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EP视角下武汉美食旅游意象研究——以楚河汉街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宗圆圆 《济宁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9-74,共6页
作为旅游摄影学的一种技术方法,VEP广泛运用于旅游目的地规划过程的意象定位和后期旅游者、当地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此目的地旅游意象反馈对比,从而体现旅游目的地中不同话语权的表达和利益诉求.通过对武汉楚河汉街这一代表性综合商... 作为旅游摄影学的一种技术方法,VEP广泛运用于旅游目的地规划过程的意象定位和后期旅游者、当地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此目的地旅游意象反馈对比,从而体现旅游目的地中不同话语权的表达和利益诉求.通过对武汉楚河汉街这一代表性综合商业街中的美食休闲景点元素进行照片采集,以VEP分析框架提炼出特有的美食旅游意象并进行偏好对比,为平衡武汉地区美食旅游文化本土性以及日后美食休闲观光街深度开发与管理提出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旅游 旅游意象 VEP:楚河汉街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景观地域主义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莎丽 王俊杰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文化的出现和兴起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文中在解释了地域主义的概念与特点之后,提出了中国现在景观地域主义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地域主义文化发展的意义,最后以最新刚刚...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文化的出现和兴起给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文中在解释了地域主义的概念与特点之后,提出了中国现在景观地域主义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地域主义文化发展的意义,最后以最新刚刚在武汉建成的"楚河汉街"一期项目为例分析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地域主义景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景观地域主义 楚河汉街
下载PDF
武汉城市商业空间的场所营造——对比研究武汉天地与楚河汉街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颂娅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6期157-158,共2页
当代城市场所营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方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诸多的问题,可以从场所营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两个项目,探讨现今武汉城市商业空间场所营造过... 当代城市场所营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方面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诸多的问题,可以从场所营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和改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天地和楚河汉街两个项目,探讨现今武汉城市商业空间场所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适合武汉城市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营造 商业空间 武汉天地 楚河汉街
下载PDF
建筑及装饰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谈楚河汉街桥梁设计
4
作者 胡喜 崔赛 万俊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2年第12期93-96,11,共4页
介绍了武汉楚河汉街四座桥梁的设计,结合规划,周边环境进行了方案构思,从建筑美学、桥梁结构设计及桥梁装饰等方面阐述了桥梁的设计要点,论证了建筑学、桥梁工程及结构工程等多专业合作在景观桥梁设计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楚河汉街 学科交叉 建筑美学 桥梁装饰
下载PDF
城市大型开发项目中非正规小市场的形成机制——以武汉“楚河汉街”武重小市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昆仑 侯秋炜 张祚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近年来以空间视角对非正规经济的研究不断得到城市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中国现阶段的高速城市化过程又引发了新的非正规经济现象。以全国闻名的大型城市开发项目——武汉"楚河汉街"中伴生的武重非正规小市场为例,对大型城市开发... 近年来以空间视角对非正规经济的研究不断得到城市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中国现阶段的高速城市化过程又引发了新的非正规经济现象。以全国闻名的大型城市开发项目——武汉"楚河汉街"中伴生的武重非正规小市场为例,对大型城市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非正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该非正规小市场有着特殊的存在状态,表现为经营空间固定、经营场所临时、消费群体广泛、经济活动事关生存、城市景观反差强烈。其存在动因主要是大型城市开发项目自身正常运转的需要、待迁居民维持正常生活秩序的需要、大项目建设中商业服务供给的空白、有关城市管理部门的默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城市开发项目 非正规部门 摊贩 楚河汉街
原文传递
大城市特色街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武汉市楚河汉街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亚娟 欧阳辰星 +2 位作者 王娟 王成琪 胡静 《中国生态旅游》 CSCD 2023年第1期62-77,共16页
大城市特色街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街区经济模式,研究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和驱动机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市特色街区楚河汉街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分析其自... 大城市特色街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街区经济模式,研究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和驱动机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市特色街区楚河汉街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分析其自2011年开放以来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而揭示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11—2021年楚河汉街土地利用变化与转化呈现出快速到平稳的发展特征,商服、交通、旅游和水域用地持续扩张,绿地等用地不断缩减,已形成“四横四纵”的道路布局、“两湖一河”的水域布局以及“四区一轴带”的旅游用地格局;(2)楚河汉街功能格局已由居住功能为主导向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及高级居住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区为核心、公共服务区为外围的空间布局模式。(3)楚河汉街作为典型的景观再造型街区,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是大城市功能结构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旅游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等内外因素共同推动下,已成为具有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城市旅游综合体。(4)与传统的保护类历史街区相比,景观再造型街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强度大,吸纳并凸显更多可观可游的城市特色,土地格局演变受历史环境的影响较小,两类街区的发展均无法脱离所依托的空间载体(土地)以及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街区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城市旅游综合体 楚河汉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