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秦敬莉 王雷 +1 位作者 马运聪 姚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CHF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研究组最终脱落3例,对照...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CHF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研究组最终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片。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发作次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CHF伴心律失常患者可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达格列净 左西孟旦 效果
下载PDF
振源胶囊结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余开颜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振源胶囊联合胺碘酮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胺碘酮治疗,... 目的探究振源胶囊联合胺碘酮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接受振源胶囊结合胺碘酮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心功能)、心律失常复发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研究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86.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5.35%,均高于对照组60.47%、76.74%(均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心律失常复发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6%,与对照组6.99%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振源胶囊结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效果相比胺碘酮单药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更好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振源胶囊 胺碘酮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心室重塑、心功能分级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王云菲 王联发 +7 位作者 章帮助 童全秀 陈振 陆洪涛 陈晨 黄猛珣 侯勇 张建锋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室重塑、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接受治疗的CHF合并VA患者为...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室重塑、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接受治疗的CHF合并VA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60例患者为单药组;根据组间基线匹配的原则,选择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的64例患者为联合用药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心室重塑[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和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率变异性[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 index)及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心电图参数[PR间期、QTc间期和24 hQT变异度(24 hQTV)]、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超敏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Ⅳ级的比例均降低,且联合用药组的比例低于单药组;LVPWT、IVST和LVMI以及TNF-α、IL-1β和hs-CRP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用药组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NN、SDNN index、SDANN index和rMSSD以及PR间期、24 hQTV均有所升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单药组;两组QTc间期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CHF合并VA,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缓解心律失常,改善患者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心室重塑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急救治疗效果分析
4
作者 卓秀玲 吴发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岁),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35例)和吸氧组(35例)。2组患者均立即...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岁),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35例)和吸氧组(35例)。2组患者均立即实施急救,同时吸氧组立即实施面罩吸氧治疗,无创通气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预后。结果无创通气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心率均优于吸氧组,无创通气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52.16±7.24)%,高于吸氧组的(48.25±6.38)%(P<0.05)。无创通气组治疗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amino 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为(1682.36±308.74)ng/L,低于吸氧组的(2056.71±294.63)ng/L(P<0.05),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低于吸氧组(P<0.05)。无创通气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等炎症指标低于吸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时实施无创呼吸机呼吸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 并发症 急救效果 呼吸支持
下载PDF
Impact of potentially lethal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on long-term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被引量:8
5
作者 Liu Ye-hong Su Jing-ying +7 位作者 Wang Lin-jie Li Jin-ping Zhou Qing-fen Gan Qian Chai Xi-chen Dai Li-ying Zhang Feng-ru Shen Wei-f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63-568,共6页
Background Potentially lethal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PLVAs) occur frequently in survivor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in other forms of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s.This study in... Background Potentially lethal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PLVAs) occur frequently in survivor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in other forms of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LVA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Methods Data concerning demographics,etiology of heart failure,NYHA functional class,biochemical variables,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and medical treatments were collected by reviewing hospital medical records from 1080 patients with NYHA Ⅱ-Ⅳ and a left ventricular (LV) ejection fraction ≤45%.PLVAs were defined as multi-focal ventricular ectopy (〉30 beats/h on Holter monitoring),bursts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and non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All-cause mortality,sudden death,and rehospitalization due to worsening heart failure,or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during 5-year follow-up after discharge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occurrence rate of PLVAs in CHF was 30.2%,and increased with age; 23.4% in patients 〈45 years old,27.8% in those between 45-65 years old,and 33.5% in patients 〉65 years old (P=0.033).Patients with PLVAs had larger LV size and lower ejection fraction (both P 〈0.01) and higher all-cause mortality (P=0.014) during 5-year follow-up than those without PLVAs.Age (OR 1.041,95% Cl 1.004-1.079,P=0.03) and LV end-diastolic dimension (OR 1.068,95% Cl 1.013-1.126,P=0.015)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the occurrence of PLVAs.And PLVA w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for all-cause mortality (RR 1.702,95% Cl 1.017-2.848,P=0.031) and sudden death (RR 1.937,95% CI 1.068-3.516,P=0.030) in patients with CHF.Conclusion PLVAs are common and exert a negative impact on Iona-term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art failure arrhythmia OUTCOME ELECTROCARDIOGRAPHY
原文传递
COVID-19 and the heart 被引量:1
6
作者 Andrew Xanthopoulos Angeliki Bourazana +8 位作者 Grigorios Giamouzis Evangelia Skoularigki Apostolos Dimos Alexandros Zagouras Michail Papamichalis Ioannis Leventis Dimitrios E Magouliotis Filippos Triposkiadis John Skoularigis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8期9970-9984,共15页
An outbreak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occurred in December 2019 due to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which is a strain of SARS-Co V.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present a... An outbreak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occurred in December 2019 due to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which is a strain of SARS-Co V.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present a wide spectrum of manifestations ranging from mild flu-like symptoms,cough,fever and fatigue to severe lung injury,appearing as bilater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or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lthough SARS-Co V-2 infection predominantly offends the respiratory system,it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s well.For example,patients with COVID-19 may either develop type 2 myocardial infarction due to myocardial oxygen demand and supply imbalance 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sulting from excess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he primary infection.The incidence of COVID-19 related myocarditis is estimated to be accountable for an average of 7% of all COVID-19 related fatal cases,whereas heart failure(HF) may develop due to infiltration of the heart by inflammatory cells,destructive a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micro-thrombosis and new onset or aggravated endothelial and respiratory failure.Lastly,SARSCo V-2 can engender arrhythmias through direct myocardial damage causing acute myocarditis or through HF decompensation or secondary,through respiratory failure or sev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n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COVID-19 relate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acute coronary syndromes,myocarditis,HF,arrhythmias) and discuss the main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Virus COMPLICATIONS CARDIAC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heart failure MYOCARDITIS arrhythmiaS
下载PDF
家庭延伸护理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路毅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延伸护理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 目的:探讨家庭延伸护理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医嘱依从性、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医嘱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3,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1、8.323,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3、5.547、8.668、7.752、8.039、9.685,P<0.05)。结论:家庭延伸护理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遵医行为,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自我效能,增强其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家庭延伸护理 自我效能 自护能力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天力 蒲凤兰 +5 位作者 王宇 赖思佳 郑相颖 俞德帅 王显 庞兴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38-34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SinoMed数据库,搜集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RCT,包括16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稳心颗粒,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RR=1.25,95%CI为1.19~1.32,P<0.00001)、提高左室射血分数(WMD=7.46,95%CI为6.91~8.00,P<0.0001)、减少24 h室性早搏总数(SMD=-2.05,95%CI为-3.73~-0.37,P=0.02)、降低静息心率(WMD=-7.97,95%CI为-10.51~-5.42,P<0.0001)、降低N端脑利尿钠肽前体水平(SMD=-1.29,95%CI为-1.66~-0.93,P<0.0001)、减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WMD=-3.31,95%CI为-5.15~-1.47,P=0.0004)。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9,95%CI为0.34~0.71,P=0.0002)。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中医药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sST2水平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叶为 刘小燕 +2 位作者 赵茂宇 潘文旭 朱佑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66-571,577,共7页
目的探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并行CRT的慢性心力衰... 目的探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并行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RT后1年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未发生VA组141例和发生VA组38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CRT后1年室性心律失常指标[校正的QT间期(QTc)、校正后Tp⁃Te间期(Tp⁃Tec)],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CRP、sST2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hs⁃CRP、sST2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Pear⁃son法分析血清hs⁃CRP与sST2以及二者分别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红蛋白(Hb)、心肌肌钙蛋白I(cTnI)、QTc、Tp⁃Tec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hs⁃CRP、sST2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VA组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人数所占比例及cTnI、QTc、Tp⁃Tec、hs⁃CRP、sST2水平高于未发生VA组(χ^(2)/t=12.604、11.417、9.135、9.513、12.967、23.484,P均<0.001),LVEF、Hb水平低于未发生VA组(t/P=4.312/<0.001、2.531/0.01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与sST2水平呈正相关(r/P=0.716/<0.001),血清hs⁃CRP、sST2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cTnI、QTc、Tp⁃Tec、室性心律失常呈正相关(hs⁃CRP:r=0.629、0.558、0.672、0.704、0.764,P均<0.001;sST2:r=0.657、0.542、0.618、0.693、0.782,P均<0.001),与LVEF、Hb水平呈负相关(hs⁃CRP:r=-0.583、-0.605,P均<0.001;sST2:r=-0.551、-0.629,P均<0.001)。血清hs⁃CRP、sST2及两者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87、0.964,两者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单项预测(Z/P=2.882/0.004、2.250/0.025);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cTnI高、QTc高、Tp⁃Tec高、hs⁃CRP高、sST2高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772(1.158~2.711)、2.066(1.243~3.431)、1.488(1.120~1.977)、1.596(1.095~2.325)、2.307(1.343~3.963)、1.819(1.210~2.735)],LVEF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53(0.738~0.986)]。结论慢性心力衰竭CRT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hs⁃CRP、sST2水平呈高表达,两者联合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两者升高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室性心律失常 高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 分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复合用药组,每组35例。单独用药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复合用药组在对照... 目的 分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复合用药组,每组35例。单独用药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复合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PR间期、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R、PR间期、QTd、QTcd、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复合用药组HR(65.21±2.61)次/min、QTd(50.12±2.01)ms、QTcd(51.16±2.01)ms、血清C反应蛋白(6.44±1.21)mg/L、脑钠肽(78.45±2.67)pg/ml均显著低于单独用药组的(75.01±4.52)次/min、(67.56±3.10)ms、(67.21±4.12)ms、(8.21±1.42)mg/L、(88.21±11.27)pg/ml, PR间期(467.50±84.12)ms、左心室射血分数(57.01±4.21)%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的(397.45±56.12)ms、(53.01±4.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纠正心力衰竭,且可改善血液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抚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诊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抚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诊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1、2、3个月后,记录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3个月后,记录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DV、LVESV均明显降低,研究组分别为(131.3±30.6)、(67.3±18.4)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5±32.5)、(85.4±19.8)mL,LVEF明显升高,研究组为(48.7±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后,研究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7.5%、87.5%、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60.0%、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维持患者窦性心律,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美托洛尔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相关并发症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娜 何秀丽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5期3032-3036,共5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心血管相关并发症是导致MH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且以透析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室...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心血管相关并发症是导致MH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且以透析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室肥厚、血管钙化最常见,而诱发MHD患者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慢性微炎症状态、高脂血症、高磷血症以及透析相关特异性危险因素等。因此,综合评估MHD患者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并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MHD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相关并发症 透析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鑫 陈安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NT-Pro BNP水平、6 min步行测试结果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均有缓解,试验组NT-Pro BNP水平、6 min步行测试结果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明确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为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整体护理),常规护理主要...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明确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为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整体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协助患者接受常规检查,为其讲解疾病基础知识,检测其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各项检查结果等。整体护理主要内容有给予患者健康知识宣教,以健康手册为基础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原因、注意事项等,强化心理疏导,及时分析患者不良情绪,明确其产生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做好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差异化饮食方案,采取运动指导,在患者病情许可情况下,引导其适当运动,包括床上被动运动训练以及主动运动训练,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等。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在呼吸频率、脉搏、收缩压、舒张压、FEV_(1)/FVC、FVC和FEV_(1)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整体护理方案,不仅能够减轻临床病症,改善肺功能,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整体护理 肺功能
下载PDF
心电图参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及脑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蔡玲 李振华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0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参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心电图参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40例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及hs-CRP、BNP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心电图参数及hs-CRP、BNP水平。结果观察组QTc和TP-Te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参数与hs-CRP、BNP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参数 高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复极离散度指标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业莹 沈傲 +2 位作者 黄晶晶 白雪松 梁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3965-3967,396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相关复极离散度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治疗的6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34例,非恶性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心电图相关复极离散度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治疗的6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34例,非恶性心律失常组34例。分析两组间心电图指标QT间期、心率校正QT间期、Tp-Te间期、Tp-Te间期离散度、Tp-Te/QT是否存在差异,这些指标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否具有预测价值。结果:两组间比较,QT间期、心率校正QT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Tp-Te间期、Tp-Te间期离散度、Tp-Te/Q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p-Te间期(P<0.05),Tp-Te间期离散度、Tp-Te/QT(P<0.001)。绘制ROC曲线分析得出Tp-Te间期离散度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最高,AUC、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95%CI分别为0.947、38ms、88.2%、94.1%、0.891~1.000,Tp-Te/QT次之,QT、QTc、Tp-Te三者预测价值较低。结论:心电图相关复极离散度指标中,Tp-Te间期离散度是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最佳预测指标,Tp-Te间期、Tp-Te/QT也可为诊断提供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复极离散度指标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王红光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9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HF)患者心肺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HF)患者心肺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心率变异性、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左心室后壁厚度、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1、-4.603、-6.168、-9.763、-8.313、-8.449,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及交感神经活性指标低频段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1、4.987、3.524、4.671、5.338,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HF患者可改善心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 心肺功能 炎症
下载PDF
个性化营养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鲁春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营养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与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个性化营养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与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臀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BMI、TSF、AMC、TP、ALB、PA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清CRP、IL-6水平和MLHFQ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营养护理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MLHFQ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营养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状态 炎性因子 并发症发生率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尚蒙 高晓龙 +3 位作者 匡晓晖 张曦 张进 王礼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V)对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射血分数下降性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V)对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射血分数下降性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接受S/V治疗并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HFrEF患者。(1)统计患者随访12个月时S/V剂量,治疗3月、6月、12月时心脏彩超指标(LVEF、LVEDD、LAD);(2)ICD记录的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治疗情况,动态心电图指标:平均每小时室性早搏次数、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校正后的平均QT间期(QTc)。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1)随访1 a时,S/V的平均用药剂量为94.6 mg,bid。(2)随访3月LVEF、LVEDD、LAD均较治疗前改善;随访6月LVEF、LVEDD、LAD较治疗3月时改善;随访12月LVEF、LVEDD、LAD较治疗6月时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随访1~6月相比较,随访7~12月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监测室速发作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治疗前相比较,随访1 a患者SDNN由(94.38±26.42)ms增加至(102.23±20.36)ms;平均QTc由(441.92±10.64)ms缩短到(411.46±6.00)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HFrEF患者服用S/V治疗的1 a内心脏结构及功能持续改善;(2)随访期间S/V减少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希氏束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龙历 文松海 +3 位作者 王治忠 李奕斐 曾召平 罗琳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0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希氏束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律失常、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希氏束起搏植入术。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 目的分析希氏束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律失常、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希氏束起搏植入术。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心功能、心律失常、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结果(1)患者手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指标(maximum rate of change of left chamber pressure,LVdp/dt)高于术前外,术后其余心功能指标均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前后的室性早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术后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各项生活质量分值均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氏束起搏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此种干预形式不仅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提升,并且还可使心律失常状态得到缓解,有助于提高其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希氏束起搏 心功能 心律失常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