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marsh vegetation patterns,soil elevation and tidal channels using remote sensing at Chongming Dongtan Nature Reserve,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ZHENG Zongsheng ZHOU Yunxuan +1 位作者 TIAN Bo DING Xianwe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6-34,共9页
The analysis of vegetatio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has always been a study hotspot in ecology. A number of biotic, hydrologic and edaphic facto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acrophytes within salt m... The analysis of vegetatio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has always been a study hotspot in ecology. A number of biotic, hydrologic and edaphic facto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acrophytes within salt marsh.Since the exotic species Spartina alterniflora(S. alterniflora) was introduced in 1995, a rapid expansion has occurred at Chongming Dongtan Nature Reserve(CDNR)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China.Several important vegetation-environment factors including soil elevation, tidal channels density(TCD),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were extracted by remote sens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field measurement. To ignore the details in interaction between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discussed at a large scale of the whole saltmars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cirpus mariqueter(S. mariqueter) can endure the greatest elevation variance with 0.33 m throughout the marsh in CDNR. But it is dominant in the area less than 2.5 m with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reaching 98%. S. alterniflora has usually been found on the most elevated soils higher than 3.5 m but has a narrow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apid decrease of S. mariqueter can be explained by stronger competitive capacity of S. alterniflora on the high tidal flat. FVC increases with elevation which show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elevation(r=0.30, p〈0.001). But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FVC indicates that vegetation is not well developed on both elevated banks near tidal channels from the whole scale mainly due to tidal channel lateral swing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r=–0.20, p〈0.001) was found between FVC and TCD, which shows vegetation is restricted to grow in higher TCD area corresponding to lower elevation mainly occupied by S. mariqueter communities. The maximum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his species reaches to 97% at the salt marsh with TCD more than 8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vegetation patterns chongming dongtan nature reserve salt marsh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下载PDF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 吴东岳 +7 位作者 孔伶瑞 王娜 白塔娜 浩仁塔本 菊花 金梦娇 梁斌 杨贵生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本文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样点法对该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不同季节鸟类种群数量,通过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P...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本文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样点法对该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不同季节鸟类种群数量,通过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析鸟类在季节分布上的差异。共记录到鸟类115种,隶属于17目39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留鸟45种,夏候鸟42种,冬候鸟7种,旅鸟21种。不同季节鸟类种数差异较大,鸟类多样性及结构存在差异,春季鸟类物种数量最多,冬季鸟类个体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研究结果将为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长期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大青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
3
作者 邹芹 章蜜 +7 位作者 罗伟 吴诗宝 沈玲 彭松立 李乐寰 张健霆 隗群英 刘雨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1-238,共8页
历史资料记载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种鸟兽,但实证数据缺乏,而且年代已久,已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状况。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庐山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记录到鸟类7目22科46种、兽类7目11科14种... 历史资料记载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种鸟兽,但实证数据缺乏,而且年代已久,已不能反映当前真实状况。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庐山保护区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共记录到鸟类7目22科46种、兽类7目11科14种。发现鸟类新记录2种,即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日本歌鸲(Erithacus akahige);曾经认为可能绝迹、极度濒危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仍有分布;野猪(Sus scrof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种群数量显著增长,相对多度指数(RAI)在记录到的鸟兽中最高,分别达到43.73和84.35;海拔600 m以下的低山地区记录到的鸟兽种数最多(50种)。本研究实证了庐山保护区部分鸟兽名录的有效性,丰富了庐山保护区鸟兽多样性数据库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兽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监测
下载PDF
湖南省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4
作者 胡孔飞 夏昕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41-246,共6页
2022年8月—2023年9月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进行调查,基于国家鸟兽多样性调查指南,鸟类采用样带法,兽类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共完成30条样带调查并布设红外相机15台。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参考文献,此次共记录鸟... 2022年8月—2023年9月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进行调查,基于国家鸟兽多样性调查指南,鸟类采用样带法,兽类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共完成30条样带调查并布设红外相机15台。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参考文献,此次共记录鸟类148种,隶属于14目48科;兽类24种,隶属于5目14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鸟类中,广布种14种(9.46%)、东洋界物种85种(57.43%)、古北界物种49种(33.11%);夏候鸟36种(24.32%)、留鸟80种(54.05%)、冬候鸟29种(19.59%)、旅鸟19种(12.84%)。兽类中,东洋界物种16种(66.67%)、古北界物种3种(12.50%)、广布种5种(20.83%)。根据G-F指数分析结果,鸟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为丰富(DF=21.37, DG=3.80, DG-F=0.822),而兽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低(DF=5.87, DG=2.65, DG-F=0.549)。本研究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鸟兽资源进行本底调查,旨在补充基础数据,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兽类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更新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
5
作者 王丞 魏营 +3 位作者 刘懿 邓智勇 解宜兴 袁花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60-169,共10页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南东北部,以线状分布于张家界市76.5%的水域,鸟类资源丰富。自1995年保护区成立以来,未对保护区鸟类进行系统的科学梳理与调查。随着鸟类新记录、新物种的不断增加与鸟类分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需...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南东北部,以线状分布于张家界市76.5%的水域,鸟类资源丰富。自1995年保护区成立以来,未对保护区鸟类进行系统的科学梳理与调查。随着鸟类新记录、新物种的不断增加与鸟类分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需要及时对区域鸟类进行更新和总结。本研究结合保护区巡护监测、公众科学、文献收集,对保护区鸟类名录进行了整理。比对《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本次更新共记录鸟类16目63科309种。较2018年的张家界鸟类资源调查,本名录新增鸟类28种,其中湖南省新记录鸟类5种,删除存疑鸟类7种。研究结果为了解地区鸟类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名录修订 公众科学 湖南张家界
下载PDF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践与探索
6
作者 蔡晨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在探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自然资源确权中的范围划定、权属单元划分、数据分析及自然资源斑块属性提取等关键问题。同时,针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未涵盖的... 本文在探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自然资源确权中的范围划定、权属单元划分、数据分析及自然资源斑块属性提取等关键问题。同时,针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未涵盖的古生物化石资源类型,进行探索性的确权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古生物化石资源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及活动节律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阮向东 陈奕欣 +4 位作者 王博宇 杨筱 廖春林 禹洋 郭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51,共10页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群落组成和行为节律进行了红外相机调查,以补充该区域鸟兽多样性本底资料。调查期内共监测了60个相机位点,累计18525个相机日,拍摄到2865张独立有效照片,包括8目25科37属,共15种兽类和35种鸟类,其中褐胁雀鹛(Schoeniparus dubius)、褐头鸫(Turdus feae)和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为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动物类群为啮齿目、鲸偶蹄目、食肉目、鸡形目和雀形目。对8种分布广泛、多度指数较高物种日活动节律分析发现:(1)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分别为典型的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且与其他地区种群的日活动节律高度相似;(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野猪(Sus scrofa)均为昼夜兼性动物,但两者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本研究补充了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的基础数据以及常见物种的活动节律,有助于今后深入推进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兽类和鸟类 生物多样性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分析
8
作者 杜君 刘永志 +1 位作者 魏丹 杨立宾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6期80-85,共6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本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19目48科196种鸟类;在群落组成上,雀形目占优势,共有101种(51.53%)。区系从属以古北种为主,共有...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本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19目48科196种鸟类;在群落组成上,雀形目占优势,共有101种(51.53%)。区系从属以古北种为主,共有134种(68.37%),其次是广布种和东洋种。在留居类型方面,夏候鸟最多,共98种(50.00%),其次为旅鸟、留鸟、冬候鸟和迷鸟。从栖息生境来看,鸟类在森林和灌丛生境最多,共有130种(66.33%),此外在草甸、沼泽、水域均有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1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鸟类29种,并且记录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名录中极危、濒危、易危和近危的鸟类分别有2、2、5和2种。针对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完善措施,以促进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保护对策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军杰 房以好 +6 位作者 王浩瀚 张淑霞 詹继聪 李延鹏 徐会明 谭坤 肖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3,共12页
为了解由不相连的天池片区(天池)和龙马山片区(龙马山)组成的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2019年3月—2020年7月,沿海拔梯度布设61台红外相机(天池29台,龙马山32台)进行调查。天池和龙马山的累计工作日分别为6228 d和9498 d;... 为了解由不相连的天池片区(天池)和龙马山片区(龙马山)组成的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2019年3月—2020年7月,沿海拔梯度布设61台红外相机(天池29台,龙马山32台)进行调查。天池和龙马山的累计工作日分别为6228 d和9498 d;独立有效照片分别为1211张和1160张。共鉴定出兽类6目12科21种,鸟类6目17科6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2种、20种,保护区新记录25种。保护区内相对丰富度最高的5种野生动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猕猴Macaca mulat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2个片区共同调查到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53%;相似性检验表明,2个片区的群落组成有显著差异(鸟类:R=0.068,P=0.044;兽类:R=0.149,P=0.001)。本研究更新了保护区内鸟兽物种名录,分析了2个片区的群落差异,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鸟兽多样性 多片区 群落差异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多样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郎泽东 俞立鹏 +4 位作者 潘德寿 汪贤挺 吴雪玲 杨宇博 朱玉兰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为进一步补充完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概况,摸清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2018年9月—2020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分... 为进一步补充完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概况,摸清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2018年9月—2020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分布现状及主要受胁因素。结果表明,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8067张,其中兽类4736张,鸟类976张;共鉴定出兽类7目12科13种、鸟类7目19科35种,分别占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历史记录总种数的26.5%和24.6%。其中,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分别为梅花鹿Cervus nippon、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分别为猕猴Macaca mulatta、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蛇雕Spilornis cheela、红隼Falco tinnunculus、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画眉Garrulax canorus、棕噪鹛Garrulax berthemyi、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分别为花面狸Paguma larvata、黄鼬Mustela sibirica、鼬獾Melogale moschata、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 scrofa、花面狸、豹猫、鼠类和勺鸡(并列第五)。从统计结果看,小麂的独立有效照片数(2522)、位点占有率(97%)和RAI(15.97)均排名第一,其他物种的RAI均在3%以下。此外,拍摄到较多人类活动照片,集中于防火道上,其独立有效照片为2280张,RAI为14.44,仅次于小麂,几乎全部为登山、旅游活动,说明本地区存在较严重的人为干扰,应加以重视。本次调查结果为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助于保护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也能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鸟类 兽类
下载PDF
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洪林 谭艳 +5 位作者 高新章 陈显 曹荣军 曾百林 黄利民 陈金良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43-50,84,共9页
为了掌握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资源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3月~2022年4月在该保护区国有林范围内通过划分网格布设相机的方法进行调查。野外调查覆盖61个网格,布设相机104台,累计相机工作日24639 d,收集独立有效照片数为9718张,共... 为了掌握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资源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3月~2022年4月在该保护区国有林范围内通过划分网格布设相机的方法进行调查。野外调查覆盖61个网格,布设相机104台,累计相机工作日24639 d,收集独立有效照片数为9718张,共监测到兽类7目14科24种,鸟类6目20科58种。结果表明: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林麝和小灵猫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中华鬣羚、中华斑羚等1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IUCN受威胁物种5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20种;新记录种6种,分别是凤头蜂鹰、蛇雕、黄腿渔鸮、小黑领噪鹛、灰翅鸫、灰头鸫。兽类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列前三的分别为小麂(RAI=9.70)、野猪(RAI=7.66)、毛冠鹿(RAI=3.26),鸟类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三的依次为红腹锦鸡(RAI=0.24)、红腹角雉(RAI=0.23)和勺鸡(RAI=0.21)。兽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小麂(GO=93.44%),其次分别是野猪(GO=85.25%)、果子狸(GO=72.13%),鸟类中网格占有率最高依次是勺鸡(GO=32.79%)、红腹角雉(GO=29.51%)、红腹锦鸡(GO=27.87%)。此外,本调查也分析了人类干扰情况,并且发现新记录种并更新了保护区鸟兽资源现状,为野生动物保护和保护区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机监测 鸟兽资源 相对多度指数 网格占有率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野生动物调查
12
作者 时国彩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有效工具,目前广泛用于兽类资源调查以及动物损害、鸟巢生态学、种群评估、行为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为了更科学地调查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的野生动物种类本底,2016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红外相机对...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有效工具,目前广泛用于兽类资源调查以及动物损害、鸟巢生态学、种群评估、行为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为了更科学地调查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的野生动物种类本底,2016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红外相机对辖区内的野生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在86个位点放置了红外相机,一个月收取一次数据。目前,红外相机共记录到兽类19种,约占无量山记录有分布的兽类物种总数的15%;鸟类75种,约占记录有分布的鸟类物种总数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生物多样性监测 兽类 鸟类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研究
13
作者 吴必锋 古定豪 +3 位作者 余德会 李萍 唐秀俊 王泽文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883份。调查监测记录到鸟类7目、17科、48种,其中栗苇鳽、红点颏、蓝歌鸲、斑胸钩嘴鹛、灰头绿啄木鸟、灰翅噪鹛、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相对多度最高为白鹇,其次为灰胸竹鸡和棕头鸦雀;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白鹇(42.05%),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鸟类调查 相对多度 网格占有率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的修订与更新
14
作者 任文博 董伟 +3 位作者 张波 赵纳勋 陈鹏 周勇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48-61,共14页
为给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尤其是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以《秦岭鸟类原色图鉴》为基准,参考《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并利用长青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结果、多年鸟类科研监测记录、2022-2023年鸟类资源调查结果... 为给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尤其是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以《秦岭鸟类原色图鉴》为基准,参考《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并利用长青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结果、多年鸟类科研监测记录、2022-2023年鸟类资源调查结果,以及国内最新分类学研究成果,对长青保护区鸟类名录进行了系统整理、修订和更新。结果表明,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鸟类共计36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0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11种。本次鸟类名录的修订与更新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区内鸟类物种状况及分布区域,为进一步开展鸟类资源监测与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观鸟活动的普及和鸟类调查监测的持续,将有更多新分布鸟类被发现和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资源 鸟类名录 栖息地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区域鸟兽多样性研究
15
作者 扎巴都吉 马芳芳 +5 位作者 陈绍林 姚颖 巴桑 马金林 马运军 扎史品初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28-33,40,共7页
为完善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南部兽类和鸟类资源多样性,了解该区域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情况,分析该区域内大中型哺乳动物与地面活动鸟类的种类、相对多度与分布。本研究在保护区南部依照公里网格布设40台红外相... 为完善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南部兽类和鸟类资源多样性,了解该区域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情况,分析该区域内大中型哺乳动物与地面活动鸟类的种类、相对多度与分布。本研究在保护区南部依照公里网格布设40台红外相机,并调查发现:(1)在保护区南部记录到兽类18种和鸟类28种,占白马雪山固有物种记录的18%和7.53%,同时记录到灰翅鸫和棕噪鹛两种白马雪山内的物种新记录;(2)在保护区南部猕猴、中华斑羚、黄喉貂、赤腹松鼠、林麝等物种种群数量分布较广,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所占比重较大;(3)猕猴、白腹锦鸡、赤腹松鼠、林麝、中华鬣羚等物种在研究区域内具有较为稳定的种群数量且活动范围较大;(4)针对鸟类的红外相机监测技术不够完善,所拍摄到的数据和图片相对少而不完整,需要在今后加强针对鸟类的监测;(5)相较过去拍摄记录,本次调查并未记录到水鹿、狼、赤狐等动物,需要维持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鸟类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指数 网格占有率 白马雪山保护区
下载PDF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崇明东滩迁徙鸟类生境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田波 周云轩 +3 位作者 张利权 马志军 杨波 汤臣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49-3059,共11页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国际迁徙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该地区鸟类栖息环境正处于快速变化。研究采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割方法提取鸟类生境适宜性多边形评价单元,根据近年来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国际迁徙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该地区鸟类栖息环境正处于快速变化。研究采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割方法提取鸟类生境适宜性多边形评价单元,根据近年来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迁徙鸟类生存的地类、植被、潮沟、底栖生物等关键环境因素,建立了鸟类与关键环境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内主要四大鸟类种群雁鸭类、鸻鹬类、鹭类以及鸥类的生境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1)崇明东滩迁徙鸟类生境较适宜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40%左右;(2)光滩区域、与光滩邻近的海三棱藨草带以及潮沟地带是鸟类生境适宜性较好的地理区域;(3)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析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能有效且简便地对生态环境处于快速动态变化中的物种生境适宜性进行快速、客观准确的分析评价,其结果可为崇明东滩鸟类种群及其生存环境规划、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适宜性 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 面向对象 遥感 GIS
下载PDF
滩涂作业对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宇 王卿 +2 位作者 何美梅 解晶 赵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52-3760,共9页
2005年3~5月对崇明东滩及周边社区进行了多次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从这些调查中获取了目前东滩关于滩涂利用方式、社会经济情况、现有社区管理模式及周边社区对崇明东滩的依赖程度等本底资料。研究表明,崇明东滩及周边社区的本地居民对滩... 2005年3~5月对崇明东滩及周边社区进行了多次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从这些调查中获取了目前东滩关于滩涂利用方式、社会经济情况、现有社区管理模式及周边社区对崇明东滩的依赖程度等本底资料。研究表明,崇明东滩及周边社区的本地居民对滩涂的依赖性很低:在总计3364的滩涂作业人员中,崇明当地人仅占6%,他们获得的经济收入也仅占滩涂作业总收入的15%,绝大多数居民家庭经济收入与东滩关系不大。然而,滩涂作业时间及区域与东滩鸟类活动有重叠,且滩涂作业人数众多,对东滩鸟类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破坏鸟类栖息地和减少鸟类食物来源,最终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因而通过对比候鸟在东滩活动的时间生态位与滩涂作业时间及收入情况,提出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建议。考虑到滩涂作业中存在的"转包"现象使得大部分经济收益被少数人非法获取,因此建议,在崇明东滩应当鼓励开发周边社区产业,比如培育观鸟业,可让渔民尤其是外来人员由渔业捕捞向观鸟业过渡,从而可以实现滩涂利用方式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应该调整滩涂的季节性作业格局,并依据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制定相关的保护及利用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滩涂利用与管理 社会经济调查 候鸟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被引量:23
18
作者 靳勇超 罗建武 +4 位作者 朱彦鹏 辛利娟 刁兆岩 陈冰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4-1429,共6页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水鸟多样性 保护成效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研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规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广良 李迪强 +3 位作者 薛亚东 王秀磊 杨敬元 余辉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104,共8页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占82%,鸟类占18%,经鉴定,兽类有19种,鸟类有9种。在海拔2219~2597 m的区域和寒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的动物种数和拍摄率均最高,说明这些区域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最多。同种动物在不同的植被型下拍摄率不同,说明该种动物对各植被型的偏好程度不同。对6种最常见兽类和2种雉类的研究表明:在寒温性和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斑羚、红腹角雉,在温性针阔混交林拍摄率最高的是毛冠鹿,在寒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野猪、梅花鹿、红腹锦鸡,在针叶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鬣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监测 兽类 鸟类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道德 邓娇 +6 位作者 周先雁 张志强 晏玉莹 张鸿 何玉邦 王伟 李俊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91-1898,共8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3月,我国已建立407个国家级自然...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3月,我国已建立40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野生动物类型105个。尽管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目前仍不清楚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如何,故很有必要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开展评估。基于保护目标物种,以10a为时间尺度,采用集成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示范研究法,率先构建了我国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保护对象为候鸟的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指标进行赋分。评估框架包含1个目标层、2个系统层(生态有效性评估,分值占60%;管理有效性评估,分值占40%)、9个因素层、36个指标层,另增加人为影响赋分区(-12分—+8分)。其中,生态有效性评估包含代表性、适宜性、稀有性、多样性、完整性共5个因素层及15个指标层;管理有效性评估包含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效果共4个因素层及21个指标层。为进一步验证与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近10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保护目标物种种群动态与生境的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野外巡护、社区共管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对候鸟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议加强生态旅游管理;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候鸟的宣传教育、野外巡护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土地管理权属的混乱使候鸟的生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建议进一步争取土地所有权和落实管理权,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达到减少人为影响与恢复候鸟生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成效评估 候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有效性 管理有效性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