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望赋》的精心撰作与李峤的早期心迹
1
作者 闫梦涵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4期87-101,共15页
《楚望赋》是初唐著名文臣李峤的早期作品,它逻辑严谨,理论性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登高望远,使人心悲”之幽微曲折的心境。然而该赋中因存在创作地点和抒情主体两方面的“隐”,以及对登望理论的深入阐发之“显”,而与一般的登高抒怀之... 《楚望赋》是初唐著名文臣李峤的早期作品,它逻辑严谨,理论性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登高望远,使人心悲”之幽微曲折的心境。然而该赋中因存在创作地点和抒情主体两方面的“隐”,以及对登望理论的深入阐发之“显”,而与一般的登高抒怀之作不同,独见李峤在行文过程中的精心构思。通过对李峤早期行迹的梳理、考证可知,《楚望赋》创作于李峤仕途迎来重要转折的三原县尉时期,是他在这一时期急于干进却又不敢过分自我彰显之复杂心态的产物,亦反映了武后治下早期文人的普遍追求,是一篇在特定背景下精心构思的“命题作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望赋》 李峤 登高主题 初唐文士
下载PDF
楚辞之天象书写
2
作者 梁利栋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影响了汉赋之天象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汉赋 天象书写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与中国古代“出妇”婚俗 被引量:3
3
作者 丰建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59-563,共5页
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出妇婚俗,并从出妇婚俗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进行了解读。出妇礼俗是古代婚姻礼俗制度的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七出之制"即出妻的七种规定,出妇行为遵循特定的礼... 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中国古代出妇婚俗,并从出妇婚俗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进行了解读。出妇礼俗是古代婚姻礼俗制度的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七出之制"即出妻的七种规定,出妇行为遵循特定的礼仪程式进行,出妇享有一定的尊严和财产所有权。《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出妇(妻)诗。兰芝被遣属"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的情形,诗歌叙写了兰芝被遣的过程,反映了她对自己私物拥有处置权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婚俗 出妇 《孔雀东南飞》 出妇诗
下载PDF
体变而嗣绝响 心怨而续骚意——初唐四杰赋对楚辞句式的承续和拓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易展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楚辞》与《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诗心骚意为后人所取法。这种怨骚之情的表现既取法乎上天入地之骋想,也渊循于婉曲绵韵之殊句异词。本文从初唐四杰对楚辞句式的承续与拓展着眼窥蠡楚辞的衍变之迹。
关键词 初唐四杰 楚辞 承续 拓展 句式
下载PDF
楚辞与汉代骚体赋流变 被引量:12
5
作者 易闻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9,共11页
汉人辞、赋不分,及王逸《楚辞章句》以书定名、南朝《文心雕龙》《文选》辞、赋二分,不害本来为一。屈原人格精神系于三代理想与楚人气性,屈《骚》等怨怼激发,以抒情为主线,重沓繁复,散语长短参差,广托名物,富于描写,多述楚地、楚物及... 汉人辞、赋不分,及王逸《楚辞章句》以书定名、南朝《文心雕龙》《文选》辞、赋二分,不害本来为一。屈原人格精神系于三代理想与楚人气性,屈《骚》等怨怼激发,以抒情为主线,重沓繁复,散语长短参差,广托名物,富于描写,多述楚地、楚物及远古三代“虚无”之事,迥异《诗》四言重章叠句的咏唱,别立一体,独守乡风,略无祖《诗》之证。汉儒将《诗》《书》等据为经典,从经义立场对屈原及其作品予以扬抑褒贬,固无所契。汉代骚体赋取效屈宋等,所祖不一,衍为弔屈与自悼、《太玄》与《思玄》、自我抒情或代为抒情、述志纪行,以及骚体叙物,或参大赋,大都系于一己进退、宠辱、生死,或“心存魏阙”,以理节情,归于经义,叙事纪行,由虚转实,结构严谨,句式整饬,多以议论抒情,名物、描写为寡,卒至不克铺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骚体赋 屈原 《文心雕龙》
下载PDF
宋玉著述真伪续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广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15,共8页
宋玉著述的真伪,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桩公案。20世纪初期,受疑古主义思潮的影响,宋玉的著述几乎全部被断定为伪作。20世纪末期,随着宋玉散体赋《御赋》的出土,怀疑宋玉散体赋为伪作的推断自然不攻自破,从而使人们对宋玉著述的真伪有... 宋玉著述的真伪,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桩公案。20世纪初期,受疑古主义思潮的影响,宋玉的著述几乎全部被断定为伪作。20世纪末期,随着宋玉散体赋《御赋》的出土,怀疑宋玉散体赋为伪作的推断自然不攻自破,从而使人们对宋玉著述的真伪有了全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我们现在可以断定,传世的19篇宋玉作品中,《报友人书》、《对友人问》、《对或人问》三篇为伪作,《高唐对》、《郢中对》两篇为《高唐赋》和《对楚王问》的异文,《舞赋》疑为东汉傅毅《舞赋》的摘录;而《楚辞章句》所收的《九辩》、《招魂》两篇,《文选》所收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古文苑》所收的《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五篇,《文选补遗》所收的《微咏赋》,加上银雀山出土的《御赋》,共14篇作品,则都确是宋玉所作;而《隋书.经籍志.小说类》所载署名宋玉所撰的《宋玉子》一书当是后人从民间收录的有关宋玉的逸事和言行的著作,其作者不可能是宋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楚辞 散体赋
下载PDF
《老子》“同文复出”现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宁镇疆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71,共8页
《老子》简本、帛书本、今本有“同文复出”及与之类似的语言现象。“同文复出”是“晚出”的、后人加入的。《老子》原本中的文句近似现象,仅追求意义的相同,并不苛求“文”同。“同文复出”既非“错简”,也非“误入”,而是“引经... 《老子》简本、帛书本、今本有“同文复出”及与之类似的语言现象。“同文复出”是“晚出”的、后人加入的。《老子》原本中的文句近似现象,仅追求意义的相同,并不苛求“文”同。“同文复出”既非“错简”,也非“误入”,而是“引经作注”──一种很特殊的注语。“同文复出”对于认识《老子》文本在流传过程中的说变,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简本 帛书本 今本 同文复出
下载PDF
包山楚简“郙”即巴国说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学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湖北包山楚墓出土竹简中,纪年简文有“大司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救郙之岁”一简,其中的“郙”是国名,即巴国。
关键词 包山楚简 巴国
下载PDF
论从屈原到宋玉的四大转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广平 《职大学报》 2005年第1期31-34,共4页
宋玉是战国晚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历来与屈原并尊为"中国文学之祖"。但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而宋玉则是楚赋的代表作家;屈原所创作的楚辞重抒情,而宋玉所创作的楚赋重体物;屈原喜犯颜直谏,宋玉好微辞讽谏;屈原崇高伟大,宋... 宋玉是战国晚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历来与屈原并尊为"中国文学之祖"。但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而宋玉则是楚赋的代表作家;屈原所创作的楚辞重抒情,而宋玉所创作的楚赋重体物;屈原喜犯颜直谏,宋玉好微辞讽谏;屈原崇高伟大,宋玉自然亲切。从屈原到宋玉,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移、由缘情向体物的嬗变、由直谏向曲谏的发展、由崇高向世俗的回落。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文学的重大转型,对后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宋玉 楚辞 楚赋 体物 曲谏 世俗 文学转型
下载PDF
楚辞音乐性文体特征及其相关问题——从阜阳出土楚辞汉简说起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伟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9,共9页
阜阳楚辞简两残片共十个字,与通行本异文的"猗"是记音的结果,表明歌唱时泛声部位只是摹音,故字有异,这样可进一步确定楚辞是音乐文本。《招魂》的特殊结构反映了古歌舞剧的表演特征,由于表演角色的区别,音乐呈现出丰富性和曲... 阜阳楚辞简两残片共十个字,与通行本异文的"猗"是记音的结果,表明歌唱时泛声部位只是摹音,故字有异,这样可进一步确定楚辞是音乐文本。《招魂》的特殊结构反映了古歌舞剧的表演特征,由于表演角色的区别,音乐呈现出丰富性和曲折多变性;由于"说白"的加入,音乐表达的叙事过渡和主题引导进一步加强;由于在"些"组段落中加入"魂兮归来","招魂曲"的音乐主题旋律得到了不断深化。楚辞中"兮"被统一标志着传唱到写本的固定。以四言为主的《橘颂》与《天问》的表演形式不同,前者是"唱"的艺术,后者是"说"而不唱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楚辞简 记音 音乐文本 招魂 天问
下载PDF
楚赋与儒家文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广平 《云梦学刊》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 ,而楚赋的代表作家则是宋玉。从宋玉赋中 ,我们可以看出 ,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仁学思想 ,他深受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的影响。赞美雅乐 ,斥责郑声。他深受孔门《易》学思想的影响 ,他以儒家的“圣人”自比 ,主张儒家...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 ,而楚赋的代表作家则是宋玉。从宋玉赋中 ,我们可以看出 ,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仁学思想 ,他深受儒家音乐教化思想的影响。赞美雅乐 ,斥责郑声。他深受孔门《易》学思想的影响 ,他以儒家的“圣人”自比 ,主张儒家的道德。宋玉这套话语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楚赋 儒家文化
下载PDF
朱子“中和之悟”的工夫论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智忠 胡东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3,共6页
目前关于朱子"中和之悟"的研究多偏重于考证和"知识论"的一面,而未能把它放在朱子探求为学之方的大背景下来解读,结果是我们自己关注的问题常常游离于朱子思想的内在逻辑之外。朱子对该问题的思考,重在解决个人的... 目前关于朱子"中和之悟"的研究多偏重于考证和"知识论"的一面,而未能把它放在朱子探求为学之方的大背景下来解读,结果是我们自己关注的问题常常游离于朱子思想的内在逻辑之外。朱子对该问题的思考,重在解决个人的道德践履问题,而非单纯地构建理论体系,这是把握朱子基本为学精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中和” 工夫
下载PDF
朱熹辞赋与楚辞关系探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自力 郭媛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64,192,共14页
朱熹辞赋固然体现其理学思想,同时也与楚辞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朱熹辞赋共11篇,10篇为骚体辞。朱熹在其辞赋创作中重视楚辞中的思想意蕴:“主敬涵养”“格物致知”观使其在修养身心中实现对屈原人格的尊崇;“道心”“人心”“居敬穷理... 朱熹辞赋固然体现其理学思想,同时也与楚辞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朱熹辞赋共11篇,10篇为骚体辞。朱熹在其辞赋创作中重视楚辞中的思想意蕴:“主敬涵养”“格物致知”观使其在修养身心中实现对屈原人格的尊崇;“道心”“人心”“居敬穷理”观使其在追寻“曾点之境”中表达对理想国君的向往;“修辞立诚”“知行合一”观使其在思想观念上体现对骚体的尊崇,创作实践上在语汇、句式和意境等方面从楚辞中汲取养料,体现其独特的骚体价值。朱熹辞赋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其独特的辞赋观:一是对楚辞平易之风的体认,二是实现理学与文学的完美融通,三是对辞赋二体有其独特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辞赋 楚辞 理学 辞赋观
下载PDF
陈楚文化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112-115,共4页
陈楚文化是从远古传说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在陈楚地区(以今河南周口为中心)形成、发展并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和价值。陈地在上古时代正处在华夏、东夷、楚蛮三大部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 陈楚文化是从远古传说时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在陈楚地区(以今河南周口为中心)形成、发展并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和价值。陈地在上古时代正处在华夏、东夷、楚蛮三大部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对中华主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楚文化 中华文化 太昊伏羲
下载PDF
上博简《兰赋》与《楚辞》所见“未沫(沬)”合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民镇 《职大学报》 2013年第2期15-16,共2页
上博简《兰赋》中整理者释作"栽"的字当隶作"",读作"沫",指涉植物芬芳之尽。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关于《离骚》与《招魂》诗句中之"沫"、"沬",陈本礼以为旧讹"沫",游国恩... 上博简《兰赋》中整理者释作"栽"的字当隶作"",读作"沫",指涉植物芬芳之尽。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关于《离骚》与《招魂》诗句中之"沫"、"沬",陈本礼以为旧讹"沫",游国恩先生认为"从未不从末"。笔者以为,游国恩等先生遽断"沫"非本字,恐有商榷余地,《离骚》与《招魂》所见诗句当以"未沫"为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兰赋》 训诂
下载PDF
论杨复《仪礼图》与张惠言《仪礼图》之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志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248-255,共8页
朱子学派的礼图传统深刻影响了宋、元、明、清各朝的礼学发展轨迹,而杨复《仪礼图》是其代表性作品。张惠言《仪礼图》是在吸收杨复《仪礼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成果,成为中国传统礼图的高峰之作。张惠言《仪礼图》继承了杨复《仪礼图... 朱子学派的礼图传统深刻影响了宋、元、明、清各朝的礼学发展轨迹,而杨复《仪礼图》是其代表性作品。张惠言《仪礼图》是在吸收杨复《仪礼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成果,成为中国传统礼图的高峰之作。张惠言《仪礼图》继承了杨复《仪礼图》立足朱子学派遵循《仪礼》的传统,但张惠言《仪礼图》着重于实用性,而杨复《仪礼图》着力于解读《仪礼》文献,两者之作图目的不同。张惠言《仪礼图》细化与完善了杨复《仪礼图》所建构的礼图体系。两者之异同根源于各自的时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派 杨复《仪礼图》 张惠言《仪礼图》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论马其昶《屈赋微》阐明微言的注评特色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建荣 《云梦学刊》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马其昶阐明屈赋微言的原因,一是适应时代潮流,凸现爱国思想;二是认为前人因未充分发明屈赋的旨趣而没有真正了解屈原作品。马其昶阐明微言的具体内容包括字词句义、章意题旨等多方面,其层次有二:一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渗入,二是直接阐... 马其昶阐明屈赋微言的原因,一是适应时代潮流,凸现爱国思想;二是认为前人因未充分发明屈赋的旨趣而没有真正了解屈原作品。马其昶阐明微言的具体内容包括字词句义、章意题旨等多方面,其层次有二:一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渗入,二是直接阐发个人见解;其内容主要是结合屈原生平、思想、经历以及典籍所载的楚国史实,发掘屈赋的内在意义,并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存在一些主观臆测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其昶 《屈赋微》 阐明微言 楚辞学 注评
下载PDF
楚文字新读二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禤健聪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文是关于战国楚文字材料的二则札记,对大府镐铭的第二句作了新的释读,把楚简中一般读为“冢”的字改读为“豬”。
关键词 大府镐 楚简 字词 考释
下载PDF
刘歆《遂初赋》抒情象征系统的特殊性与时代必然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丽平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2-75,共4页
《遂初赋》情感抒发的精神之旅转而变为写实,与此前的征行、远游类辞赋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以抒情的象征对象具有特殊性,借星宿喻仕途进退,借史抒怀,借景抒情。《遂初赋》所表现出的这些特殊性与西汉末年特殊的学术背景、文学背... 《遂初赋》情感抒发的精神之旅转而变为写实,与此前的征行、远游类辞赋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以抒情的象征对象具有特殊性,借星宿喻仕途进退,借史抒怀,借景抒情。《遂初赋》所表现出的这些特殊性与西汉末年特殊的学术背景、文学背景有密切关系。本文将依次分析阴阳灾异政治话语的盛行,《左传》等古文经的渐渐受重视,对大赋创作价值进行反思的文学背景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歆 《遂初赋》 抒情象征系统
下载PDF
古代“祓除”、“衅浴”仪式演变的文化解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志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祓除”、“衅浴”是古代一种除凶去垢的原始宗教仪式。它在后世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途径有二:(1)最终成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的民俗活动;(2)为上层文化所吸收。而这两种途径都与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有关。... “祓除”、“衅浴”是古代一种除凶去垢的原始宗教仪式。它在后世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途径有二:(1)最终成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的民俗活动;(2)为上层文化所吸收。而这两种途径都与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有关。本文即以这一仪式的演变为例,分析儒家文化对早期原始宗教文化的吸收与消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祓除 衅浴 原始宗教仪式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