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versifie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multiple mineral sources:Features of Warring States bronze vessels excavated from Chutai Cemetery M1,Anhui Province
1
作者 LUO Zhe YANG Min +3 位作者 LIU JianSheng HUANG Fang WEI Han FAN AnChu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297-2307,共11页
Northern Anhui was an important region for diverse bronze culture convergence and extensive metal resource circulation in the Pre-Qin Period.In this paper,metallographic microstructure analysis,chemical composition an... Northern Anhui was an important region for diverse bronze culture convergence and extensive metal resource circulation in the Pre-Qin Period.In this paper,metallographic microstructure analysis,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and lead isotope ratio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on 12 samples of 6 Warring States Period(476–221 BCE)bronze vessels excavated from Chutai Cemetery M1,Fuyang,Anhui Province,revealing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such as casting,forging,cold working,and welding and multiple metal minerals.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2 Ding vessels(鼎)were made by casting,and 2 He vessels(盒)and 2 Dui vessels(敦)were made by forging followed by cold working.These two types of bronze vessels made by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have significantly distinct alloy ratios and mineral sources,among which the Cu and Sn contents of the 2 cast bronze vessels are lower and the Pb content is higher,while the Cu and Sn contents of the 4 forged bronze vessels are higher and the Pb content is lower.The lead minerals of the two types of bronze vessels might come from Western Henan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3 pieces of solder used to weld bronze vessels were all made of pure Sn,their metal minerals should come from the densely distributed area of tin ore in Southern China,and Sn solders were mainly discovered in the Chu culture area during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Anhui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u culture bronze vessel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lloying techniques mineral sources
原文传递
湖北荆州张大冢战国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2
作者 胡飞 闻磊 秦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都纪南城 张大冢战国楚墓 青铜器 合金成分 金相组织
下载PDF
写本学视域下安大简《诗经》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于茀 屈海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安大简《诗经》作为战国楚国写本具有明显的写本学特征。安大简《诗经》写本的国风次序、个别国风命名、个别国风篇目及写本分篇等方面均与孔子编定的《诗经》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写本的流动性及个性化特征。安大简《诗经》的国风次序... 安大简《诗经》作为战国楚国写本具有明显的写本学特征。安大简《诗经》写本的国风次序、个别国风命名、个别国风篇目及写本分篇等方面均与孔子编定的《诗经》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写本的流动性及个性化特征。安大简《诗经》的国风次序及个别国风的命名是战国时局在诗学上的投影与反映,体现了诗学与政治的统一性。战国时局的变化,是抄写者产生再加工《诗经》的动因,抄写者通过重新编排国风次序表达了某种政治意图。也许这种表达是完全被动的,如将秦排在第三位,也许是来自强秦的政治压力。而将矦、魏两国国风位置前移,则可能是出自抄写者自我意愿,因为这个抄写者很可能就是魏国人。矦风附记为魏国人所作,其性质为后世“跋语”类文字。安大简《诗经》又把今本唐风称为魏风,这是因为今本毛诗唐风实际上是晋诗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楚简 《诗经》 国风 写本学
下载PDF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二题
4
作者 李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20,共11页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可以互相发明。1.殷墟卜辞的“[册口]”,楚简中写作“册告”“册祝告”,传世文献中则写作“册祝”“策告”,书写形式和表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以简册报告”“称册祝告”的意思仍然沿用。而且,从清华简《金滕》(... 战国楚简与殷墟卜辞对读可以互相发明。1.殷墟卜辞的“[册口]”,楚简中写作“册告”“册祝告”,传世文献中则写作“册祝”“策告”,书写形式和表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以简册报告”“称册祝告”的意思仍然沿用。而且,从清华简《金滕》(《尚书·金滕》亦然)可见古人的册告仪式和背景信息,而卜筮简则可见册告的较完整句型。2.楚简中的“习贞”,对应殷墟卜辞中的“习卜”,二者均有重复占卜的意思,均位于前辞的位置。3.殷墟甲骨无名组“习卜”的最高次数为“四”,表明重复占卜四次,共占卜五次,与目前所见成套甲骨为“五”的情形相合,但有一版“六卜”午组卜辞和一版含序数“七”的师组卜辞可能是特例。4.与“习卜”相关的“三卜制”耐人寻味,“三卜”现象的确存在于殷墟卜辞,但承担三卜的人物是否分属于王(元卜)、右卜和左卜还值得进一步讨论。5.论文还对殷墟卜辞的“习卜”辞进行了辨析,去除了一些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楚简 殷墟卜辞 [册口] 习卜
下载PDF
荆州战国楚墓竹简古乐谱书写制度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姚小鸥 高中华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4期43-48,共6页
湖北荆州王家嘴战国楚墓2021年6月出土的竹简中,有一种新见类型简册,可称为“乐简”,记载的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乐谱。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发现。根据竹简图版及整理者的介绍,对其中两枚乐简释文进行初步研究可知:根据古... 湖北荆州王家嘴战国楚墓2021年6月出土的竹简中,有一种新见类型简册,可称为“乐简”,记载的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乐谱。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发现。根据竹简图版及整理者的介绍,对其中两枚乐简释文进行初步研究可知:根据古代简册制度看,其上不固定位置的、通简标有的横线应是表达某音乐单元终结的标记符号;乐简上简文的读法是分段阅读,先右列后左列,接续而下。这一研究结论对人们深入认识乐简的性质,从而进一步探究其简文的内在规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战国楚墓 乐简 简册制度 出土文献 中国音乐史
下载PDF
匠师巧思——楚国漆器设计的文化语义探析
6
作者 周倩平 兰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8-53,共6页
楚漆器器型和纹饰设计中都遵循了“制器尚象”原则,制器中大量使用“凤鸟”造型和纹饰,且漆器造型和纹饰设计写实与变形、抽象相结合,另有大量呈现楚人生活场景和巫术活动的漆彩绘独具特色。这些器物符号其实言说的是重巫、信祀和崇神... 楚漆器器型和纹饰设计中都遵循了“制器尚象”原则,制器中大量使用“凤鸟”造型和纹饰,且漆器造型和纹饰设计写实与变形、抽象相结合,另有大量呈现楚人生活场景和巫术活动的漆彩绘独具特色。这些器物符号其实言说的是重巫、信祀和崇神的楚文化以及楚人的凤鸟崇拜等文化心理和精神信仰,器物史就是文化史,器物本身就是文化的凝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楚文化 楚漆器 制器尚象
下载PDF
论战国楚简中乐学文献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学批评意蕴
7
作者 谭梅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出土楚简中有许多乐学文献,这些乐学文献类型多样,蕴含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对诗乐实践活动的记载。战国楚简中所记载的诗乐实践活动类型多样,包含对远古时代乐官诗乐活动的记载,对祭祀、丧葬中乐器使用的记载,... 出土楚简中有许多乐学文献,这些乐学文献类型多样,蕴含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对诗乐实践活动的记载。战国楚简中所记载的诗乐实践活动类型多样,包含对远古时代乐官诗乐活动的记载,对祭祀、丧葬中乐器使用的记载,对宴饗、军事活动中诗乐实践的记载等。其二,对诗乐范畴的阐释,其中涉及对“和”“德”“情性”等多个诗乐范畴的论述。其三,对诗乐功能的认识,包括对诗乐娱神、乐人化人、以乐辅政等多种诗乐功能的认识。战国楚简中的乐学文献,充分体现了先秦时期诗乐批评活动的丰富多样,展示了先秦文学批评思想发展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楚简 乐学 诗乐范畴 诗乐功能 文学批评
下载PDF
战国楚历大事纪年辨正
8
作者 王红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4-62,共9页
通过对出土楚历资料认识过程的梳理,认为楚历是早已失传的先秦古历,特点是以前一年大事纪年,以荆为岁首,月序为荆、夏、享月、夏、八月、九月、十月、爨月、献马、冬、屈、远,岁首荆对应秦历正月、实历三月。据此,将出土楚历日材料入实... 通过对出土楚历资料认识过程的梳理,认为楚历是早已失传的先秦古历,特点是以前一年大事纪年,以荆为岁首,月序为荆、夏、享月、夏、八月、九月、十月、爨月、献马、冬、屈、远,岁首荆对应秦历正月、实历三月。据此,将出土楚历日材料入实历,确认了15个楚国大事纪年的具体年代,证明楚历与夏历、殷历、周历、颛顼历均有区别,同时证明楚人已具备科学的天文观测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楚历 大事纪年 岁首 月序
下载PDF
古典诗学叙事研究的新理路——评《战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9
作者 王子瑞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7-100,共4页
《战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一书,力图从中国古典文学复杂性与多元性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战国诗歌文本的叙事内容与叙事艺术,抉发其内部支撑的叙事传统,以期纠正中国诗学抒情传统一家独大之偏颇,揭示抒、叙两大传统同源共生、博弈互动的... 《战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一书,力图从中国古典文学复杂性与多元性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战国诗歌文本的叙事内容与叙事艺术,抉发其内部支撑的叙事传统,以期纠正中国诗学抒情传统一家独大之偏颇,揭示抒、叙两大传统同源共生、博弈互动的演进面貌。在此理路下,专著剖分诗歌叙事概念的文体限度,从历时性的叙事传统演进和共时性的叙事样貌形态等维度,集中研讨《楚辞》叙事的时代特质。尤为可贵的是,其扩大战国诗歌的研讨范围,努力融合中西方叙事批评资源,全面还原了战国诗歌叙事复杂多元的时代景观。要之,该书取得了斐然可观的成果,对于探索古典诗学的抒、叙两大传统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 叙事传统 战国诗歌 叙事特质 抒情传统 《楚辞》
下载PDF
否叔尊、卣“否叔献彝”解诂
10
作者 黄锦前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据铭文上下文记事逻辑并参照殷墟甲骨卜辞及战国楚简等相关出土文献,否叔尊、卣“否叔献彝”应理解为否叔制作彝器献祭于鬼神,以为其母禳除疾病;否叔献彝的对象系自然神或祖先神鬼,而非其母;及其母病甚而不治,否叔又为其制作随葬的遣器... 据铭文上下文记事逻辑并参照殷墟甲骨卜辞及战国楚简等相关出土文献,否叔尊、卣“否叔献彝”应理解为否叔制作彝器献祭于鬼神,以为其母禳除疾病;否叔献彝的对象系自然神或祖先神鬼,而非其母;及其母病甚而不治,否叔又为其制作随葬的遣器以记其事,此即此套器物制作及铭文记事之缘由。据器物种类、数量及组合等情况看,作器者否叔及其母应系身份等级很高的高级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叔献彝 甲骨卜辞 战国楚简 献祭 祛疾
下载PDF
上博簡五《季庚子問於孔子》札記
11
作者 羅濤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上博簡5“檊童”讀爲“幹棟”,比喻國家重要的賢能之人。簡11下和簡18上編聯後,簡文中的“是”讀爲“寔”。“古女”當讀爲“胡如”。“疋”當讀爲“胥”,相、輔佐。簡文的意思是説:不如您來輔佐我怎麽樣?簡22下應點斷爲:“滅速,毋亘才... 上博簡5“檊童”讀爲“幹棟”,比喻國家重要的賢能之人。簡11下和簡18上編聯後,簡文中的“是”讀爲“寔”。“古女”當讀爲“胡如”。“疋”當讀爲“胥”,相、輔佐。簡文的意思是説:不如您來輔佐我怎麽樣?簡22下應點斷爲:“滅速,毋亘才。■〓殜比■,邦相壞毁。衆必亞善,臤人……”“■〓”爲重文,前一字讀“苟”,如果、如若之義。後一字讀“後”。簡文是個複句,“苟後世比亂,邦將壞毁”表假設,下半句表示這種假設條件下可能的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 《季庚子問於孔子》
下载PDF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容波 赵倩 +5 位作者 武志江 郑豪 赵静 罗宏杰 李强 马艺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4,共6页
为研究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颜料、有机底层、金属涂层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陶胎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批城阳城址彩绘陶器为高硅低铝陶器,为... 为研究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颜料、有机底层、金属涂层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陶胎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批城阳城址彩绘陶器为高硅低铝陶器,为典型北方灰陶类型,吸水率较大,结构比较疏松,烧成温度范围在930℃~1025℃。陶器表面红色颜料主要为朱砂和赤铁矿,黄色颜料为针铁矿; 8号墓部分彩绘陶器彩绘层底含锡; 18号墓彩绘陶器黑褐色有机底层为生漆,为漆衣彩绘陶。这些信息为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保护修复实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阳城遗址 战国楚墓 彩绘陶器 科学研究
下载PDF
一件战国时期青铜鼎鼎耳的铸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南普恒 秦颍 +1 位作者 罗武干 韩楚文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0-934,共5页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金相显微观察对湖北省襄樊陈坡M10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鼎的耳部连接标本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结果表明:已铸附件的表面处理或整型是分铸铸接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分铸铸接是一种依靠浇铸主体...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金相显微观察对湖北省襄樊陈坡M10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鼎的耳部连接标本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结果表明:已铸附件的表面处理或整型是分铸铸接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分铸铸接是一种依靠浇铸主体时铜液凝固收缩致使附件紧贴主体的机械式连接。结合相关文献对此铸接工艺流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连接 战国 襄樊 楚墓
下载PDF
沪简《周易》选释(修订)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琳仪 程燕 房振三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与今本文字多有异同。本文就竹简本中十条异文予以考证,或揭示其释字依据,或分析其通假关系,也间或涉及其讹变关系,提出若干与旧注不同的新观点。
关键词 沪简 战国楚竹书 周易 考释
下载PDF
三维技术对安徽白鹭洲战国墓M566墓主容貌的复原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亚威 张加莉 +1 位作者 秦让平 税午阳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1-679,共9页
2011年安徽白鹭洲发现战国时期保存完整的楚国贵族墓葬,因墓主人头发和发簪保存完好、墓主身份显赫而备受关注。该头骨保存完整,具有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根据骨骼的形态推测其为女性,年龄为35-39岁。为展现该地区战国贵族妇女的容貌、... 2011年安徽白鹭洲发现战国时期保存完整的楚国贵族墓葬,因墓主人头发和发簪保存完好、墓主身份显赫而备受关注。该头骨保存完整,具有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根据骨骼的形态推测其为女性,年龄为35-39岁。为展现该地区战国贵族妇女的容貌、丰富该地区考古多样性提供研究材料。本文首先使用高分辨率CT对该个体的头骨及下颌骨进行了扫描和重建,然后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颅面复原方法实现生前容貌基本形态的复原。最后,结合考古资料,利用三维模型处理软件对面貌复原模型及其发饰进行了三维建模和纹理贴图等处理,提高了颅面复原模型的真实感,生动形象地再现战国贵族女性面部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像复原 三维技术 战国楚墓 白鹭洲
下载PDF
战国时期楚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喜艳 邵慧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51-57,共7页
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比较复杂,通过对战国时期《楚辞》以及楚地出土战国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发现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论文分析了它... 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比较复杂,通过对战国时期《楚辞》以及楚地出土战国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发现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论文分析了它们在使用频率、称数、句法功能以及谦敬功能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楚方言 第一人称代词
下载PDF
释䙟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志彪 孙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上博简三《亘先》和清华简壹《楚居》、清华简柒《越公其事》习见一个内从衣,外也从衣的字,过去学者或释读作“袭”。事实上,从训诂和音韵学角度看,这个字应该释作“!”,在清华简《楚居》、《越公其事》简27中读作“回”,表示“还”“... 上博简三《亘先》和清华简壹《楚居》、清华简柒《越公其事》习见一个内从衣,外也从衣的字,过去学者或释读作“袭”。事实上,从训诂和音韵学角度看,这个字应该释作“!”,在清华简《楚居》、《越公其事》简27中读作“回”,表示“还”“反”“归”等意思,在甲骨文中则读作“危”,《越公其事》中相关的字则读作“毁”或“危”表示毁败义;而在上博简《亘先》里,此字可与微部字押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清华简
下载PDF
战国纷乱与《诗经》传本的歧出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毓庆 郭万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8-41,共4页
战国纷乱的传播环境,造成了《诗经》传播的无序状态:诸侯地方割据,书不同文,导致了《诗经》传本文字歧义纷呈;儒家学派内部的分裂,导致了战国《诗经》传播系统的混乱;诸子争鸣,导致了百家的虚言乱实、背离《诗》《书》古义以合其说。汉... 战国纷乱的传播环境,造成了《诗经》传播的无序状态:诸侯地方割据,书不同文,导致了《诗经》传本文字歧义纷呈;儒家学派内部的分裂,导致了战国《诗经》传播系统的混乱;诸子争鸣,导致了百家的虚言乱实、背离《诗》《书》古义以合其说。汉代《诗》分四家,实源于战国《诗》学传播的非统一性和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纷乱 《诗经》传本 岐出
下载PDF
直诉制度的历史实践渊源新证——以包山楚司法简为材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6,154,共10页
通过对包山楚司法简的案件文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即有类似后世"直诉"的诉讼程序制度实践,而且当时楚国的"直诉"程序已经较为成熟并应达到制度化的层面,楚国的"直诉"制度也可能正是同时... 通过对包山楚司法简的案件文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即有类似后世"直诉"的诉讼程序制度实践,而且当时楚国的"直诉"程序已经较为成熟并应达到制度化的层面,楚国的"直诉"制度也可能正是同时期成书的《周礼》关于"路鼓肺石"类直诉制度的实践渊源。由此可以判断,直诉制度的成型应在战国时期,我们对汉唐时期直诉制度方才成型的传统观点,有必要进行再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楚国 包山楚简 直诉 诉状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论纲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黎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101,共7页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可勾勒连缀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可勾勒连缀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对于楚国历史的兴衰以及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发展与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职官的管理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