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n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Artificial Inoculation Methods In Vitro on Resistance to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1
作者 祝朋芳 赵妮拉 +2 位作者 齐丹 刘娜 段玉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1期1640-1644,共5页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ed at exploring an effective way for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observation methods with the naked ey...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ed at exploring an effective way for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observation methods with the naked eye and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we had established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with six classifications and optimized artificial inoculation methods in vitro.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tled cuttings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petri dished leaves identification method both can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in vitro of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bottled cuttings identification method had shown better effects than petri dished leaves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was supposed to be best artificial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vitro.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had provided a scientific method for safe and effective researches on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and diffusion of this quarantin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CWR) Puccinia horiana Henn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In vitro Microscopy test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菌冬孢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394,共4页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horiana : the teliospores were germinated between 4 ℃ and 32 ℃,whil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range was 15 ℃ to 24 ℃,especially between 18 ℃ and 21 ℃.Water was necessary for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on.Without free water,it couldn’t germinate in 24 h,even with 100 % R.H.The propriety of pH for germination was pH 4 to 6.5, while pH 6 was the most favorite.2 % glucose solution promoted the germination of the teliospores evidently,whereas the fresh juice of chrysanthemum foliages restrained it prominently.Light didn’t influence on the ger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锈病 堀柄锈菌 冬孢子 萌发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循环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祝朋芳 齐丹 +4 位作者 段玉玺 毛洪玉 付印东 杨迎东 屈连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研究了光学显微镜下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菊花的过程。结果表明:病原菌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发育成2~4个担孢子。担孢子圆肾形,飞落到菊花叶表皮后萌发成菌丝,造成新的侵染点,菌丝成熟后发育成新的冬孢子,完成1个侵染循环... 研究了光学显微镜下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菊花的过程。结果表明:病原菌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发育成2~4个担孢子。担孢子圆肾形,飞落到菊花叶表皮后萌发成菌丝,造成新的侵染点,菌丝成熟后发育成新的冬孢子,完成1个侵染循环。未见夏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锈病 病原菌 侵染 显微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顺利 王红利 +1 位作者 雷增普 戴思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菊花白锈病(Puccinia horiana Henn.)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多国检疫性病害,在经济上给切花菊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切花菊产业化生产刚刚在我国兴起,国内对菊花白锈病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技术了解较少。现首次系统... 菊花白锈病(Puccinia horiana Henn.)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多国检疫性病害,在经济上给切花菊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切花菊产业化生产刚刚在我国兴起,国内对菊花白锈病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技术了解较少。现首次系统介绍国内外菊花白锈病的分布与为害、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国菊花白锈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同时探讨了菊花抗病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菊花白锈病 综合防治 菊花抗性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9,136,共5页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世界检疫性病害。针对菊花白锈病选取10种保护性药剂和13种治疗性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效果好、成本低的粉锈宁1000倍液和甲壳素+冰醋酸1000倍液作为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腈菌唑8000倍+代森锰...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世界检疫性病害。针对菊花白锈病选取10种保护性药剂和13种治疗性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效果好、成本低的粉锈宁1000倍液和甲壳素+冰醋酸1000倍液作为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腈菌唑8000倍+代森锰锌1200倍液和黑杀3000倍液作为治疗性药剂交替使用。还针对带菌插穗进行药剂处理,提出先蘸世高4000倍液再蘸生根粉,为从种苗切断传染源提供了依据。这些结果为有效控制菊花白锈病的传播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菊花白锈病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菊花品种‘紫荷’的抗白锈病相关基因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河 王顺利 戴思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6-935,共10页
【目的】筛选菊花中抗白锈病相关基因,研究菊花抗白锈病的分子机理。【方法】以菊花中对白锈病完全免疫的品种‘紫荷’为供试材料,对其叶片喷施106个白锈病冬孢子/mL蒸馏水,处理时间梯度为0 h、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 【目的】筛选菊花中抗白锈病相关基因,研究菊花抗白锈病的分子机理。【方法】以菊花中对白锈病完全免疫的品种‘紫荷’为供试材料,对其叶片喷施106个白锈病冬孢子/mL蒸馏水,处理时间梯度为0 h、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使用cDNA-AFLP技术分析这一接种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RT-PCR方法对表达结果进行验证。利用RACE技术克隆其中重要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采用MEGA 4.0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利用76对引物组合,共筛选出了约4 950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对其中80个表达差异显著的片段进行测序,最终得到51个差异片段的核苷酸序列。Blastx同源性比对发现,其中18个序列与已报道的抗病基因具较高同源性,其功能涉及到抗病、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反转录转座子以及植物基础代谢。RT-PCR验证结果表明,利用cDNA-AFLP技术获得了稳定表达的序列;使用RACE技术获得了其中两个编码植物14-3-3蛋白的基因:CmGFR01、CmGFR02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1 062 bp和1 098 bp,分别编码含260和271个氨基酸残基的开放阅读框。对序列进行分析发现,CmGFR01、CmGFR02属于高等植物中一类新的14-3-3基因亚家族。【结论】构建了菊花品种‘紫荷’在白锈病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谱,从基因组水平上识别了一批与抗白锈病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有助于解析植物抗白锈病的分子机理。分离得到的CmGFR01、CmGFR02可用于栽培菊花抗白锈病的分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白锈病 CDNA-AFLP 14-3-3基因
下载PDF
北京菊花白色锈病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永勤 黄丛林 +3 位作者 吴忠义 张秀海 李春华 梁宏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5,共2页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日光温室菊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经鉴定为菊花白色锈病。该病孢子最低萌发温度为4℃,最高萌发温度为29℃;超过30℃,孢子不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对16个菊花品种的温室...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日光温室菊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经鉴定为菊花白色锈病。该病孢子最低萌发温度为4℃,最高萌发温度为29℃;超过30℃,孢子不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对16个菊花品种的温室自然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对白色锈病抗性不同,香白梨和瑶台玉凤抗性最强,秋、黄秀风、秀雄和秀芳白抗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白色锈病 调查报告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抗性标准及人工离体接种鉴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祝朋芳 赵妮拉 +2 位作者 齐丹 刘娜 段玉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9-152,共4页
为使菊花白锈病的抗性鉴定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笔者将目测观察与显微镜检方法相结合,制定了菊花白锈病6级抗性鉴定标准,并优化了人工离体接种方法。结果表明,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均可用于菊花白锈病的离体鉴定;培养瓶... 为使菊花白锈病的抗性鉴定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笔者将目测观察与显微镜检方法相结合,制定了菊花白锈病6级抗性鉴定标准,并优化了人工离体接种方法。结果表明,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均可用于菊花白锈病的离体鉴定;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优于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是最佳的人工离体接种鉴定方法。该优化方法是评价菊花白锈病抗性的既安全又简单的接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锈病 堀氏菊柄锈菌 抗性标准 离体 显微镜检
下载PDF
栽培菊感染菊花白锈病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祝朋芳 赵妮拉 段玉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0,共4页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002于接种后第10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B76于接种后第11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随着病原菌的侵染,与对照相比,切花及盆栽的抗、感菊花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活性提高幅度及变化规律因酶而异,就同一种酶而言,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高幅度大;在菊花与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菊花白锈病的潜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这3种防御酶活性峰值高低及出现的早晚可作为菊花白锈病早期抗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菊 菊花白锈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CmWRKY15-1通过水杨酸信号通路调控菊花白色锈病抗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毕蒙蒙 刘迪 +2 位作者 高歌 祝朋芳 毛洪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9-628,共10页
【目的】菊花白色锈病是菊花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观赏品质。分析CmWRKY15-1在菊花抗白色锈病中的功能及防卫机制,为利用分子育种解决菊花产业中白色锈病病害问题提供借鉴。【方法】以菊花白色锈病抗病品种‘黄莺’为试验材料,构建Cm... 【目的】菊花白色锈病是菊花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观赏品质。分析CmWRKY15-1在菊花抗白色锈病中的功能及防卫机制,为利用分子育种解决菊花产业中白色锈病病害问题提供借鉴。【方法】以菊花白色锈病抗病品种‘黄莺’为试验材料,构建CmWRKY15-1过表达载体与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菊花,分别获得超表达与沉默植株株系,通过表型观察、病情指数统计及转基因植株内源SA含量变化、SA合成关键基因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探究CmWRKY15-1在水杨酸信号途径响应菊花白色锈病的功能。【结果】经遗传转化后获得超表达植株OE-9株系与沉默植株RNAi-4株系,接种后的表型鉴定和病情指数调查中RNAi-4株系病情指数为53.67,抗性反应表现为感病,而野生型植株接菌前后表型无变化,表明CmWRKY15-1的沉默降低了‘黄莺’对白色锈病的抗性。同时OE-9株系中内源水杨酸含量在接种前后与WT相比呈上升趋势,而RNAi-4株系中水杨酸含量降低,即CmWRKY15-1的过表达与沉默分别显著上调和下调内源SA含量,对SA的积累有正向调节作用。OE-9系、RNAi-4系和WT在接菌处理前后的SA合成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处理后,OE-9株系中ICS1的表达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最高表达量为对照的3.8倍。而在RNAi-4株系中,ICS1在接种后出现降低,且一直保持较低水平。PAL在OE-9株系中的表达相较于对照增加,其最高表达量为对照的2.3倍,而在RNAi-4株系中,该基因的表达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SA含量测定的变化结果基本一致,也进一步验证CmWRKY15-1通过SA介导的信号途径响应菊花白色锈病。此外,响应SA信号的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白色锈病病原菌处理时间的延长,OE-9株系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除PR5外,均在40 h时出现峰值,PR5相对延后,在48 h时出现峰值。RNAi-4株系中除PR5外,其他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WT、OE-9中的表达量。Cm WRKY15-1的过表达提高了水杨酸信号途径中PR的转录水平,与此相反,Cm WRKY15-1的沉默使这些基因表达下调。【结论】Cm WRKY15-1对菊花抗白色锈病具有正调控作用,且通过水杨酸介导的信号途径调控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CmWRKY15-1 白色锈病 水杨酸 功能验证
下载PDF
CmWRKY15-1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11
作者 付雨涵 张新 +1 位作者 金芮冰 毛洪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50,共8页
由堀氏菊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Henn.)引起的菊花白色锈病,对菊花的栽培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病品种培育是解决白色锈病对菊花产业造成巨大危害的重要尝试,通过分析CmWRKY15-1启动子的活性和功能,为抗病基因的发掘和抗病品... 由堀氏菊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Henn.)引起的菊花白色锈病,对菊花的栽培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病品种培育是解决白色锈病对菊花产业造成巨大危害的重要尝试,通过分析CmWRKY15-1启动子的活性和功能,为抗病基因的发掘和抗病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利用HiTAIL-PCR技术,从菊花C029中克隆CmWRKY15-1的启动子序列,将获得的启动子序列通过PlantCARE和PLACE软件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启动子的功能,构建CmWRKY15-1启动子控制GU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菊花C029,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验证CmWRKY15-1启动子的活性。并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探究NPR1与CmWRKY15-1启动子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克隆出1485bp的CmWRKY15-1启动子序列,软件分析表明其含有病原菌诱导元件W-box和GT1-motif、防御应激元件TC-rich repeats、SA诱导元件As1/ocs等。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当堀氏菊柄锈菌诱导48h时,叶片上的蓝色面积最大且颜色深,说明CmWRKY15-1启动子具有很强的病原菌诱导活性。此外,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证明了NPR1可以结合CmWRKY15-1启动子序列,参与防御菊花白色锈病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色锈病 CmWRKY15-1 HiTAIL-PCR GUS 酵母单杂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防治药剂的田间筛选试验初报
12
作者 沈迎春 张怡 +1 位作者 盛桂林 潘登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10期52-55,共4页
菊花白锈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降低菊花观赏性,威胁菊花产业健康发展。为保障菊花产业健康发展,本论文通过2年田间试验验证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g/L丙环唑乳油、30%嘧菌酯悬浮剂和45%苯并... 菊花白锈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降低菊花观赏性,威胁菊花产业健康发展。为保障菊花产业健康发展,本论文通过2年田间试验验证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g/L丙环唑乳油、30%嘧菌酯悬浮剂和45%苯并·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共5种药剂对菊花白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5%苯并·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菊花白锈病防治效果良好。因此,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5%苯并·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可作为防治菊花白锈病的优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白锈病 田间试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初步研究
13
作者 程义晶 孙野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9年第5期66-67,共2页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其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该病在国外早有发现,病原菌确定为堀氏菊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p.henn.),但其侵染途径、发病规律等涉及所在地生态条件或养护管理方法,故结论有所不同。...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其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该病在国外早有发现,病原菌确定为堀氏菊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p.henn.),但其侵染途径、发病规律等涉及所在地生态条件或养护管理方法,故结论有所不同。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孢子是由叶背面的气孔侵入,不同温度下病原菌潜育期不同,在空气湿度大、通风条件差的环境,植株发病率高。不同菊花品种对该病抗性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锈病 侵染途径 发病规律
原文传递
菊花白锈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娅玲 马千里 程东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有效防治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白锈病,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62.5%嘧菌环胺·咯菌腈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39%精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10%戊菌唑水乳剂等4种杀菌剂对菊花白锈病(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为有效防治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白锈病,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62.5%嘧菌环胺·咯菌腈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39%精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10%戊菌唑水乳剂等4种杀菌剂对菊花白锈病(Chrysanthemum white rust,CWR)的防效,采用插穗浸药法测试了11种杀菌剂对带病插穗生根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28 d,10%戊菌唑EW3000倍液的累积防效最好,为82.46%;处理后57 d,39%精甲·嘧菌酯SC2000倍液和10%戊菌唑EW1000倍液的效果最好,累积防效达90%以上.带菌插穗药剂试验结果表明,11种药剂药浴处理插穗不能提高带菌插穗的生根率和存活率,因此,10%戊菌唑EW可用于防治菊花白锈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菊花白锈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