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文南词特色与传承保护探析
1
作者 赵雅星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从文南词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其丰富多样的文本内容和通俗易懂、曲式鲜明的音乐特色进行研究,发现文南词正面临区域萎缩、剧目缺失、文化身份模糊以及保护力量分散的现状。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内容形式、建设人才队伍、加强网络宣传等途径... 从文南词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其丰富多样的文本内容和通俗易懂、曲式鲜明的音乐特色进行研究,发现文南词正面临区域萎缩、剧目缺失、文化身份模糊以及保护力量分散的现状。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内容形式、建设人才队伍、加强网络宣传等途径不断加大对文南词的传承保护,以扩大文南词的艺术影响。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为以安徽文南词为首的地方戏曲艺术发展寻求出路,也为其他稀有剧种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南词 文本内容 唱腔 传承保护
下载PDF
明清词韵学的辨体视野与尊体策略
2
作者 杜玄图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辨体视野,源于诸家不同的尊体策略。明清词韵学之尊体策略经历了“曲化合乐—格律稽古—寻源释韵—回归词体”的演进,辨体视野相应地经历了“关联曲以与诗辨—关联诗以与曲辨—与古乐府之通与辨—辨而不破”的演变。不同层面、不同途径的音律观照,是造成明清词韵学辨体视野不一、尊体策略各异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词韵学 辨体 尊体 演变 音律
下载PDF
口传艺术“楚调唐音”歌吟词的音声意韵研究
3
作者 江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4-99,共6页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乐形态的分析,探寻歌吟中词的吟唱规律及其音声意韵的艺术观念,以丰富传统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艺术 “楚调唐音”歌吟 音乐形态 音韵
下载PDF
以音乐性为本位的词体文人化--再论李清照《词论》
4
作者 严佳丽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9-51,共3页
李清照《词论》以音乐性为本位,对词体提出更为严格的格律要求。在廓清诗词界线的同时,诉诸语言系统本身,是音乐文学格律意识的自觉,也是词作为音乐文学试图摆脱音乐而获得文体独立的尝试和努力。《词论》进一步论及词体创作的具体技法... 李清照《词论》以音乐性为本位,对词体提出更为严格的格律要求。在廓清诗词界线的同时,诉诸语言系统本身,是音乐文学格律意识的自觉,也是词作为音乐文学试图摆脱音乐而获得文体独立的尝试和努力。《词论》进一步论及词体创作的具体技法和审美理想。虽然不免受到宋人重知识、重才学的学者之风的影响,带有浓厚的融诗化文的时代气息,但其中鲜明的文人气质,更进一步推动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音乐性 文人化
下载PDF
《楚辞》文本的音乐结构及其呈现方式 被引量:3
5
作者 沈亚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178,共5页
《楚辞》音乐的具体呈现状态已经遥不可及,但通过其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屈原用生命弹奏的宇宙音乐和人生旋律。《楚辞》的内在音乐首先体现为文本语音的节奏和旋律,语气助词"兮"是其文本向音乐转化的重要契机;其次,屈原作品... 《楚辞》音乐的具体呈现状态已经遥不可及,但通过其文本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屈原用生命弹奏的宇宙音乐和人生旋律。《楚辞》的内在音乐首先体现为文本语音的节奏和旋律,语气助词"兮"是其文本向音乐转化的重要契机;其次,屈原作品的动态意象如"风"和"落叶",使得天地万物无不处于一种特定的节奏之中,文本中之"日月"、"春秋"往来构成了音乐最本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屈原作为生命历程之体验者如同音乐中的一个动机,求索、飞升、徘徊,最终通过对于肉体的断然弃绝而抵达永恒的旋律。同时,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对于时间流逝之感慨,在特定的语音结构中,被发展成为文本内在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音乐艺术 节奏 音乐结构 动态意象 时间 旋律
下载PDF
宋代词学视域中的李清照《词论》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宝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5,共8页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 《词论》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仅存的一篇词学论文,历来对它评析甚多,颇有歧见。文章将李清照的《词论》置于宋代词学流变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力图揭示出它的内涵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词体文学进入宋代以后,其发展表现为一种雅化的进程,或称之为"诗化"。但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突破过甚而疏离词之本位的倾向。李清照既认同词的雅化,又不赞同因雅化而背弃词的本质特征,其关注的焦点则是词的合律可歌的音乐性本位。正因为李清照的这一词本体论蕴涵了上述的两个向度,故其词学观不能以"婉约"与"豪放"的两分法加以概括。文章最后探讨了周邦彦为何不被李清照置评的原因,因周词虽恪守音律,格调典雅,但其词品仍不能免俗所致。李清照对周的这一态度也表达了她的词学思想的一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雅化 词乐 周邦彦 姜夔
下载PDF
宋词所描写的琵琶音乐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尊明 李晓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1-56,共6页
《全宋词》中涉及对琵琶妓乐的赋咏和描写的词作多达二百五十余篇,除了一般性地描写"琵琶"这一音乐意象之外,还有大量作品是专门赋咏琵琶乐与琵琶妓的。宋词对琵琶音乐的描写主要包括琵琶乐器和琵琶乐曲两大部分,对琵琶乐器... 《全宋词》中涉及对琵琶妓乐的赋咏和描写的词作多达二百五十余篇,除了一般性地描写"琵琶"这一音乐意象之外,还有大量作品是专门赋咏琵琶乐与琵琶妓的。宋词对琵琶音乐的描写主要包括琵琶乐器和琵琶乐曲两大部分,对琵琶乐器的描写往往突显最精美最典型的局部特征,如弦槽、弹拨、弦索和琵琶上的图案,精美而香艳;对琵琶乐曲的描写,分全篇描写和部分描写两种类型,多是调动丰富的联想,通过生动的比喻来加以展现,以苏轼、辛弃疾、晁补之、曾觌等人的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琵琶 音乐 审美
下载PDF
从《凉州词》创作看声诗的断代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润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99-104,共6页
唐代诗人创作的七言绝句《凉州词》,是由融合了西域与中原乐曲的《凉州曲》而来,并成为唐代声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但宋词创作兴盛之后,诗人们却不再创作具有边塞主题的声诗《凉州词》,从《凉州词》的由盛转衰可以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声诗,... 唐代诗人创作的七言绝句《凉州词》,是由融合了西域与中原乐曲的《凉州曲》而来,并成为唐代声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但宋词创作兴盛之后,诗人们却不再创作具有边塞主题的声诗《凉州词》,从《凉州词》的由盛转衰可以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声诗,其断代应该是在唐宋之际,其体裁则多是近体诗。这一早已被任半塘《唐声诗》所提出的观点,在《凉州词》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词 声诗 断代 《唐声诗》
下载PDF
从《教坊记》曲目考察词调中的西域音乐因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人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8,共8页
内容提要:《教坊记》乐曲流行最广, 并且最能代表唐代的音乐风貌, 唐五代词调亦多源自教坊乐曲。《教坊记》曲目中部分已确认为胡乐(主要是西域乐曲), 本文依据近年来学界研究的成果, 试图补充论证一些教坊曲目中的西域乐曲, 藉此说明... 内容提要:《教坊记》乐曲流行最广, 并且最能代表唐代的音乐风貌, 唐五代词调亦多源自教坊乐曲。《教坊记》曲目中部分已确认为胡乐(主要是西域乐曲), 本文依据近年来学界研究的成果, 试图补充论证一些教坊曲目中的西域乐曲, 藉此说明西域各民族音乐在词曲方面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坊记笺订》 词调 西域音乐
下载PDF
沈曾植《菌阁琐谈》与近现代词体声律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昝圣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7,共6页
词体声律研究是沈曾植词学的核心内容。在词话《菌阁琐谈》中,沈曾植揭示了词乐对唐宋词体体制的制约作用,并由此关照了词体发展、词曲嬗变和部分词家创作等问题,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沈氏还利用《事林广记·音谱类》等文献,解读... 词体声律研究是沈曾植词学的核心内容。在词话《菌阁琐谈》中,沈曾植揭示了词乐对唐宋词体体制的制约作用,并由此关照了词体发展、词曲嬗变和部分词家创作等问题,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沈氏还利用《事林广记·音谱类》等文献,解读了"字少声多"、"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等重要词唱法术语,颇具开创性。沈曾植词体声律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在近现代词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曾植 《菌阁琐谈》 词体声律 词乐 词唱法 现代词学
下载PDF
姜夔词调音乐的风雅风貌及艺术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水静 胡玉兰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姜夔是南宋时期重要的词曲作家,他创作的词曲以独特的风雅风格见长,对当时及后世的词曲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姜夔富有风雅品质的词调音乐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时局动荡,催生了复雅思潮的出现,而姜夔词曲的风雅风格便... 姜夔是南宋时期重要的词曲作家,他创作的词曲以独特的风雅风格见长,对当时及后世的词曲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姜夔富有风雅品质的词调音乐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时局动荡,催生了复雅思潮的出现,而姜夔词曲的风雅风格便是对复雅思潮的直接响应。以姜夔的词调音乐为研究对象,从复雅思潮的影响、宋学思想的渗透等方面阐述了其形成的渊源,介绍了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在乐论、词韵、曲调中的展现等方面对其风雅风貌特征进行了论述,进而研析了姜夔词调音乐风雅风貌的后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 词调音乐 风雅风貌 艺术特征
下载PDF
律词申议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桃坊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50-55,共6页
洛地先生提出的“律词”的概念,可将中国音乐文学史上诸种歌辞排除在外,使我们对调体性质的认识更为清晰。所谓“律词”,是指合格律的词作,或具有格律规范的词作。唐宋以来的词,可称为“律词”。但如果仅从民族文学形式着眼而无视其为... 洛地先生提出的“律词”的概念,可将中国音乐文学史上诸种歌辞排除在外,使我们对调体性质的认识更为清晰。所谓“律词”,是指合格律的词作,或具有格律规范的词作。唐宋以来的词,可称为“律词”。但如果仅从民族文学形式着眼而无视其为音乐文学,遂以为它是从唐代格律诗体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就忽视了词体出现的特定文化条件,以致掩蔽了其艺术特质。律词的产生并非由于近体诗格律的发展,是其句式简单变化的结果,而是由于隋唐新燕乐的流行应运而生的新体音乐文学。律词是唐代新燕乐的歌辞,敦煌曲子词已是律词。每一支燕乐曲歌辞的始辞是倚声制作的,经过许多文人的模拟,遂使该乐曲成为具有独特格律意义的词调。因其倚声制词,以辞从乐,故是长短句的形式,并形成以调调定位的独特的格律。唐宋时词是依据音谱而演唱的,在此情形下,并未因律词的产生而弱化原有的乐曲,而是使律词音乐化了。律词与音乐的关系不仅是歌辞与音乐系统的结合,它们在形式上也融合,因而律词是中国音乐文学的最高级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词 音乐文学 格律 近体诗 词体 燕乐
下载PDF
词律的编订与清人对词体特性认知的深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明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03-207,211,共6页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 由于对词体特性尤其是对宋词与宋以后词的音乐特性存在不同的认知,清人展开过作词要不要协律的争论,最终以协律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清人通常取唐宋旧词中词名相同者相比勘,以得每一调之规范。其中以《词律》与《钦定词谱》的成就最高。这些格律谱不仅被用来指导创作,而且成为清人廓清词之体制、维护词体特性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体式 词体特性 词律 词谱 词体观
下载PDF
夏承焘的考据之学与批评之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大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81-88,共8页
夏承焘早年从事词的考据之学,中年以后转入词的批评之学。他的考据成果如《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论丛》等著作,代表了20世纪词人谱牒之学、白石词乐之学与声韵之学的最高成就。他的批评成果如《月轮山词论丛... 夏承焘早年从事词的考据之学,中年以后转入词的批评之学。他的考据成果如《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论丛》等著作,代表了20世纪词人谱牒之学、白石词乐之学与声韵之学的最高成就。他的批评成果如《月轮山词论丛》和《词学论札》所收录的相关文章,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考据之学到批评之学,体现了夏承焘在研究方法上由"词内看词"到"词外看词"的重要转变。他的"词内看词"表现为对词的字、句、声、韵、调、体式、版本等的校勘和考订;他的"词外看词"则表现为诗词之比较、词文之对读、词作与词论之互参,以及由作者的时代、环境、遭遇、个性、政治倾向、生活态度、文学观念,考察作品的思想、情感、表现形式与风格等等。"词内看词"与"词外看词"各有优点和局限,夏承焘的过人之处是能把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承焘 词人谱牒之学 词乐之学 声韵之学 词内看词 词外看词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传播研究--北宋文人词调音乐的审美追求与传承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诗扬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13,共5页
唐虞三代之始,人皆能因所感而歌唱,荆轲歌易水,离别唱阳关,上至君王,下到百姓,多知音好歌者。至商周时,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文人音乐逐渐剥离开来,文人音乐独立而成一派。宋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尤其不能忽略了文人... 唐虞三代之始,人皆能因所感而歌唱,荆轲歌易水,离别唱阳关,上至君王,下到百姓,多知音好歌者。至商周时,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文人音乐逐渐剥离开来,文人音乐独立而成一派。宋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尤其不能忽略了文人对于音乐的创作和参与,经文人之手的北宋词调音乐,是文人音乐之代表。"文"的品格、气质和素养是文人音乐区别于其他传统音乐的标志之一。唐诗是酒,宋词为茶,歌词、音乐和典故中记录着宋代文人独特的艺术审美与细腻情感,"词调音乐"更注重于"音"与"心"之间的对话,以含蓄之情、中和之意、音外之音来表现中国古代文人独有的艺术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文人 词调音乐 传播 审美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土家族竹枝词对地方音乐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晓辉 熊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竹枝词的发展在艺术史上一直都与地方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刘禹锡因为受到巴渝竹枝歌的影响,开创了竹枝词文体并引向文坛发展,此后竹枝词受到各地文人的青睐。土家族竹枝词记录了许多土家族的音乐活动,也给土家族地区的音乐创作带来... 竹枝词的发展在艺术史上一直都与地方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刘禹锡因为受到巴渝竹枝歌的影响,开创了竹枝词文体并引向文坛发展,此后竹枝词受到各地文人的青睐。土家族竹枝词记录了许多土家族的音乐活动,也给土家族地区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元素,同时也对地方音乐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竹枝词 竹枝歌 地方音乐 影响
下载PDF
姜白石的词乐与清雅之韵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向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以及词调旋律、字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与其清雅之韵是一致的。此外,姜夔还善于用名贵的古曲、独特的自制曲来表达他一生中经历的情感的高峰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乐 旋律 清雅
下载PDF
词乐研究的第一部力作——论刘尧民《词与音乐》及其音乐文学研究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华 《天中学刊》 2018年第5期86-91,共6页
刘尧民作为第一位对词与音乐关系开展专门研究的学者,其《词与音乐》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开创意义。刘尧民运用发生学的原理、进化论的观念和系统概念构建的方法,对燕乐与词的关系以及二者结合的形式、原因等都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至今... 刘尧民作为第一位对词与音乐关系开展专门研究的学者,其《词与音乐》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开创意义。刘尧民运用发生学的原理、进化论的观念和系统概念构建的方法,对燕乐与词的关系以及二者结合的形式、原因等都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尧民 《词与音乐》 音乐文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音乐与辞章:宋词的两种传播方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金梅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词在宋代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立足于音乐,通过歌妓的演唱使之走向最广大的受众;二是立足于文字,以题写、手抄、印刷等形式在特定的人群内流传。演唱可以使词快速有效地播之四方,文字则使词得以长时间传播。
关键词 歌妓 宋词 辞章 宋代 流传 特定 形式 演唱 音乐 文字
下载PDF
清人词体发生诸说检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明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2,共4页
清人根据各自对词体特性的认识展开对词体发生问题的探究与解说。从“学”而言,清人大体上将词体发生时间定在盛唐至五代,并认为词体由诗与乐府衍变而来。关于词体生成方式,清人主要有“文体代嬗”与“音律递变”两种观点,其中以“音律... 清人根据各自对词体特性的认识展开对词体发生问题的探究与解说。从“学”而言,清人大体上将词体发生时间定在盛唐至五代,并认为词体由诗与乐府衍变而来。关于词体生成方式,清人主要有“文体代嬗”与“音律递变”两种观点,其中以“音律递变论”为主流观点。从“术”而言,清人探究词体发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在文体和音乐两个向度。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上,清人注重文献实证,同时又能对不同视角的观点博观约取、汲异补正,显示出崇尚实证的学术路径与包容通变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发生 文体 音乐 文体代嬗 音律递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