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herapeutic Role of Guided Mental Imagery in Treating Stress and Insomnia: A Neur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1
作者 Ravinder Jerath Connor Beveridge +1 位作者 Michael Jensen Ruchir Paladiya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20年第1期21-39,共19页
Excessive distress and insomnia are much too common in the modern world and often lead to a myriad of detrimental effects including loss of cognitive ability and even physical ailments such as cancer. Current pharmace... Excessive distress and insomnia are much too common in the modern world and often lead to a myriad of detrimental effects including loss of cognitive ability and even physical ailments such as cancer. Current pharmaceutical treatments can be addictive, detrimental to health, and in the case of insomnia don’t produce naturalistic sleep. We present a viewpoint on a potential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distress and insomnia that harnesses specific mental imagery as a component of mind/body relaxation technique. Via our perspective on the modern nature of stress and insomnia, ou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how specific guided mental imagery can be used to treat these ailments, and our review on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treatment with mental imagery, we hope to stimulate further research into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with mental imagery which has traditionally been neglected. This perspective on the pathology of insomnia and distress is founded in prevailing “dysevolution” and hyper-arousal theories. Hyper-arousal is characterized in part by a vicious cycle of chronic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imulation/distress. We argue for spatially based mental imagery in the form of nighttime-sky imagery to attenuate such pathology by breaking one away from a vicious cycle of stimulation and distress and discuss neuropsychological bases for its potential treatment mechanisms which include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a phenomenal foundation of conscious 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IMAGERY GUIDED IMAGERY INSOMNIA chronic stress HYPERAROUSAL Vicious Cycle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小鼠心理行为及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莉 李敏芳 +1 位作者 薛朝霞 陈永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小鼠情绪行为以及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应激组,每组25只。采用自制的束缚制动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应激后进行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摘眼球取血采用ELISA方...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小鼠情绪行为以及血清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应激组,每组25只。采用自制的束缚制动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应激后进行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摘眼球取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应激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1),探究活动显著减少(P<0.01),粪便次数显著增多(P<0.01);悬尾实验中,应激组小鼠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应激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可以导致机体行为发生改变,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应激 心理行为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丁岩 王艳红 李颖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搜集我院2018年1-5月间就诊的老年慢病患者共计532例。入院当天在医护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完成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搜集我院2018年1-5月间就诊的老年慢病患者共计532例。入院当天在医护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完成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中文版CD-RISC心理弹性量表及一般健康量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CHQ-20)。结果:婚姻状况在心理健康(F=8.21,P<0.01)及心理弹性(F=7.23,P<0.01)中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丧偶的老年慢病患者心理健康及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已婚、未婚和离婚的慢病患者;性别在心理压力中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8.29,P<0.01),女性的心理压力显著高于男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力(β1=-0.41,P<0.01)。心理压力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预测力(β=-0.27,P<0.01),心理弹性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心理韧性
下载PDF
上海市某社区慢性病患者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及与心理健康风险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英 徐言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慢性病患者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及与心理健康的风险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300例慢性病患者以及年龄、性别配对的300例健康人群,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修订版生活事件量表(LES)调查2组家庭生活、社交、工作...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慢性病患者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及与心理健康的风险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300例慢性病患者以及年龄、性别配对的300例健康人群,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修订版生活事件量表(LES)调查2组家庭生活、社交、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事件总得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2组心理健康情况,并对LES条目与SCL-90条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ES量表中,观察组家庭生活、社交、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事件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CL-90量表中,观察组抑郁、躯体化、恐怖、强迫、焦虑、精神病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偏执、人际关系、敌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生活、社交、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事件总得分与抑郁、躯体化、恐怖、强迫、焦虑、精神病症状均呈正相关(P<0.01),与偏执、人际关系、敌对无相关性(P>0.05)。结论上海市某社区慢性病患者生活事件应激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事件应激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患者 生活事件应激水平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健康风险评价及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会元 张海萍 +1 位作者 杨均海 张树超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6期21-23,共3页
以量表问卷形式,对504人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及干预观察,结果发现,评价和干预前后的风险指标具有显著改善,其中血糖78.57%、甘油三脂65.57%、胆固醇58.33%、高血压60.0%、体重指数38.86%的恢复正常;运动锻炼提高了54.17%、吸烟率和饮酒... 以量表问卷形式,对504人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及干预观察,结果发现,评价和干预前后的风险指标具有显著改善,其中血糖78.57%、甘油三脂65.57%、胆固醇58.33%、高血压60.0%、体重指数38.86%的恢复正常;运动锻炼提高了54.17%、吸烟率和饮酒率分别降低了41.66%和25.2%、睡眠质量好转20.83%、嗜好高脂肪饮食降低了25.0%、高纤维饮食摄入提高了29.17%、摄盐超标降低了20.83%、疲劳症状消失了33.33%、对生活和工作不满意降低了20.83%、心理或精神压力降低了37.50%。以上数据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的人均医疗消费较评价前降低了66.30%,两者的比值为1:0.34,P<0.01。证实健康评价与干预对提高人口健康素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降低医疗支出有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健康素质 风险评价 干预 预防和控制 统计学意义 运动锻炼 饮食摄入 医疗支出 医疗消费 压力降低 体重指数 睡眠质量 疲劳症状 健康评价 甘油三脂 风险指标 发生发展 饮酒率 吸烟率 高脂肪
下载PDF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林甜甜 衣沈妮 赵凌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以及患者对维持生命... 目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以及患者对维持生命治疗的态度和临终治疗护理意愿。结果除身体不适和食物关注外,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及其整体生存质量、负面情绪、疏离感、存在困扰、医护关注、社会支持、生活价值等维度较干预前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状态总分及其维度(心理痛苦、生活扰乱程度、负性情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患者对心肺复苏、人工辅助呼吸的接受率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干预前患者临终照护意愿以延续生命为主;干预后以减轻痛苦为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立照护计划可提高老年呼吸慢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反应,引导患者理性对待维持生命治疗和表达临终治疗护理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呼吸慢病 生存质量 患者家属 心理应激 安宁疗护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于鑫 李廷利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以空瓶刺激慢性心理应激模型,结合大鼠皮层脑电图描记与分析,观察其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空瓶刺激诱发的慢性心理应激可以明显减少大鼠睡眠SW S2期,相对延长SW S1期,减少... 目的:研究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以空瓶刺激慢性心理应激模型,结合大鼠皮层脑电图描记与分析,观察其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空瓶刺激诱发的慢性心理应激可以明显减少大鼠睡眠SW S2期,相对延长SW S1期,减少总睡眠时间。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可以引发大鼠的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应激 睡眠障碍 空瓶刺激
下载PDF
长期精神紧张建立抑郁症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龚宇 徐腾鹤 +4 位作者 钱婷婷 罗颖 陈浩 赵丽君 吴晓光 《实验动物科学》 2019年第6期23-26,32,共5页
目的采用长期精神紧张刺激建立动物抑郁症模型。方法选用C57BL/6 J雄性4周龄小鼠17只,体质量(11.05±1.65)g,随机分为对照组、长期精神紧张刺激(LTMS)组。LTMS组单笼饲养并连续21 d每天给予猫惊吓3 h和剥夺睡眠12 h。实验组通过测... 目的采用长期精神紧张刺激建立动物抑郁症模型。方法选用C57BL/6 J雄性4周龄小鼠17只,体质量(11.05±1.65)g,随机分为对照组、长期精神紧张刺激(LTMS)组。LTMS组单笼饲养并连续21 d每天给予猫惊吓3 h和剥夺睡眠12 h。实验组通过测定摄食量变化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行为学变化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TMS组摄食量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旷场试验中,LTMS组小鼠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LTMS组小鼠闭合臂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进入开臂次数比例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精神紧张模型表现出行为绝望、活动能力下降、兴趣丧失、焦虑与抑郁症临床表现相似的症状,可作为抑郁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模型 长期精神紧张 C57BL/6 J小鼠
下载PDF
应激反应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秀莲 周媛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解读应激反应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程度。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对124例AsC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sC组SCL-909组症... 目的通过调查解读应激反应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程度。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对124例AsC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sC组SCL-909组症状群中7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恐惧、焦虑、抑郁、躯体化4因子改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SAS、SDS所得标准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由于对HBV感染认知偏差引起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致90%以上的AsC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躯体和精神症状,如持续性的应激反应不能及时消除,不但会严重影响AsC心理健康,也会严重影响AsC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 应激反应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