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基督教信仰为例
1
作者 许国成 叶福莲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44-750,共7页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信仰形成的重要时期,探究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模型,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宗教和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大学生宗教信仰中基督教信仰数量大、占比高,以大学生基督教信仰为例展开研究,探索大学生宗教信仰规律,...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信仰形成的重要时期,探究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模型,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宗教和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大学生宗教信仰中基督教信仰数量大、占比高,以大学生基督教信仰为例展开研究,探索大学生宗教信仰规律,具备逻辑上的合理性。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是个动态渐进反复的过程,通过心理调节,经历萌芽、调节、同化、内化、强化五个心理阶段,在认知、情感、内驱力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形成坚定的基督教信仰。在厘清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心理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预防教育法、需求满足法、心理疏导法、行为矫正法和感染教育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看待基督教、妥善解决现实需求,有效处理大学生基督教信仰问题,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信仰 基督教信仰 自致基督徒 心理形成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乡村中学生基督徒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 基于甘肃W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宝琰 万明钢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8-240,共23页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一个基督徒较为集中的村庄的田野研究,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同时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和科学文化而经历的文化冲突和由此引发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宗教风俗的冲突给中学...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一个基督徒较为集中的村庄的田野研究,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同时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和科学文化而经历的文化冲突和由此引发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宗教风俗的冲突给中学生基督徒带来的文化冲突较为普遍,不过,中国人集体主义取向的应对模式,"人情"大于"神情"的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解这些冲突;对中学生基督徒来说,初中时期是一个转折期,学校主导的科学知识得到更多的认可,对宗教知识产生了疑问,随之信仰产生了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中学生基督徒 文化冲突 文化适应
下载PDF
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态度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尚扬 李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109,共21页
鉴于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是影响基督宗教在中国之传播发展乃至其命运的重要要素,我们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PPS)的抽样方法于2011年对此做了专题调查。数据表明.由于信仰自由等现代性观念深入人心,北京市大部分... 鉴于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是影响基督宗教在中国之传播发展乃至其命运的重要要素,我们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PPS)的抽样方法于2011年对此做了专题调查。数据表明.由于信仰自由等现代性观念深入人心,北京市大部分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持理性客观的立场,自认为是基督徒(包括新教徒、天主教徒、东正教徒)的大学生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不到4%,远远少于佛教、道教等中国传统宗教的信徒人数。不过,对基督宗教感兴趣的大学生接近20%。对人生的意义等终极性问题的频繁思考及不能在世俗的意义系统中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可能是大学生信仰各种宗教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社会网络的影响在大学生归信基督宗教的过程中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大学生 基督宗教 态度 人生的意义 社会网络
下载PDF
教育与改良——20世纪30年代华北基督教教会学校乡村建设述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德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94,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面对华北农村积贫积弱的现状,华北各类教会学校纷纷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开展了颇有特色的改良活动。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除了设立专门的乡村试验区外,还注重培养农业人才,开展农业改良,并加强了与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的合作;... 20世纪30年代,面对华北农村积贫积弱的现状,华北各类教会学校纷纷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开展了颇有特色的改良活动。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除了设立专门的乡村试验区外,还注重培养农业人才,开展农业改良,并加强了与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的合作;华北的铭贤学校、同仁中学等多处教会中学,也通过兴办农场,开设农业课程及开展家庭教育等形式参与乡村建设,部分神学院也开展了乡村改良试验;河北基督徒学生联合会还开辟了北安河村、萧家村等多个乡村试验区,并组织学生到试验区开展各种乡村服务。纵观华北教会学校的乡村建设,虽然活动区域有限,但一定程度改变了华北乡村的落后面貌,从经济、文化等方面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然而,为不触及核心问题的局部改良运动,它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积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基督教 华北 教会学校 基督徒学生联合会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基督教传播现状调查——以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团契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谢明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4,共5页
近年来,大学校园中的"基督教热"现象悄然兴起,大学生信教问题颇受关注。众多数据显示,这一群体中,基督教信仰者的比例要远远高出普通民众的信教比例。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诱因是什么?有何特点?这些问题都需要实证研究的结果来... 近年来,大学校园中的"基督教热"现象悄然兴起,大学生信教问题颇受关注。众多数据显示,这一群体中,基督教信仰者的比例要远远高出普通民众的信教比例。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诱因是什么?有何特点?这些问题都需要实证研究的结果来解答。本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团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发现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或朋友的影响,部分被调查者是出于内心的需要或好奇心信仰基督教。大学生信仰和传播基督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组织形式社团化、主要通过人际网络与基督教发生联系、流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 传播
下载PDF
大学校园中的基督教聚会点——来自北京某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左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文章以北京某大学校园中的基督教聚会点为例,通过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发现校园聚会点是大学生基督徒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基督教在大学传播的重要基地,建议有关部门在尊重信教大学生信仰自由的基础上,依法加强对高校宗教事务的管理,满... 文章以北京某大学校园中的基督教聚会点为例,通过长时间的参与观察,发现校园聚会点是大学生基督徒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基督教在大学传播的重要基地,建议有关部门在尊重信教大学生信仰自由的基础上,依法加强对高校宗教事务的管理,满足大学生在文化层面上对宗教的了解,增设相关课程,帮助他们明了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 聚会点
下载PDF
既“来学”,则“往教”:美国教会接触和影响中国留学生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燕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56-66,共11页
论文以美国中西部K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和向他们宣教的当地基督教组织和个人为主要研究目标,主要分析校园宣教士如何通过各种传教方法来影响中国留学生。本文认为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宗教在美国校园的传统合法存在,使... 论文以美国中西部K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和向他们宣教的当地基督教组织和个人为主要研究目标,主要分析校园宣教士如何通过各种传教方法来影响中国留学生。本文认为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宗教在美国校园的传统合法存在,使当地基督教会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到来自非基督教国家的留学生。共同的民族背景使华人教会在向中国留学生传教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学生在受到美国宗教文化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体验异域文化,并从中体现出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宗教文化 基督教 宣教士 留学生 华人教会
下载PDF
大学生基督教信仰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臧丹 葛飞 朱晓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0-22,共3页
本文将以东北师范大学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规整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问题现状,剖析大学生信教的成因,探讨宗教渗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乡村中学生基督徒的宗教应对——基于甘肃W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宝琰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第1期41-46,共6页
从日常生活入手研究信徒面临压力性生活事件时的宗教应对模式,是研究宗教信仰根源的一个较为妥帖的切入点。研究者在对甘肃W村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的宗教应对问题;得出行为应对是主要的宗教应对模式,宗教应对... 从日常生活入手研究信徒面临压力性生活事件时的宗教应对模式,是研究宗教信仰根源的一个较为妥帖的切入点。研究者在对甘肃W村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的宗教应对问题;得出行为应对是主要的宗教应对模式,宗教应对目标的功利性、信仰是一种应对资源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中学生基督徒 压力 宗教应对
下载PDF
基督教在高校传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4-79,共6页
据调查,基督教在我国高校的传播近年来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种外部因素,也有较为复杂的内部因素。高校德育工作者和统战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紧密配合,一方面要"固本清源",努力防范未信教的大学生"被渗透... 据调查,基督教在我国高校的传播近年来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种外部因素,也有较为复杂的内部因素。高校德育工作者和统战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紧密配合,一方面要"固本清源",努力防范未信教的大学生"被渗透";另一方面要"引流入海",积极引导信教大学生理性对待基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高校 大学生 传播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现状调查研究——以S省8所高校为样本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专 班惠英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6-50,共5页
新媒体时代,基督教日渐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势头最为迅速的宗教。以S省部分高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掌握新媒体时代S省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情况。新媒体时代S省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呈现的特征和趋势:基督教是大学生信仰中的“小众”... 新媒体时代,基督教日渐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势头最为迅速的宗教。以S省部分高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掌握新媒体时代S省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情况。新媒体时代S省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呈现的特征和趋势:基督教是大学生信仰中的“小众”,但是有“壮大”的潜在性;基督教信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但影响的效力有限;信仰过程中存在着不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现象。从大学生、基督教、高校教育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基督教迅速发展原因,并提出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作用、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加强管理与监管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基督教信仰
下载PDF
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杨学良 李艳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5-39,共5页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态势愈加明显,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在信仰基督教中存在着比例高、非边缘化、途径广泛、偶发性等特点,社会转型迅猛、教育功能弱化、家庭文化熏陶、宗教因素影响以及个体精神状态和价...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态势愈加明显,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在信仰基督教中存在着比例高、非边缘化、途径广泛、偶发性等特点,社会转型迅猛、教育功能弱化、家庭文化熏陶、宗教因素影响以及个体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迷失是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动因,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有助于约束自身行为,培养奉献意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价值冲突,忽视主观努力和制约创新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 信仰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叙事研究
13
作者 杨学良 李艳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2-97,共6页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态势愈加明显,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的叙事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在信仰基督教中存在着盲目性、两难性、随意性和冲突性等特点,经济社会发...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态势愈加明显,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生基督徒的叙事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在信仰基督教中存在着盲目性、两难性、随意性和冲突性等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朋辈的影响以及教育引导的缺失是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动因,农村中小学生信仰基督教有助于培养群体生活意识,形成道德意识和解除人生困惑,但在一定程度上灌输了宿命论的思想、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和制约了创造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中小学生 基督教 信仰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基督徒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4
作者 李艳红 张力 《甘肃高师学报》 2015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对天水市大学生基督徒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8位大学生基督徒进行调查,并与90位无宗教信仰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大学生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无宗教...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对天水市大学生基督徒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8位大学生基督徒进行调查,并与90位无宗教信仰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大学生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无宗教信仰大学生(p<0.01);其主观幸福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p<0.01)。结论:天水市大学生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不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基督徒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相关性
下载PDF
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肖鹏 方莹 李林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5-40,共6页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态势愈加明显,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在信仰基督教中存在着比例高、非边缘化、途径广泛、偶发性等特点,社会转型迅猛、教育功能弱化、家庭文化熏陶、宗教因素影响以及个体精神状态和价...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态势愈加明显,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在信仰基督教中存在着比例高、非边缘化、途径广泛、偶发性等特点,社会转型迅猛、教育功能弱化、家庭文化熏陶、宗教因素影响以及个体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迷失是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动因,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有助于约束自身行为,培养奉献意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价值冲突,忽视主观努力和制约创新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 信仰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基督教团契的运行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若琳 常晶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40-45,共6页
大学生基督教团契是高校中持有基督教信仰的大学生团聚敬拜的一种组织形式,其运行现状以及团契成员信仰状况值得深入探究。从社会学视角对C市H大学生基督教团契中成员的政治观念与宗教信仰状况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其成员政治意识较为淡薄... 大学生基督教团契是高校中持有基督教信仰的大学生团聚敬拜的一种组织形式,其运行现状以及团契成员信仰状况值得深入探究。从社会学视角对C市H大学生基督教团契中成员的政治观念与宗教信仰状况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其成员政治意识较为淡薄,个人选择、组织认同以及同辈群体是影响成员宗教信仰的三大显著因素。因此,应从建立正确的组织认同、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以及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三方面来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契 大学生基督教徒 社会化
下载PDF
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热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红果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90-94,共5页
随着基督教在高校的迅速传播,大学生成为基督教传播的对象。对浙江省H市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少、比例小,但绝对数字较大,且呈现增长趋势。信教动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信教途径日益多元化、信仰非法基督教的情况显现... 随着基督教在高校的迅速传播,大学生成为基督教传播的对象。对浙江省H市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少、比例小,但绝对数字较大,且呈现增长趋势。信教动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信教途径日益多元化、信仰非法基督教的情况显现等是当前大学生信教的主要特点。基督教的正向价值、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高校教育引导的缺位等是导致"基督教信仰热"现象的重要原因。解决大学生的信教问题,需从引导其理性看待基督教、妥善解决现实需求、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加大对宗教渗透活动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 宗教信仰
下载PDF
温州市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雪莲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95-101,共7页
当前,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现象比较突出。通过对温州市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基督徒的数量有增长趋势;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受家庭因素和社会宗教环境的影响大,表现为接触和坚定信仰的时间早,信仰状态虔诚,参与宗教活动积极,受洗比例... 当前,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现象比较突出。通过对温州市大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基督徒的数量有增长趋势;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受家庭因素和社会宗教环境的影响大,表现为接触和坚定信仰的时间早,信仰状态虔诚,参与宗教活动积极,受洗比例高;大学生基督教团契发达,数量多、规模大、组织严密规范、宗教活动活跃,大学生信徒的归属感强。高校应充分重视和正确对待大学生基督教信仰问题,积极进行疏导、管理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督教 宗教信仰
下载PDF
大学生信仰基督教认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霍昊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33-35,共3页
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数量、原因及态度的调查发现,高校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比较重视,但是工作中存在思想认知和政治立场、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做好大学生信仰基督教工作,应坚定政治立场,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 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数量、原因及态度的调查发现,高校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比较重视,但是工作中存在思想认知和政治立场、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做好大学生信仰基督教工作,应坚定政治立场,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网上传教的监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 基督教 宗教
下载PDF
抗战时期华西坝五大学的团契研究
20
作者 石峰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1-59,共9页
抗战时期,由于许多高校的内迁,使得成都逐渐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在华西坝则形成了华大、金大、金女大、齐大、燕大的联合办学。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华西坝合作办学的五大学均为教会大学,基督徒团契非常活跃。通过对这一时期华西... 抗战时期,由于许多高校的内迁,使得成都逐渐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在华西坝则形成了华大、金大、金女大、齐大、燕大的联合办学。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华西坝合作办学的五大学均为教会大学,基督徒团契非常活跃。通过对这一时期华西坝五大学团契的活动及其影响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一些宗教活动,还有着众多的非宗教性的服务和文体社交活动。这些活动在一方面虽然增加了参与团契活动的人数,扩大了团契的影响,但是也使得其日益中国化和世俗化,宗教性遭到了一定的削弱;另一方面,从基督教在华传播的角度来看,团契对于融入中国社会的各基督教团体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华西坝 基督教 团契 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