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研究 |
尹喜艳
邵慧君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3
|
|
2
|
闽语、侗台语给予义“与”字的音韵层次及年代问题 |
郑伟
|
《语言科学》
CSSCI
|
2008 |
6
|
|
3
|
上古楚方言名物词新证五则 |
范常喜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4
|
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鱼部与侯部 |
谢荣娥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熊”字的上古读音之古文字材料补证 |
洪飏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6
|
《史记》、《汉书》中西汉楚方言的探究 |
王冲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梁子湖民歌地望与方言探析 |
张靖鸣
赵杰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1
|
|
8
|
“侮”字归部辨正 |
杨建忠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9
|
湘语的历史 |
周赛红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0
|
荆楚方言中的楚文化解读 |
韩凝
张艳辉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1
|
古楚方言词“粔籹”和“沈沈” |
邵则遂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中的东部与冬部 |
谢荣娥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论张宇初的文艺辩证思想 |
姜约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4
|
古时福建的开发及方言底层词 |
陆招英
张平忠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5
|
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脂部与微部 |
谢荣娥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6
|
楚方言同源词“溇” |
邵则遂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战国楚简方言词语释证二则 |
禤健聪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18
|
从《度曲须知》看明末吴方言的语音特点 |
唐七元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19
|
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及谦敬功能计量考察 |
尹喜艳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1
|
|
20
|
论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中的声调 |
谢荣娥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