作用,故能较有效的治疗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皮肤菌群
生态平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褐斑病人皮损区皮肤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0-14,23,共6页
首次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的研究,并将结果与104例健康人面部菌群及经治后10例病人菌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褐斑病皮损区过路菌改变明显,象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增...
首次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的研究,并将结果与104例健康人面部菌群及经治后10例病人菌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褐斑病皮损区过路菌改变明显,象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增加(5×10 ̄3/cm2),分离率高(17-39%),与健康人相比(5×10 ̄2/cm ̄2及1~3%)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经治后黄褐斑病人常住厌氧菌增加(从68,52%到100%,P<0.05),使用皮肤微生态制剂调整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褐斑
皮肤菌群
菌群改变
生态平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褐斑患者皮损处微生态的改变及黄芩苷的菌群调节作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满玉清
张玉杰
+3 位作者
赵永德
薄明香
樊其忠
胡丽敏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观察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改变及黄芩苷对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同一皮损区和50例健康人面部菌群进微生态学的研究。结果黄褐斑患者皮损区暂驻菌的改变较健康人...
目的观察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改变及黄芩苷对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同一皮损区和50例健康人面部菌群进微生态学的研究。结果黄褐斑患者皮损区暂驻菌的改变较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褐斑的发生与局部微生态失衡有关;使用黄芩苷可以调整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从而减少色素的合成以减少皮肤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黄芩苷
皮肤菌群
菌群改变
生态平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褐斑生态治疗和菌群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张士涛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1,共2页
文摘
我们首次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的研究,并将结果与104例健康人面部菌群及经治后10例病人菌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褐斑皮损区暂驻菌改变明显,如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增加(5×103/cm3),分离率高(37%~39%),与健康人相比(5×102/cm2及1%~3%)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经治后黄褐斑病人常住厌氧菌增加(从68.52%到100%,P<0.05),使用皮肤微生态制剂调整菌群,有利于恢复微生态平衡。
关键词
黄褐斑
皮肤菌群
生态平衡
治疗
Keywords
chloasma
bacterial
flora
eubiosis
分类号
R758.4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皮损区皮肤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机构
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创伤中心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5期9+11-14,11-14,共5页
文摘
本研究对皮肤常见病─—痤疮40例病人皮损区的皮肤菌群进行了探讨,并以104例健康人面部皮肤菌群及82例治愈后病人原皮损区菌群分析作为对照,结果痤疮病人皮损区中痤疮丙酸杆菌活菌数为4.55±0.73(CFU以Log/cm2计)。分离率为100%,表皮葡萄球菌数为4.19±0.70(100%),微球菌数为2.71±0.69(62.5%),杆菌数为3.09±0.64(90%),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数为3.31±0.76(35%),产色素微球菌数为3.05±0.82(45%),痤疮病人皮肤的皮损区内常住菌和过路菌都较健康人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或P<0.01)。而经皮肤微生态制剂治疗后痤疮病皮肤菌群与健康人几乎无差异(P>0.05),说明皮肤微生态制剂具有调整皮肤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提高定植抗力的生理作用,故能较有效的治疗痤疮。
关键词
痤疮
皮肤菌群
生态平衡
Keywords
Acne Vulgaris
bacterial
flora
of
skin
eubiosis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褐斑病人皮损区皮肤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机构
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创伤中心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0-14,23,共6页
文摘
首次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的研究,并将结果与104例健康人面部菌群及经治后10例病人菌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褐斑病皮损区过路菌改变明显,象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增加(5×10 ̄3/cm2),分离率高(17-39%),与健康人相比(5×10 ̄2/cm ̄2及1~3%)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经治后黄褐斑病人常住厌氧菌增加(从68,52%到100%,P<0.05),使用皮肤微生态制剂调整菌群。
关键词
共褐斑
皮肤菌群
菌群改变
生态平衡
Keywords
chloasma bacterial flora of skin change flora eubiosis.
分类号
R758.4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褐斑患者皮损处微生态的改变及黄芩苷的菌群调节作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满玉清
张玉杰
赵永德
薄明香
樊其忠
胡丽敏
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06-207,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改变及黄芩苷对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同一皮损区和50例健康人面部菌群进微生态学的研究。结果黄褐斑患者皮损区暂驻菌的改变较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褐斑的发生与局部微生态失衡有关;使用黄芩苷可以调整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从而减少色素的合成以减少皮肤色素沉着。
关键词
黄褐斑
黄芩苷
皮肤菌群
菌群改变
生态平衡
Keywords
melasma; baicalin;
skin
bacterial
flotra;
bacterial
flora
change
; ecological balance
分类号
R751.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褐斑生态治疗和菌群改变的研究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张士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痤疮皮损区皮肤菌群的研究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褐斑病人皮损区皮肤菌群的研究
熊德鑫
祝小枫
盛志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褐斑患者皮损处微生态的改变及黄芩苷的菌群调节作用
满玉清
张玉杰
赵永德
薄明香
樊其忠
胡丽敏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