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ethylamine or diethylenetriamine as dynamic modifier for suppressing basic protein adsorption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1
作者 Ying Hua QIU Al Jin HUANG Yi Liang SUN(Department of Chemistr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Either triethylamine or diethylenetriamine can be conveniently used as a dynamic modifier to suppress the adsorption of basic proteins in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Sufficiently high column efficiencies (> 2x1... Either triethylamine or diethylenetriamine can be conveniently used as a dynamic modifier to suppress the adsorption of basic proteins in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Sufficiently high column efficiencies (> 2x10(5) plates/m for cytochrome C) were obtained with either of them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ak shapes and repeatability of migration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sorption suppression effect of the modifier and its structure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basic proteins dynamic modifier triethylamne DIETHYLENETRIAMINE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分离氯代酚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学良 周良模 +2 位作者 王清海 朱道乾 HartmutFrank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E)方法进行了氯代酚异构体分离的研究。使用 64.5 cm × 50μml.D.石英毛细管柱,在40%(V/V)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等)改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通过调节最佳pH值,达到了一次进样...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E)方法进行了氯代酚异构体分离的研究。使用 64.5 cm × 50μml.D.石英毛细管柱,在40%(V/V)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等)改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通过调节最佳pH值,达到了一次进样对所有氯代酚的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饮用水 氯代酚异构体 水质监测 分离 分析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分离硝基酚和除草剂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学良 王进防 +2 位作者 王俊德 商振华 Hartmut FRANK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5,共3页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通过在缓冲溶液中添加多阳离子化合物改变电渗流方向的方法 ,快速分离了 11种一取代、二取代和三取代硝基酚及 4种在德国常用的除草剂Bromoxynil,DNOC ,Dinoterb和Ioxynil。使用UV检测 ,这些化合物的检测限在 0 ...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通过在缓冲溶液中添加多阳离子化合物改变电渗流方向的方法 ,快速分离了 11种一取代、二取代和三取代硝基酚及 4种在德国常用的除草剂Bromoxynil,DNOC ,Dinoterb和Ioxynil。使用UV检测 ,这些化合物的检测限在 0 5mg/L~ 1 1mg/L。为满足环境样品分析的要求 ,使用固相萃取方法对样品进行了预处理 ,使硝基酚的检测限达到 1μg/L以下 ,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有机物改性剂 硝基酚 除草剂 分离 环境监测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葡萄酒中的有机酸含量 被引量:16
4
作者 唐美华 屠春燕 +1 位作者 薛亚芳 严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9-211,共3页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直接测定了葡萄酒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乙酸、富马酸、草酸8种有机酸,并研究了缓冲液种类、缓冲液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电泳电压、电泳温度对分离度的影响。方法线性范围较宽,各有机酸线...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直接测定了葡萄酒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乳酸、乙酸、富马酸、草酸8种有机酸,并研究了缓冲液种类、缓冲液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电泳电压、电泳温度对分离度的影响。方法线性范围较宽,各有机酸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0~0.9998之间,有机酸迁移时间及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68%~1.02%及3.68%~5.41%,方法回收率为91.9%~116.9%。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对葡萄酒酿造过程快速监控,并对酒的品质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葡萄酒 有机酸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同时分离苯二酚和硝基苯酚位置异构体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喜凤 汪振辉 周漱萍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9-492,共4页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 ,通过在缓冲溶液中添加有机溶剂成功地分离了邻、间、对苯二酚和邻、间、对硝基苯酚两组位置异构体。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电泳电压、温度、进样时间及有机溶剂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 ,得出了 6种样品...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 ,通过在缓冲溶液中添加有机溶剂成功地分离了邻、间、对苯二酚和邻、间、对硝基苯酚两组位置异构体。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电泳电压、温度、进样时间及有机溶剂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 ,得出了 6种样品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加样回收率。在优化条件下 ,1 0min内实现了上述6种酚类化合物的分离。该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酚 硝基苯酚 位置异构体 毛细管区带电泳 同时分离 环境化学分析
下载PDF
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分离有机酸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沈晓春 陈平 +2 位作者 郭伟强 冷桃花 董明利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79-684,共6页
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APS)作为偶联剂将2,4-二硝基氯苯键合到电泳毛细管内壁上,形成具有一定疏水性的键合相.考察了改性柱对小分子有机酸的分离情况,在40mmol/L的KH2PO4(pH=5.5)缓冲溶液中可得最佳分离.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数据进... 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APS)作为偶联剂将2,4-二硝基氯苯键合到电泳毛细管内壁上,形成具有一定疏水性的键合相.考察了改性柱对小分子有机酸的分离情况,在40mmol/L的KH2PO4(pH=5.5)缓冲溶液中可得最佳分离.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数据进行保留机理的探索,可以确定存在着不同电性的集团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改性柱 小分子有机酸 分离方法 保留机理 选择性分子间力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测定邻、对、间氯代苯酚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珺 袁倬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16-1418,共3页
通过改变电泳条件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成功地分离了邻、对、间氯代苯酚 ,并检测到废水中样品的含量。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电泳电压以及内标物的选择 ,并得出了三种样品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以及加样回收率 。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间氯代苯酚 邻氯化苯酚 对氯代苯酚 分离 分析 废水 环境污染物 环境监测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形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津 施维 +2 位作者 王磊 邹汉法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采用指数修正的高斯模型(EMG),研究了进样时间、分离电压及柱长等一系列操作条件对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形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样时间对半峰宽(W1/2)和峰不对称度(B/A)有显著影响;电压对以长度表示的半峰宽及峰... 采用指数修正的高斯模型(EMG),研究了进样时间、分离电压及柱长等一系列操作条件对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形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样时间对半峰宽(W1/2)和峰不对称度(B/A)有显著影响;电压对以长度表示的半峰宽及峰拖尾参数无显著影响;tm与σ、τ、W1/2(s)之间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柱长的增大,σ、τ、W1/2都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峰形参数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板蓝根注射液中有机酸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元娟 夏之宁 杨元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4-95,共2页
目的:分离分析板蓝根注射液中的主要有机酸成分。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紫外吸收光谱检测,对缓冲液的浓度、pH值、运行电压、检测波长等进行考察。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标准品加入法对板蓝根注射液中的五种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 目的:分离分析板蓝根注射液中的主要有机酸成分。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紫外吸收光谱检测,对缓冲液的浓度、pH值、运行电压、检测波长等进行考察。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标准品加入法对板蓝根注射液中的五种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三个厂家的同类产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在板蓝根注射液中的五种有机酸成分基本能达到基线分离,不同厂家生产的板蓝根注射液的组分和含量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法高效、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合用于对中药复杂成分进行同时分离分析,可作为板蓝根注射液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注射液 有机酸 区带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有机改性剂对氯代酚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的影响
10
作者 刘学良 苏立强 +1 位作者 王俊德 商振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3,共6页
在分离 1 9种氯代酚的过程中 ,考察了不同的有机添加剂对其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的影响 ,发现除了缓冲溶液的 p H值外 ,缓冲溶液添加剂对氯代酚的电泳分离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缓冲溶液添加剂 氯代酚 分离 有机改性剂
下载PDF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分析金银花及其制剂中的8种有机酸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春莉 黎升倩 +1 位作者 曹秋娥 李菲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8-936,共9页
以Na_(2)B_(4)O_(7)+NaH_(2)PO_(4)(Na_(2)B_(4)O_(7)浓度为30 mmol/L,NaH_(2)PO_(4)浓度为10 mmol/L,pH=8.64)为分离背景溶液,并加入体积分数1.2%的三乙醇胺+0.3%的四氢呋喃+2.0%的异丙醇作为添加剂,20 kV分离电压,326 nm检测波长,3 s... 以Na_(2)B_(4)O_(7)+NaH_(2)PO_(4)(Na_(2)B_(4)O_(7)浓度为30 mmol/L,NaH_(2)PO_(4)浓度为10 mmol/L,pH=8.64)为分离背景溶液,并加入体积分数1.2%的三乙醇胺+0.3%的四氢呋喃+2.0%的异丙醇作为添加剂,20 kV分离电压,326 nm检测波长,3 s进样(3447.38 Pa).在此条件下,建立了一种新的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在17 min内可分离和分析金银花及其制剂中的8种有机酸,即异绿原酸A、1,3-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且线性关系良好.同时,该方法被用于定量分析金银花及其制剂中的8种有机酸,其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6%~106.8%,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5.0%.所建立的新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准确、可靠,可以为金银花及其制剂中8种有机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带毛细管电泳 有机酸 金银花 复方制剂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 Module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ive Genetically Modified Rapeseed Events 被引量:1
12
作者 Patrick Guertler Ottmar Goerlich Ulrich Busch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年第6期530-539,共10页
For the official surveilla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efficient and simple detection methods need to be on hand to implement the strict requirements regarding approval, labelling and traceability determined by ... For the official surveilla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efficient and simple detection methods need to be on hand to implement the strict requirements regarding approval, labelling and traceability determin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Therefore, a 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 module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ive genetically modified rapeseed events (MS8, RF3, GT73, Falcon GS40/90 and T45). Probes were designed and concentrations were adapted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is MLPA module was validated using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bility was tested analyzing routine honey, mustard and rapeseed samples.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a dilution series (n = 16 for each concentration) of respective transgenic DNA. After optimization, the MLPA revealed limits of detection between 10 to 50 copies of the transgene DNA/assay. The method proved to be sensitive and highly reproducible. When analyzing routine samples, results obtained applying the MLPA module were similar compared to real-time 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PA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RAPESE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et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