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ific CD8^+ T cell response immun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viral hepatitis 被引量:14
1
作者 Elia Moreno-Cubero Juan-Ramón Larrubi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28期6469-6483,共15页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and chronic hepatitis C (CHC) are characterized by exhaustion of the specific CD8<sup>+</sup> T cell response. This process involves enhanc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and chronic hepatitis C (CHC) are characterized by exhaustion of the specific CD8<sup>+</sup> T cell response. This process involves enhancement of negative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such as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PD-1), 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 2B4, Tim-3, CD160 and LAG-3, which is linked to intrahepatic overexpression of some of the cognate ligands, such as PD-L1, on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nd thereby favouring a tolerogenic environment. Therapies that disrupt these negative signalling mechanisms represent promising therapeutic tools with the potential to restore reactivity of the specific CD8<sup>+</sup> T cell response.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impressive in vitro and in vivo results that have been recently achieved in HCC, CHB and CHC by blocking these negative receptors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these immune checkpoint modulators. The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role of CTLA-4 and PD-1 block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e first ones to have reached clinical practice. The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CTLA-4 (tremelimumab and ipilimumab) and PD-1 (nivolumab and pembrolizumab) have yielded good results in testing of HCC and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patients. Trelimumab, in particular,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time to progression in HCC, while nivolumab has shown a remarkable effect on hepatitis C viral load reduc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ipilimumab, nivolumab and pembrolizumab on HCC is currently under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D8+ T cells immune checkpoint modulatio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下载PDF
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春星 王艳 李本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3期38-40,44,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Hp阳性CAG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四... 目的:观察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Hp阳性CAG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胃泌素(GAS)、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后1、2、3周)Hp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AS、SIL-2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周的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AG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益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乔旭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益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益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Hp清除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隐痛、嗳气反酸、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汤 加减 慢性胃炎 儿童 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T细胞亚群指标
下载PDF
胃痞消对脾虚型CAG胃癌前病变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静 潘华峰 +1 位作者 赵自明 肖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癌前病变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饮水结合饥饱失常12周,复制CAG胃癌前变大鼠模型,以维酶素为对照,观察胃痞消高、中、低三个剂量连续治疗4...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癌前病变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饮水结合饥饱失常12周,复制CAG胃癌前变大鼠模型,以维酶素为对照,观察胃痞消高、中、低三个剂量连续治疗4周后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胃痞消高、中、剂量可显著改善CAG胃癌前病变模型所致大鼠CD3、CD4、CD8百分率值及CD4/CD8比值的降低(P<0.01),其免疫调节作用强于维酶素(P<0.05)。结论胃痞消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胃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化,从而防治CAG胃癌前病变的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消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T细胞亚群 大鼠
下载PDF
叶酸联合萎胃颗粒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杜爱平 张利伟 翟亚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萎胃颗粒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7例CAG患者,其中对照组(43例)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以叶酸进行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萎胃颗粒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7例CAG患者,其中对照组(43例)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以叶酸进行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加以萎胃颗粒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血清炎症指标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为69.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3^+T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下降、CD4^+T/CD8^+T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CD3^+T、CD4^+T淋巴细胞和CD4^+T/CD8^+T比值上升均更明显、CD8^+T水平下降更显著(均P<0.05)。结论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叶酸联合萎胃颗粒治疗CAG可以缓解CAG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胃颗粒 叶酸 外周血T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不同临床结局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NK、T细胞比例及IFN-γ、TNF-α水平的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爱芸 王煜 +3 位作者 马娟 张旭 杨蕾 张艳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转归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T细胞亚群比例及IFN-γ、TNF-α水平,探讨其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研究的慢性HBV感染者共45例,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免疫耐受期,慢性携带组)...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转归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T细胞亚群比例及IFN-γ、TNF-α水平,探讨其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研究的慢性HBV感染者共45例,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免疫耐受期,慢性携带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免疫清除期,慢活肝组),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各15例,筛选同期健康献血员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NK、CD4^+、CD8^+T细胞百分比;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的表达。结果四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AST、ALT、IFN-γ、TNF-α水平和外周血NK细胞、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慢性携带组NK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外(P<0.05),其他指标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活肝及肝硬化组血清TBil、AST、ALT、IFN-γ、TNF-α水平和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慢性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慢活肝组、肝硬化组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慢性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慢活肝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NK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FN-γ、TNF-α水平低于慢活肝组(P均<0.05)。NK细胞百分比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87,P<0.05);慢性携带组及慢活肝组NK细胞百分比与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r_(携带组IFN-γ)=0.401、r_(携带组TNF-α)=0.519,r_(慢活肝组IFN-γ)=0.512、r_(慢活肝组TNF-α)=0.571,P均<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结局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及IFN-γ、TNF-α不同程度的参与了HBV感染者的免疫耐受及免疫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 T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患牙龈沟液中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符起亚 张黎 +5 位作者 段莉 郑旭 钱士匀 吴玲 巫翠萍 庞红霞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1期3138-314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检测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24...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检测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24周的临床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GCF中CD3+、CD4+、CD8+的所占比例及计算CD4+/CD8+的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通过常规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包括PD、CAL、PI和PLI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GCF中CD3+、CD4+、CD8+和CD4+/CD8+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周、12周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D、PI和PLI与GCF中T细胞亚群的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慢性牙周炎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一项评估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龈沟液(GCF)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其血清HBV DNA的水平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明 沈韻 +1 位作者 陆颖 项明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病毒复制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3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5、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感染者血清HBV ...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病毒复制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3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5、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感染者血清HBV DNA。结果HB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36.8±10.6%vs 39.4±9.8%,P<0.05;1.5±0.8 vs 1.9±0.9,P<0.01),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27.9±8.3%vs 24.1±7.0%,P<0.01),而CD3+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差异(70.2±10.3%vs 69.9±5.2%,P>0.05)。根据HBV感染者血清中HVB DVA载量的高低,将它们分为低拷贝组(103-104copies/ml),高拷贝组(105-108copies/ml)以及DNA阴性组(<102copies/ml)。低拷贝组和高拷贝组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比对照组明显减低(36.4±10.9%vs 39.4±9.8%,P<0.05;36.4±10.9%vs 39.4±9.8P<0.05;1.5±0.9 vs 1.9±0.9,P<0.01;1.1±0.7 vs 1.9±0.9,P<0.01),高拷贝组的CD4+/CD8+比值比低拷贝组和DNA阴性组明显减低(1.1±0.7 vs 1.5±0.9,P<0.01;1.1±0.7 vs 1.6±0.8,P<0.01),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DNA阴性组(29.4±8.4%vs 24.1±7.0%,P<0.01;29.4±8.4%vs 25.7±7.3%vs 24.1±7.0%P<0.05)。而CD3+T细胞百分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CD4+在低、高拷贝组及DNA阴性组之间虽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但随着DNA复制的增加,CD4+呈逐渐减少趋势。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HBA DNA复制增加进一步加重乙肝病毒感染者T细胞亚群的率乱,CD4+/CD8+比值的动态变化可及时提示临床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加强临床的临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血清HBV DNA
下载PDF
不同病程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立文 李崇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期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以指导临床决策。方法严格纳入80例受试者,其中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40例,分别采集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健康志愿者T细胞亚群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数值,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 目的分析不同病期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以指导临床决策。方法严格纳入80例受试者,其中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40例,分别采集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健康志愿者T细胞亚群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数值,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COPD患者的CD3^+、CD4^+、CD4^+/CD8^+、NK细胞、IgG、IgA和IgM数值均降低,CD8^+升高(P均<0.05);2与缓解期组比较,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CD3^+、CD4^+、CD4^+/CD8^+、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数值均降低,CD8^+升高(P均<0.05)。结论无论COPD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其免疫功能均下降,急性发作期尤为明显,临床应予以重视,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干扰素产生细胞的初步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邢利和 刘敬超 +3 位作者 朱传琳 王慧芬 雷周云 王福生 《肝脏》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干扰素产生细胞 (IPCs)的特点。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 2 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12名健康人外周血中IPCs数量的变化进行了检测 ,同时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干扰素产生细胞 (IPCs)的特点。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 2 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12名健康人外周血中IPCs数量的变化进行了检测 ,同时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 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PCs的百分数 ( 0 .0 97± 0 .0 82 )较正常人 ( 0 .310± 0 .0 87)明显降低 ,两者相差3.2倍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而CD4+ /CD8+ 的比值 ( 1.79± 0 .46 1)则明显高于正常人的 1.39± 0 .396 (P <0 .0 1) ,同时发现在HBVDNA阳性的患者中 ,其IPCs的百分数和CD4+ /CD8+ 的比值分别为 0 .0 83± 0 .0 5 7和 1.98± 0 .5 2 7,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患者 (分别为 0 .0 42± 0 .0 2 9和 1.47± 0 .46 6 )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IPCs的数量降低 ,后者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的进展以及血清中HBVDNA阳性有关 ,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产生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耐受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对慢性咽炎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磊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1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对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亚群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喉疾灵片3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 L/次,3次/d,2组患者均7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检...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对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亚群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喉疾灵片3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 L/次,3次/d,2组患者均7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B细胞数,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2、TNF-α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及B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部疼痛、异物感、干痒、咳嗽等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轻度腹泻,停药后自行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有较好的抗炎、抗病毒及增强免疫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 慢性咽炎 血清 炎症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亚群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源 韩亚萍 +1 位作者 李军 黄祖瑚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 T细胞亚群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30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 T细胞亚群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30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 CD3+ CD4 +细胞降低 ,淋巴细胞 CD4 + / CD8+比值下降。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存在辅助性 T细胞减少及辅助性 T细胞和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健康老年人与高龄慢喘支急发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 跃 常志文 杨 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了解正常老年人及高龄慢喘支急发患者细胞免疫的变化规律。探讨老年及高龄慢喘支急发对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及生理、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美国BD公司)以“门技术”确定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比较28例健康青年... 目的 了解正常老年人及高龄慢喘支急发患者细胞免疫的变化规律。探讨老年及高龄慢喘支急发对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及生理、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美国BD公司)以“门技术”确定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比较28例健康青年、22例健康老年受试者及19例高龄慢喘支急发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结果 老年健康组的CD8较青年健康组有明显上升(P<0.01),CD4/CD8有明显下降(P<0.01);高龄慢喘支急发组的CD4、CD4/CD8较老年健康组明显上升(P分别<0.05和0.01),CD8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老年和高龄慢喘支急发患者的细胞免疫存在异常,加强免疫检测,对掌握病情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亚群 老年人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国斌 游晶 +3 位作者 庄林 陈红英 俞岚 高惠芸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3期196-198,20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60例健康人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乙肝病毒...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60例健康人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百分率及CD4/CD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数百分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HBVDNA(+)组与HBVDNA(-)组相比,CD3^+细胞数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细胞数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数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将HBVDNA(+)组按高、中、低病毒载量分组进行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4^+/CD8^+在数值上呈下降趋势,CD8^+呈上升趋势。结论HBV感染后可导致乙肝病毒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HBVDNA复制进一步加重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HBVDNA T淋巴细胞 免疫耐受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儿T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15
作者 江逊 方雪娟 +1 位作者 王茂贵 王宝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 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免疫粘附花环法, 检测了41 例慢性胃炎患儿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 包括CD3 + ,CD4 + 和CD8 +) 的变化和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R,RBCICR) ,以...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 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免疫粘附花环法, 检测了41 例慢性胃炎患儿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 包括CD3 + ,CD4 + 和CD8 +) 的变化和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R,RBCICR) ,以观察慢性胃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慢性胃炎患儿治疗前各项免疫指标除RBC- ICR 外,均低于对照组( P< 0 .01) ;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显著提高,而RBC- ICR 则有所下降( P < 0 .01) 。本研究提示,慢性胃炎患儿一旦确诊,就应及时正规治疗,以免患儿长期缺乏必需的营养素而致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胃炎 儿童 T细胞 红细胞免疫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16
作者 吴正吉 张渝成 +1 位作者 方昕 徐维凤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C3数值。结果:和健康人群相比,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血中CD3、CD4、CD4/CD8、Ig G、I...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C3数值。结果:和健康人群相比,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血中CD3、CD4、CD4/CD8、Ig G、Ig A、补体C3明显偏低(P<0.05);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血中CD3、CD4、CD4/CD8、Ig G、Ig A、补体C3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效调节细胞免疫状态,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甘草酸二铵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17
作者 潘家杰 宋菊明 +5 位作者 王静 郭平玉 杨军 杜春友 陈志刚 黄煜敏 《农垦医学》 199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本文报导了55例慢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按年龄分组与42例健康对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组患者CD_+~3 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其中青年患者(20~35岁)CD_3^+值低下最显著(P<0.001),中老年组CD_3^+值... 本文报导了55例慢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按年龄分组与42例健康对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组患者CD_+~3 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其中青年患者(20~35岁)CD_3^+值低下最显著(P<0.001),中老年组CD_3^+值虽低于中老年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有意义的程度.同时青年患者CD_4^+值也低于同年龄对照组(P<0.002).慢性胃炎组的CD_4^+/CD_8^+比值也较对照组为低(P<0.02),以中青年患者为明显(P<0.02和P<0.005).提示青年慢性胃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较中老年患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迎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在泰安市中医医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健康对照组35例。健康对照组35例停用一切影响免疫功能药物半个月以上。治疗组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在泰安市中医医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健康对照组35例。健康对照组35例停用一切影响免疫功能药物半个月以上。治疗组50例参麦注射液40m L+5%葡萄糖200m L静滴,1次/d,一般支持治疗,胃黏膜屏障功能加麦滋林-S、硫糖铝;胃排空低下加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胃酸分泌过多加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等;CAG合并Hp加胶态铋、抗生素、甲硝唑等。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 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C3b RR低于对照组(P<0.01,P<0.05),Hp阳性低于Hp阴性、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组RBC-ICR高于对照组(P<0.01,P<0.05),Hp阴性组低于Hp阳性(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红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 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 参麦注射液 麦滋林-S 硫糖铝 潘立酮 莫沙必利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胶态铋 抗生素 甲硝唑 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IK细胞的诱导培养及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冰 施明 +4 位作者 谢云波 王嗣予 张晖 汤紫荣 王福生 《肝脏》 2012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过程中各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应用混合细胞因子(rhIFN-γ、IL-2和α-CD3)诱导培养,分别于0、7、10、13、15d时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过程中各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应用混合细胞因子(rhIFN-γ、IL-2和α-CD3)诱导培养,分别于0、7、10、13、15d时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细胞亚群的频率。结果动态分析发现培养过程中CD3+细胞频率迅速增加,至10d时到达平台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CD3+CD8+T细胞和CD3+CD56+细胞比例持续增加,表现出良好的扩增能力,且与患者基线ALT水平无关。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IK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第10天,CD3+细胞呈现高扩增,且CD3+CD8+T细胞和CD3+CD56+细胞扩增状态良好,此时回输治疗可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毅 杨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HBV)DNA转阴时的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差异。方法收集CHB患者60例,分为两组,干扰素组30例,核苷(酸)类似物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HBV DNA转阴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 目的探讨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HBV)DNA转阴时的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差异。方法收集CHB患者60例,分为两组,干扰素组30例,核苷(酸)类似物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HBV DNA转阴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后HBV DNA未转阴者,于治疗48周时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收集30例正常人外周血测T细胞亚群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CHB患者T细胞亚群中CD4+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百分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干扰素组及核苷(酸)类似组的HBV DNA转阴组与未转阴组相比较,CD8+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细胞前者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在干扰素治疗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高于后者;在核苷(酸)类似物组中,虽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扰素组及核苷(酸)类似物组的HBV DNA转阴患者,其CD4+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CD8+T细胞百分数虽下降,但在干扰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核苷(酸)类似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中HBV DNA未转阴患者,其CD4+、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治疗前的免疫状态对抗病毒效果有预示作用,抗病毒前患者免疫状态较好的,其抗病毒疗效可能也较好。两类抗病毒药物均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状态。CHB患者检测T细胞亚群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 抗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