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period:late presentation with a longer interval from the initial head injury to the fin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is
1
作者 David Yuen Chung Chan Wai Sang Poon +2 位作者 Danny Tat Ming Chan Wai Kit Mak George Kwok Chu Wong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CSCD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Background:The COVID-19 novel coronavirus is contagious,and the mortality is higher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Lockdow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has been imposed since January 2020.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 (cS... Background:The COVID-19 novel coronavirus is contagious,and the mortality is higher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Lockdow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has been imposed since January 2020.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 (cSDH) has a unique natural history in which symptoms can be non-specific,and the onset is insidious.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presentation of cSDH.Methods:Consecutive adult cSDH patients admitted from 1 March 2020 to 30 April 2020 were reviewed.Exclusion criteria including those who had no definite history of head injury or the diagnosis of cSDH were made from a scheduled follow-up scan.Corresponding data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 2019 were reviewed for comparison.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initial head injury and the final radiological diagnosis of cSDH.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 Markwalder 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 grade upon admission,length of stay in the acute hospital,and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upon discharge.Results:For the primary outcome,the average interval between head injury and the diagnosis of cSD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at 56.6 days (49 to 74 days,SD 9.83 day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rch to April 2020,versus 29.4 days (17 to 42 days,SD 8.59 days) in 2019 for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p = 0.00703).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unctional outcome upon discharge.Conclusions:cSDH patients can present late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period.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comparable when operations for drainage were timely per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Head injury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神经功能及血肿复发率的影响
2
作者 吴春飞 宋张平 任洪清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7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肿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肿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增用地塞米松,比较两组血肿复发率、神经功能情况、术后残余血肿量与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无血肿复发,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相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2周及1个月的残余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钻孔引流术后,地塞米松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减少残余血肿量,降低血肿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地塞米松 阿托伐他汀 神经功能 血肿复发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NSE的影响 被引量:46
3
作者 杨云娜 张茜 +1 位作者 顾征 李彤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8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2个月后,评价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国卒中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2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结果 CSDH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5%vs 71.7%,P〈0.05)。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SS评分低于对照组[(15.89±3.24)分vs.(19.21±4.17)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95.24±11.36)分vs.(89.05±10.12)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38±2.35)U/m L vs.(14.06±2.68)U/m L,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血清NS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改良引流途径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爱军 陈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76-3178,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引流途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经CT或MRI诊断的126例额颞顶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中取血肿最厚处钻骨孔并置管冲洗,最后将引流管分别向枕部(A组)、额部(B组)置入,其中在B组的... 目的:研究改良引流途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经CT或MRI诊断的126例额颞顶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中取血肿最厚处钻骨孔并置管冲洗,最后将引流管分别向枕部(A组)、额部(B组)置入,其中在B组的引流管上距骨孔约2 cm处取侧孔。对两种引流途径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如:颅内积气、脑损伤、血肿复发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0%,B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P<0.05);B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中,改良引流途径安全有效,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术 颅内积气 脑损伤 血肿复发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瑜 金强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另辅助术区局部...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拟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另辅助术区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并记录HR、MAP、RR、SpO_2、PETCO_2、术中肢体躁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完成操作,切皮后(T_4)、颅骨钻孔时(T_5)R组的MAP低于D组(P<0.05),T_3(局麻时)~T_5HR高于D组(P<0.05),T_2~T_5时RR低于D组(P<0.05),T_3~T_5时SpO_2和PETCO_2高于D组。R组肢体躁动次数少于D组(P<0.05),呼吸抑制次数多于D组(P<0.05),两组呼吸道梗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和反流误吸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均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手术。前者镇痛效果更可靠,苏醒更快;后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老年患者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陇平 赵晓平 《河南中医》 2016年第2期365-367,共3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后有临床症状者原则上都应尽早手术治疗,颅骨钻孔免冲洗引流术和YL-1型血肿粉碎针微创清除术具有突出优势,应被广泛推广于基层。神经内镜技术是未来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趋势,应该大力发展。尽管手术治疗方式多样,但... 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后有临床症状者原则上都应尽早手术治疗,颅骨钻孔免冲洗引流术和YL-1型血肿粉碎针微创清除术具有突出优势,应被广泛推广于基层。神经内镜技术是未来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趋势,应该大力发展。尽管手术治疗方式多样,但是术后常常发生大部分血肿被清除而脑组织不能完全复位,存在术后血肿复发以及再次手术治疗等问题,成为临床治疗中急于解决的难题。中医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应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辨证施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 开颅手术 钻孔引流手术 微创清除术
下载PDF
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庆新 郭斯荣 +1 位作者 邓玉婷 贾若飞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研究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确诊的102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应用颅骨钻孔引流和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将患者... 目的:研究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确诊的102例CS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应用颅骨钻孔引流和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内镜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内镜组患者51例,行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查CT结果显示的血肿清除情况等,统计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内镜组49.02%低于对照组84.31%(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1 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指标分别低于术前(P<0.05),其中内镜组患者NSE、NGF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0 d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内镜组(90.53±6.86)高于对照组(77.65±6.71)(P<0.05)。结论: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治疗CSDH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软性神经内镜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对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徐正保 薛跃华 +2 位作者 付伟春 林亦海 冯路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  观察双侧钻孔引流对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伴对侧硬膜下积液 (SFC)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法 ,将 41例合格对象随机分硬膜下积液侧保守组 (A组 )和硬膜下积液钻孔组 (B)组。两组CSDH侧均行钻孔冲洗引流。 3... 目的  观察双侧钻孔引流对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伴对侧硬膜下积液 (SFC)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法 ,将 41例合格对象随机分硬膜下积液侧保守组 (A组 )和硬膜下积液钻孔组 (B)组。两组CSDH侧均行钻孔冲洗引流。 3月后随访 ,观察治愈率。 结果 A组较B组SFC侧的治愈率及其演变为CSDH的发生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 p <0 .0 1) ,而CSDH侧的治愈率 ,差异则无显著性 ( p >0 .0 5 )。 结论  对CSDH伴对侧SFC患者 ,双侧同时行钻孔引流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DH 钻孔引流 硬膜下积液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愈率 双侧 结论 显著性 对照法
下载PDF
两年龄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较性研究
9
作者 汪阳 王淳良 洪涛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71-72,共2页
目的 :研究两年龄组 ,即 5 0岁以下组 (≤ 5 0岁 )和 70岁以上组 (≥ 70岁 )病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92~ 2 0 0 1年经CT/MRI诊断并经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115例 ,根据年龄分成两组 :5 0岁以下组 48例 ;7... 目的 :研究两年龄组 ,即 5 0岁以下组 (≤ 5 0岁 )和 70岁以上组 (≥ 70岁 )病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92~ 2 0 0 1年经CT/MRI诊断并经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115例 ,根据年龄分成两组 :5 0岁以下组 48例 ;70岁以上组 6 7例。结果 :5 0岁以下组病例较 70岁以上组病例 ,有更多外伤史和更长病程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有明显的头痛、头昏 (P <0 .0 5 )和呕吐 (P <0 .0 0 5 )。 70岁以上组病人精神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两组病例手术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正确认识两年龄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年龄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0
作者 马凯 江宝柱 牛小敏 《山西临床医药》 2000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统计 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并发症 ,分析其发生原因 ,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结果 :85例患者中 ,1例患者手术后复发但拒绝再次手术治疗而死亡 ,发生慢性... 目的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统计 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并发症 ,分析其发生原因 ,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结果 :85例患者中 ,1例患者手术后复发但拒绝再次手术治疗而死亡 ,发生慢性硬膜外血肿 3例 ,插管失误 1例 ,脑脊液漏致低颅压 4例 ,颅内积气 1例 ,引流管脱出 1例 ,均经过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注意此项手术的诸多细节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后并发症 防治 CSDH
下载PDF
锥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11
作者 经大平 徐光斌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9期761-762,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微创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3例患者中,22例恢复良好,1例血肿复发,经再次手术... 目的研究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微创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3例患者中,22例恢复良好,1例血肿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全部患者拔管后3d拆线。结论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且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抽吸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硬膜悬吊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坚龙 陈亿民 +1 位作者 刘炜 林宜生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悬吊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BHID)中的作用,减少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9年收治的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术中行硬膜悬吊者50例,术后1... 目的:探讨硬膜悬吊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BHID)中的作用,减少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9年收治的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术中行硬膜悬吊者50例,术后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未行硬膜悬吊者30例,术后6例出现硬膜外血肿,应用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结果 P<0.05。结论:硬膜悬吊可有效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悬吊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钻孔 硬膜外血肿
下载PDF
术中不同钻孔部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炜昕 朱萍 +1 位作者 赵振林 肖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不同钻孔部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治疗组,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49例。治疗组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间点作钻孔点,对照组选择...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不同钻孔部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治疗组,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49例。治疗组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间点作钻孔点,对照组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近顶结节处作钻孔点,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残余积气量、积液量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颅内积气、积液量少,复发率低。结论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点作钻孔点效果更好,术中操作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硬膜下血肿 钻孔部位 复发
下载PDF
不同年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密馥 李鹏 周景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各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临床特点。方法把2000~2009年间诊断为CSDH并经手术治疗的病例116例分成三组:即55岁以下组、55~75岁组和75岁以上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各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临床特点。方法把2000~2009年间诊断为CSDH并经手术治疗的病例116例分成三组:即55岁以下组、55~75岁组和75岁以上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75岁以上组较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数值小(P<0.01);②前两组患者与75岁以上组相比,出现头痛/头昏的比率高,出现精神异常/智力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的比率低,后两组出现肢体瘫痪的比率高于55岁以下组(P<0.01);③55岁以下组患者头CT扫描以(稍)高或混杂密度和低密度为主,55~75岁组多为等密度,75岁以上多为低密度;55岁以下组患者血肿量要少于后两组(P<0.05);④术后绝大多数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93.10%);75岁以上组6例(18.75%)效果不佳,其中2例(6.25%)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正确认识不同年龄组CSDH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年龄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改良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肺部感染及预后不良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伍强军 李晓波 +4 位作者 舒俊斌 吕晓俊 周永刚 童健峰 叶汝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术后病人肺部感染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采用改良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并发症1... 目的探讨改良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术后病人肺部感染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采用改良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并发症17例(8.4%),其中肺部感染12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急性无症状脑内点状出血1例。入院时GCS评分(<15分)是住院期间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预测因素(P=0.003,OR=9.368)。术后3个月随访197例(97.5%),预后良好177例(89.8%),预后不良20例(10.2%)。血肿复发6例(3.0%),死亡2例(1.0%)。年龄≥75岁(P=0.007,OR=6.264)及出院时mRS评分≥3分(P<0.001,OR=19.029)是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论改良颅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术前病人GCS评分低(<15分)是住院期间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预测因素。年龄大(≥75岁)及出院时mR S评分高(mRS≥3分)是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引流术 肺部感染 预后不良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关系
16
作者 陈恒三 郭超 +5 位作者 周东春 王虎 魏祎 金明 于炳文 尚银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硬膜下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单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14例CSD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引流时间分为三组:0~8 h组(n=47)、9~16 h组(n=33)、17~24 h组(n=34)。随访90 d,...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硬膜下引流时间与血肿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单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14例CSD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引流时间分为三组:0~8 h组(n=47)、9~16 h组(n=33)、17~24 h组(n=34)。随访90 d,观察术后血肿复发情况。结果144例中,术后复发20例,死亡4例;其中0~8 h组血肿复发14例(29.79%),死亡3例(6.38%);9~16 h组血肿复发4例(12.12%),无死亡病例;17~24 h组血肿复发2例(5.88%),死亡1例(2.94%)。0~8 h组血肿复发率显著高于9~16 h组和17~24 h组(P<0.05),而三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流时间较短是术后血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DH单钻孔引流术后硬膜下引流的早期终止与血肿复发风险增加有关。早期监测术后硬膜下引流时间并预防早期引流终止可能有助于降低血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血肿复发 引流终止时间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5期33-34,共2页
目的对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 目的对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效果
下载PDF
三种不同用药方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利涛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1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 分析三种不同用药方式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SDH患者共7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A、B、C三组各25例,三组均行钻孔引流术... 目的 分析三种不同用药方式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SDH患者共7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A、B、C三组各25例,三组均行钻孔引流术,同时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阿托伐他汀和地塞米松,B组仅予以阿托伐他汀,C组仅予以地塞米松,比较三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血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及C组(P <0.05)。治疗后,A组GCS、ADL评分高于B组及C组(P <0.05)。A组复发率低于B组及C组(P <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产生显著的不良反应,仅A组1例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B组1例出现肝酶升高,均经调整或者停止使用药物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 和单一阿托伐他汀或地塞米松治疗相比,联合阿托伐他汀及地塞米松能减少CSDH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复发,改善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地塞米松 阿托伐他汀 血肿复发率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的一个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陶志强 朱志刚 +2 位作者 丁胜鸿 方激扬 陈相兵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调查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在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形成中的卷入情况及不同转归病人的临床和CT特点。方法以收治本科未经急性期手术的ASDH病人为对象,记录来院时病人的症状、体征和CT变化参数,并CT复查(24h内密集实施)直至... 目的调查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在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形成中的卷入情况及不同转归病人的临床和CT特点。方法以收治本科未经急性期手术的ASDH病人为对象,记录来院时病人的症状、体征和CT变化参数,并CT复查(24h内密集实施)直至一个核定的转归。随访6个月。结果38例患者发生6种转归:再出血ASDH明显增大或脑内血肿增大手术2例,亚急性化手术6例,血肿区脑脊液渗入4例,血肿液化后逐渐吸收4例,数小时至数天内消散21例,慢性化1例。血肿自然消散的时间为2.5h^6d,约66.7%的病例1d内消散。较厚的血肿容易亚急性化,亚急性化手术多在伤后8~18d,平均第13天。血肿液化后部分病例体积稍增大但可以不手术,吸收时间在第13~45天,平均27.7d。慢性化1例,在伤后2.5个月时手术。4例血肿区脑脊液渗入者中,3例CT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另1例临床也支持。6个月时随访,2例死亡可能与CSDH相关,没有发现其他与原创疾病相关的手术或死亡病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亚急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但它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积液
原文传递
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像学多形性表现及临床诊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琳 姚源 +1 位作者 谢明国 李莉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4期167-168,17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多形性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头部CT扫描证实的CSDH共78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治愈73例(93.59%),术后血肿...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多形性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头部CT扫描证实的CSDH共78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治愈73例(93.59%),术后血肿量减少,中线结构复位明显,术后1月后复发5例(6.4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CT扫描及CT增强扫描和MRI检查综合术前评估采用不同术式能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影像学表现 钻孔引流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