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ooplankton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and influence of upwelling on the biomass in the Chukchi Sea during summer
1
作者 WANG Huiwu CHEN Hongxia +2 位作者 XUE Liang LIU Na LIU Yanli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8-74,共7页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of zooplankton and the influence of upwelling on zooplankton biomass were examined using water column data of current velocity and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MVBS) colle...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of zooplankton and the influence of upwelling on zooplankton biomass were examined using water column data of current velocity and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MVBS) collected by moor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ADCPs) deployed in the southeastern Chukchi Sea during the 5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CHINARE) in summer 2012, combined with the satellite observational data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wind, and chlorophyll a (Chl a). Hourly acoustic data were continuously collected for 49-d in the mooring site.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migrating patterns of zooplankton, even though precisely classifying the zooplankton taxa was not available. The prevailing 24-h cycle corresponded to the normal DVM with zooplankton swimming upwards at sunrise and returning to deep waters at sunset. There was a clear DVM in the upper 17 m of the water column during the period with distinct day-night cycles, and no active DVM throughout the water column when the sun above the horizon (polar day), suggesting that light intensity was the trigger for DVM. Also there was a second migrating pattern with 12-h cycle. The upwelling event occurring in the northwest of Alaskan coastal area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zooplankton biomass at the mooring site. During the upwelling, the SST close to the mooring site dropped significantly from maximal 6.35℃to minimal 1.31℃ within five days. Simultaneously, there was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MVBS and Chl a level, suggesting the aggregation of zooplankton related to upwe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kchi sea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zooplankton biomass UPWELLING
下载PDF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pelagic Amphipoda in the East China Sea
2
作者 XU Zhaol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1-69,共9页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diversity of Amphipoda'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using statistic method- ology based on the seasonal investig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waters (23°30′- 33°N, 118...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diversity of Amphipoda'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using statistic method- ology based on the seasonal investig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waters (23°30′- 33°N, 118°30′128°E) from 1997 to 2000. Fifty-four Amphipoda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mong which eight species could stand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ver 10 ℃ and eight species could tolerate the temperature gap ranged from 5 to 10 ℃; while only six species could stand the salinity fluctuation more than 5. Based on above facts as well as calculated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we divided all Amphipoda species into four groups: (1) eurythermic and euryhalinous species including Lestrigonus schizogeneios, L. macrophthalmus, Tetrathyrus forcipatus, L. bengalensis and Hyperi- oides sibaginis; (2) temperate-warm species containing Hyperoche medusarum, Parathemisto gau- dichaudi, Themisto japonica and Hyperia galba; (3) oceanic tropical species consisted of Oxycephalus clausi~ Lyeaea pulex, Eupronoe minuta, Simorhychotus antennarius, O. poreelus, Platyscelus ovoides and Rhabdosoma ahitei; (4) subtropical species involving one nearshore subtropical water species (Corophium uenoi) and 37 offshore subtropical ones. Compared with other zooplankton such as Eu- phausia and Chaetognatha, Amphipoda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dominance but wide distribu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is could be ascribed to its high adaptation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China sea zooplankton AMPHIPODA ecological adaptation optimal tempera- ture optimal salinity
下载PDF
夏季楚科奇海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景宏 戴燕玉 +3 位作者 张金标 林茂 杨清良 林更铭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根据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资料 ,分析了楚科奇海浮游动物的物种和生态类群以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报道了浮游动物不同群落的地理位置 ,生态属性及其主要种的差异 ,阐述了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各主要类别的百分组成 ,... 根据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资料 ,分析了楚科奇海浮游动物的物种和生态类群以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报道了浮游动物不同群落的地理位置 ,生态属性及其主要种的差异 ,阐述了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各主要类别的百分组成 ,探讨了本区浮游动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同时还就本区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等指标与相关海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在已记录的 84种浮游动物中 ,4种生态类群同时共存 ,它们以差异悬殊的数量比分别在测区 70°N以南和以北浅水区以及东北部深水区形成 3个生态属性各异的群落结构 ,其分布状况可与测区内不同海流、水团的动态相互佐证。在平面分布上 ,总生物量呈深水区低、浅水区高 ,尤以浅水区南端最高的分布格局 ,在垂直方向上 ,傍晚深水区总生物量高值层出现于 2 0 0 m以浅 ,尤以 5 0 - 0 m层最高 ,2 0 0 m以深逐层下降 ,而物种多样性则由浅到深逐层增加 ,但 80 0 -5 0 0 m层略有减少。与相邻的中、低纬度的海域相比 ,本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均值明显较高 ,但物种多样性却明显贫乏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域 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 夏季 楚科奇海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徐兆礼 洪波 +1 位作者 朱明远 陈亚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081-1085,共5页
根据 2 0 0 2年 4~ 5月东海 12 2°~ 12 3°30′E、2 9°~ 32°N水域海洋综合调查资料 ,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调查区共鉴定出饵料浮游动物 1... 根据 2 0 0 2年 4~ 5月东海 12 2°~ 12 3°30′E、2 9°~ 32°N水域海洋综合调查资料 ,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调查区共鉴定出饵料浮游动物 12 8种 [不含 16种浮游幼虫 (体 )和仔鱼 ],分 5门 12大类 ,以桡足类占优势 (4 0种 ,31.2 5 % ) .浮游动物群落以广温广盐生态类群为主 .中华哲水蚤 (Calanussinicus)为最主要优势种 (14 2 .10ind·m-3 ,6 8.0 9% ) .总生物量均值为 2 4 3.80mg·m-3 (5 5 .5 3~ 773.92mg·m-3 ) ,最高密集区 (>5 0 0mg·m-3 )位于长江口 30°4 5′~ 31°15′N、12 2°4 5′~ 12 3°15′E水域 .饵料生物量均值为 195 .96mg·m-3 (5 5 .5 3~ 4 96 .0 9mg·m-3 ) ,呈长江口 (30°30′N以北 )水域高于舟山岛东南水域、长江口外海 (12 2°4 5′E以东 )高于近海水域的分布趋势 .多样性指数 (H′)均值为 2 .12 (1.0 9~ 3.73) .长江口水域多样度、均匀度和丰富度低 ,优势度大 ,反映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够稳定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得知 ,影响本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值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温、硅藻和甲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 春季 东海 赤潮
下载PDF
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动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徐晓群 曾江宁 +4 位作者 曾淦宁 陈全震 廖一波 高爱根 寿鹿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3-939,共7页
为了评估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程度,选择了运营多年的浙江嘉兴电厂邻近海域,于2006年5月大、小潮期间进行了浮游动物分布现状调查,并选取东海近海常见浮游动物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 为了评估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程度,选择了运营多年的浙江嘉兴电厂邻近海域,于2006年5月大、小潮期间进行了浮游动物分布现状调查,并选取东海近海常见浮游动物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进行了24h半致死温度的耐热性实验。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6种,其中大潮期间22种,小潮期间23种,主要为近岸低盐类群,优势种为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rcer aeuchaeta)等;浮游动物生物量虽呈近岸低、离岸高的分布状态,但密度相对均匀;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和仔鱼决定着调查海域生物量的分布特征,虫肢歪水蚤和真刺唇角水蚤则决定着密度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证明,浮游动物有较高的热耐受力,7℃温升范围内4种实验物种均无个体死亡;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排水口附近活动能力强、质量大的浮游动物种类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对活动能力弱的中、小型浮游动物种类分布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分布特征 温排水 热耐受力 东海 生态影响
下载PDF
东海海樽类生态类群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兆礼 孙军 林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698-5705,共8页
依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和极大值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海樽类最适温度和盐度,籍此进一步分析其生态类群。结果表明,Yield D... 依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和极大值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海樽类最适温度和盐度,籍此进一步分析其生态类群。结果表明,Yield Density模型可以应用于大多数海樽类最适温度和盐度的统计推断。依据物种分布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值,并参考其地理和季节分布特征,认为梭形纽鳃樽(Salpa fusiformis)属暖温带外海种;羽环纽鳃樽长柄亚种(Cyclosalpa pinnata polae)和安纽鳃樽(Ritteriella amboinensis)为热带大洋种;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Thalia decocratica orientalis)、小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和软拟海樽(Dolioetta.gegenbauri)等其余13种为亚热带外海种。海樽类多数物种可以作为水团的指示种。梭形纽鳃樽往往出现在沿岸水和外海水混合水团偏高盐水一侧。羽环纽鳃樽长柄亚种高丰度分布在台湾暖流控制的水域,是台湾暖流的指示种。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高丰度水域,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黑潮入侵陆架水团和沿岸水交汇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海樽类 生态类群
下载PDF
东海栉水母(Ctenophora)生态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兆礼 张凤英 罗民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栉水母数量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东海栉水母平均丰度秋季(6.3ind·(100m^3)^-1)〉春季(...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栉水母数量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东海栉水母平均丰度秋季(6.3ind·(100m^3)^-1)〉春季(1.6ind·(100m^3)^-1)〉冬季(1.4ind·(100m^3)^-1)〉夏季(0.6ind·(100m^3)^-1)。调查海域鉴定到种的栉水母共有6种,其中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是东海的主要种类;掌状风球水母(Hormiphora palnata)和瓜水母(Beroe cucumis)是常见种;带水母(Cestum sp.)是次常见种;蝶水母(Ocyropsis crystalline)和卵型瓜水母(Beroe avata)是稀有种。东海栉水母系暖水性浮游动物类群,其数量变化与东海暖流势力活动过程中的携带有密切的联系。球型侧腕水母分布较为广泛。是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种类;掌状风球水母、蝶水母和卵型瓜水母柑反,仅适应有限的环境;瓜水母和带水母适应能力介于以上两类栉水母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东海 栉水母 生态特征
下载PDF
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兆礼 王云龙 袁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5-639,共5页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特征、数量变化和相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枝角类丰度夏季最高(17.16 ind.(100 m3)-1),秋季(14.68...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特征、数量变化和相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枝角类丰度夏季最高(17.16 ind.(100 m3)-1),秋季(14.68 ind.(100 m3)-1)次之,春季(0.63 ind.(100 m3)-1)较低,冬季该类未出现。春、夏、秋季的肥胖三角氵蚤(Evadne tergestina)和夏季的鸟喙尖头氵蚤(Penilia avirostris)是影响枝角类数量分布的主要种;春、夏、秋季枝角类总丰度与盐度呈负线性相关关系,与水温相关关系不显著。枝角类较高丰度区常位于沿岸淡水水团与其他水团交汇处偏沿岸水一侧。其数量变化动力主要来自沿岸冲淡水势力,特别是长江冲淡水势力的消长。枝角类在东海出现率较低,有一定的集群性,较高丰度的分布基本上局限在冲淡水势力影响范围内,其高丰度的水域是沿岸水团的一个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枝角类 数量变化 生态特征
下载PDF
楚科奇海和白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聚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清良 林更铭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3-770,共8页
根据1999年夏季(7~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考察船在楚科奇海(66°0.3′~75°18.6′N,153°36.5′~174°59.5′W)和白令海(55°59.8′~66°0.3′N,173°21.1′E^175°53.9′W)49个站采... 根据1999年夏季(7~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考察船在楚科奇海(66°0.3′~75°18.6′N,153°36.5′~174°59.5′W)和白令海(55°59.8′~66°0.3′N,173°21.1′E^175°53.9′W)49个站采集的样品研究了该区网采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两个调查区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几乎相等且都较低,分别变动在1.88~1.90和0.43~0.45之间。然而,两个区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就丰富度和种类组成而言,楚科奇海的细胞密度和物种总数量远高于白令海,前者为9122.56×104cells.m-3和103种,而后者为161.78×104cells.m-3和71种。上述生态学指标不同站点间的变异也大。用多元分析方法对浮游植物群聚的分布异质性加以讨论。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解析调查区浮游植物分布方差的33.0%的两个最主要成分(即主要物种变量)分别是北极-北方浅海群落(泛北极群落)和北方大洋群落的主要种群。前者包括某些圆心硅藻,如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柔弱角毛藻(C.debilis)、聚生角毛藻(C.socialis)、叉尖角毛藻(C.furcellatus)等多种寡色体类角毛藻以及冷淡劳德藻(Lauderiaglaciali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danicus)、诺登海链藻(Thalassiosiranordenskioldii)和脆杆链藻(Bacteriosirafragilis)等;后者主要有小环毛藻(Corethroncriophilum)、平截鼻状藻(Probosciatruncata)、无刺鼻状藻(P.inermis)、西氏细齿状藻(Denteculaseminae)和一些多色暗角毛类角毛藻,如大西洋角毛藻(Chaetocerosat-lanticus)等。泛北极群落主要分布于楚科奇海南部和中部,而北方大洋群落的主要分布区在白令海调查区的西南部。通过聚类分析还辨认出7个包含不同群落的主要网采浮游植物分布区,但是由于不同水系的不同程度影响,以及极具不确定性的浮冰的位置及其物理状态(聚集、开裂和消融等)也会在短时间内给调查区生物过程导入变异性,从而使得这些分布区的归类复杂化,尤其在楚科奇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科奇海和白令海 网采浮游植物 分布 生态学 多元分析
下载PDF
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冬梅 冯文强 +2 位作者 刘焱光 刘春晓 吴会胜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46-352,共7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仪)测定北极亚北极海区的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海区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可能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Cr、Zn、Co、Ni、Cu、Pb、B...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仪)测定北极亚北极海区的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海区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可能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Cr、Zn、Co、Ni、Cu、Pb、Bi有很强的相关性,说明其具有相似的来源,且空间分布的特征相似,均为沉积物底质中的浓度在研究区内呈现出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较低,在加拿大海较高的特征;而Cd与其他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价,其中,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求得北极整体生态风险性指数值达到43.01,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状态,Co重金属元素风险最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评价结果得出类似规律,白令海生态安全性最高,楚科奇海大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性较高,加拿大海盆的生态安全性最差。在研究区内整体上呈现出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生态安全逐渐增高,西部生态风险性大于东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令海 楚科奇海 加拿大海盆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灯光诱集对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飞雁 王亮根 +3 位作者 王雪辉 谷阳光 陈森 张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2014年5月21—23日和27日在南沙群岛中部海域开展灯光罩网作业的同时,开展诱集前后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浮游动物群落对灯光反应的敏感性,灯光对群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生态学效应。诱集前后共出现浮游动物178种,隶属16... 2014年5月21—23日和27日在南沙群岛中部海域开展灯光罩网作业的同时,开展诱集前后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浮游动物群落对灯光反应的敏感性,灯光对群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生态学效应。诱集前后共出现浮游动物178种,隶属16个类群。诱集后种类数增加,种类组成的更替率为41%。各类群中,除枝角类外其余15个类群在诱集前后出现的种类均发生变化;除原生动物在诱集后种类数下降外,其他类群的种类数均呈增加的趋势。浮游动物绝大部分类群对灯光诱集较为敏感,趋光性有正有负。诱集前后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更替率为50%。诱集前优势种以桡足类为主,而诱集后有尾类的优势地位明显增强。诱集后浮游动物优势种优势度和出现频率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南沙群岛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优势种诱集前后均呈聚集分布,各优势种对灯光反应敏感,不同种类对灯光的适应性有所差异。住囊虫等大部分种类对灯光的适应性较强,诱集后聚集强度明显增加;而驼背大眼水蚤和活泼大眼剑水蚤诱集后聚集强度明显下降。桡足类幼虫和小纺锤水蚤等诱集后,聚集强度明显上升,之后又大幅下降。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在诱集后总体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以诱集初期增幅最大,之后数量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诱集前。灯光可使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明显提高,但尚未改变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浮游动物对人造光反应的种间和类群间差异,是由生物自身的生理特征和不同的摄食策略决定的。诱集后游泳生物摄食强度提高,导致了诱集后期浮游动物数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浮游动物 生态效应 灯光诱集 南沙群岛 南海
下载PDF
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杰青 全为民 +1 位作者 史赟荣 王云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0-1076,共17页
为探讨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2月(冬季)东海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春季、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优势种季节变化及生态类群。结果显示,... 为探讨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2月(冬季)东海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春季、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优势种季节变化及生态类群。结果显示,3个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08种(含未定种),浮游幼体14类,隶属于7门15大类,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共47种,占总种数的43.52%,水母类共19种,占总种数的17.59%。浮游动物种类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种类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各季节浮游动物种类数目与纬度呈负相关。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冬季最低,平均生物量夏季最高,平均丰度春季最高。根据浮游动物对水文环境条件耐受性和生活海区的差异性将浮游动物群落分为6个生态类群:近岸低盐种、广温广盐种、高温高盐种、近岸暖温种、暖水种和大洋广布种。其中东海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近岸低盐种和广温广盐种占绝对优势,夏季暖水性种群所占比例高;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暖水性种群在春、夏、冬三季中均占主导地位;东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暖水性种群占绝对优势,但夏季高温高盐种、大洋广布种优势明显。各季节中华哲水蚤均为优势种,但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较明显,其中春、夏两季优势种更替率为90.9%,夏、秋两季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优势种 生态类群 丰度 生物量 东海
下载PDF
2012年夏季西北冰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志强 张光涛 孙松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1-193,共13页
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在2012年达到低值。为了了解海冰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夏季西北冰洋22个站位的网采样品,通过种类组成和丰度研究了群落的类型、结构和地理分布,探讨了其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根据记录到的54种(类... 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在2012年达到低值。为了了解海冰变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夏季西北冰洋22个站位的网采样品,通过种类组成和丰度研究了群落的类型、结构和地理分布,探讨了其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根据记录到的54种(类)浮游动物,21个站位可以划分成在地理上基本隔离的三个浮游动物群落:楚科奇海南部群落,藤壶幼体数量占优,站位丰度百分比在56.6%—79.8%之间,桡足类次之(18.0%—42.2%),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白令海种类;楚科奇海中北部群落以广布性桡足类占绝对优势(62.3%—96.8%),藤壶幼体次之(0—30.9%);深海群落浮游动物的丰度极低,组成上以桡足类为主(71.6%—89.8%),且多数是体型较大极地种。楚科奇海陆坡边缘的M06站丰度较高但是种类组成与深海站位相似,没有归入任何群落。两个浅水群落优势种都是北极哲水蚤(Calanus glacialis)、伪哲水蚤类(Pseudocalanus spp.)、圆胃住囊虫(Oikopleur vanhoffeni)以及藤壶幼体(Barnacle larva),但优势度各异。深海群落优势种较多,北极哲水蚤(Calanus glacialis)、极北哲水蚤(Calanus hyperboreus)、细长长腹水蚤(Metridia longa)以及北极拟真刺水蚤(Paraeuchaeta glacialis)等体型较大的桡足类优势度较高,体型较小的矮小微哲水蚤(Microcalanus pygmaeus)、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优势度相对较低。与群落类型按维度和深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统计分析显示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与海冰覆盖面积较高的2003年相比,群落类型和地理分布没有显著变化,但是楚科奇海浮游动物丰度增加了1—2倍,深海群落丰度降低而组成上大型种类比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科奇海 浮游动物 群落类型 群落结构 优势种 桡足类 藤壶幼体
下载PDF
黄海南部大型水母暴发区中小型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熊瑛 王云龙 +4 位作者 汤建华 刘培廷 仲霞铭 吴磊 高银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63-2068,共6页
根据2007年5—9月黄海南部(121°15′E—122°09′E、31°53′N—32°53′N)大型水母暴发区调查数据,对该区6个站点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特征及优势种等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调查区浮游动物58种(... 根据2007年5—9月黄海南部(121°15′E—122°09′E、31°53′N—32°53′N)大型水母暴发区调查数据,对该区6个站点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特征及优势种等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调查区浮游动物58种(不含鱼卵和仔鱼),隶属于5门11大类58种,其中桡足类为优势种,占80.86%;浮游动物总丰度均值为783.17ind.m-3(452.23~1241.86ind.m-3),最高密集区位于St.4;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76(2.44~2.95),调查区南部(St.4~St.6)比北部(St.1~St.3)的物种更为丰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为最主要优势种,丰度为263.76ind.m-3(152.23~451.89ind.m-3),集中分布在St.4,浮游动物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大小取决于优势种小拟哲水蚤的丰度。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总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正相关性显著,而水母CPUE-总CPUE、水母CPUE-小黄鱼CPUE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 黄海南部 大型水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