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EG-controlle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rehabilitation for chronic stroke:system desig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Long Chen Bin Gu +5 位作者 Zhongpeng Wang Lei Zhang Minpeng Xu Shuang Liu Feng He Dong Ming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740-749,共10页
Strok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s that threaten human life and health.It is a major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the clinic.New strategies for motor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are undergoing exploration.... Strok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s that threaten human life and health.It is a major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the clinic.New strategies for motor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are undergoing exploration.We aimed to develop a novel artificial neural rehabilitation system,which integrates 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technologies,for limb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stroke.We conducted clinical trials(including controlled trials)in 32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BCI-FES group and the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group.The changes in outcome measures dur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and the trends of ERD values based on EEG were analyzed for BCI-FES group.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in Fugl Meyer Assessment of the Upper Extremity(FMA-UE)and Kendall Manual Muscle Testing(Kendall MMT)scores of the BCI-FE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ham group,which indicated the practicalit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BCI-FES system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change in the laterality coefficient(LC)values based onμ-ERD(ΔLCm-ERD)had high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hange in FMA-UE(r=0.6093,P=0.012),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ploring novel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LECTROENCEPHALOGRAM laterality coefficient chronic stroke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程欣欣 张玲玲 +5 位作者 刘婉 刘莉 杨永超 高润 朱慧敏 张传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 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和对照组(n=11)。对照组采用tDCS伪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Dual-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limb scale,FMA-UL)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测评量表对患者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对比治疗前后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L、ADL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区与全脑FC分析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健侧M1区到患侧枕中回、健侧舌回、健侧角回FC降低(P<0.01);患侧M1区未见FC变化脑区。治疗后研究组健侧M1区到健侧小脑、健侧小脑蚓部FC降低,到患侧中央前回FC增加(P<0.01);患侧M1区到患侧小脑、患侧颞中回FC增加,到健侧中央前回FC降低(P<0.01)。结论:Dual-tDCS对大脑的神经调控作用可改善慢性期卒中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相关脑区的FC,可能是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tDCS 慢性期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连接 偏瘫
下载PDF
Impact of Strokes: The Burden of Care, Post-CVA Fatigue & Caregiver Role Strain
3
作者 Tanya Schlemmer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23年第8期487-499,共13页
Strokes and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s (CVAs) and related disease events are an unfortunate circumstance that inflicts individuals around the world and impacts people every day as individuals and their caregivers. Th... Strokes and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s (CVAs) and related disease events are an unfortunate circumstance that inflicts individuals around the world and impacts people every day as individuals and their caregiver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strokes or CVA events are life-changing for all those involved. As a result of long-term disability related to strokes, the caregiver may undergo many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factors that impact their daily lives. There is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react to the necessary change and as a result there may be differences in coping associated with these unexpected health circumstances. Many stoke victims experience motor,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psycho-social deficits and their caregivers may not be prepared for these abrupt life altering effects. The impact for caregivers, factors impacting strokes, and solutions for care will be addressed in the pape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st fatigue stroke (PFS) may be triggered by a dysfunction of the stress system. Family caregivers with a low level of social engagement may be more likely to perceived stress, and increased risk for caregiver role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s (CVA) Caregiver Role Stra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Post-stroke Fatigue (PSF)
下载PDF
联合图像配准的脑卒中病灶自动分割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欣蔚 许炜鑫 +4 位作者 陈勇 秦对 张冰玉 李章勇 王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7,共9页
针对目前慢性脑卒中的病灶分割准确性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深度图像配准的慢性脑卒中自动分割方法。采用深度拉普拉斯金字塔图像配准网络,在微分同胚映射的空间内以从粗到细的方式获得大脑分区,以得到病灶位置的解剖先验信息;... 针对目前慢性脑卒中的病灶分割准确性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深度图像配准的慢性脑卒中自动分割方法。采用深度拉普拉斯金字塔图像配准网络,在微分同胚映射的空间内以从粗到细的方式获得大脑分区,以得到病灶位置的解剖先验信息;将原始磁共振图像和配准阶段的分区结果联合,输入到加入了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块的U-Net进行病灶分割。在公开的数据集ATLAS上进行测试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慢性脑卒中病灶分割的准确性,比经典的2D U-Net提升了4.4百分点,证明了基于深度图像配准的大脑分区先验可有效增强模型对病灶的分割性能,更好的组织分割能提高病灶分割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卒中 图像配准 病灶分割
下载PDF
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共病现状及共病模式分析:基于河南省三甲医院数据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倩倩 周统 +2 位作者 刘志辉 潘晔 王留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背景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且这种共病状态对患者的健康生活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有关缺血性脑卒中共病现状及共病模式的研究尚少。目的了解河南省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共病现状,并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共病之间的关... 背景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且这种共病状态对患者的健康生活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有关缺血性脑卒中共病现状及共病模式的研究尚少。目的了解河南省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共病现状,并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共病之间的关联性,为缺血性脑卒中共病的管理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5岁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缺血性脑卒中的共病情况,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究中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共病模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85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90.0%(1516/1685)患者至少共患1种慢性病;13.6%(230/1685)共患2种慢性病,26.9%(454/1685)共患3种慢性病,49.4%(832/1685)共患4种及以上慢性病。共患病中患病率高的慢性病为高血压1047例(62.1%)、血脂异常755例(44.8%)。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与男性相比,女性共病患病率较高(χ^(2)=14.516,P<0.05);随着年龄增加,共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48.889,P<0.001);随着受教育程度升高,共病患病率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30.890,P<0.001)。聚类分析得出4种共病模式,分别为心血管代谢模式(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发作和糖尿病)、以肝-肺-胃肠道-泌尿疾病为特征模式(慢性肺部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精神-退行性疾病模式(神经或精神问题、关节炎或风湿病、与记忆相关的疾病)、癌症。结论河南省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人群中共病患病率较高,其共病模式包括心血管代谢模式、以肝-肺-胃肠道-泌尿疾病为特征模式、精神-退行性疾病模式、癌症,其中心血管代谢模式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较大,应加强对其筛查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慢性病共病 共病模式 心血管疾病 代谢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河南
下载PDF
构建慢性病健康促进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为例
6
作者 贝兰 彭峥 +2 位作者 曾左宽 周宪 刘瑞 《现代医院》 2024年第9期1453-1455,1459,共4页
分析总结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在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过程中,聚焦慢性病健康促进工作,以脑卒中防控为重点,通过建立卒中防治网、推进高危因素筛查、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强化专业培训和健康宣教等,将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提前,提升民众健康... 分析总结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在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过程中,聚焦慢性病健康促进工作,以脑卒中防控为重点,通过建立卒中防治网、推进高危因素筛查、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强化专业培训和健康宣教等,将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提前,提升民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形成特色慢性病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 医院 健康宣教 慢性病 脑卒中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7
作者 张雨 栗江霞 +3 位作者 姜改英 崔永菁 郭巧玲 王滢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1期3936-3940,共5页
目的: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探究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初期的疾病体验。方法: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发病初期的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目的: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探究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初期的疾病体验。方法: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发病初期的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为理论指导,提炼出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在发病初期3个方面的真实体验。疾病相关行为方面,包括疾病体验差、疾病自我反思和疾病知识缺乏;自我概念行为方面,包括活在当下、坦然应对,回避现实、丧失自我和抵触社交、病耻感重;日常生活行为方面,包括角色适应障碍、保健意识增强和经济负担过重。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关注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真实体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干预,促进病人心身健康,帮助病人更好地回归家庭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脑卒中 偏瘫 发病期 护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情况分析
8
作者 滕丽婷 谢小华 +4 位作者 曹思敏 曲艳玲 高茂凤 胡守娣 肖仕艳 《内科》 2024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特征,为社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21名在大鹏新区葵涌、三溪高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特征,为社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21名在大鹏新区葵涌、三溪高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居民的一般特征、慢性病和慢性病共病患病情况,并分析慢性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21名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居民中,脑卒中风险等级低危44人(13.7%),中危39人(12.1%),高危238人(74.1%);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者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年龄≥60岁者,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高于年龄≥60岁者;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为74.45%,其中男性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女性,腹型肥胖者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非腹型肥胖者(均P<0.05)。列联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高,建议应用多病共管的模式,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并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慢性病 共病 深圳市 患病率筛查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CKD合并脑卒中的组方用药分析
9
作者 祝昌昊 郭杏林 +3 位作者 杨精华 刘远航 王耀光 唐阁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脑卒中(CS)的临床用药规律。收集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CKD合并CS的处方,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统计分析用药频次、性味及归经,对处方中的药物进...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脑卒中(CS)的临床用药规律。收集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CKD合并CS的处方,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统计分析用药频次、性味及归经,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利用SPSS Modeler 18 Apriori算法对所有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最终纳入544个处方,涉及中药258味,总用药频次8 886次。药性以寒性、温性、平性居多;药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多为脾经、肝经;得出13个关联组合药对和5个核心药物组合。中医药对CKD合并CS患者的治疗,根据气虚血瘀、脾肾两虚的病机特点,主要采用健脾益气、补肾活血的组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脑卒中 数据挖掘 药物组合 脑肾同治
下载PDF
慢性病叙事下的中风康复家庭研究——基于河北省T市中医院康复大厅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天一 刘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8,共7页
背景在中风加剧家庭与社会负担的背景下,基于医院田野经验的康复家庭研究尚有欠缺。目的从病患、家属、家庭和医者四种叙事视角,分析医院康复大厅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氛围。方法本文访谈对象均来自2021年4—7月T市中医院康复科,从患者叙事... 背景在中风加剧家庭与社会负担的背景下,基于医院田野经验的康复家庭研究尚有欠缺。目的从病患、家属、家庭和医者四种叙事视角,分析医院康复大厅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氛围。方法本文访谈对象均来自2021年4—7月T市中医院康复科,从患者叙事、家属叙事、家庭叙事、医生叙事四个方面,考察康复大厅内的社会文化氛围。结果中风康复患者在自身与集体的共同进步中感受到“创伤后成长”的正向体验;家属在互相交流中自发建构起俱乐部文化,并在陪伴中起到了“医患桥梁”等作用;作为整体的中风康复家庭承受两方面张力,即家庭经济负担的外部张力和家属患者之间难以互相理解的内部张力;医生能更加理性看待中风康复家庭,通过医生-患者与教师-学生的关系对比,阐明医生在与患者相处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教师的角色。结论通过对康复大厅社会文化氛围的分析,指出中风防治面临防治重心难以下沉和部分患者难以就医的困难。医学人文研究尤其是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建构积极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风康复 慢性病 经济负担 质性研究 医学人类学 医学人文
下载PDF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 of Truncal Exercises after Stroke to Improve Gait and Muscle Activity 被引量:1
11
作者 Byoung-Sun Park Ji-Woong Noh +8 位作者 Mee-Young Kim Lim-Kyu Lee Seung-Min Yang Won-Deok Lee Yong-Sub Shin Ju-Hyun Kim Jeong-Uk Lee Byong-Yong Hwang Junghwan Kim 《Neuroscience & Medicine》 2016年第4期149-156,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trunk exercise program on the gait and muscle activity in stroke patient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pilot study included six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trunk exercise program on the gait and muscle activity in stroke patient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pilot study included six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The outcomes wer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 and spatiotemporal gait parameters. In analysis of sEMG,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pre- and post-training of 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 in rectus abdominis and external abdominal oblique muscle, but it tended to increase. However, the gait paramet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walking speed, walking cycle, and affected stride length in stroke patien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runk exercise program may in part improve the gait of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nk Exercise Program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下载PDF
脑卒中病人过渡期护理研究进展
12
作者 梁妍 谭寅虎 +1 位作者 邢慧敏 王洋 《循证护理》 2024年第5期845-849,共5页
综述过渡期护理的概念与起源,脑卒中病人过渡期护理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以期为改变病人疾病转归结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过渡期护理 脑卒中 照护者 慢性病 综述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潜在类别分析
13
作者 王贝贝 段思雨 +1 位作者 侯铭 李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选取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5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选取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5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资源问卷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可分为低个体应对组(30.88%)、高水平资源利用组(50.18%)和高医疗资源-低邻里社区组(18.95%)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发病情况、患病年限、脑卒中家族史、并存疾病数量、自理程度是资源利用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存在异质性,分为3个潜在类别,卒中教育需根据不同类别患者采取针对性教育,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源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慢性病资源利用 潜在类别分析
下载PDF
Stroke recovery enhancing therapies:lessons from recent clinical trials
14
作者 Andreas Rogalewski Wolf-Rüdiger Schäbitz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717-720,共4页
Poststroke recovery processes include restoration or compensation of function,respectively functions initially lost or new functions acquired after an injury.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can enhance these processes and/o... Poststroke recovery processes include restoration or compensation of function,respectively functions initially lost or new functions acquired after an injury.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can enhance these processes and/or reduce processes impeding regeneration.Numerous experimental studies suggest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such treatments,but the results from recent large clinical trials using neuromodulators such as dopamine and fluoxetine are disappointing.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manifold affecting forward translation of results from animals models into the human situation.This"translational road block"is defined by differences between animals and humans with regard to the genetic and epigenetic background,size and anatomy of the brain,cerebral vascular anatomy,immune system,as well as clinical function and behavior.Backward blockade includes the incompatible adaption of targets and outcomes in clinical trials with regard to prior preclinical findings.For example,the design of clinical recovery trials varies widely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clinical endpoints,the inclusion a broad spectrum of stroke subtypes and clinical syndromes as well as different time windows for treatment initiation after infarct onset.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se aspec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cent stroke recovery trials with the goal to contribute to the currently biggest unmet need in stroke research-the development of a recovery enhancing therapy that improves the functional outcome of a chronic stroke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ETAMINE brain chronic stroke clinical trial DOPAMINE FLUOXETINE recovery regeneration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translation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评估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1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焦力群 +2 位作者 刘圣 卢光东 王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9-432,共14页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CICAO患者有较高的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CICAO慢性缺血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CICAO患者有较高的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CICAO慢性缺血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CICAO尚缺乏统一的评估和治疗方案。该专家共识对CICAO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结合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对CICAO患者的评估、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提出了针对性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国内神经病学医师对CICAO患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 缺血性卒中 影像学评估 治疗 共识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16
作者 王琳 严婷婷 司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6-861,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康复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便利选择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市某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评价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康复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便利选择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市某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配至医院南楼和北楼的2个病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康复干预的基础上,按照慢性疾病轨迹模式进行康复管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希望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度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89.492,P<0.001;F_(组间)=27.312,P<0.001;F_(交互)=14.059,P<0.001);2组患者3个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203.751,P<0.001;F_(组间)=5.802,P=0.019,F_(交互)=6.704,P=0.002);2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自主参与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40.061,P<0.001;F_(组间)=19.525,P<0.001;F_(交互)=7.984,P=0.001)。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康复管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希望,同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疾病管理 脑卒中 慢性疾病轨迹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谷胱甘肽改善卒中后抑郁和慢性社会挫败应激小鼠行为及其机制研究
17
作者 赵源 林森 杨清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5-785,共11页
目的探究抑郁症的潜在致病机制及谷胱甘肽的改善作用。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3组(n=20):无处理对照(SHAM)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组和慢性社会挫败应激(chronic social defeat depression,CSDS)模型... 目的探究抑郁症的潜在致病机制及谷胱甘肽的改善作用。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3组(n=20):无处理对照(SHAM)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组和慢性社会挫败应激(chronic social defeat depression,CSDS)模型组。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悬尾实验、糖水偏好实验等验证模型小鼠是否有抑郁样行为表现,取2种模型小鼠以及对照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进行神经递质靶向代谢组学测序。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索各组小鼠代谢物表达情况、筛选差异代谢物,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预测与抑郁模型相关的代谢通路,并对关键差异代谢物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表达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等铁死亡指标进行检测,外源性补充GSH观察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是否改善。结果神经递质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3组小鼠代谢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mPFC检测到的38种代谢物中,有6种在PSD组中特异性降低,有4种在CSDS组中特异性降低,而GSH、L-天冬酰胺和L-赖氨酸在PSD和CSDS组均表现出明显下降(P<0.05)。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涉及到的主要通路有谷胱甘肽代谢,β-氨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oxidized glutathione,GSH/GSSG)试剂盒检测发现两种抑郁模型小鼠mPFC还原型GSH明显减少(P<0.05),铁死亡指标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两种抑郁模型小鼠存在MDA升高并且GPX4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的表型(P<0.05),而对抑郁模型小鼠外源补充GSH可增加小鼠高架十字实验开臂时间和旷场实验中央区时间(P<0.05),并且降低悬尾实验静止不动时间(P<0.05),显著改善抑郁样行为表现。结论PSD以及CSDS小鼠脑组织存在13种代谢物失调,其中谷胱甘肽代谢异常引发的铁死亡可能在抑郁症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外源性补充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慢性社会挫败应激 代谢组学 谷胱甘肽 铁死亡
下载PDF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单个核细胞微小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18
作者 石媛媛 李娟利 +2 位作者 肖玲 蔡荟芝 郜珊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对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的274例...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差异表达与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对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院的274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对患者进行随访,直到2023年1月,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情况。miRNA微阵列用于分析基线循环miRNAs水平。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候选miRNAs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在随访期间[422(184~939)d],有24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患者服用抗凝剂、维生素K拮抗剂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基线PBMCs样本中分析了2549个miRNA的表达,并鉴定了20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定义为FC>1.3和P<0.05)。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非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的PBMCs样本中hsa-miR-1273g-3p、hsa-miR-286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hsa-miR-483-5p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表明,hsa-miR-1273g-3p[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45]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6%,hsa-miR-2861(AUC=0.614)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2%,hsa-miR-483-5p(AUC=0.82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80%。3种候选miRNAs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一种miRNA,其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1、90%、98%。结论PBMCs中hsa-miR-1273g-3p、hsa-miR-2861表达水平上调和hsa-miR-483-5p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微小RNA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系统炎症环路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应莉(综述) 牟君(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941-1944,1949,共5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SCI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炎症是PSCI研究的热点,既往研究表明炎症标志物、炎症细胞与...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SCI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炎症是PSCI研究的热点,既往研究表明炎症标志物、炎症细胞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但炎症如何诱发及加重PSCI仍不清楚。该综述提出PSCI发病与全身慢性炎症、肠道系统炎症、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三者有关的理论,三者间存在梯度炎症环路,相互影响,彼此作用。PSCI系统炎症环路可能是预测和治疗PSCI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全身慢性炎症 肠道系统炎症 中枢神经炎症 炎症环路 综述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陆敏杰 田园 +4 位作者 吴长伟 王冬缘 谢国浩 周子怡 王泳 《中国康复》 202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采用高强度间歇跑台进行训练)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训练),比较2组患者训练前和训练后2周...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采用高强度间歇跑台进行训练)和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训练),比较2组患者训练前和训练后2周的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10m步行测试(10MWT)、6min步行测试(6MWT)、简式Fugl-Meyer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结果:训练2周后,2组患者组内比较观察组FAC、BBS、10MWT、6MWT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训练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大腿酸痛外,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高强度间歇跑台训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且训练过程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慢性期 步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