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
1
作者 韩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古迹开展大量实地考察。为探究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历史,该文聚焦伊东忠太、关野贞、常盘大定三位学者,在梳理各自实地考察活动与记录的基础上,分析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观察与认...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古迹开展大量实地考察。为探究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历史,该文聚焦伊东忠太、关野贞、常盘大定三位学者,在梳理各自实地考察活动与记录的基础上,分析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观察与认识。研究表明,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在广度和深度上前所未有,考察范围广泛,考察方法科学,记录成果多样,文字与图像相结合,较为真实地记录了近代浙江文化古迹的各方面信息。近代日本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初步建立了浙江文化古迹的整体图景,更新了浙江文化古迹的独特价值,完善了浙江文化古迹的历史面貌,为浙江地方文化研究与文化古迹保护提供了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关野贞 常盘大定 浙江 文化古迹 实地考察
下载PDF
伊东忠太与他的筑地本願寺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军 张健 《华中建筑》 2005年第1期168-169,共2页
该文通过分析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的主要建筑理论的形成原因、内容及影响,及他的代表作之一筑地本願寺的设计手法,以期对我们今天的建筑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建筑理论 筑地本願寺 设计手法
下载PDF
晚清伊东忠太中国古建筑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敬衍 张茜 韦峰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6期189-191,共3页
根据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1902年中国古建筑考察的笔记、日记、插图和照片等历史文献资料,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伊东忠太河南古建筑考察的重点内容、主要收获,揭示其在中国建筑史学建构及河南古建筑保护研究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建筑史 古建筑 河南 考察
下载PDF
伊东忠太1902—1903年河南古建筑考察主要成果价值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敬衍 张茜 韦峰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8期198-199,共2页
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曾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先后6次来到中国内陆进行古建筑考察,1902—1903年的大考察是时间最长、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其中对河南古建筑的考察尤其详细。根据伊东忠太所留下的古建筑考察的日记、笔记、插图和... 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曾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先后6次来到中国内陆进行古建筑考察,1902—1903年的大考察是时间最长、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其中对河南古建筑的考察尤其详细。根据伊东忠太所留下的古建筑考察的日记、笔记、插图和照片等一手文献资料,结合其后续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成果,揭示伊东忠太河南古建筑考察中洛阳龙门石窟、豫西窑洞以及开封城市等方面的建筑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东忠太 河南 古建筑考察 龙门石窟 豫西窑洞 开封
下载PDF
士之能者:刘敦桢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现代起步(上) 被引量:1
5
作者 赖德霖 《建筑师》 2022年第5期4-18,共15页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他如何与营造学社结缘?他的研究与他所处的时代有何关联?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营造学社研究范式的形成,乃至对中国建筑研究发展的特殊贡献究竟何在?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证,刘敦桢在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识渊博、方法自觉且见地精深的学者。他与梁思成有着相似的学术关怀,分享着若干一致的治学理路,但同时也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他与梁思成在营造学社创始者们的基础上将中学、西学和东洋学相结合,共同开辟了中国建筑研究的现代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敦桢 中国营造学社 朱启钤 梁思成 伊东忠太 关野贞 滨田耕作 田边泰
下载PDF
士之能者:刘敦桢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现代起步(下) 被引量:1
6
作者 赖德霖 《建筑师》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他如何与营造学社结缘?他的研究与他所处的时代有何关联?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营造学社研究范式的形成,乃至对中国建筑研究发展的特殊贡献究竟何在?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证,刘敦桢在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识渊博、方法自觉且见地精深的学者。他与梁思成有着相似的学术关怀,分享着若干一致的治学理路,但同时也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他与梁思成在营造学社创始者们的基础上将中学、西学和东洋学相结合,共同开辟了中国建筑研究的现代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敦桢 中国营造学社 朱启钤 梁思成 伊东忠太 关野贞 滨田耕作 田边泰
下载PDF
清末民初日本伊东忠太、小野玄妙朝五台山
7
作者 刘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五台山是佛教名山,对日本佛教文化影响很大。历史上日本来朝五台者众,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大传统。学界对此研究已多,但多止于1900年以前,于1900年后的晚清民国时期则几乎为空白。笔者发现日本名人伊东忠太、小野玄妙分别在1902年和1922年... 五台山是佛教名山,对日本佛教文化影响很大。历史上日本来朝五台者众,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大传统。学界对此研究已多,但多止于1900年以前,于1900年后的晚清民国时期则几乎为空白。笔者发现日本名人伊东忠太、小野玄妙分别在1902年和1922年来朝五台,并留下了相关书写,他们是近代日本来朝五台的两大典型,尤其是小野玄妙,堪为民国一代的代表,他们延续了日本的古老传统,在近代中日五台山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伊东忠太 小野玄妙 朝五台山
下载PDF
高颐墓阙的结论——关于中国营造学社和伊东忠太在西南的两次田野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棣 文艺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47,共7页
以营造学社在中国西南的古建筑调研入题,穿插伊东忠太在西南的文化路线考察行为。通过对两次西南田野调查的再现,将历史线索集束于高颐墓阙展开,对前人的建筑史学研究方法和结果判断进行总结。归纳高颐墓阙在不同建筑史中呈现不同定位... 以营造学社在中国西南的古建筑调研入题,穿插伊东忠太在西南的文化路线考察行为。通过对两次西南田野调查的再现,将历史线索集束于高颐墓阙展开,对前人的建筑史学研究方法和结果判断进行总结。归纳高颐墓阙在不同建筑史中呈现不同定位和结论的原因,提出建筑史研究中实物阅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中国营造学社 伊东忠太 高颐墓阙
原文传递
伊东忠太对中国古代陵墓装饰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铁铮 曹铁娃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伊东忠太是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他曾先后11次来华考察,系统研究过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本文从伊东忠太对中国古代陵墓装饰研究的视角出发,分析伊东忠太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以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建筑史 古代陵墓 装饰
原文传递
解读《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苏斌 贺美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74-177,共4页
结合历史背景对《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进行解读,旨在分析其图像记录中所隐含的历史语境和建筑思想。
关键词 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 近代日本学者 伊东忠太 历史语境 建筑思想
原文传递
伊东忠太的广东建筑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拓 程建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2-115,共4页
根据伊东忠太发表的文章以及手稿,整理其1910年在广东考察的内容,对比他当时的记录和现存建筑,揭示伊东的考察资料对岭南建筑史研究的价值,并通过分析伊东忠太对广东建筑所做的研究,尝试探索伊东忠太的建筑史思想。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广东建筑 建筑史 怀圣寺
原文传递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对伊东忠太的超越——兼评《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永春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7,共8页
以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为参考系,探讨梁思成早期中国建筑史研究,指出:伊东忠太的建筑史观起于对法古孙、弗莱彻等的批判,但并没有摆脱他所批判的西方学者著作的影响;史学方法上,缺少史料的考订,多凭主观臆测;其"以今日之建筑律... 以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为参考系,探讨梁思成早期中国建筑史研究,指出:伊东忠太的建筑史观起于对法古孙、弗莱彻等的批判,但并没有摆脱他所批判的西方学者著作的影响;史学方法上,缺少史料的考订,多凭主观臆测;其"以今日之建筑律三千年前之建筑",存在重大缺陷。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是建立在近代实证史学基础上,他的木构本体论,缘于对中国营造演进过程中自身内在理路的观察,并非来自法国结构理性主义;其建筑史观,在历史发展动力上,受进化史观的影响,与温克尔曼的艺术发展观无关;在中国建筑认识上,与物质史观暗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 伊东忠太 梁思成 林徽因 结构理性主义
原文传递
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评述——兼与梁思成、林徽因的早期中国建筑史研究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帆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3年第1期312-356,共45页
长期以来,中国建筑史界对于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的早期学术贡献缺乏系统研究,导致对以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所进行的中国建筑史研究缺乏一个可以参照、比较的学术背景。本文将对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著作进行系... 长期以来,中国建筑史界对于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的早期学术贡献缺乏系统研究,导致对以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所进行的中国建筑史研究缺乏一个可以参照、比较的学术背景。本文将对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著作进行系统地分析,探讨他提出的若干理论问题,并对其研究的特征进行总结,借此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国际学术背景。在此基础上,与梁思成、林徽因所进行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进行比较,试图从历史的视角重新评价他们的早期研究工作在该学科中的创新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 伊东忠太 梁思成 林徽因
原文传递
明治时期日本建筑界的中国调查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奥富利幸 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4年第2期21-41,共21页
本文以日本建筑界在明治时期的中国调查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了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之前的伊东忠太、大江新太郎、大熊喜邦、佐野利器、关野贞、冢本靖、三桥四郎等数十次的调查内容,重点公开了百年之前的建筑测绘等实录性史料。之后,... 本文以日本建筑界在明治时期的中国调查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了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之前的伊东忠太、大江新太郎、大熊喜邦、佐野利器、关野贞、冢本靖、三桥四郎等数十次的调查内容,重点公开了百年之前的建筑测绘等实录性史料。之后,分析了各个调查的对象和方法的异同,指出伊东忠太一行1905年满洲建筑调查范围从宫殿、陵墓、庙宇扩展到了住宅、剧场、店铺等市井建筑的特征,解析了伊东忠太在1902—1905年间世界大旅行时为了建构世界建筑体系的调查与1905年满洲调查注重风土、生活实态的方法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关野贞 中国建筑史 唐长安城 剧场 住宅
原文传递
从伊东忠太的学术研究看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的成因
15
作者 于水山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5年第1期3-30,共28页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影响。作者力图说明,中国建筑早期文献中对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的...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影响。作者力图说明,中国建筑早期文献中对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的推崇和强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东亚的权力转移的结果,即中国的衰落与日本的崛起。文章通过对伊东氏主要学术著作文本和图像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建筑史》~①与《中国建筑装饰》~②两部专著在写作方法上的不一致——前者用历史学方法而后者用人类学方法——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政治动机。这一差异也反映出日本殖民主义中深层的文化矛盾。而伊东氏的《法隆寺》一书则从学术领域完成了东亚的精神传统从中国向日本的历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史 伊东忠太 东方主义 日本建筑 法隆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