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株肝癌细胞系染色体17p13.3和p53基因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新泰 万大方 +1 位作者 蒋惠秋 顾健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了解11株肝癌细胞系染色体17p13.3区基因组结构和p53基因状况,为今后更好使用这些细胞株提供信息。方法应用染色体微卫星标志PCR扩增,同位素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染色体可变数目重复排列序列VN... 目的了解11株肝癌细胞系染色体17p13.3区基因组结构和p53基因状况,为今后更好使用这些细胞株提供信息。方法应用染色体微卫星标志PCR扩增,同位素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染色体可变数目重复排列序列VNTR标志YNZ22的Southern杂交检测各细胞株染色体17p13.3区基因组结构和p53基因状况。结果通过上述检测,获得了11株肝癌细胞在染色体17p13.3区8个位点的结构状况。发现来源于我国上海地区构建的6株细胞系在染色体17p13.3区各个位点的结构状况基本一致。CCL细胞株在该区的两个位点呈纯合子缺失。上述6株细胞系在染色体17p13.1区的TP53位点呈杂合子,且微卫星重复序列的大小一致,CCL及Hep3B细胞系在p53基因外显子5,6,7,8基因组片段有缺失,其它细胞系在该区有正常大小的基因组片段。结论本研究提供了11株肝癌细胞系在染色体17p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染色体 17p13.3 P53基因
下载PDF
人类染色体17p13.3位点新克隆基因HC56、HC71和HC90对Jurkat细胞活力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向华 王嵘 +4 位作者 万大方 杜均样 张海伟 郑佩娥 顾建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8-279,28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染色体 17p13.3位点新克隆基因HC5 6、HC71和HC90对T淋巴瘤细胞株Ju rkat细胞活力的作用。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 ,将外源基因HC5 6、HC71和HC90分别导入Jurkat细胞 ,用苔盼兰拒染试验 ,观察基因的瞬时表达... 目的 探讨人类染色体 17p13.3位点新克隆基因HC5 6、HC71和HC90对T淋巴瘤细胞株Ju rkat细胞活力的作用。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 ,将外源基因HC5 6、HC71和HC90分别导入Jurkat细胞 ,用苔盼兰拒染试验 ,观察基因的瞬时表达对细胞活力的作用。结果 Jurkat细胞瞬时转染HC5 6和HC71基因后 ,与转染PBK/CMV空载体的实验对照组比较 ,第 2 4、4 8、72和 96h ,细胞的活力明显受抑制 (P <0 .0 1) ;Jurkat细胞瞬时转染HC90基因后 ,仅在第 96h细胞的活力受抑制 (P <0 .0 5 ) ,而第 2 4、4 8和 72h ,未发现细胞的活力受抑制 (P >0 .0 5 )。结论 外源HC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17p13.3 HC56基因 JURKAT细胞 基因转染 HC71基因 HC90基因 T淋巴瘤细胞株
下载PDF
人类染色体17p13.3位点新克隆基因HC56,HC71和HC90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嵘 波西雁 +5 位作者 万大方 郁志 杜均祥 牧启田 张洹 顾建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9-422,共4页
为研究人类染色体 1 7p1 3 .3位点新克隆的基因HC56 ,HC71和HC90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应用同位素标记的、以 βM 2基因作为内参的半定量RT PCR法 ,检测 35例急性白血病和 4株白血病细胞系的HC56 ,HC70和HC90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急... 为研究人类染色体 1 7p1 3 .3位点新克隆的基因HC56 ,HC71和HC90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应用同位素标记的、以 βM 2基因作为内参的半定量RT PCR法 ,检测 35例急性白血病和 4株白血病细胞系的HC56 ,HC70和HC90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急性淋巴系白血病病人的HC90基因和T淋巴系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细胞HC90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HC7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HC56基因表达在急性白血病和正常对照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在人类白血病有HC70和HC90的基因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染色体17p13.3位点 白血病细胞 基因表达 HC56 HC71 HC90
下载PDF
人类恶性肿瘤中染色体17p13.3区带的杂合性丢失 被引量:14
4
作者 覃文新 顾健人 《生命科学》 CSCD 1999年第2期74-77,60,共5页
人类恶性肿瘤中经常发生染色体杂合性丢失,从而丢失抑癌基因的某一个等位基因。人类17号染色体特别是该染色体的17P13.3区带,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着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在定位克隆抑癌基因的过程中,对肿瘤中高频率染色体杂合性丢失... 人类恶性肿瘤中经常发生染色体杂合性丢失,从而丢失抑癌基因的某一个等位基因。人类17号染色体特别是该染色体的17P13.3区带,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着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在定位克隆抑癌基因的过程中,对肿瘤中高频率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分析是对抑癌基因进行定位并最终发现和克隆该类基因的先决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染色体17p13.3 杂合性丢失 抑癌基因 定位克隆
下载PDF
17p13.3微缺失/微重复与胎儿临床表型差异的遗传学分析——附五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滢 朱湘玉 +6 位作者 王景美 荆秀娟 顾雷雷 刘威 王皖骏 王亚平 李洁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435-441,共7页
目的:探讨17p13.3区域微缺失/微重复胎儿遗传学异常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方法检测5例胎儿样本的基因组拷贝数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判断胎儿17p1... 目的:探讨17p13.3区域微缺失/微重复胎儿遗传学异常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方法检测5例胎儿样本的基因组拷贝数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判断胎儿17p13.3区域异常的亲本来源。结果:5例胎儿在染色体17p13.1-13.3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缺失/微重复,病例1和病例4的17p13.3区域异常是新发突变,病例2和病例3为母源性,病例5的异常来源于染色体t(10;17)平衡易位的父亲。结论:基于17p13.3片段中所含关键基因的不同,病例1为17p13.3微重复综合征Ⅱ型,病例2为临床意义不明(VOUS),病例3、4和5均为17p13.3区域DNA拷贝数异常关联的米勒·迪克综合征(MDS),病例3的母亲也为MDS。17p13.3区域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患儿表型的严重程度与其异常的DNA片段所含有的关键基因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p13.3微重复综合征 米勒·迪克综合征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下载PDF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过程中染色体17p13.3区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巍 王文梅 +1 位作者 李金田 王建东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335-336,共2页
目的 了解口腔黏膜良性增生、异常增生、鳞形细胞癌D17S6 95 (17p13.3)位点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erozygosity ,LOH)情况 ,为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定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聚丙烯酰胺尿素凝胶电泳 (PAUGE) -DNA银染方... 目的 了解口腔黏膜良性增生、异常增生、鳞形细胞癌D17S6 95 (17p13.3)位点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erozygosity ,LOH)情况 ,为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定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聚丙烯酰胺尿素凝胶电泳 (PAUGE) -DNA银染方法 ,以D17S6 95位点微卫星多态标记为遗传标记 ,检测 2 9例口腔癌前病变及鳞癌组织的LOH。结果  19例提供信息的病例中 ,1例良性增生、2例异常增生、1例鳞癌出现LOH。结论  17p13.3区D17S6 95位点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癌 染色体 17p13.3 杂合性丢失 癌前病变 肿瘤抑制基因
下载PDF
肝细胞癌17p13.3位点杂合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李秋文 肖文华 +3 位作者 朱建华 康欢荣 付艳 孙君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13.3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S643,D17S926和D17S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 目的探讨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13.3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S643,D17S926和D17S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杂合率为89.8%(79/88),杂合缺失率为41.7%(33/79);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结论染色体17p13.3位点杂合缺失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之一,该位点的缺失与肝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卫星标志 杂合缺失 17p13.3
下载PDF
The ATF/CREB site is the key element for transcription of the human RNA methyltransferase like 1 (RNMTL1) gene, a newly discovered 17p13.3 gene 被引量:14
8
作者 JIAN XU JING DE ZHU MIN NI DA FANG WAN JIAN REN GU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77-197,共21页
The human RNA methyltransferase like i gene (RNMTL1) is one of thirteen newly discovered geneswithin a 116 Kb segment of the chromosome 17p13.3 that suffers from a high frequent loss of heterozygosityin human hepatoce... The human RNA methyltransferase like i gene (RNMTL1) is one of thirteen newly discovered geneswithin a 116 Kb segment of the chromosome 17p13.3 that suffers from a high frequent loss of heterozygosity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na[1-5].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transcription control of the RNMTL1 gene in human cancers, we decline using of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where the cis-elements bound by the known transcription factors are primary targets, and carried out thesystematic analyses to dissect the promoter structure and identify/characterize the key cis-elements thatare responsible for its strong expression in cell. The molecular approaches applied included 1, the primerextension for mapping of the transcription starts; 2, the transient transfection/reporter assays on a largenumber of deletion and site-specific mutants of the promoter segment for defining the minimal promoterand the crucial elements within; and 3, the 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 assay with specific antibodies forreconfirming the nature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ir cognate cis-elements. We have shown that theinteraction of an ATF/CREB element (-38 to -31) and its cognate transcription factors play a predominantrole in the promoter activity of the RNMTL1 gene. The secondary DNA structures of the ATF/CREBelement play a more vital role in the protein-DNA interaction. Finally, we reported a novel mechanismunderlying the YY1 mediated transcription repression, namely, the ATF/CREB dependent transcription-repression by YY1 is executed in absence of its own sequence-specific b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MTL1 gene ATF/CREB YY1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chromosome 17p13.3.
下载PDF
新生儿17p13.3微缺失综合征1例及其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毛雨鸽 丁晶 +2 位作者 黄山雅美 刘瑶 刘捷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2年第2期183-185,F0003,共4页
回顾性分析于本院就诊的1例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及其母亲与外祖母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主要检索数据库为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探讨17p13.3... 回顾性分析于本院就诊的1例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及其母亲与外祖母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主要检索数据库为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探讨17p13.3微缺失综合征在新生儿期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17p13.3微缺失综合征保留正常的PAFAB1H基因,临床特征主要为面部畸形、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及轻度的颅内结构异常。本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精确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p13.3微缺失 新生儿 家系分析
下载PDF
The ATF/CREB site is the key element for franscription of the human RNA methyransferase likel(RNMTL1)gene,a newly discovered 17p13.3 gene 被引量:2
10
作者 JIANXU JINGDEZHU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7-197,共21页
The human RNA methyltransferase like i gene (RNMTL1) is one of thirteen newly discovered geneswithin a 116 Kb segment of the chromosome 17p13.3 that suffers from a high frequent loss of heterozygosityin human hepatoce... The human RNA methyltransferase like i gene (RNMTL1) is one of thirteen newly discovered geneswithin a 116 Kb segment of the chromosome 17p13.3 that suffers from a high frequent loss of heterozygosity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na[1-5].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transcription control of the RNMTL1 gene in human cancers, we decline using of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where the cis-elements bound by the known transcription factors are primary targets, and carried out thesystematic analyses to dissect the promoter structure and identify/characterize the key cis-elements thatare responsible for its strong expression in cell. The molecular approaches applied included 1, the primerextension for mapping of the transcription starts; 2, the transient transfection/reporter assays on a largenumber of deletion and site-specific mutants of the promoter segment for defining the minimal promoterand the crucial elements within; and 3, the 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 assay with specific antibodies forreconfirming the nature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ir cognate cis-elements. We have shown that theinteraction of an ATF/CREB element (-38 to -31) and its cognate transcription factors play a predominantrole in the promoter activity of the RNMTL1 gene. The secondary DNA structures of the ATF/CREBelement play a more vital role in the protein-DNA interaction. Finally, we reported a novel mechanismunderlying the YY1 mediated transcription repression, namely, the ATF/CREB dependent transcription-repression by YY1 is executed in absence of its own sequence-specific b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MTL1基因 ATF/CREB位点 基因转录调控 染色体17p13.3
下载PDF
产前诊断5例17p13.3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党颖慧 万陕宁 +3 位作者 宋婷婷 郑芸芸 李佳 杨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对5例17p13.3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例孕妇因超声提示胎儿结构异常/血清学筛查异常进行产前诊断,利用染色体G显带和CMA技术对5例胎儿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目的对5例17p13.3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例孕妇因超声提示胎儿结构异常/血清学筛查异常进行产前诊断,利用染色体G显带和CMA技术对5例胎儿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进行检测。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胎儿2核型结果为46,XN,-17,+der(17)t(15;17)(q24.1;p13.3),其他均未见异常。CMA检测结果显示,4例17p13.3微缺失综合征,1例17p13.3微重复综合征;5例孕妇得知胎儿检测结果并经遗传门诊咨询后决定终止妊娠。结论CMA技术可有效地检测出传统核型分析无法识别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微缺失/微重复等染色体异常,提高了产前诊断的准确性,为家庭再生育复发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p13.3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 CMA 产前诊断
下载PDF
17p13.3p13.2微缺失胎儿一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李燕青 傅婉玉 +3 位作者 吴素霞 江矞颖 王元白 庄建龙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89-392,共4页
报告1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对产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胎儿无脑回畸形、双侧脑室增宽、室间隔缺损及生长受限的患儿进行遗传病因分析情况。SNP-array检测结果显... 报告1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检测对产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胎儿无脑回畸形、双侧脑室增宽、室间隔缺损及生长受限的患儿进行遗传病因分析情况。SNP-array检测结果显示胎儿在17号染色体17p13.3p13.2区段存在4.3 Mb片段缺失,包含Miller-Dieker综合征疾病区域,经对父母验证后提示该片段缺失为新发变异,说明联合影像学及SNParray检测进行胎儿出生缺陷筛查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缺失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产前诊断 Miller-Dieker综合征 17p13.3微缺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下载PDF
1例Miller-Dieker综合征患者的胆囊癌
13
作者 Ueda S. Kubota M. +2 位作者 Kuroki S. Wada M. 郭战宏(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8期10-10,共1页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male patient with Miller-Dieker syndrome(MDS)and gallbladder cancer.Chromosome analysi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vealed a deletion in the 17p13.3 region,an area thought to contai...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male patient with Miller-Dieker syndrome(MDS)and gallbladder cancer.Chromosome analysi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vealed a deletion in the 17p13.3 region,an area thought to contain tumour suppressor genes,including the 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 gene.Considering the rarity of gallbladder cancer in children,we propose that MDS as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is patient may have played a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gallbladder cancer.Conclusion:Our present report indicates that the emergence of cancer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M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 男性患者 胆囊癌 综合征 17p13.3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体分析 原位杂交 高甲基化 长期随访
下载PDF
肝癌染色体17p13.3区的杂合性缺失分析及缺失区连续克隆群的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新泰 万大方 +4 位作者 蒋惠秋 何英华 覃文新 Paul Watkins 顾健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在染色体 17p13.3区的杂合性缺失状况 ,确定其共同缺失范围和最小热点缺失范围 ,并获得缺失范围内基因组克隆和构建连续克隆群。方法 应用Southern杂交分析VNTR(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VNTR)和RFLP标志在...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在染色体 17p13.3区的杂合性缺失状况 ,确定其共同缺失范围和最小热点缺失范围 ,并获得缺失范围内基因组克隆和构建连续克隆群。方法 应用Southern杂交分析VNTR(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VNTR)和RFLP标志在肝癌中杂合性缺失 (LOH)状况。应用PCR扩增微卫星标志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各个微卫星标志的LOH状况。以微卫星标志为引物 ,经过 3轮PCR筛选阳性基因组克隆。通过检测各位点标志对基因组克隆的反应 ,构建连续克隆群。结果 检测了 5 4份原发性肝癌样品在染色体 17p13.3区 16个位点标志和染色体 17p13.1区的p5 3基因的TP5 3位点标志的LOH情况 ,发现从D17S5位点至D17S34位点间的各个标志都有较高LOH ,频率 >6 3%。而从D17S5位点起、近着丝粒方向的 3个标志LOH率都较低或无LOH。染色体17p13.1的TP5 3标志只有 31%的LOH ,低于染色体 17p13.3区的D17S5至D17S34位点间各标志的LOH率。有 2例肝癌样品在近端粒的D17S34、D17S186 6位点和近着丝粒的D17S5、D17S15 74位点均无LOH ,但在D17S849至D17S15 74间的各位点上均呈LOH或为纯合子。在缺失范围内 ,共筛选了 18个位点的基因组克隆 ,获得了相对应的阳性基因组克隆 ,经过检测各位点对基因组克隆的反应性 ,构建了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染色体17p13.3 杂合性缺失 基因组克隆
原文传递
两例Miller-Dieker综合征胎儿的产前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少宾 罗艳敏 +3 位作者 吴坚柱 陈宝江 纪媛君 周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对两例畸形胎儿进行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两例产前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的羊水细胞及其双亲的外周血细胞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 目的对两例畸形胎儿进行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两例产前超声提示异常的胎儿的羊水细胞及其双亲的外周血细胞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检测(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对SNP array的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例胎儿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其父母外周血核型均未见异常。病例1的SNParray结果为arr[hg19]17p13.3(83035-2567405)×1,即17p13.3区存在2.484Mb的末端缺失;病例2的SNParray结果为arr[hg19]17p13.3p13.2(83035~3377560)×1,即17p13.3区存在3.295Mb的末端缺失。17p13.3及17p13.3p13.2微缺失区均覆盖了Miller-Dieker综合征(Miller-Dieker syndrome,MDS)的关键区域,包含PAFAH1B1、YWHAE和CRK等MDS的候选致病基因。两例胎儿的羊水细胞中期分裂相FISH结果均提示17p13.3区缺失,验证了SNParray的结果,而胎儿父母外周血中期分裂相FISH结果均未见异常,可排除其父母存在涉及17pter区的微小重排。结论MDS胎儿的超声特征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SNParray分析可以有效地诊断MDS并明确17p13.3缺失的断裂点和基因内容,有助于对其基因型与表型对应关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Miller-Dieker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17p13.3微缺失
原文传递
首例无PAFAH1B1基因缺失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所致性腺发育不良及诊疗研究
16
作者 薛媚 李敏 +1 位作者 张晓倩 张知新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13-619,共7页
目的首次报告1例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所致性腺发育不良,并总结国内外无PAFAH1B1基因缺失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方法文章报告1例2014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初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2023年7月诊断为伴性腺发育不良的17p1... 目的首次报告1例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所致性腺发育不良,并总结国内外无PAFAH1B1基因缺失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方法文章报告1例2014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初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2023年7月诊断为伴性腺发育不良的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并进行文献回顾,总结无PAFAH1B1基因缺失17p13.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结果患儿,女,14岁,4岁时因动脉导管未闭接受封堵手术。5岁5月龄时因生长迟缓初诊,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此后生长激素治疗9年,身高增长满意。患儿智力运动发育落后,14岁时尚无第二性征发育,性激素检测及子宫卵巢超声检查显示性腺发育不良,开始性激素替代治疗。患儿面容异常(头部细长,前额宽,发际线高,眼距宽,鼻梁低,宽鼻尖,耳位低,小下颌),第五指短而弯曲,乳间距宽。全外显子+拷贝数变异分析技术(WES+CNVs)显示患儿染色体17p13.3区域存在2.24MB的杂合缺失,无PAFAH1B1基因缺失,为YWHAE基因单倍体剂量不足。迄今国内外共报道31例YWHAE基因缺陷的17p13.3微缺失综合征病例,该患儿为首例发现性腺发育不良的病例。结论对于身材矮小且面容异常的患儿,应警惕17p13.3微缺失综合征等遗传病,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该病不仅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生长迟缓、面容异常等疾病,也可导致性腺发育不良,需注意监测,精准治疗,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p13.3微缺失综合征 YWHAE基因 身材矮小 异常面容 性腺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