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船山对王学良知说的批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彭传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8-24,共7页
王学受到来自明末清初诸多思想家不同方面的广泛批评,王船山即是其中著名的代表。王船山对王学的"尊知贱能"说、"舍能而孤言知"说,对王学所言之"良知"是不修而至、不学而知的观点,对王学中的"无善... 王学受到来自明末清初诸多思想家不同方面的广泛批评,王船山即是其中著名的代表。王船山对王学的"尊知贱能"说、"舍能而孤言知"说,对王学所言之"良知"是不修而至、不学而知的观点,对王学中的"无善无恶是良知"的说法,对王学以空、虚、寂、无等内在性质来规定良知,对王学近于禅的总体特征等五个方面持严厉的批评态度。总体来讲,王船山对王学良知说的批评有得有失,理性和偏激并存,其中的内在原因包括王船山与王学诸家基于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差别而导致的学术主旨不同、学术立场各异、学术方法有别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王学 良知说 批评
下载PDF
试论清代“两湖分闱”对湖湘人才崛起的影响
2
作者 王文琴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1期161-162,共2页
"两湖分闱"是清代湖南历史上重要的一个事件,在此之前,湖南学子都要到千里之外的武昌参加科举考试,长途的奔波客观上制约了湖南学子科举的成绩。经过湖南多位学子和地方官员的长期请求,清政府终于在雍正二年实行"两湖分... "两湖分闱"是清代湖南历史上重要的一个事件,在此之前,湖南学子都要到千里之外的武昌参加科举考试,长途的奔波客观上制约了湖南学子科举的成绩。经过湖南多位学子和地方官员的长期请求,清政府终于在雍正二年实行"两湖分闱",湖南终于可以单独设置科举考场。以此为契机,湖南地区的读书之风日盛,书院大大发展,科举成绩取得巨大发展,为湖南地区的社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清代中期后"船山学说"的传播,使湖湘士人更具"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影响中国命运发展的人才群体,蔚为壮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湖分闱 科举 书院 船山学说
下载PDF
王船山实践观的湖湘学溯源
3
作者 冯琳 Wang Xiaonong(译) 《孔学堂》 CSSCI 2023年第1期63-72,151-163,共23页
有别于以“理”为宇宙本体的理学和以“心”为本体的心学,湖湘学派提出了以“性”为本的哲学体系。“性”具万理,与“太极”名虽相异,实指相同。形上与形下是一体不分的,形上之道只能从形下之器中探寻,湖湘学派形成了“道不离形”“得... 有别于以“理”为宇宙本体的理学和以“心”为本体的心学,湖湘学派提出了以“性”为本的哲学体系。“性”具万理,与“太极”名虽相异,实指相同。形上与形下是一体不分的,形上之道只能从形下之器中探寻,湖湘学派形成了“道不离形”“得其体必得其用”的哲学思想,并被明末清初的大儒王船山所继承和发扬。船山将湖湘哲学的“道不离形”发展为“道不离器”“天下唯器”,否定了脱离具体事物和具体实践而存在的先验之道。建立在“道不离形”基础上的湖湘学派实践观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即“学贵力行”“致知力行互相发”“圣门实学,循循有序”“当以实事自律”,船山的实践观在这些方面皆有继承和创获。通过对王船山实践观的湖湘学溯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湖湘学派的实学特色及其思想承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湖湘学派 实践观
下载PDF
王船山诗文所昭显的道家、道教心迹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生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7,共8页
道家最重明哲,长于远害,见时局不利就往往及时全身而退,不愿作无谓之牺牲。船山说"以几远害者,黄、老之道也",深得道家壸奥,所以他才到永历帝那里不久就心存隐退,并最后退居山林。船山于道家中最重庄子,受庄子任物自然、放达... 道家最重明哲,长于远害,见时局不利就往往及时全身而退,不愿作无谓之牺牲。船山说"以几远害者,黄、老之道也",深得道家壸奥,所以他才到永历帝那里不久就心存隐退,并最后退居山林。船山于道家中最重庄子,受庄子任物自然、放达不羁的熏染,隐逸后更加洒落不拘、桀骜不驯。道教方术也是船山退居山林"爱身以全道"的重要方式。他向慕道士并同他们交往,既有同他们心灵的深契,也因此从道教医术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诗文 道家 道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