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q24.13q24.23微重复病儿1例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邱惠国 陈波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87-2489,共3页
目的明确1例8q24.13q24.23微重复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其来源,并对该胎儿做产前诊断。方法采集202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无创产前筛查的1对夫妻外周血及胎儿羊水细胞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孕妇外周血行无创产前筛查;胎儿羊水细胞行染... 目的明确1例8q24.13q24.23微重复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其来源,并对该胎儿做产前诊断。方法采集202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无创产前筛查的1对夫妻外周血及胎儿羊水细胞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孕妇外周血行无创产前筛查;胎儿羊水细胞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父亲染色体核型正常,母亲和胎儿染色体核型46,XX,dup(8)(8q24.13q24.23);孕妇无创产前筛查:8号染色体长臂8q24.13q24.23存在11.3 Mb的重复(chr8:g.126215101-139315100dup)。染色体微阵列分析:arr[GRCh37]8q24.13q24.23(126646442-137947833)x3。结论8q24.13q24.23微重复为偏良性的拷贝数变异(CNV),建议孕妇继续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重复 染色体 8对 DNA拷贝数变异 8q24.13q24.23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分子遗传学诊断
下载PDF
F11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陶然 史杰萍 +3 位作者 郭英君 贺晨 张小娟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 1号染色体上 F11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的方法对 12 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114例健康对照 1号染色体 F11R基因上的一个 SNP进行基因型检测 ,应... 目的 :探讨 1号染色体上 F11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的方法对 12 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114例健康对照 1号染色体 F11R基因上的一个 SNP进行基因型检测 ,应用 SPSS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等位基因 A和 G的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4 98,P>0 .0 5 ) ;AA和 AG两种基因型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也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5 33,P>0 .0 5 )。结论 :1号染色体上的 F11R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态现象(遗传学) 染色体 1对 F11R基因
下载PDF
中国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PAX6基因新致病突变位点的筛查及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宇莹 刘琼 +3 位作者 万文苹 杨鸽 夏昆 金学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2-606,共5页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研究显示,配对盒转录因子6基因(PAX6)与先天性无虹膜症密切相关,但不同患者中PAX6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目的对中国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研究显示,配对盒转录因子6基因(PAX6)与先天性无虹膜症密切相关,但不同患者中PAX6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目的对中国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位点分析。方法于2014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一汉族先天性无虹膜家系,采集该家系9名成员及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10ml,采用标准酚一氯仿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比及突变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和比较该家系中患病者与该家系表型正常者和健康对照者淋巴细胞中PAX6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该家系共3代9名成员,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共5例患病者,成年患病者均表现为虹膜缺失和白内障,儿童患病者表现为无虹膜;其他4名家系成员表型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家系患病者均存在11号染色体PAX6基因10号外显子的移码突变,第796位核糖核苷酸G缺失(C.796delG),产生提前终止密码子,而家系正常成员及100名对照者均无此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家系中患病者淋巴细胞中PAX6mRNA表达水平比家系中正常成员约低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9,P=0.016)。结论PAX6基因C.796delG为此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扩增了PAX6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虹膜/遗传性 人类第11号染色体/基因 配对盒转录因子/基因 碱基序列 码突变 家系 中国人/基因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21号染色体上3个STR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永新 龚瑶琴 +3 位作者 张锡宇 郭辰虹 高贵敏 陈丙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21-624,628,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21号染色体上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穴shorttandemrepeat熏STR雪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100名中国汉族人21号染色体上D21S11、D21S1435、D21S2055位点的遗传...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21号染色体上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穴shorttandemrepeat熏STR雪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100名中国汉族人21号染色体上D21S11、D21S1435、D21S2055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在中国汉族人群中,D21S11、D21S1435、D21S2055位点分别检出7、6和18个等位基因,18、17和56种基因型,杂合度分别为73%、82%和9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21号染色体的3个STR位点有较好的多态性熏其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鄄Weinber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21对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KPNB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5
作者 胡颖 刘丽波 +5 位作者 鞠桂芝 张萱 谢林 刘树铮 史杰萍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6-528,532,共4页
目的:证实中国人群KPNB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健康父母双亲的组成的304个核心家系成员位于KPNB3基因上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58... 目的:证实中国人群KPNB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健康父母双亲的组成的304个核心家系成员位于KPNB3基因上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2588014和rs626716。利用拟合优度2χ检验分析基因型分布频率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应用UNPHASED软件包进行2个SNPs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单倍型分析和连锁不平衡程度的测量。结果:rs626716和rs2588014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患者组和其父母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显示,rs626716位点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的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性(χ2=9.31,P=0.002 3);rs2588014位点杂合子父母的2个不同等位基因传递给患病子女的致病等位基因概率未偏离50%(2χ=3.44,P=0.064)。单倍型分析显示,在患病子女中rs2588104(C)-rs626716(C)单倍型传递与未传递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χ=9.8,P=0.006 8)。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KPNB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13对 KPNB3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
下载PDF
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9p21缺失图谱的构建
6
作者 王纯巍 陆星华 +2 位作者 刘国仰 戴理 钱家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689-1691,共3页
目的:进一步限定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9p21区域的缺失范围.方法:选择染色体9p21区域5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检测35例壶腹周围肿瘤及其外周血杂合性丢失(LOH)状况.结果:50%(4/8)胰腺癌有至少... 目的:进一步限定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9p21区域的缺失范围.方法:选择染色体9p21区域5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检测35例壶腹周围肿瘤及其外周血杂合性丢失(LOH)状况.结果:50%(4/8)胰腺癌有至少一个微卫星位点的LOH,其中D9S974(37.5%)和D9S942(28.6%)丢失频率较高,并且有连续性丢失现象.62.5%(5/8)壶腹癌在部分或全部位点出现LOH,其中D9S942(42.9%)丢失频率最高,其次为IFNA(37.5%)和D9S171(37.5%).14.2%(1/7)胰岛素瘤有一个位点LOH.结论:壶腹周围肿瘤染色体9p21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D9S974和D9S942位点之间,其中可能存在一个新的涉及该肿瘤发生的相关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管壶腹 胰腺肿瘤 染色体 9对 染色体图 遗传标记
下载PDF
KCNJ10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7
作者 郭伟 陶然 +2 位作者 寇长贵 史杰萍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KCNJ10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在90个中国北方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中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86679位点的基因型。结果:rs1186679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 目的:探讨KCNJ10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在90个中国北方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组成的核心家系中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86679位点的基因型。结果:rs1186679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RR)结果显示rs1186679位点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X2=0.775,P>0.05);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表明,杂合父母传递给受累子女与非传递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X2=1.025,P>0.05)。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KCNJ10基因位点上的rs1186679与精神分裂症可能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染色体 1对1 KCNJ10基因
下载PDF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疾病基因与染色体8q24的连锁分析
8
作者 周军卫 杜培洁 黄希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对 5例中国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 BFIC)家系进行基因定位研究。方法 :选择 D8S50 2 、D8S537等 STR作为 DNA标记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PAGE)和银染技术 ,采用 LINKAGE软件包中的 MLINK程序进行连... 目的 :对 5例中国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 BFIC)家系进行基因定位研究。方法 :选择 D8S50 2 、D8S537等 STR作为 DNA标记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PAGE)和银染技术 ,采用 LINKAGE软件包中的 MLINK程序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常染色体显性 ( AD)模式下 ,在标记位点 D8S50 2 处 ,5个家系在重组率为 0 .0 5 0 ,外显率为 70 %时 ,获得两点对数优势计分 ( LOD)值总和为 0 .337;在标记位点 D8S537处 ,5个家系在外显率为 70 % ,重组率从 0 .0 0 0到 0 .40 0之间 ,获得两点 L OD值总和均为负值。结论 :不能认为位点D8S50 2 和 D8S537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家族性疾病 婴儿 惊厥 疾病基因 染色体8q24 连锁关系
下载PDF
18q缺失综合征一例:四年长程随访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陈玉霞 肖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18-621,共4页
18q缺失综合征是由于第1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所引起的疾病。该综合征以女性好发,发病与母亲年龄无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生时低体质量,严重智力障碍;特征性面部畸形;小头畸形、眼裂水平位、眼窝内陷、鲤鱼状嘴;耳轮过度发育,形... 18q缺失综合征是由于第1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所引起的疾病。该综合征以女性好发,发病与母亲年龄无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生时低体质量,严重智力障碍;特征性面部畸形;小头畸形、眼裂水平位、眼窝内陷、鲤鱼状嘴;耳轮过度发育,形成深沟;两乳头距离远;手指细长但指尖隆起,形如垂滴的水珠;约有50%的患者骨、关节畸形,且指端螺纹明显多于正常人;男性患者可有小阴茎、隐睾;女性外生殖器发育不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18对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易位 遗传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中国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遗传分析及PAX6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陆希 杨鸽 +3 位作者 贾竞 万文萃 杨鑫 金学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1-725,共5页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双眼发病的遗传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先天性无虹膜患者配对盒转录因子6(PAX6)基因突变位点具有多样性。目的通过目标序列捕获测序结合一代测序验证技术对1个中国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和遗传分... 背景先天性无虹膜是双眼发病的遗传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先天性无虹膜患者配对盒转录因子6(PAX6)基因突变位点具有多样性。目的通过目标序列捕获测序结合一代测序验证技术对1个中国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和遗传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本研究组于2016年3月纳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个中国汉族先天性无虹膜家系,并对该家系成员进行致病突变基因检测。该家系全体成员均接受神经系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全身体格检查以及眼科相关检查。采集现存家系所有成员前臂静脉血10ml以提取基因组DNA,以先证者基因组DNA为模板行前房角发育异常致病基因的目标基因定点捕获测序分析,经与各基因库比对筛选出候选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法对该家系成员行致病基因位点DNA片段扩增,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在该家系除先证者以外的2例患病者和表型正常成员中进行候选致病基因验证。结果该家系共3代9名成员,I1去世,现存8位成员,包括患病者3例(112及其子代Ⅲ1、Ⅲ2)和表型正常者5人,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所有家系成员未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均呈阴性。3例患病者视力均明显下降且不能矫正,眼压平均值为21mmHg(1mmHg=0.133kPa),患者均存在虹膜完全缺如、角膜基质层混浊、眼球水平震颤、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症状。此外,Ⅱ2患者存在左眼上睑下垂、右眼先天性白内障表现,Ⅲ2同时存在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双侧晶状体不全脱位。先证者目标序列捕获测序分析及数据库比对显示,所有患病者PAX6基因第6号外显子上碱基替换e.183C〉A,经Sanger测序验证后证实突变基因与表型共分离。结论PAX6基因c.183C〉A突变是该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虹膜/遗传性 人类第11号染色体/基因 配对盒转录因子6/基因 家系谱 中国人 目标序列捕获测序 无义突变
下载PDF
Linkage analysis of a region on chromosome 2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families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鼎良 王厚义 +8 位作者 熊墨淼 初少莉 金力 王谷亮 何鑫 袁文涛 钱岳晟 赵光胜 黄薇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54-657,146,共4页
OBJECTIVE: To verify the linkage of the candidate regions identified in a previous study (markers D2S168, D2S151, D2S142 on chromosome 2)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families. METHODS: A genetic linkage study focused... OBJECTIVE: To verify the linkage of the candidate regions identified in a previous study (markers D2S168, D2S151, D2S142 on chromosome 2)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families. METHODS: A genetic linkage study focused on chromosome 2 was performed on 240 Chinese families containing 856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total of 1080 individuals were genotyped using 9 highly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round the candidate regions on chromosome 2 with an average spacing of 5 cM. Non-parametric linkage (NPL), parametric linkage analysis and 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 (TDT) with the GENEHUNTER software were used to assess evidence for linkage. RESULTS: Linkage of a region on chromosome 2 around D2S151 and D2S142 with hypertension was confirmed by different statistical methods (NPL, LOD score and TDT). However, the linkage of D2S168 could not be replicated in this extension study. CONCLUSIONS: The data suggest that a region on chromosome 2 at or near the loci of D2S142 and D2S151 may harbor gene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les China chromosomes human pair 2 Family Health Female Gene Frequency humans HYPERTENSION Linkage (genetics) Linkage Disequilibrium Male Microsatellite Repeat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原文传递
八例22q11.2区微重复胎儿产前诊断和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梅瑾 刘姣 +5 位作者 王敏 张闻 王昊 卢莎 何茶英 靳春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22q11.2区微重复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报告为22q11.2区微重复的8例胎儿的产... 目的:探讨22q11.2区微重复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报告为22q11.2区微重复的8例胎儿的产前诊断指征、胎儿超声检查情况、染色体核型、父母CMA检测结果、妊娠结局、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胎儿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21三体高风险6例、胎儿颈项皮肤皱褶(NF)增厚1例、母亲染色体平衡易位1例。胎儿超声检查结果胎儿NF增厚1例,胎儿侧脑室增宽1例,未发现异常6例。CMA检测结果提示,22q11.2区域微重复片段大小为651kb^3.2Mb。6例胎儿通过父母的CMA溯源,均来自正常表型的父母一方,2例父母拒绝溯源。引产2例,继续妊娠6例。继续妊娠胎儿出生时外观正常,随访至今最大年龄3.5岁,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正常5例,生长迟缓1例。结论:本组22q11.2区微重复胎儿出生前后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均遗传自无任何异常症状的父母一方,提示对22q11.2微重复胎儿应当慎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23对/遗传学 染色体重复 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与KPNB3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13
作者 王淳秀 韩柏慧 +2 位作者 史杰萍 陶然 于雅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13q32区域亲核素β3(KPNB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382例和健康对照389例)13号染色体KPNB3基因上3个SNPs(rs626716、rs624066及rs2761072)进行等位基因及基... 目的:探讨13q32区域亲核素β3(KPNB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382例和健康对照389例)13号染色体KPNB3基因上3个SNPs(rs626716、rs624066及rs2761072)进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检测。应用χ2检验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数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KPNB3基因的3个SNPs rs626716、rs624066、rs2761072等位基因C、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2χ=2.960,P>0.05;χ2=1.119,P>0.05;2χ=0.960,P>0.0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C/C、C/T、T/T频数分布比较,差异也均无显著性(2χ=4.699,P>0.05;χ2=2.350,P>0.05;χ2=2.941,P>0.05)。结论:KPNB3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染色体 13对 亲核素β3
下载PDF
Familial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is linked to the loci on chromosome 7q3
14
作者 刘文玲 胡大一 +5 位作者 刘国树 单兆亮 戚豫 杨大严 刘德强 王玉梅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733-1735,共3页
OBJECTIVE: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PW)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utosomal dominant hereditary disease, but the gene is not identifi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localize the genetic loci of Wolff-Parki... OBJECTIVE: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PW) is considered to be an autosomal dominant hereditary disease, but the gene is not identifi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localize the genetic loci of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METHODS: Linkage analysis between the disease of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and 3 STR (short tandem repeats) markers on 7q3 (D7S505, D7S688, and D7S483) was tested in 3 kindreds of the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101 numbers in total) by genotyping. RESULTS: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as linked to the loci above. The maximum two-point Lod score detected at D7S505 was 6.4 at a recombination fraction (theta) of 0.1; the Lod score of D7S688, D7S483 was 5.3 vs 2.5. CONCLUSION: The gene of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is located at 7q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osome Mapping chromosomes human pair 7 ADOLESCENT ADULT CHILD Female genetic Markers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Tandem Repeat Sequences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原文传递
Wolf-Hirschhorn综合征1例
15
作者 李爽 李海浪 李薇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444-2446,共3页
目的探讨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例于2016年10月14日南京明基医院确诊为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病儿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治疗与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病儿因“胎龄3... 目的探讨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例于2016年10月14日南京明基医院确诊为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病儿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治疗与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病儿因“胎龄38周,出生体质量1970 g,肌张力低8 min。”入院,6月龄时因“发热6 h,抽搐0.5 h。”再次入院,给予镇静、止惊等治疗,症状缓解。病儿特殊面容、尿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同时癫痫频繁发作,通过基因检测确诊Wolf Hirschhorn综合征。病儿经常抽搐,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结论Wolf Hirschhorn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有特殊面容、生长迟缓、智力障碍和癫痫发作等。根据病儿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但仍需基因检测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 Hirschhorn综合征 染色体 4对 肌张力过低 面容 智力障碍 癫痫 基因检测
下载PDF
家族性热性惊厥与人染色体19p13.3连锁 被引量:9
16
作者 戚豫 吕建军 +4 位作者 吴希如 潘虹 包新华 彭坚 林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初步明确家族性热性惊厥 (FC)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方法 对 6 3个FC家系共 2 48名成员进行染色体 19p上四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19S2 5 3、D19S395、D19S5 91和染色体 8q上二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8S84和D8S85的基因分型 ,进行传... 目的 初步明确家族性热性惊厥 (FC)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方法 对 6 3个FC家系共 2 48名成员进行染色体 19p上四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19S2 5 3、D19S395、D19S5 91和染色体 8q上二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8S84和D8S85的基因分型 ,进行传递不平衡 (TDT)检验。对其中 10个三代家系共 81名成员用PPAP软件计算优势对数记分 (Lod)值。结果 FC家系成员和正常对照人群 (10 3名 )在 3个位点上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urg平衡。FC家系在D8S84、D19S395和D19S5 91位点都存在传递不平衡 ,χ2 值分别为 4.0、5 .12 4和 7.36 4,均P <0 .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D19S2 5 3、D19S395和D19S5 91与FC表型的两点Lod值分别为 0 .5 8、1.5 3和 1.42 ,而多点Lod值达到 2 .78。D8S84和D8S85与FC表型的两点Lod值分别为 0 .0 0 0 0 2和 0 .0 0 0 0 17,8q上此 2标记与FC多点Lod值为 0 .88。非参数分析 (TDT法 )和参数分析 (Lod值法 )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FC与人染色体19p13 3连锁 ,而不与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染色体 连锁分析 遗传学
原文传递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系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军 吴丽更 +3 位作者 贾智 张青松 邢晓艳 张晓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 研究一个在天津塘沽地区发现的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回族家系致病基因是否与染色体 4q2 1连锁。方法 提取该家系 1 3名成员的外周血DNA ,选择染色体 4q2 1上的 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 (shorttandemrepeatpolymorphisms ,STRPs... 目的 研究一个在天津塘沽地区发现的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回族家系致病基因是否与染色体 4q2 1连锁。方法 提取该家系 1 3名成员的外周血DNA ,选择染色体 4q2 1上的 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 (shorttandemrepeatpolymorphisms ,STRPs)做荧光标记PCR等位片段分析 ,用lod连锁分析法分析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上述 8个STRPs的连锁关系。结果 得到 1 3名个体 8个位点的基因型和单体型 ,连锁分析结果显示 :8个STRPs的最大lod值均大于 0 ,其中 5个STRPs的lod值大于 1。结论 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 4q2 1上 ,表明中国回族人和报道的欧美人的D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染色体定位 牙本质生成不全 遗传学 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 家系调查 致病基因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致病基因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4
18
作者 齐艳华 贾红艳 +5 位作者 黄尚志 林辉 谷静芝 苏虹 张铁英 高雅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24-827,共4页
目的 初步定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 (ADCC)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收集ADCC一家系资料 ,在已知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和位点附近 ,选择合适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 (STRP) ,对ADCC一家系进行连锁分析 ,使用Mlink软件... 目的 初步定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 (ADCC)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收集ADCC一家系资料 ,在已知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和位点附近 ,选择合适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 (STRP) ,对ADCC一家系进行连锁分析 ,使用Mlink软件采用对数优势记分法 (LOD)计算LOD值。结果 在STRP中 ,D17S80 5、D17S12 94及D17S12 93与致病基因位点连锁的最大LOD值分别为2 0 3、2 4 9及 2 2 2 (重组率θ =0 )。结论 该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初步定位在第 17对染色体上 ;CRYBA1基因为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 家系 致病基因 候选基因 染色体 定位
原文传递
载脂蛋白H基因7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健 杨期东 +2 位作者 杨期明 许宏伟 张乐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H(apoH)基因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长沙地区汉族260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各130例)、20个...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H(apoH)基因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长沙地区汉族260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各130例)、20个脑卒中家系的成员(脑梗死组10个家系,142例成员,其中患病组25例;脑出血组10个家系,122例成员,其中患病组21例)、100名健康对照者的apoH基因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多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抗磷脂抗体(APA)水平。结果 在脑梗死组,G817T(Leu247Val)多态T等位基因频率(0.338)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家族史的脑梗死组T等位基因频率(0.370)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5);APA阳性脑梗死组G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PA阴性脑梗死组(P<0.01,P<0.05),T等位基因频率(0.439)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1)。以脑梗死为主的家系中患病组与未患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0.404,0.3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220,P<0.05),未患病组G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oH基因G817T(Leu247Val)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结论 长沙地区汉族人apoH基因G817T(Leu247Val)多态基因频率分布具有脑卒中家族聚集性。G817T(Leu247Val)多态GT基因型和T等位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H 基因多态性 长沙市 汉族人 脑卒中 相关性 遗传易患性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6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红 刘维达 +3 位作者 李辉 赵敬军 陈炜 金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寻常型银屑病与6p21.3区域内的六个微卫星标记和4q上的两个微卫星标记是否连锁,以寻找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利用选取的微卫星位点作为标记,采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扫描及分型技术,选取205例经确诊并符合寻常型银屑... 目的研究中国人寻常型银屑病与6p21.3区域内的六个微卫星标记和4q上的两个微卫星标记是否连锁,以寻找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利用选取的微卫星位点作为标记,采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基因扫描及分型技术,选取205例经确诊并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对其中14个银屑病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研究的家系中未发现4q上的微卫星标记与银屑病易感基因之间的连锁,而在染色体6p21.3区域存在着与之有连锁关系的微卫星标记位点(在D6S273位点上两点分析最大LOD值为1.26)。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中国人银屑病患者中,染色体6p21.3区域可能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号染色体 银屑病 易感基因 分子遗传学 微卫星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