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宁王陵镇墓兽谱系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成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55-57,共3页
武宁王陵的发掘为中国南朝、百济与日本间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国内外学者围绕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展开了持续活泼的讨论。然而,该墓出土的镇墓兽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相关讨论甚少。通过与南朝地下、地上镇墓兽的比较,... 武宁王陵的发掘为中国南朝、百济与日本间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国内外学者围绕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展开了持续活泼的讨论。然而,该墓出土的镇墓兽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相关讨论甚少。通过与南朝地下、地上镇墓兽的比较,并将之置于中国古代镇墓兽整个发展史之宏观下考察,可以明确武宁王陵镇墓兽直接承自南朝地下镇墓兽,同属于"四足步行形"镇墓兽之谱系。这类镇墓兽起源于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各代,由西北向东南传播和发展,其影响远及朝鲜半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宁王陵 地上镇墓兽 地下镇墓兽 谱系
下载PDF
亡灵的亮丽守护神——浅析洛阳唐三彩镇墓神物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芙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7-61,共5页
出于祛邪、避灾、祈福等目的,人们制造了镇墓神物。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馆藏镇墓兽主要分为人面镇墓兽和兽面镇墓兽,造型大同小异,或独角或双角,均肩生双翼,皆为兽足;天王佣的造型则或为胡人或为汉人,或踏牛或踏小鬼,均着明光铠甲,... 出于祛邪、避灾、祈福等目的,人们制造了镇墓神物。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馆藏镇墓兽主要分为人面镇墓兽和兽面镇墓兽,造型大同小异,或独角或双角,均肩生双翼,皆为兽足;天王佣的造型则或为胡人或为汉人,或踏牛或踏小鬼,均着明光铠甲,足蹬尖头长靴。它们的施釉方式类似,一般颈、头部以上不施釉,足下台座或不施釉或施釉不及底。它们不但承载着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而且也是研究唐代文明的宝贵艺术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三彩 镇墓神物 镇墓兽 镇墓天王俑
下载PDF
西安市长安区新寨子村三座隋唐墓的发掘
3
作者 张小丽 郭辉 +4 位作者 李依琳 马志敬(绘制) 张星(绘制) 李昌林(拍摄) 薛仲凯(拍摄)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80,共15页
2022年1~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为配合授时中心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工程,于其东北部补探区域发掘了15座两晋至清代墓葬。
关键词 西安市新寨子村 隋唐墓 相里友约 镇墓兽 武士角
原文传递
早期镇墓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6,37,共23页
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墓中,是楚文化典型的丧葬用器。早期镇墓兽为简单祖型,目前已发现38件,是其发展的源头和雏形,揭示出制作这一器物最初的含义。早期镇墓兽器型高大,放置在棺椁头箱中的重要位置。春秋晚期淅川和尚岭M2的... 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墓中,是楚文化典型的丧葬用器。早期镇墓兽为简单祖型,目前已发现38件,是其发展的源头和雏形,揭示出制作这一器物最初的含义。早期镇墓兽器型高大,放置在棺椁头箱中的重要位置。春秋晚期淅川和尚岭M2的铜镇墓兽方座上有铭文"且(祖)聉",意为祭祀祖先时的陈设物,唐代还出土了"祖明"镇墓兽。丧礼中的"重"是悬挂鬲的木杆,与镇墓兽器型差别较大。早期镇墓兽可能源于周礼中的"主",放于棺椁之中是为了凭依逝者的灵魂,是祭祀祖先(逝者)的代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墓兽 祖型 且埶
原文传递
魏晋人盗用汉代坟墓材料造墓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爱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60,共14页
考古发现表明,魏晋时期存在着盗用汉代坟墓材料造墓的现象。盗用者既有王公贵族,也有平民百姓。盗用汉墓材料甚至占据墓坑下葬,或是出于经济原因,或是出于风水考虑。这些建墓材料既可能是死者家属直接盗取,也可能是他人盗取后出售。可... 考古发现表明,魏晋时期存在着盗用汉代坟墓材料造墓的现象。盗用者既有王公贵族,也有平民百姓。盗用汉墓材料甚至占据墓坑下葬,或是出于经济原因,或是出于风水考虑。这些建墓材料既可能是死者家属直接盗取,也可能是他人盗取后出售。可能为了防止地下被盗取墓葬中的鬼怪伤害死去的亲人,魏晋人在墓中随葬了镇墓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魏晋 盗墓 造墓 风水 镇墓兽
原文传递
南阳地区东汉墓出土陶塑镇墓兽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桂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10,共10页
在南阳地区发掘的汉墓中,出土有不同形制的动物陶塑"神兽",学术界以其埋葬在墓中,可以起到镇墓辟邪的作用而将其命名为镇墓兽。南阳地区位于南北交汇地带,这些陶质镇墓兽的形制,与东周时期楚国镇墓兽似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造... 在南阳地区发掘的汉墓中,出土有不同形制的动物陶塑"神兽",学术界以其埋葬在墓中,可以起到镇墓辟邪的作用而将其命名为镇墓兽。南阳地区位于南北交汇地带,这些陶质镇墓兽的形制,与东周时期楚国镇墓兽似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造型又有所不同。类似甘肃地区及川渝地区常见的独角兽、吐舌陶塑镇墓兽(俑),南阳地区均有出土,但其造型与以上两地也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南阳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镇墓兽,大致分为五种类型,造型艺术表现为一种以上动物的合成体,是根据以意取象的主观意象构成法创作出来的,深刻地反映了汉代人的信仰意识。同时,镇墓兽以它怪异凶猛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富有特色的陶塑艺术品,为研究汉代的葬俗及陶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东汉 镇墓兽 雕塑 以意取象
原文传递
楚式“镇墓兽”形象与功能考
7
作者 王传明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楚式“镇墓兽”之名并非来自先秦文献或器物自名,而是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命名。然无论从楚地独特魂魄观念所映射的制作初衷,还是其初始和消亡时的形态,抑或是其与木俑的位置摆放关系所呈现的尊卑有别,都表明“镇墓兽”之名并不副实。这类... 楚式“镇墓兽”之名并非来自先秦文献或器物自名,而是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命名。然无论从楚地独特魂魄观念所映射的制作初衷,还是其初始和消亡时的形态,抑或是其与木俑的位置摆放关系所呈现的尊卑有别,都表明“镇墓兽”之名并不副实。这类木雕制品既非《山海经》或神话中的某些神怪,也非人间的巫史祝卜,其功能也非镇墓辟邪,或引魂升天。先秦文献所载楚地独特的魂灵观和“像设君室”以招魂表明,它们应是墓主之像,一种为了依附死者魂灵而制作的木雕人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式“镇墓兽” 魂灵观念 招魂仪式 像设君室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新入藏的湖北出土的战国、西汉漆器
8
作者 陈丽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5,共8页
本文以故宫新入藏的湖北出土的战国、西汉漆器为基础,从其胎质、形制、装饰纹样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加以考析,指出了这批漆器的传承关系、时代特征及鲜明的地域色彩。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漆器 战国时期 西汉时期 传承关系 时代特征 地域色彩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时期“颔首型”人面镇墓兽探微
9
作者 周国宸 易欣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9期121-124,共4页
山西大同出土的四例平城人面镇墓兽均呈现"颔首低头"的姿态,与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昂首抬头"型镇墓兽相比较为特殊。文章从此四例人面镇墓兽的胡人面容和头顶凸起物出发,通过风格学、图像学的方法探究其来源和象征。... 山西大同出土的四例平城人面镇墓兽均呈现"颔首低头"的姿态,与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昂首抬头"型镇墓兽相比较为特殊。文章从此四例人面镇墓兽的胡人面容和头顶凸起物出发,通过风格学、图像学的方法探究其来源和象征。研究发现这些特征或多或少都与"引魂升天"产生了一些联系。而这四尊人面镇墓兽的"颔首"姿态或许也代表了一种臣服的意味,象征服侍墓主人,助其灵魂升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面镇墓兽 胡人 “角”或“帽” 引魂升天
原文传递
南阳师范学院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10
作者 李怡霏(图) 张海滨(摄) 崔华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4年第1期84-88,11,共6页
1998年5月,南阳师范学院学生宿舍楼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古代墓葬一座(M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1为一座“凸”字形砖室墓,出土各类器物30件,其中的红釉陶镇墓兽、铜龙虎镜在南阳地区比较少见。根据墓葬形制... 1998年5月,南阳师范学院学生宿舍楼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古代墓葬一座(M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1为一座“凸”字形砖室墓,出土各类器物30件,其中的红釉陶镇墓兽、铜龙虎镜在南阳地区比较少见。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墓葬时代应为东汉晚期,墓主人应为一般官吏或富商士绅。南阳师范学院一号墓的发掘为研究南阳地区东汉晚期的埋葬习俗及物质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砖室墓 东汉晚期 釉陶镇墓兽 铜龙虎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