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188)Re on chromosome aberration in human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1
作者 DONGMo SHAOSong-She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2-275,共4页
Human peripheral blood exposed with 188ReO4 at various radioactivities for 54h was examined to observe the chromosome and chromatin aberrations at metaphases in the mitosis of lymphocyt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 Human peripheral blood exposed with 188ReO4 at various radioactivities for 54h was examined to observe the chromosome and chromatin aberrations at metaphases in the mitosis of lymphocyt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f the aberration yields of both types with increasing 188ReO4 concentration and a dose dependency could be obtained. The aberration yield was best fitted by a quadratic model. Chromatin aberrations, aberration cells and chromosome fragments were fitted into a linear-regress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铗188 放射性核素 染色体畸变 人体 外周血 淋巴细胞 辐射效应
全文增补中
Cytogenetic Effects of 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 Domestic Pig Lymphocytes in Vitro 被引量:2
2
作者 ZOU Fang-Dong XU Liu +1 位作者 WANG Zi-Shu WANG Xi-Zhong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2,T001,共5页
The effects of 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on cells are very important subjects in the field of bioelectromagnetics.In this experiment,the cytogenetic effects of PEMF on domestic pig lymphocytes were tested i... The effects of 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on cells are very important subjects in the field of bioelectromagnetics.In this experiment,the cytogenetic effects of PEMF on domestic pig lymphocytes were tested in vitro.Pig lymphocytes in RPMI 1640 medium were exposed to PEMFs of 100 kHz and 200 kHz for 12,24 and 48 hours.Chromosomal aberrations(aneuploidy,breaks,gaps,et al)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exposed cultures,and of these aberrations,56%chromosomal or chromatid breaks and 42%gaps induced by PEMFs were the points of pig chromosomal fragile sites.The baseline frequency of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increased after exposing lymphocytes continuously to PEMFs of 100 kHz and 200 kHz for 48 hour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exposure to PEMFs might induce a type of DNA lesion and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Fragile sites
下载PDF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radiation workers
3
作者 周齐红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6年第3期185-,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workers engaged in radiation for a long time,to reduce occupational hazard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and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workers engaged in radiation for a long time,to reduce occupational hazard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and to further strengthen health surveillance.Methods A total of 366 members of medical staff engaged in radiation work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s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frequency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radiation workers
原文传递
252名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血象及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
4
作者 吴晓婉 袁凤 +3 位作者 杨帆 杨煊婕 岑延利 喻馨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380-1384,1398,共6页
目的对贵州省252名放射工作医务人员的血象及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检测,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职业健康体检的252名从事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工种分为诊断放射学组(n=68)、介入放射学组(n=15)及其他放射工作组(... 目的对贵州省252名放射工作医务人员的血象及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检测,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职业健康体检的252名从事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工种分为诊断放射学组(n=68)、介入放射学组(n=15)及其他放射工作组(n=169);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象常规指标,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并根据不同工种、年龄以及接害工龄分组对结果进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与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2名放射工作医务人员的外周血象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同工种、年龄组被检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害工龄被检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害工龄被检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与接害工龄呈负相关关系(r=-0.170,P=0.007);微核率分析显示,不同工种被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率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被检者的微核率、微核率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179,P=0.004);不同接害工龄被检者微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核率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接害工龄与血小板负相关,年龄与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异常率正相关,且工龄增加、微核异常率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外周血象 微核率 电离辐射 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苯并(a)芘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业鹏 徐厚恩 芦春林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50-252,共3页
以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人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运用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综合评价了BaP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经S9代谢活化,BaP可... 以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对人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运用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综合评价了BaP对人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经S9代谢活化,BaP可诱发细胞MN率、CA率和SCE率显著增高,并呈现明显浓度-反应关系。上述三指标的变化相互间呈高度正相关。三项指标中与BaP染毒浓度的对数值呈高度正相关。三项指标中SCE试验的浓度-反应关系最好,敏感性和精密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血液 淋巴细胞 微核 细胞遗传学 损伤
下载PDF
半滑舌鳎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博 王贤丽 +3 位作者 杨长庚 刘珊珊 胡乔木 陈松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研究建立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方法,确定了最佳条件为:在24℃的环境中半滑舌鳎血淋巴细胞在添加2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中,用终浓度为0.3 mg/mL的LPS为刺激源培养72h,在... 研究建立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方法,确定了最佳条件为:在24℃的环境中半滑舌鳎血淋巴细胞在添加2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中,用终浓度为0.3 mg/mL的LPS为刺激源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3h加入终浓度0.08μg/mL秋水仙素,可获得较多、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利用这种方法对半滑舌鳎遗传性别进行了鉴定,同时与生理解剖观察、性腺切片、性腺细胞培养、雌性特异标记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适宜各阶段不同类型鱼的性别鉴定方法,丰富了半滑舌鳎活体遗传性别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制片 性别鉴定
下载PDF
牙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香萍 林明敏 +2 位作者 李桢 张庭荣 尤锋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53-256,共4页
以牙鲆为试验材料研究探讨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用RPMI 1640全血培养基进行培养,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刺激源PHA和ConA、秋水仙素处理时刻及处理浓度、低渗处理时间等方面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 以牙鲆为试验材料研究探讨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用RPMI 1640全血培养基进行培养,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刺激源PHA和ConA、秋水仙素处理时刻及处理浓度、低渗处理时间等方面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条件进行探讨,建立较成熟的牙鲆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结果表明:3.5ml培养基中加入0.2ml全血,21℃下用终浓度为0.1mg/ml的ConA为刺激源培养48h,在结束培养前4h加入终浓度1.5μg/ml秋水仙素,低渗25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制片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技术的改良 被引量:5
8
作者 莫凤明 杨丽华 张璐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吉姆萨(Giemsa)显带技术(G显带技术)的改良,提高G显带效果,并能节约时间,进一步提高染色体诊断效率。方法 250例疑似患者用常规方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制片、烤片,用0.05%胰蛋白酶工作液消化20 s,Gie...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吉姆萨(Giemsa)显带技术(G显带技术)的改良,提高G显带效果,并能节约时间,进一步提高染色体诊断效率。方法 250例疑似患者用常规方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制片、烤片,用0.05%胰蛋白酶工作液消化20 s,Giemsa染液染色,并与0.025%胰蛋白酶工作液消化时间5~6 min的常规显带方法对比。结果改良方法的标本片带纹清晰,深浅带反差突出,合格率98%,最佳率72.8%,而常规方法合格率98%,最佳率44.8%,2种方法在得到最佳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改良技术可缩短染色体制片时间,又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为工作人员节约时间,及早出结果,可提高临床对染色体病诊断效率,因此本改良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G显带 改良 外周血淋巴细胞 胰蛋白酶
下载PDF
羊驼染色体核型及其G分带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巧灵 董常生 +4 位作者 贺俊平 赫晓燕 范瑞文 耿建军 仁玉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为了从选种、杂交改良、疾病诊断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等方面为羊驼的繁育与推广提供更为有效的细胞遗传学资料,本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及胰酶-EDTA法分析了23只胡阿基亚型羊驼(Huacaya alpaca,雌20只,雄3只)的染色体核型及... 为了从选种、杂交改良、疾病诊断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等方面为羊驼的繁育与推广提供更为有效的细胞遗传学资料,本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及胰酶-EDTA法分析了23只胡阿基亚型羊驼(Huacaya alpaca,雌20只,雄3只)的染色体核型及其G-分带,结果表明:羊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74,雄性羊驼核型为74,XY;雌性羊驼核型为74,XX.其中,1~20对常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21~36对常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中着丝粒染色体,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羊驼G带明暗相间,显现出不同的带纹,且羊驼每对染色体都有其独特的带纹特征,其带纹数目和精细程度随着染色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 核型 G-分带
下载PDF
X射线离体照射人体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连珍 邓志诚 +3 位作者 李云华 詹江海 金璀珍 刘秀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共4页
本文介绍用180kV X射线离体照射人体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的实验结果。实验设9个剂量点(0.1—5.0Gy)和1个对照点(0Gy)。分析结果表明,在(?)剂量范围内。双着丝点体加三着丝点体的畸变率 Y_1(%)、无着丝点断片畸变率 Y_... 本文介绍用180kV X射线离体照射人体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的实验结果。实验设9个剂量点(0.1—5.0Gy)和1个对照点(0Gy)。分析结果表明,在(?)剂量范围内。双着丝点体加三着丝点体的畸变率 Y_1(%)、无着丝点断片畸变率 Y_2(%)和总畸变率 Y_3(%)与剂量 D(Gy)的关系宜分别拟合为下列方程:Y_1=-0.336+3.89D+4.49D^2(适用于0.1~5.0Gy);Y_2=0.811+2.15D+2.77D^2;Y_3=0.6(?)5.7D+7.66D^2。在低剂量(0—0.5Gy)范围内,双着丝点体的畸变率Y_(dic)(%)和无着丝点断片畸变率 Y_(Ac)·(%)与剂量 D(Gy)的关系,可分别拟合为 Y_(dic)=-0.0013+4.02D(适用于0.1—0.5Gy),(?)=0.218+4.7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X射线 剂量 效应 淋巴细胞 生物剂量计
下载PDF
^(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建立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丽燕 越飞 +1 位作者 陈润涛 黄建勋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 建立60 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 -效应曲线。方法 采集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 ,60 Coγ射线照射 ,照射吸收剂量为 0~ 5 0Gy ,剂量率为 0 3 8Gy/min。采用开始加入秋水仙碱法进行细胞培养 48h。制片后观察淋巴... 目的 建立60 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 -效应曲线。方法 采集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 ,60 Coγ射线照射 ,照射吸收剂量为 0~ 5 0Gy ,剂量率为 0 3 8Gy/min。采用开始加入秋水仙碱法进行细胞培养 48h。制片后观察淋巴细胞中染色体型非稳定性畸变 ,包括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无着丝粒断片等。用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对剂量进行曲线拟合。结果 离体外周血经60 Coγ射线照射后 ,在 0~ 5 0Gy范围内“双 +环”率与剂量在不同剂量范围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0~ 0 5Gy ,y =0 0 0 2 17+0 0 82 83D2 ;0~ 1 0Gy ,y =0 0 0 14 6+0 .0 93 10D2 ;0~ 5 0Gy ,y =0 0 485 1D2 .1860 1;0 5~ 5 0Gy ,y =0 0 4848D2 .18645。结论 成功建立了60 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诱发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Γ射线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 剂量一效应曲线
下载PDF
用早熟凝集染色体环法研究中子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燕 佟鹏 +4 位作者 苟巧 郝述霞 齐雪松 吕慧敏 张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与中子辐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曲线。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男性2人,取静脉血(肝素抗凝),用中子反应堆分别照射0、1.0、2.5、5.0、7.5和10.0 Gy(...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与中子辐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曲线。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男性2人,取静脉血(肝素抗凝),用中子反应堆分别照射0、1.0、2.5、5.0、7.5和10.0 Gy(剂量率为0.2 Gy/min),照射后的血样在37℃恒温培养箱内静置3 h以进行细胞修复,然后将血样分别接种到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48 h。终止培养前1 h加入500 nmol/L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观察辐射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与照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500 nmol/L的冈田酸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中早熟凝集染色体环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直线相关(y=0.097 6x+0.000 3,R^2=0.980 5)。结论:早熟凝集染色体环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它可作为生物剂量指示计用于受到中子照射后的剂量估算,特别是在受到大剂量照射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 生物剂量 外周血淋巴细胞 早熟凝集染色体环
下载PDF
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 被引量:3
13
作者 穆灵敏 邢智峰 +1 位作者 张楠 孙璐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28-228,230,共2页
目的探讨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技术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大体积培养液培养人外周血并制备染色体标本,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染色体标本良好率85.5%,一般率11.9%,较差2.6%。对照组标本良好率85.... 目的探讨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技术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大体积培养液培养人外周血并制备染色体标本,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染色体标本良好率85.5%,一般率11.9%,较差2.6%。对照组标本良好率85.9%,一般率10.9%,较差占3.2%,两组标本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的染色体标本质量可靠,适用于大规模学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培养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标本
下载PDF
两种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显带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桂俊豪 黄国香 +5 位作者 胡边 王铮 陈虎山 王瑞 余伍忠 仇东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7期47-48,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制备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分别用GTG法和EDTA法进行处理后利用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观察,比较两种显带方法的利弊。结果GTG法深浅带带纹反差明显,但易出现显带不全... 目的比较两种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方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制备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分别用GTG法和EDTA法进行处理后利用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观察,比较两种显带方法的利弊。结果GTG法深浅带带纹反差明显,但易出现显带不全、消化过头、分散度降低等问题。EDTA法不改变染色体分散度,不存在消化过头的问题,可利用核型多,可部分克服GTG法的不足,但此法所示带纹深浅带间反差不如GTG法明显。结论EDTA法显带染色体能基本满足辩识的要求,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好,但在方法学上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以提高染色体深浅带带纹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染色体 显带
下载PDF
六种高分子材料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明华 吴增树 +1 位作者 黄聘和 曾怡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1997年第1期56-59,共4页
应用氯丁橡胶、天然橡胶、聚氯乙烯、聚氨酷、聚乙烯及硅橡胶六种高分子材料,参照有关标准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给样方式(固体材料、材料浸提液),按常规的培养技术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氯丁橡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具有染... 应用氯丁橡胶、天然橡胶、聚氯乙烯、聚氨酷、聚乙烯及硅橡胶六种高分子材料,参照有关标准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给样方式(固体材料、材料浸提液),按常规的培养技术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氯丁橡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具有染色体畸变,天然橡胶和聚氯乙烯见少量细胞染色体畸变。其余三种局分子材料均未见染色体畸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高分子材料 染色体畸变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低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同步化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立新 肖桂芝 岳雪玲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同步化作用。方法: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37℃培养66h,入4℃冰箱4h,再分别入37℃培养箱恢复培养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常规制片。结果:不恢复培养(0min)或短时恢复培养(10mi... 目的:探讨低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同步化作用。方法: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37℃培养66h,入4℃冰箱4h,再分别入37℃培养箱恢复培养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常规制片。结果:不恢复培养(0min)或短时恢复培养(10min、20min)组分裂指数最高,早期染色体数目最多。结论:4℃低温可提高有丝分裂指数,增加早期染色体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低温 同步化 有丝分裂指数 早期染色体
下载PDF
蜂胶提取物拮抗砷化物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致突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菊香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476,共2页
目的:研究蜂胶对亚砷酸钠诱发的体外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蜂胶提取物和亚砷酸钠溶液按照不同加入顺序与人体外周血接触培养,观察畸变类型和畸变细胞率。结果:蜂胶和亚砷酸钠分先后与血细胞作用... 目的:研究蜂胶对亚砷酸钠诱发的体外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蜂胶提取物和亚砷酸钠溶液按照不同加入顺序与人体外周血接触培养,观察畸变类型和畸变细胞率。结果:蜂胶和亚砷酸钠分先后与血细胞作用组,当蜂胶终浓度为20μg/ml及以上时,总畸变细胞率及各类型畸变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蜂胶和亚砷酸钠同时作用组,当蜂胶终浓度为10μg/ml及以上时总畸变细胞率及各类型畸变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蜂胶对亚砷酸钠所致细胞染色体突变有抑制作用,其对突变细胞有分化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蜂胶提取物 致突变作用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砷化物 亚砷酸钠 人体外周血 阳性对照组 拮抗 不同浓度
下载PDF
单次高剂量率辐射和持续低剂量率辐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晓娟 韩军 +3 位作者 袁勇 陆建荣 王一羽 施常备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比研究单次高剂量率外放射和持续低剂量率内放射的辐射生物效应。方法:应用直线加速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进行1、2、4、8、16、32Gy的单次辐射;应用P-32胶体0.01、0.1、0.5、2.7MBq,分别进行持续的外... 目的: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比研究单次高剂量率外放射和持续低剂量率内放射的辐射生物效应。方法:应用直线加速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进行1、2、4、8、16、32Gy的单次辐射;应用P-32胶体0.01、0.1、0.5、2.7MBq,分别进行持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辐射,培养3d后进行制片染色,对比分析研究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和染色体形成率。结果:单次1、2、4、8、16、32Gy的外放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形成率分别为4.7%、5.5%、3.6%、1.7%、0.1%、0.02%;P-32胶体0.01、0.1、0.5、2.7MBq,连续3d的内辐射后,染色体形成率分别为3.3%、2.6%、1.7%、0.004%,未辐射对照组淋巴细胞形成率为3.5%。结论:单次小剂量(1、2、4Gy)辐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可能有促进作用,单次高剂量(8、16、32Gy)辐射有明显抑制作用,高活度的P-32胶体(0.5、2.7MBq)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比认为,P-32胶体0.5MBq持续3d辐射的生物效应近似单次8Gy的外放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率 低剂量率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辐射生物效应
下载PDF
氚水诱发染色体畸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春燕 刘玉龙 《辐射防护通讯》 2019年第5期36-41,46,共7页
辐射诱发哺乳类损伤中染色体畸变是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氚有较强的致染色体畸变作用。本文介绍了氚的毒理学特性,以及氚水对哺乳动物、细胞系及人离体细胞的辐射损伤导致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氚水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秀芝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7月内到该院体检的248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且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98名无射线接触的医务人员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对... 目的探讨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7月内到该院体检的248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且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98名无射线接触的医务人员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37%vs 0.07%;0.27%vs 0.06%),但是数据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0.133,P=0.651、0.714);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与工龄、岗位有一定关系。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容易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变化,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 微核细胞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