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的现实审视与困境突破
1
作者 韦吉飞 唐铃博 汪桠如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作为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就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已经具备充分的认知动力,包括由经济利益驱使、团队协作、管理调控需要等构成的外源动力及区域发展需要构成... 作为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就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已经具备充分的认知动力,包括由经济利益驱使、团队协作、管理调控需要等构成的外源动力及区域发展需要构成的内源动力。协同理论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的理论向导,对标首都经济圈进一步发现成渝职业教育协同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战略顶层设计、资源同城共享、产教同化激励、健全共同体平台等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决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职业教育 协同提升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态势测度及驱动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淑妍 官永彬 余鑫鑫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驱动机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对2016—2020年相关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不高但呈不断提升态势,成渝两...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驱动机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对2016—2020年相关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不高但呈不断提升态势,成渝两地发展水平十分突出,各地差异明显,外围的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文旅融合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规制、科技水平及人力资本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文旅融合 发展态势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3
作者 张天骄 孙铁山 薛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无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视角大多围绕北京展开讨论,忽略了对周边中小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的分析。以新经济地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无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和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视角大多围绕北京展开讨论,忽略了对周边中小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的分析。以新经济地理学为视角,可以结合ABM构建一个基于垄断竞争、集聚与规模经济、交通成本、市场一体化的多区域空间分析框架。通过政策模拟不难发下如下四点:第一,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疏解,但存在“门槛效应”,跨过“门槛”才能实现有效疏解;第二,提高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连通性,能够进一步提升疏解效果;第三,通过创新提升本地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多样程度,并建立市场的开放制度,通过企业进入与退出的市场竞争机制,实现高质量的疏解与集聚;第四,通过企业和人才补贴,可以短期内提升中小城市的市场规模,促进企业和人口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非首都功能疏解 新经济地理学 核心-边缘结构 中小城市
下载PDF
加快川渝毗邻地区功能平台建设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杨锐 《商业经济》 2024年第8期26-30,共5页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驱动下,四川和重庆已进入高质量融合式发展新阶段,两省市毗邻地区成为一体化发展前沿阵地。以十大功能平台为抓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多层次规划政策的融合和协同...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驱动下,四川和重庆已进入高质量融合式发展新阶段,两省市毗邻地区成为一体化发展前沿阵地。以十大功能平台为抓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多层次规划政策的融合和协同,加快多主体利益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提高多方面基础支撑的效能和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 功能平台 一体化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5
作者 王争光 赵淑芹 +1 位作者 唐守普 高亮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以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经济资源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绿色发展能力3个维度的京津冀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及效用函数合成法计算出京津冀13个城市经济绿色发展指数及排名,并对其经... 以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经济资源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绿色发展能力3个维度的京津冀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及效用函数合成法计算出京津冀13个城市经济绿色发展指数及排名,并对其经济绿色发展态势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京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最高,天津次之,河北11个市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均在50分以下。未来河北应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教育文化建设,逐渐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 效用函数合成法 经济绿色发展指数
下载PDF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产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
6
作者 郑禹池 龙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成渝经济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形势下,泸州需要找准战略定位、立足四川实际,强化功能支撑,全面落实党中央赋予的"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本文将从理论、历史、现实逻辑之理,分析泸州发展的优势之处和现实之困,找到实践之路.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 产业经济 工业现代化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姬光明 《经济管理学刊(中英文版)》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关键经济增长引擎,成渝地区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亟需探索新的增长路径。跨境电商的迅猛崛起,以其...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关键经济增长引擎,成渝地区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亟需探索新的增长路径。跨境电商的迅猛崛起,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全球化的市场布局,为成渝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测度分析,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系统剖析了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目的在于为当前新形势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提供策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跨境电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框架构建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昊 范蔚 蔡其勇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104,共13页
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多数教育联盟组织关系松散,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项目,空有合作框架而虚化运行,致使联盟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 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多数教育联盟组织关系松散,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合作项目,空有合作框架而虚化运行,致使联盟发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应成为成渝地区教育合作的重要抓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要从微观层面牢牢抓住课程这一关键环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是推进成渝地区教育协同纵深发展的有力举措,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战略联盟理论为指导,基于目标愿景、成员伙伴、合作项目、管理机构、支撑条件等要素搭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组织框架。基于课程联盟组织框架,从发展动力、资格准入、沟通协调、绩效评价等方面构建科学有效的联盟运行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强化国家政策驱动,激发组织内生活力;二是科学选择联盟伙伴,严格课程质量标准;三是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推进课程学分转换;四是实施联盟绩效评价,优化利益收益分配。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课程联盟建设还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推进课程联盟从组织框架构建到运行机制落地,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协同推进,与成渝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并依托现代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教育协同发展 战略联盟 课程联盟
下载PDF
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智团 陈晨 潘闻闻 《科学发展》 CAS 2023年第5期14-22,共9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上海要锚定具有“世界影响力”目标,从塑造核心功能、转换新旧动能、推动区域一体化和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等维度入手,释放功能提升效应、结构调整效应、空间联动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在提升经济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上海要锚定具有“世界影响力”目标,从塑造核心功能、转换新旧动能、推动区域一体化和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等维度入手,释放功能提升效应、结构调整效应、空间联动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巩固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推动经济总量在全球城市中持续进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首位度 经济中心城市 城市功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创新文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黄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2-42,共11页
本文基于新时期我国对“培育创新文化”的发展指引和现实需求,结合国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态势,从创新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创新资源基础和高质量发展现状,并... 本文基于新时期我国对“培育创新文化”的发展指引和现实需求,结合国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态势,从创新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创新资源基础和高质量发展现状,并进一步从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产业创新、多元文化融合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创新文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文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SFIC模型的特殊教育协同治理与发展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11
作者 赵斌 张瀚文 +1 位作者 刘霏霏 周树勤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第4期3-10,共8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要求成渝教育协同发展,这既是成渝地区特殊教育协同发展的绝好机遇,也是特殊教育内涵式特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基于SFIC模型审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影响区域特殊教育协同治理与发展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要求成渝教育协同发展,这既是成渝地区特殊教育协同发展的绝好机遇,也是特殊教育内涵式特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基于SFIC模型审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影响区域特殊教育协同治理与发展的问题包括资源与动机不足、缺少协同治理与发展的领导组织、相关制度过于笼统化、协同主体缺乏有效沟通与深度合作。有鉴于此,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殊教育协同发展模型,以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四大要素为主要成分,以职能部门、教科研机构、普特校为三核引领,形成协同动态循环,最终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殊教育共建共享共赢,共同走向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协同治理与发展 SFIC模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研究
12
作者 龙云安 黄奕 孔德源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的协同发展对中国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研究从成渝地区科技策源地视角出发,结合政府、高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作用机制研究,探索推动双城经济圈科技策源地协同发展模式、机制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科技策源地 研发资本 协同发展 科技中心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成超 全念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95-109,共15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助推器作用,科技人才集聚规模对城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运用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助推器作用,科技人才集聚规模对城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运用莫兰指数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科技人才集聚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运用空间杜宾固定模型(SDM)检验科技人才集聚规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是否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结合经济距离权重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地区的科技人才集聚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对本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对本地区科技人才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大,同时,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会对本地区科技人才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3)科技人才集聚水平除了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外,受政府干预的影响也较大。建议通过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政策、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补充的市场环境、建立科技人才集聚空间关联意识等途径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人才集聚 熵权法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贸易功能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海峰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4,共8页
贸易是城市的重要功能,更是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交通发达和区位优越的中心城市需要选择以贸易带动经济的发展之路。郑州发展贸易的优越条件,展示了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广阔前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贸易发展的功能效应是多方... 贸易是城市的重要功能,更是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交通发达和区位优越的中心城市需要选择以贸易带动经济的发展之路。郑州发展贸易的优越条件,展示了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广阔前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贸易发展的功能效应是多方面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推进中原经济振兴和全国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的贸易规模及与贸易相关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贸易功能,必须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强大影响力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增强支撑贸易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贸易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地建设,优化贸易经营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贸易功能提升 区域经济发展
下载PDF
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兆文 朱星晨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第9期76-82,共7页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的重大战略支撑,研究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对建设成渝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整理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市的31个衡量科技人才创...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布局的重大战略支撑,研究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对建设成渝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整理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市的31个衡量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数据,构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成渝地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在时序上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多数城市与成都、重庆、绵阳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考察期内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市耦合协调度均值提高了0.15,接近于濒临失调阶段,整体协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成都市和重庆市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及其演化
16
作者 周萍 陈松林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为深入研究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演化过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成渝城市群内36个城市的城市质量、经济联系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成渝城市群2009-2019年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结果表明:... 为深入研究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演化过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成渝城市群内36个城市的城市质量、经济联系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成渝城市群2009-2019年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西北部城市质量较高,东部城市质量较低;(2)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的经济联系量大,区域内呈现出经济发展不均衡分布的空间格局;(3)以成都、重庆为双核心的成渝城市群的网络化进一步发展完善,经济联系和结构复杂程度增加,但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量仍较低,2个核心对外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成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质量 城市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成渝城市群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协同发展困境与突破思路
17
作者 刘文 周薪薪 梅冬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3年第4期1-7,49,共8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协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对于农业现代化推进及农业强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产业以粮油产业为主,近年来蔬果产量不断上升,农业经济不断增强,居民收入连续增长,涉农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协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对于农业现代化推进及农业强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产业以粮油产业为主,近年来蔬果产量不断上升,农业经济不断增强,居民收入连续增长,涉农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三产融合有效推进,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向好;但在农业协同发展方面存在行政体制阻隔,政策落地受限,农业产业同构化严重,耕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遭破坏,区域品牌一体化建设滞后,农业类专业人才紧缺,农业高质量发展受限制,农业科技协同发展受限,要素、资源协同机制有待完善的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坚持落实农业政策共同协商制定与实施、农业产业规划协同制定、农业绿色协同发展、农业品牌协同创建、农业人才协同发展,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突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 农业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关联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18
作者 陈海鹏 沈倩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8-67,共20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经济关联和空间结构特征是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指标构建法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研究2007—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经济关联和空间结构特征是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指标构建法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研究2007—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经济关联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双核”模式,空间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正逐步形成,但是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小城市的发展不足。(2)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总体水平不高,且城市间差距明显。(3)经济关联的网络结构和经济关联规模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各城市之间具有差异性,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存在较大的“虹吸效应”,导致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因此,要发挥好中心城市的网络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从而促进成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关联 区域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功能评价与空间组织方向
19
作者 白永亮 赵春晓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双循环”背景下,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要更加注重流通运输与对外开放功能的有效发挥,并以新功能要求明确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从而放大长江经济带的支点效应。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仍存在功能发挥动力不足、功能主体行政指向明显、功... “双循环”背景下,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要更加注重流通运输与对外开放功能的有效发挥,并以新功能要求明确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从而放大长江经济带的支点效应。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仍存在功能发挥动力不足、功能主体行政指向明显、功能分布空间差异突出等现实问题。从城市、城市群以及城市空间网络三大空间组织联系结构出发,打造成为国际资源吸纳承转中心、超级增长点和网络联动中心是节点城市的组织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添区域合作交流路径、构建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是推动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节点城市 新发展格局 功能评价 空间组织方向
下载PDF
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20
作者 龙云安 鞠莹 +1 位作者 周建娇 肖潇 《商业经济》 2023年第1期177-180,共4页
科技作为加速经济增长的第一助推剂,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金融共同构成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生产要素,只有二者结合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推动作用。2020年1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 科技作为加速经济增长的第一助推剂,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金融共同构成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生产要素,只有二者结合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推动作用。2020年1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成为国家级战略,肩负着打造新时期经济增长极的使命。因此进一步确立科技金融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更有效地调配金融及企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运作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通过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条件、机制与模式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科技金融 协同发展 经济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