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叶虫茶不同极性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章莹 黄杰 +4 位作者 肖榕 严婧 肖美凤 文礼章 吴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481-3484,共4页
目的:考察三叶虫茶不同极性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80%乙醇提取三叶虫茶得到总浸膏,用水分散后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挥干得相应部位浸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 目的:考察三叶虫茶不同极性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80%乙醇提取三叶虫茶得到总浸膏,用水分散后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挥干得相应部位浸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312.5 mg/kg)、三氯甲烷部位组(70 mg/kg)、乙酸乙酯部位组(35 mg/kg)和水部位组(32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模型。24 h后,各给药组大鼠ig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ig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4 d。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对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进行评分;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发生明显UC样病变,CMDI评分升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病变程度减轻或好转,CMDI评分降低,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组、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三氯甲烷部位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均升高、MDA含量均减少,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组SOD活性以及阳性组SOD活性、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叶虫茶乙酸乙酯部位可减轻结肠脂质过氧化反应,对TNBS致UC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茶 醇提物 溃疡性结肠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不同极性部位 大鼠
下载PDF
几种民间药用虫茶浸提液对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文礼章 谭周进 沈佐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2,共5页
研究了 3种药用虫茶及虫茶原植物的水浸液对几种肠道和非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情况 ,结果表明 :复合三叶虫茶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具显著的促进作用 ;纯净三叶虫茶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具显... 研究了 3种药用虫茶及虫茶原植物的水浸液对几种肠道和非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情况 ,结果表明 :复合三叶虫茶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具显著的促进作用 ;纯净三叶虫茶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具显著的促进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 ;化香虫茶、常规绿茶及虫茶原植物三叶海棠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 ,但对保加利亚乳杆菌未表现出抑、促作用 ;蚕沙对所有供试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略有促进作用 ,蚕沙原植物桑叶对所有供试菌均无明显的抑、促作用 ;另外 ,具有抑菌效果的样品其抑菌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药用虫茶浸提液 微生物 影响 抑菌作用 促菌作用 保健功能
下载PDF
几种药用虫茶浸提液的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谭周进 文礼章 肖启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研究了3种药用虫茶原植物的水浸液对几咱微生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化香虫茶、常规绿茶、虫茶原植物三叶海棠及复合三叶虫茶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纯净三叶虫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蚕... 研究了3种药用虫茶原植物的水浸液对几咱微生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化香虫茶、常规绿茶、虫茶原植物三叶海棠及复合三叶虫茶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纯净三叶虫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显著的抑制作用;蚕沙及蚕沙原植物桑叶对所有供试菌均无明显的抑、促作用;pH值会影响其抑菌效果;温度对浸提液中的活性物质没有影响;虫子取食植物之后会影响其有效成分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 虫茶浸提液 抑菌特性
下载PDF
不同虫龄米缟螟所产三叶虫茶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美凤 文礼章 +1 位作者 许光明 彭新君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虫龄米缟螟幼虫所产三叶虫茶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Sino-chrom ODS-BP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为40℃。结果通过检测... 目的建立不同虫龄米缟螟幼虫所产三叶虫茶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Sino-chrom ODS-BP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为40℃。结果通过检测6批次三叶虫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6个共有指纹峰,并且比较了其中的白杨素苷和白杨素的含量。结论所用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三叶虫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茶 白杨素苷 白杨素 指纹图谱 HPLC法
下载PDF
“旁要、夕桀、重差”释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祥临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探讨了旁要、夕桀和重差的含义 .认为三者都是以勾股为基础的测量术 .旁要是借方形来测量 ,夕桀是借圆形来测量 ,而在《数书九章》中重差则由原来两次测量中两对数据的差数 ,转变为勾股比率中的两个差 .
关键词 旁要 夕桀 重差 勾股 古代数学 中国
下载PDF
古代中印勾股测望术之比较
6
作者 刘丽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0-18,共9页
勾股测量法是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在古代中国和印度都曾出现过,而且两国的许多数学著作与天文学著作中都有勾股测量法的记载。两国的勾股测量法由测量太阳高度和晷影长度发展起来,并随着实际问题的需要日益提高。由于社会生活和生产需... 勾股测量法是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在古代中国和印度都曾出现过,而且两国的许多数学著作与天文学著作中都有勾股测量法的记载。两国的勾股测量法由测量太阳高度和晷影长度发展起来,并随着实际问题的需要日益提高。由于社会生活和生产需求的一致,中印两国勾股测量方法存在很多的共性,但都是在各自的本土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股测量 重差 晷影
下载PDF
刘徽《重差》从《九章算术》注本分离的时代问题——基于李俨编史观启示的研究
7
作者 邹大海 袁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8-65,共8页
刘徽《重差》是远距离测算高、深、广、远的重要著作,原缀于其《九章算术》注本末章“勾股”之下,后单行乃至以《海岛算经》之名行世。《重差》何时分离为史家所关注,主流观点认为始于唐代并更名为《海岛算经》。通过辨析前人研究的得失... 刘徽《重差》是远距离测算高、深、广、远的重要著作,原缀于其《九章算术》注本末章“勾股”之下,后单行乃至以《海岛算经》之名行世。《重差》何时分离为史家所关注,主流观点认为始于唐代并更名为《海岛算经》。通过辨析前人研究的得失,提出李俨的编史观和他提到的史料对解决此问题有重要价值;证明《重差》至迟在公元540年左右确有信都芳的分离本,也存在祖冲之时代已有分出本的可能性;阐明《重差》获得《海岛》之名不晚于初唐,可能早于李淳风注释十部算经之时,而唐代数学教育和科举制度对《重差》分出本(特别是以《海岛算经》之名)的通行有重要作用;指出对文献流传过程中的分合,不能拘泥于非此即彼的观念,必须充分考虑其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徽 《重差》 《海岛算经》 文献流传方式 李俨
下载PDF
三叶虫茶中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平安 许光明 +2 位作者 汤灿辉 吴萍 彭新君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为三叶虫茶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差示光谱法分别测定三叶虫茶中的总糖、总黄酮及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氮测定法测定粗蛋白和无机铵的含量。结果:三叶虫茶中总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9.51%、1.74%、1.8... 目的:为三叶虫茶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差示光谱法分别测定三叶虫茶中的总糖、总黄酮及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氮测定法测定粗蛋白和无机铵的含量。结果:三叶虫茶中总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9.51%、1.74%、1.81%,粗蛋白和无机铵的含量分别为12.04%、0.4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叶虫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茶 总糖 总黄酮 总皂苷 粗蛋白 无机铵 含量 可见差示光谱法
原文传递
三叶虫茶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文礼章 沈佐锐 +1 位作者 藏雪冰 胡怡秀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Wistar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小鼠胸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Ames)试验,对三叶虫茶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三叶虫茶源自一种植物三叶海棠喂养的米缟螟排泄物,中国称之... 通过Wistar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小鼠胸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Ames)试验,对三叶虫茶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三叶虫茶源自一种植物三叶海棠喂养的米缟螟排泄物,中国称之谓三叶虫茶。结果表明,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胸骨髓微核率、小鼠精子畸形率均在法定文件《中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与方法》允许范围之内。三叶虫茶属实际无毒物质。因此,三叶虫茶可以作为一类新食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茶 安全性 毒理学评价 动物试验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