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国词史的失踪者——吴眉孙的文学交游及词学贡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薛玉坤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5,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国词人群体研究"(12YJA75106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13&ZD118)
-
文摘
民国词人吴眉孙在当时虽享有美誉,身后却令名不彰,是民国词史上众多"失踪者"之一。其人长期在金融界工作,因得益于早年所受传统教育,有着相当深厚的旧学根底。且与当时旧式文人文酒诗会,交游密切,诗词吟咏相当活跃。其生前结集刊行的词集《寒竽阁词》,内容丰富,感情真率诚挚,疏旷洒脱,风格兼有清丽与雄放之美。同时,在词集校勘与词人考订、词风与词派、词乐与词律等方面,吴眉孙均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和成果丰富的著述,是当时词学界颇为活跃的词学研究者。
-
关键词
吴眉孙
午社
《寒竽阁词》
民国词
-
Keywords
Wu Meisun
Wushe club
ci-poetry of han yu ge
ci-poet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汉魏六朝散体赋中“歌曰”之源头与流变
- 2
-
-
作者
丁玲
-
机构
广州图书馆数据工作部
-
出处
《唐都学刊》
2012年第4期8-12,共5页
-
文摘
汉魏六朝散体赋中的"歌曰"体现了对屈原、宋玉赋的沿革。渲染音乐情境的"歌曰"源于《招魂》《大招》中对音乐场面的描摹,并在乐器、歌舞题材赋中成为一种创作模式,且渐有作者情志之寄托;对话体及代言体的"歌曰"源自《讽赋》《登徒子好色赋》,其作用在于抒写主人公心志和实现赋中角色的互动,这类"歌曰"往往有较为明显的角色感,南朝宫廷赋中则出现了代言女性心志而无角色感,使赋中情境与抒情主人公相融无间的"歌曰";以"歌曰"、"诗曰"、"谣曰"、"重曰"等形式出现的双重乃至多重总领心绪语是由屈原赋中"重曰"、"少歌曰"、"倡曰"、"乱曰"等发展而来,南朝假设古人作赋情境之赋,也可视为对屈赋双重或多重总领心绪语创作模式的延续。
-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赋
歌曰
屈原
宋玉
-
Keywords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Fu
ge yue
Qu yuan
Song yu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