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dmium(Cd)exposure through Hyphantria cunea pupae reduces the parasitic fitness of Chouioia cunea:A potential risk to its biocontrol efficiency
1
作者 YAN Shan-chun WU Hong-fei +2 位作者 ZHENG Lin TAN Ming-tao JIANG D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3103-3114,共12页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environmental variable tha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pest biological control,but the parasitic fitness of parasitoids under heavy metal stress is poorly understood.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environmental variable tha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pest biological control,but the parasitic fitness of parasitoids under heavy metal stress is poorly understood.Herein,the effect of Cd exposure through the host pupa of Hyphantria cunea on the parasitic fitness of Chouioia cunea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Cd exposure affec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cunea and C.cun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ate immunity in host insect and the oxidative status in the parasitoid offspring was explored.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d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the H.cunea pupae to the parasitoid offspring,and the transfer coefficient reflected biological amplificati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es of parasitism success and offspring emergence between the untreated and Cd-treated groups.However,after parasitizing Cd-accumulated pupae,the parasitic fitness of offspring wasps(e.g.,the number,individual size and life span)decreased significantly.Under Cd exposure,the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of H.cunea pupa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group,the H_(2)O_(2)content of parasitoid offspring in the Cd-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Cd exposu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in parasitoid offspring,but the contents of ascorbic acid and glutathion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Cd stress.Taken together,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d exposure reduces the cyclic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C.cunea on H.cunea pupae.The oxidative status of parasitoid offspring triggered by Cd exposure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duced parasitic fitness of C.cunea on Cd-accumulated H.cunea pup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Hyphantria cunea parasitic fitness chouioia cunea oxidative status innate immunity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的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郑雅楠 祁金玉 +1 位作者 孙守慧 杨长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5-281,共7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世界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重要蛹期寄生性天敌,对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起到重要作用。自该蜂发现以来,围绕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育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证实...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世界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重要蛹期寄生性天敌,对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起到重要作用。自该蜂发现以来,围绕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育技术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证实其具有寄生率高、繁殖力强、雌性比大等优点,为一种优良的寄生蜂。特别是在该蜂的应用方面,目前已经摸索出一套成体系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种蜂繁育技术和林间释放技术,在各发生区均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在基础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工作,如在寄主识别与标记,作用于寄主的寄生因子及其对寄主发育的影响,寄生行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还需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为该蜂的人工繁育质量及林(田)间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生物防治 繁育技术 寄生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毒器官的超微结构观察
3
作者 郑雅楠 辛蓓 刘佩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4,共5页
为明确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毒器官的超微结构和毒器官的功能,本研究利用显微解剖技术解剖周氏啮小蜂毒器官并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外部形态,随后将毒器官经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后采用超薄切片技术进行切片,切片经染... 为明确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毒器官的超微结构和毒器官的功能,本研究利用显微解剖技术解剖周氏啮小蜂毒器官并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外部形态,随后将毒器官经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后采用超薄切片技术进行切片,切片经染色、脱色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周氏啮小蜂毒器官由一个毒囊和一条毒腺构成,证实周氏啮小蜂毒腺含有大量分泌细胞,其中细胞器有细胞核、分泌囊泡、线粒体、自噬小体、末端附器及末端微绒毛。同时还观察到,周氏啮小蜂毒囊由肌肉鞘层、上皮细胞层和内膜层组成,肌肉鞘层中肌纤维规则地排列且不交错,上皮细胞层细胞器稀少,内膜层呈波浪状加厚。因此,周氏啮小蜂毒腺中的细胞器决定其具有强大的分泌功能,但由于没有液泡等细胞器而不具备贮存毒液的功能。周氏啮小蜂毒囊中空且细胞器稀少,毒腺分泌的毒液贮存于毒囊中,且在周氏啮小蜂产卵时因肌肉鞘层中肌纤维的收缩注入寄主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毒器官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周氏啮小蜂CcGSTS1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及酶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覃东玉 任睿 +2 位作者 孙美娣 李敏 潘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93-96,109,共5页
鉴定一个编码周氏啮小蜂谷胱甘肽S-转移酶序列的全长基因CcGSTS1,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vGSTS6基因具有高同源性。体外表达、纯化的重组CcGSTS1可催化CDNB与GSH结合,最适反应pH为7.0。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周氏啮小蜂C... 鉴定一个编码周氏啮小蜂谷胱甘肽S-转移酶序列的全长基因CcGSTS1,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vGSTS6基因具有高同源性。体外表达、纯化的重组CcGSTS1可催化CDNB与GSH结合,最适反应pH为7.0。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周氏啮小蜂CcGSTS1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系统发育分析 酶活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进展
5
作者 宋丽威 杜陈勇 +3 位作者 刘白璐 陈存彬 徐炳芳 温玄烨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优势天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成功研发出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为中间寄主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笔者介绍白蛾周氏啮小蜂...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优势天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成功研发出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为中间寄主的工厂化生产技术。笔者介绍白蛾周氏啮小蜂工厂化生产及林间应用涉及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释放技术及应用现状,提出研究天敌复合体、测试常用农药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安全性和优化林间释放技术等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优化白蛾周氏啮小蜂生产工艺,为提高繁育效率和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 工厂化生产 生物防治 美国白蛾
下载PDF
不同波长光照对周氏啮小蜂黑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刘新宇 王静 +1 位作者 潘丽娜 李敏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25-27,共3页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重大入侵害虫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趋光行为对周氏啮小蜂寻找食物、搜寻产卵场所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周氏啮小蜂的趋光性分子机制,选取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黑视蛋白基因(Melanop...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重大入侵害虫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趋光行为对周氏啮小蜂寻找食物、搜寻产卵场所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周氏啮小蜂的趋光性分子机制,选取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黑视蛋白基因(Melanopsin)进行探究。经不同波长,红色光(625~740 nm)、白色光(连续光谱)、蓝色光(440~490 nm)、黄色光(565~590 nm)4种光照射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Melanopsin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黑视蛋白基因受黄色光激发的表达量最多,其次为蓝色光。推测黑视蛋白基因的上游可能存在对黄色光波敏感的光诱导型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 光波 波长 黑视蛋白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周氏啮小蜂对阿维菌素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金欣 覃东玉 +6 位作者 刘新宇 张天天 任睿 郭美琪 李敏 朱耿平 潘丽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为探究农林生产常用杀虫剂对周氏啮小蜂的胁迫效应,通过药膜法评估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阿维菌素胁迫下周氏啮小蜂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田间使用浓度的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毒力作用较低,属于低... 为探究农林生产常用杀虫剂对周氏啮小蜂的胁迫效应,通过药膜法评估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阿维菌素胁迫下周氏啮小蜂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田间使用浓度的阿维菌素对周氏啮小蜂的毒力作用较低,属于低风险性农药,高浓度阿维菌素胁迫对周氏啮小蜂有短期触杀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LC_(10)和LC_(30)浓度阿维菌素胁迫下,对周氏啮小蜂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3个基因表达上调,772个基因表达下调;(3)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膜和膜成分、分子结合和催化活性方面均显著富集;(4)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显著富集;(5)对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的RT-q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阿维菌素胁迫下CcCYP9AG3和CcCYP9AG4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说明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尤其是CYP9家族参与了周氏啮小蜂对阿维菌素的胁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 阿维菌素 毒力评估 胁迫响应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转主寄主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苏智 杨忠岐 +1 位作者 魏建荣 王小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以及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这些寄主中的寄生率和出蜂量、雌雄性比等。结果表明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主有 7种 :美国白蛾 ,大袋蛾 ,柳毒蛾 ,榆毒蛾 ,国槐尺蛾 ,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白蛾周氏啮小蜂年发生 7代 ,而美国白蛾年发生 2代 (部分年份可发生 3代 ) ,小蜂除寄生这 2代(或 3代 )美国白蛾蛹外 ,其余各代在这些转主寄主蛹中寄生。这些转主寄主的蛹期和美国白蛾的蛹期在 1a的生长发育期中相互衔接 ,小蜂可转移寄生在这些寄主上 ,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对各地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柳毒蛾和美国白蛾上的寄生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该小蜂在不同地点的寄生情况差异不显著 ,说明这种小蜂的分布比较广泛 ,种群数量比较稳定。研究还表明 ,绿化树木的多样性可以增加转主寄主的种类和数量 ,从而能够使小蜂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转主寄主 美国白蛾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森林害虫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杨忠岐 王小艺 +2 位作者 王传珍 乔秀荣 庞建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80,共9页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1次,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量的5倍,连续放蜂防治两代美国白蛾,就可将其种群数量有效控制,使有虫株率降到1.25%,天敌的总寄生率达到92.67%。放蜂防治后连续5年,共追踪调...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1次,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量的5倍,连续放蜂防治两代美国白蛾,就可将其种群数量有效控制,使有虫株率降到1.25%,天敌的总寄生率达到92.67%。放蜂防治后连续5年,共追踪调查10代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发现这种小蜂具有良好的持续控制效果。美国白蛾在防治后第2年至第5年有虫株率均保持在0.1%以下的低水平,天敌的寄生率仍高达92%,表明持续控制作用十分显著。研究中,还对我们计算出的回归模型y=-51.60795+77.47512lgx进行了实际检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多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与实际调查所得的总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该模型可以用于调查天敌的寄生率,能够大大节约工作量,利于生产单位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白蛾周氏啮小蜂 生物防治 持续控制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利用生命表评价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魏建荣 杨忠岐 苏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为了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对侵入性害虫———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在山东省烟台市美国白蛾发生区 ,选择美国白蛾发生程度中等的两块样地 ,一块样地作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防治区 ,另一块样地作为对照区。应用生命表技术 ,... 为了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对侵入性害虫———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在山东省烟台市美国白蛾发生区 ,选择美国白蛾发生程度中等的两块样地 ,一块样地作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防治区 ,另一块样地作为对照区。应用生命表技术 ,连续 2年共 4代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进行定点观察。防治区每代美国白蛾在化蛹初期和化蛹盛期各放蜂 1次 ,即每代美国白蛾共放蜂 2次。将 2年的第 1代和第 2代观测数据分别综合平均 ,制成 4个生命表。结果表明 ,在放蜂防治区 ,第 1代和第 2代美国白蛾的种群趋势指数 (I)分别为 0 2 9和 0 14,说明下代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将急剧下降 ;放蜂区的I值显著小于对照区的 8 74和 4 48。生命表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 ,通过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美国白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白蛾周氏啮小蜂 生命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及滞育后发育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孙守慧 赵利伟 祁金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 本研究针对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过程中出现的小蜂滞育现象,对其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及敏感光照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在18℃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处于13L∶11D和14L∶10D之间;在21℃和24℃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变短,处于12L∶12D和13L∶11D之间。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诱导的敏感光照虫态为幼虫期,且以幼虫的后期最为敏感,但整个幼虫期接受短光照对滞育的形成更为有利。通过观察白蛾周氏啮小蜂滞育后在18℃,21℃,24℃和30℃的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0±0.31℃和209.38±8.72日.度。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蜂长期保存技术和指导商品蜂生产,正确把握放蜂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滞育 临界光周期 敏感虫态 滞育后发育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补充营养及低温贮藏虫期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守慧 赵利伟 +3 位作者 祁金玉 许哲 李亮亮 徐晓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5,共6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以柞蚕蛹为替代寄主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育技术在该天敌的大量繁殖和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过程中的补充...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以柞蚕蛹为替代寄主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育技术在该天敌的大量繁殖和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过程中的补充营养和低温贮藏进行了研究。发现补充营养和水分都可明显延长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蜂的寿命,以取食10%浓度蜂蜜水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寿命最长,雌虫为27.60 d,雄虫为7.82 d,与不饲喂对照相比最多能延长小蜂寿命到4倍左右;对正常发育的老熟幼虫期、蛹期及滞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分别进行0~70 d的冷藏试验,发现滞育的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期最适合用于长期储藏,在3℃下冷藏70 d后出蜂率仍高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寿命 补充营养 滞育 低温贮藏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产卵器感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晓蕊 张旭臣 +5 位作者 祈金玉 吕双双 靳莹莹 孙守慧 刘超 郑雅楠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5,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产卵器。结果表明,在该蜂的产卵器上共发现了8种感器,分别为毛状感器、栓锥感器、浅凹状感器、乳状感器、钟形感器、栉齿状感器、短锥感器和Bhm氏鬃毛。对产卵器感觉器的形态、...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产卵器。结果表明,在该蜂的产卵器上共发现了8种感器,分别为毛状感器、栓锥感器、浅凹状感器、乳状感器、钟形感器、栉齿状感器、短锥感器和Bhm氏鬃毛。对产卵器感觉器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产卵器 感觉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控制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魏建荣 王传珍 +2 位作者 曲花荣 杨忠岐 邵凌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5,共6页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70 % ,同时由于没有施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其它天敌 ,各种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达到 83 2 6 %~ 95 82 %。应用灰色数学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表明人工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主要因子 ,但几乎不影响其它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昆虫 美国白蛾 生物控制 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啮小蜂 人工释放 关联度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美国白蛾重要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乔鲁芹 曲良建 +3 位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关玲 颜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9-562,共4页
选取6种目前国内防治美国白蛾常用药剂,模拟林间施药方式对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施药处理;对美国白蛾5龄幼虫进行叶片带毒(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饲养直至化蛹,以这些蛹为宿主繁育该小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阿... 选取6种目前国内防治美国白蛾常用药剂,模拟林间施药方式对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施药处理;对美国白蛾5龄幼虫进行叶片带毒(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饲养直至化蛹,以这些蛹为宿主繁育该小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寿命有很大影响,能显著降低成虫存活时间。杀铃脲、灭幼脲Ⅲ号、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繁殖没有显著影响,完全可以利用该病毒配合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白蛾周氏啮小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重大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8
16
作者 杨忠岐 张永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71,F0004,共8页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白蛾传入北京,严重威胁着我国“绿色奥运”的顺利举办和首都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居民区、乡镇和城市的特点,作者开展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汲取前苏联等国家从美国白蛾的原产地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立足调查和寻找我国本土天敌。经过21年的努力,发现和筛选出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新属新种)这种寄生美国白蛾的特优天敌;研究这种小蜂的行为学、生态学、生物学、解剖学及人工大量繁殖、放蜂防治技术;筛选出人工大量繁殖小蜂的替代寄主,解决小蜂的大量繁殖的瓶颈问题;通过放蜂防治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筛选出防治美国白蛾的高毒力HcNPV病毒毒株,研制出美国白蛾人工饲料,利用人工饲料大量饲养美国白蛾幼虫,然后接种扩增病毒,成功解决HcNPV病毒大量扩增生产和常年生产的技术难题,做到病毒的规模化生产和常年生产,保证大面积生产防治的需要和病毒质量。研究出利用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综合应用的防治模式: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喷洒HcNPV病毒,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达到既控制当代美国白蛾的危害,又有效抑制其下代的种群数量,取得长期的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上海市、大连市、烟台市和青岛市利用该项技术已经完全控制美国白蛾,特别是上海市利用本项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后,已经连续6年没有再发现美国白蛾。由于该项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有的控制害虫的生态因子,因而对环境安全,做到既消灭害虫,又保证生态环境和人畜的安全,也保护生物多样性。该项研究成果也为北京采用“绿色”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啮小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人工繁殖 持续控制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对美国白蛾蛹血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辛蓓 张少斌 +1 位作者 刘佩旋 郑雅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9-706,共8页
【目的】明确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毒液对其寄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Na2-EDTA分离美国白蛾蛹颗粒细胞,尼龙毛法分离浆血细胞,再利用细胞离体培养法,测评了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对寄主美国白... 【目的】明确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毒液对其寄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采用Na2-EDTA分离美国白蛾蛹颗粒细胞,尼龙毛法分离浆血细胞,再利用细胞离体培养法,测评了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对寄主美国白蛾两种血细胞包囊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美国白蛾颗粒细胞的包囊指数强于浆血细胞。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对颗粒细胞和浆血细胞的包囊指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毒液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两种血细胞的包囊作用均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在所有浓度毒液处理下,颗粒细胞的包囊指数在12 h时最强。未经小蜂毒液处理的浆血细胞包囊指数在15 h时达到最强,但经浓度为0.01-0.03 VRE/μL的毒液处理后浆血细胞的包囊指数在12 h时达到最强,而经浓度为0.04-0.10 VRE/μL的毒液处理后包囊指数在9 h时最强。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对美国白蛾蛹颗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强于浆血细胞。毒液对两种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毒液处理对浆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较小。【结论】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液可以抑制美国白蛾蛹颗粒细胞和浆血细胞的包囊作用和吞噬作用,且随着毒液浓度的增加,两种血细胞的免疫作用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美国白蛾 毒液 细胞免疫 血细胞 包囊作用 吞噬作用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繁殖和生物学特性(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秀玲 王洪魁 姜凤英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1-333,338,共3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许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尤其是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ary)这种世界性检疫害虫效果更为显著。本实验利用三刀法和接种法通过柞蚕蛹人工大量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结果显示,三刀法对于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是非常有效...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许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尤其是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ary)这种世界性检疫害虫效果更为显著。本实验利用三刀法和接种法通过柞蚕蛹人工大量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结果显示,三刀法对于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是非常有效的,达到95%的寄生率。我们观察和描述了白蛾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并且发现了更多的寄主。三刀法作为饲养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一种新技术已经被推广和应用。图4表1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 生物学特性 白蛾周氏啮小蜂 饲养方法 美国白蛾 农林害虫 天敌 三刀法 接种法
下载PDF
利用柞蚕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洪魁 许国庆 +3 位作者 戚凯 韩国生 牟忠良 杨秀卿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首次报导利用柞蚕蛹人工大量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温度、湿度等影响繁蜂的因子和小蜂的发育周期进行了观测,初步调查了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主范围及越冬寄主。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人工繁殖 柞蚕蛹 生活史
下载PDF
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接蜂比例选择 被引量:12
20
作者 魏建荣 苏智 +3 位作者 王传珍 曲花荣 杨隽 孟凡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对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时寄主或替代寄主的接蜂比例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为寄主时,接蜂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1和1:2为宜。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为寄主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 对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时寄主或替代寄主的接蜂比例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为寄主时,接蜂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1和1:2为宜。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为寄主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50为宜,繁殖出的小蜂田间平均寿命约为6 d。过多地增加接蜂数量,会影响到子代的出蜂数量和雌雄性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白蛾周氏啮小蜂 人工饲养 寄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