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ventional colonoscopy and magnified chromoendoscopy for the endoscopic histological prediction of diminutive colorectal polyps: A single operator study 被引量:3
1
作者 Giovanni D De Palma Maria Rega +4 位作者 Stefania Masone Marcello Persico Saverio Siciliano Pietro Addeo Giovanni Persic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2402-2405,共4页
瞄准:精确地由结肠镜检查把腺瘤区分开来与 non-adenomatous 息肉。方法:结肠镜检查检测的所有损害首先用多彩石印版内视镜检查法与放大跟随的常规看法被诊断。在每个步骤的诊断连续地被记录。所有息肉是为组织学的评估的完全移开的... 瞄准:精确地由结肠镜检查把腺瘤区分开来与 non-adenomatous 息肉。方法:结肠镜检查检测的所有损害首先用多彩石印版内视镜检查法与放大跟随的常规看法被诊断。在每个步骤的诊断连续地被记录。所有息肉是为组织学的评估的完全移开的内视镜的联盟者。内视镜的诊断的每种类型的精确性率被评估,用象标准答案的组织检查所见。结果:240 损害的一个总数被识别,哪个(65.8%) 158 是非肿瘤的,(34.2%) 82 是腺瘤。常规看法的全面诊断精确性,和有放大的多彩石印版内视镜检查法是 76.3%(183/240 ) 并且 95.4%(229/240 ) ,分别地(P【0.001 ) 。结论:结肠镜检查和放大多彩石印版内视镜检查法的联合是为区分的最可靠的非活体检视方法从肿瘤的损害非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内窥镜 结肠息肉 病理机制
下载PDF
Magnifying endoscopy for the diagnosis of specialized intestinal metaplasia in short-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
2
作者 Nam Seok Ham Jae Young Jang +12 位作者 Sung Woo Ryu Ji Hye Kim Eui Ju Park Woong Cheul Lee Kwang Yeun Shim Soung Won Jeong Hyun Gun Kim Tae Hee Lee Sung Ran Jeon Jun Hyung Cho Joo Young Cho So Young Jin Ji Sung L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1期7089-7096,共8页
AIM:To determine whether magnified observation of short-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BE)is useful for the detection of specialized intestinal metaplasia(SIM).METHODS:Thirty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hort-segment BE und... AIM:To determine whether magnified observation of short-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BE)is useful for the detection of specialized intestinal metaplasia(SIM).METHODS:Thirty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hort-segment BE underwent magnifying endoscopy up to×80.The magnified images were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pit-patterns,which were simultaneously classified into five epithelial types[Ⅰ(small round),Ⅱ(straight),Ⅲ(long oval),Ⅳ(tubular),Ⅴ(villous)]by Endo’s classification.Then,a 0.5%solution of methylene blue(MB)was sprayed over columnar mucosa.The patterns of the magnified image and MB staining were analyzed.Biopsi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egions previously observed by magnifying endoscopy and MB chromoendoscopy.RESULTS:Three of five patients with a typeⅤ(villous)epithelial pattern had SIM,whereas 21 patients with a non-typeⅤepithelial patterns did not have SIM.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pit-patterns in detecting SIM were 100%,91.3%,92.3%,60%and100%,respectively(P=0.004).Three of the 12 patients with positive MB staining had SIM,whereas 14patients with negative MB staining did not have SIM.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MB staining in detecting SIM were 100%,60.9%,65.4%,25%and100%,respectively(P=0.085).The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pit-pattern evalu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compared with MB staining for detecting SIM by comparison with the exact McNemar’s test(P=0.0391).CONCLUSION:The magnified observation of a shortsegment BE according to the mucosal pattern and its classification can be predictive of S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 magnifying endoscopy Methylene blue chromoendoscopy Specialized intestinal METAPLASIA Dysplasia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DIAGNOSIS
下载PDF
色素内镜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云 洪依萍 +3 位作者 钱璐珈 胡益冰 王聪 丁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4-8,21,共6页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CE)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ME-NBI)评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CE)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ME-NBI)评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确诊为Hp根除后早期胃癌并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口侧CE组(n=35)和口侧ME-NBI组(n=36)。比较CE与ME-NBI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E与ME-NBI错误评估肿瘤边界的相关因素。结果ME-NBI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率高于CE(P<0.05);ME-NBI诊断浅表凹陷型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率高于CE(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E-NBI错误评估肿瘤边界与非肿瘤上皮覆盖率相关(P<0.05);CE错误评估肿瘤边界与组织学类型、黏液表型、非肿瘤上皮覆盖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分化型早癌、非肿瘤上皮覆盖率>10%、胃肠混合表型均是CE错误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E-NBI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性优于CE。未分化型早癌、非肿瘤上皮覆盖率>10%、胃肠混合表型是CE错误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幽门螺杆菌 早期胃癌 边界
下载PDF
术前超声内镜联合FICE放大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4
作者 张华伟 黄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5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内镜联合智能电子分光技术系统(FICE)放大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检查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术前行超声内镜联合FICE放大内镜...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内镜联合智能电子分光技术系统(FICE)放大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检查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术前行超声内镜联合FICE放大内镜检查,对照组术前行仅普通胃镜检查,两组均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结果对照组ESD治疗患者中,术中转外科手术3例,ESD治愈性切除24例,非治愈性切除7例,其中5例追加外科手术,2例行二次ESD治疗。研究组ESD治疗患者中,术前超声内镜及放大内镜检查1例不符合内镜治疗指征,放弃ESD治疗转外科手术,余33例进行ESD,其中治愈性切除31例,非治愈性切除2例,其中1例追加外科手术,1例行二次ESD治疗。研究组患者的ESD治愈性切除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次治疗术(ESD+外科手术或ESD+ESD)占比5.88%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联合FICE放大内镜应用于早期胃癌诊治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ESD治愈性切除率,减少追加外科手术占比和两次治疗手术占比,使患者尽快康复,节约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智能电子分光技术系统放大内镜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卢戈氏液染色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早期食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鹏飞 陈兆峰 +5 位作者 王鹏斌 魏丽娜 王芳 贠建尉 刘子燕 黄晓俊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4,共5页
目的对比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与卢戈氏液染色内镜(LCE)在早期食管癌(EEC)内镜切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评估LCE能否被NBI-ME取代。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市第二医院拟行内镜下治疗... 目的对比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与卢戈氏液染色内镜(LCE)在早期食管癌(EEC)内镜切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评估LCE能否被NBI-ME取代。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市第二医院拟行内镜下治疗的EEC病例59例,分别用NBI-ME和LCE突显病变黏膜境界、预判病理分型,结合术后的最终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NBI-ME判断病变境界较清晰和非常清晰的比例为64.4%(38/59),低于LCE的91.5%(54/59),Kappa=0.208<0.4,P=0.006<0.01,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差。NBI-ME预判病理分型与术后病理一致性检验提示Mc Nemar值为5.397,P=0.369>0.05,Kappa=0.429>0.4,P=0.000<0.01,提示两者一致性尚可。LCE预判病理分型与术后病理一致性检验提示Mc Nemar值为4.533,P=0.475>0.05,Kappa=0.286<0.4,P=0.001<0.01,提示两者一致性较差。结论虽然NBI-ME在预判EEC病理分型方面与术后病理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且优于LCE的预判结果,但在清晰显示病变境界方面,LCE仍有明显的优势。NBI-ME尚不能取代L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放大内镜 卢戈氏液染色内镜 早期食管癌 取代
下载PDF
如何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兆申 邹文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01-604,共4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早期发现胃癌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低,仅占胃癌的10%左右。我国的胃镜检查中,胃癌漏诊因种种原因...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早期发现胃癌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低,仅占胃癌的10%左右。我国的胃镜检查中,胃癌漏诊因种种原因在各级医院时有发生。根据2014年发布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上消化道胃镜检查应主要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机会性筛查或精查,为患者做好充分的胃镜检查前准备,全面细致地观察整个胃腔,正确识别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充分应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新辅助诊断技术,对胃内可疑病灶进行规范化活检并掌握胃癌的病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胃镜 诊断 放大内镜 色素内镜 病理活检
下载PDF
73例早期胃癌内镜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素丽 王鼎鑫 +2 位作者 王佳 赵春青 张建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内镜特点及诊断方法的实用性。方法对73例EGC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白光胃镜下黏膜异常表现,行色素胃镜及放大胃镜检查,根据腺管开口、微血管形态靶向活检送病理,病理明确癌变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或手术切除,术...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内镜特点及诊断方法的实用性。方法对73例EGC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白光胃镜下黏膜异常表现,行色素胃镜及放大胃镜检查,根据腺管开口、微血管形态靶向活检送病理,病理明确癌变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或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作为最终诊断;记录整个检查过程中的所有表现及结果,综合分析。结果 73例发现病灶86处,其中9例有2处病变,2例有3处病变,白光胃镜下以0-Ⅱc型居多,占43.84%;腺管开口Ⅲ型23处、Ⅳ型44处,Ⅴ型19处;微血管形态规则型51处(59.30%)、不规则型29处(33.72%)、未发现微血管结构6处(6.98%)。普通白光胃镜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46%(52/86)、基本符合率为72.09%(62/86),放大内镜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3.02%(80/86)、基本符合率96.51%(83/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C内镜下具有特异性表现,根据这些表现可以加强对EGC识别能力,提高EGC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色素内镜 放大内镜 腺管开口 微血管形态
下载PDF
基于色素染色和窄带成像技术的放大内镜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志坚 黄妙兴 +4 位作者 刘宇虎 陈荣国 陈桂权 李嘉宝 李焕袢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3966-3968,共3页
目的探讨色素染色和窄带成像技术的放大内镜对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胃镜室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的476例患者,采用常规内镜、染色放大内镜(ME-CE)和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ME-... 目的探讨色素染色和窄带成像技术的放大内镜对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胃镜室行常规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的476例患者,采用常规内镜、染色放大内镜(ME-CE)和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ME-NBI)进行进一步观察和镜下诊断,并于病变区取活检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三种内镜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比较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结果 476例患者中有93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早期结直肠癌,常规内镜诊断早期结直肠癌132例,病理确诊60例,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64.52%、81.20%、18.79%和35.48%;ME-CE诊断早期结直肠癌102例,病理确诊83例,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9.25%、95.04%、4.96%和10.75%;ME-NBI诊断早期结直肠癌104例,病理确诊85例,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1.40%、95.04%、4.96%和8.60%。ME-CE和ME-NBI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准确率分别为17.44%(83/476)和17.86%(85/47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常规内镜的12.61%(6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E和ME-NBI与病理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三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能够较好的弥补单独使用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染色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 早期结直肠癌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晓华 刘吉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常规内镜发现病灶者,分别于放大内镜下行NBI及靛胭脂染色,观察黏膜腺管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变化,计算清晰度评分;评价病变性质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BI与靛胭脂染...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常规内镜发现病灶者,分别于放大内镜下行NBI及靛胭脂染色,观察黏膜腺管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变化,计算清晰度评分;评价病变性质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BI与靛胭脂染色腺管结构清晰度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微血管结构评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二者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NBI诊断早期胃癌效果确切,其优点为能清晰显示病灶微血管结构变化,从而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窄带成像技术 色素内镜 放大内镜
下载PDF
色素内镜在电子结肠镜中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俊超 杨锦林 +1 位作者 胡兵 唐承薇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527-528,共2页
目的:结肠镜下应用色染料或色素可增强病变的定位和特征,有利于发现早期结肠肿瘤,且对于内镜下治疗有帮助,采用普通和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对于结病变的发现和性质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色素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7月在... 目的:结肠镜下应用色染料或色素可增强病变的定位和特征,有利于发现早期结肠肿瘤,且对于内镜下治疗有帮助,采用普通和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对于结病变的发现和性质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色素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7月在内镜中心拟作内镜下息肉切除的病例81例,117个息肉,分别采用普通结肠镜和放大镜下结合结合0·4%靛胭脂染色采用按工藤分类法进行分类,预测其病理类型,对于不能分类者再采用0·2%甲酚紫染色进行分类,然后行息肉电切后全部送病理活检,将病理结果与内镜下预测对比,分析色素内镜的临床价值。结果:普通电子镜采用靛兰胭脂红染色后所有息肉清晰显示其形态和边界,明显优于染色前。放大肠镜靛胭脂染色对64例87个息肉按工藤分类法进行分类,17例30个息肉靛兰胭脂红染色无法分类,采用0·2%的甲酚紫染色分类,其中Ⅰ型11个,Ⅱ型27个,Ⅲ型46个,Ⅳ型25个,Ⅴ型8例。与病理结果对比,息肉表面腺管开口为Ⅰ、Ⅱ型的的38例病变中全部为增生性息肉,Ⅲ型46个中ⅢL1型33个,管状腺瘤28个,管状绒毛腺瘤5个,ⅢL2型13个,管状腺瘤11个,管状绒毛腺瘤2个,本组未发现现Ⅲs型息肉。Ⅳ型25个中绒毛管状腺瘤15个,绒毛腺瘤8个,灶性癌变2个。Ⅴ型8例,Ⅴ1型3个,ⅤN型5均为腺癌。普通电子肠镜结合色素内镜发现息肉的能力优于普通电子肠镜,对于表面腺管开口的识别靛胭脂染色对ⅢL型,Ⅳ型,Ⅴ型腺管开口有较好的识别能力,明显优于普通电子肠镜,但是对于Ⅰ型、Ⅱ型的鉴别能力差。染色结合放大镜能较好地区分各型,腺管开口的类型对于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与病理类型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①普通肠镜结合色素内镜能提高发现结肠息肉敏感性,对于早其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价值。②放大肠镜结合色素内镜能清晰显示病变表面结构和腺管开口,对于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诊断接近病理诊断,对于早期癌的发现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更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色素内镜 放大内镜 腺管开口 息肉 早期癌
下载PDF
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长青 陈雅华 +5 位作者 洪璐 郑金辉 陈洋洋 杨士杰 高翔 梁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全新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在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中高发区多家医院疑诊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患者共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高级... 目的探讨全新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在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中高发区多家医院疑诊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患者共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癌组和炎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对比超声内镜(EUS)、碘染色素内镜及放大电子染色内镜(ME-NBI)在早期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并建立多种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种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依次为93.6%、83.2%及73.6%;特异度分别为37.0%、25%及55.6%;准确度分别为86.4%、82.0%及72.8%。单因素分析显示各内镜下表现(浸润深度、IPCL分型、碘染情况、草席征)对早期食管癌有鉴别意义(P<0.05)。在校准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等因素后,纳入上述影响因素的联合内镜诊断模型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6%、89.1%和80.6%,ROC曲线下面积为0.951。结论多种内镜联合诊断明显优于单一的内镜检查方法,结合EUS、ME-NBI、碘染色素内镜的联合内镜诊断模型可明显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超声胃镜 碘染色素内镜 放大电子染色内镜 联合诊断模型
下载PDF
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形态学与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根源 郭晓红 龚飞跃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形态学和术后病理结果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下形态、FICE和放大模式下及靛胭脂染色后病变黏膜结构的特点,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8例浅表型胃肿瘤表面结构、色泽、皱襞形... 目的探讨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形态学和术后病理结果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下形态、FICE和放大模式下及靛胭脂染色后病变黏膜结构的特点,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8例浅表型胃肿瘤表面结构、色泽、皱襞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内镜染色及放大技术,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结论充分认识浅表型胃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结合组织学特征以及内镜不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型胃肿瘤 早期胃癌 FICE 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
下载PDF
放大内镜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雄 孙颖 +4 位作者 胡梅洁 李健 刘进进 马瑾 王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41-1644,共4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富士能电子分光内镜技术( FICE)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09例,共116处病灶,用放大内镜联合FICE技术及染色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将其分为6型(Ⅰ-Ⅲ型...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富士能电子分光内镜技术( FICE)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消化内镜检查患者109例,共116处病灶,用放大内镜联合FICE技术及染色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将其分为6型(Ⅰ-Ⅲ型为胃黏膜腺管结构清晰,微血管形态分别为规则清晰、不规则、模糊不清;Ⅳ-Ⅵ型为胃黏膜腺管结构不规则模糊,微血管形态分别为规则清晰、不规则、模糊不清),并行活检组织学病理检查,将分型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FICE放大内镜对腺管开口分型的诊断优于常规放大内镜(P〈0.01);FICE放大内镜与染色放大内镜图像相比,能更清晰显示胃黏膜微细血管形态结构(P〈0.01),两者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腺管开口规则清楚的病灶中(Ⅰ-Ⅲ型)均未发现癌变,仅有1例高级别内瘤变;高级别内瘤变及癌变均集中于胃黏膜腺管开口不规则模糊病灶中(Ⅳ-Ⅵ型)。结论:利用放大内镜联合FICE技术观察胃黏膜细微结构,能更加精确地引导活检,提高胃癌内镜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富士能电子分光内镜技术 放大内镜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仙蓉 刘锦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01-503,共3页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通过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表面腺管开口的辨别,可以大致预测黏膜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大肠黏膜病变作出实时准确的判断,不仅提高了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而且为病变的内镜下正确处理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依据... 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内镜通过对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表面腺管开口的辨别,可以大致预测黏膜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大肠黏膜病变作出实时准确的判断,不仅提高了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而且为病变的内镜下正确处理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依据,从而指导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染色内镜 腺管开口 大肠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分型对预测食管癌前病变及浅表癌浸润深度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新香 黄朝忠 +4 位作者 林海凤 林玉霖 周旋光 薛鹏星 阮顺兴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6期47-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分型对预测食管浅表癌及癌前病变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便利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因各原因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常规胃镜检查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食管癌前病变及浅表癌对象共148例,再... 目的探讨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分型对预测食管浅表癌及癌前病变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便利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因各原因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常规胃镜检查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食管癌前病变及浅表癌对象共148例,再行放大色素内镜比较术后病理。结果术前IPCL的Inoue’s分型和简易JES AB分型预估病灶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别为85.1%和87.8%,IPCL分型预测浸润深度与术后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5,P=0.064 8),一致性检验IPCL分型结果可靠(Kappa系数=0.642,P=0.001)。结论 IPCL分型可较准确预测病灶浸润深度,有助于提高食管病变的诊断率和指导患者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浅表癌 癌前病变 IPCL 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消化道早期癌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中良 许贺春 白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75-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与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ME-FICE)在消化道早期癌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337例疑似早期消化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和...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与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ME-FICE)在消化道早期癌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337例疑似早期消化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175例行ME-NBI检查,162例行ME-FICE检查。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2种诊断方式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符合率分别为88.00%(44/50)、84.21%(48/57)、92.65%(63/68),Kappa值分别为0.754、0.679、0.849,ME-NBI对早期胃癌、大肠癌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3.48%(43/46)、77.36%(41/53)、87.30%(55/63),Kappa值分别为0.864、0.550、0.733,ME-FICE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71%(18/21)、86.96%(20/23)、89.66%(26/29),特异度分别为89.66%(26/29)、82.35%(28/34)、94.87%(37/39);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4.44%(17/18)、94.12%(16/17)、74.07%(20/27),特异度分别为92.86%(26/28)、69.44%(25/36)、97.22%(35/36);ME-NBI与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0.836、0.927,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AUC分别为0.929、0.777、0.893。结论ME-NBI和ME-FICE对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中ME-NBI更适用于大肠癌、食管癌的诊断,而ME-FICE则更适用于胃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染色和放大内镜技术在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癌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帅 曹芝君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炎症性肠病患者合并结直肠癌的风险较一般人群增加,该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消化内镜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肠道黏膜炎症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增加了癌变筛查的难度。本文就新型... 炎症性肠病患者合并结直肠癌的风险较一般人群增加,该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消化内镜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肠道黏膜炎症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增加了癌变筛查的难度。本文就新型内镜技术中的染色和放大内镜在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癌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作相应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癌 筛查
原文传递
智能染色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4
18
作者 余世界 沈磊 +2 位作者 罗和生 沈志祥 于皆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经普通胃镜检查后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67例,分别行电子放大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对疑似病灶的胃黏膜腺管及微血管形...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经普通胃镜检查后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67例,分别行电子放大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对疑似病灶的胃黏膜腺管及微血管形态的清晰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并对疑似部位进行靶向活检,比较3种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67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17例。FICE染色放大内镜与电子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在观察腺管结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FICE染色放大内镜明显好于电子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P〈0.05)。在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方面,FICE染色放大内镜分别为94.1%(16/17)、98.0%(49/50)、97.0%(65/67),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分别为88.2%(15/17)、96.0%(48/50)、94.0%(63/67),电子放大内镜分别为58.8%(10/17)、84.0%(42/50)、77.6%(52/67),FIEC染色放大内镜均明显高于电子放大内镜(P〈0.05),且均与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相近(P〉0.05)。结论FICE染色放大内镜可以更方便地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提高活检检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放大内镜 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 早期胃癌 富士能智能染色放大内镜
原文传递
放大色素内镜联合窄带成像对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东 周炜洵 +4 位作者 杨红 李玥 李骥 李景南 钱家鸣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和窄带成像技术(NBI),对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长病程IBD患者结肠镜检查中,先后应用白光、NBI和靛胭脂染色放大观察,对可疑病变实施靶向活检或切除,以病理...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和窄带成像技术(NBI),对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长病程IBD患者结肠镜检查中,先后应用白光、NBI和靛胭脂染色放大观察,对可疑病变实施靶向活检或切除,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该方法对IBD的筛查效果。结果共纳入长病程IBD患者45例,其中16例(17处病变)检出异型增生或癌,包括低级别异型增生12例(26.7%),高级别异型增生4例(8.9%),结肠癌1例(2.2%)。靶向活检的阳性率为13.2%(17/129)。NBI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和工藤分型的检出率分别为81.3%(13/16)和75.0%(12/16),二者联合的检出率为100%。在合并异型增生和结肠癌的患者中,随着年龄增长(P=0.027)和病程延长(P=0.013),病变恶性程度有加重的趋势。高级别异型增生和结肠癌的病变直径[(2.5±1.4)cm]大于低级别异型增生[(0.6±0.4)cm](P=0.003)。结论对于IBD相关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放大色素内镜联合NBI可有效检出病变并判断其性质,为正确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结直肠肿瘤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窄带成像 放大 染色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内镜精查技术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汪鹏 李兆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30,共5页
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居各类恶性肿瘤的前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存活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但是,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诊断率仅为5%~20%。EGC是... 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居各类恶性肿瘤的前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存活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但是,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诊断率仅为5%~20%。EGC是指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癌,不论有无淋巴结的转移。与中晚期胃癌相比,EGC在内镜下的黏膜改变不易识别,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色素内镜 电子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 超声内镜 荧光内镜 共聚焦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