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蝉鸣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同翅目:蝉总科) 被引量:14
1
作者 雷仲仁 周尧 李莉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4年第1期51-59,共9页
本文总结了蝉鸣的几种机制,并初步提出了具鼓膜发音器的蝉鸣机理模式图;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蝉鸣在分类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分析讨论了蝉鸣声在各级分类阶元中的差异和应用,即发音机制和方式可用于科及亚科级的分类;鸣声的频谱特征和... 本文总结了蝉鸣的几种机制,并初步提出了具鼓膜发音器的蝉鸣机理模式图;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蝉鸣在分类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分析讨论了蝉鸣声在各级分类阶元中的差异和应用,即发音机制和方式可用于科及亚科级的分类;鸣声的频谱特征和一些鸣叫行为可为属级分类提供一些依据,鸣叫节律型具有明显的种性,而音色的差异在近缘种、疑难种及其种下分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总科 鸣声特征 分类学 同翅亚目
下载PDF
蝉总科昆虫的发声行为及相关系统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魏琮 罗昌庆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共10页
蝉总科昆虫以其雄性能发出响亮而多样的鸣声著称。长期以来,不同学者相继对其发音机制及发音器官形态结构在系统学、生态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蝉总科昆虫的发音机制、鸣声类型及其行为功能方面的研... 蝉总科昆虫以其雄性能发出响亮而多样的鸣声著称。长期以来,不同学者相继对其发音机制及发音器官形态结构在系统学、生态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蝉总科昆虫的发音机制、鸣声类型及其行为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蝉总科高级阶元分类系统的建立、鸣声的进化与物种形成、鸣声在种级单元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等角度,探讨发音器官形态结构及其鸣声在蝉总科昆虫系统学、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阐述鸣声比对及DNA条形码技术在蝉总科近缘物种和疑难物种区分、隐存物种发现、生物多样性评估及基因树冲突解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今后在解析蝉总科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历史研究中综合采用形态特征、鸣声特征和分子数据的必要性,以及蝉总科昆虫的声学、行为学研究结果在害虫声学诱集防治及仿生学领域可能具有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总科 发声机制 声音信号 系统学 行为生态学
下载PDF
3种蝉的染色体研究(同翅目:蝉总科 )
3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1 位作者 袁锋 魏永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95,共3页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翅目 蝉总科 蟪蛄 蚱蝉 东北山蝉 染色体 核型特征
下载PDF
中国螂蝉属分类研究(半翅目:蝉科)(英文)
4
作者 王旭 魏琮 《Entomotaxonomia》 CSCD 2015年第3期201-206,共6页
记述采自云南的螂蝉属1中国新纪录种:东方螂蝉Pomponia orientalis(Distant,1912)。文中对东方螂蝉的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描记,提供了中国螂蝉属已知种的检索表,并对螂蝉属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蝉亚目 蝉总科 重新描记 分类 地理分布 检索表
下载PDF
四种蝉科昆虫的精子形态(半翅目:蝉科)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贝贝 魏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1-1002,共12页
【目的】为了明晰蝉科昆虫的精子形态及其在分类和系统发育分析方面的意义,本研究对蝉亚科的蒙古寒蝉Meimuna mongolica、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蛉蛄Pycna repanda及姬蝉亚科的蟋蝉Tettigetta sp.的精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 【目的】为了明晰蝉科昆虫的精子形态及其在分类和系统发育分析方面的意义,本研究对蝉亚科的蒙古寒蝉Meimuna mongolica、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蛉蛄Pycna repanda及姬蝉亚科的蟋蝉Tettigetta sp.的精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分别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这4种蝉科昆虫的精子形态特征。【结果】蒙古寒蝉、黑蚱蝉、蛉蛄和蟋蝉这4种蝉科昆虫精子形态基本相似,但精子长度在种内和种间都有明显不同,均表现出多态性。根据精子长度,蛉蛄精子可被分为长精子、中长精子和短精子3种类型;蒙古寒蝉、黑蚱蝉和蟋蝉的精子被分为长精子和短精子2种类型。4种蝉的精子结构也基本相似,头部包含顶体和细胞核,颈区由中心粒和中心粒侧体组成,尾部一般由一根轴丝和一对线粒体衍生物组成,轴丝微管为9+9+2模式。但蝉亚科3个物种的部分精子具有多个线粒体衍生物;首次在蛉蛄精子尾部发现一个电子致密的三角形区域,该结构在蝉科其他昆虫精子中未曾发现。蝉科不同类群的精子中心粒侧体存在显著差异,姬蝉亚科的蟋蝉精子中心粒侧体为片层状结构,蝉亚科昆虫则为鞘状结构。【结论】与蝉次目的角蝉总科和沫蝉总科昆虫精子相比,仅蝉科昆虫的精子表现出多态性,是该科的特有衍征。精子尾部可具多个线粒体衍生物的现象在蝉亚科物种中是否普遍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蝉科不同类群在精子形态方面的差异,为蝉科昆虫分类及蝉次目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次目 蝉总科 姬蝉亚科 蝉亚科 精子 形态 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华蝉族系统发育地位研究(半翅目:蝉科) 被引量:1
6
作者 袁飞敏 魏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5-1217,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无鼓膜发音器的华蝉族(Sinosenini)昆虫在蝉总科(Cicadoidea)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依据在陕西宁陕采集的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成虫标本,对华蝉族的合哑蝉K.caelatat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注释和生物信...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无鼓膜发音器的华蝉族(Sinosenini)昆虫在蝉总科(Cicadoidea)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依据在陕西宁陕采集的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成虫标本,对华蝉族的合哑蝉K.caelatat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蝉总科其他类群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然后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分别构建了蝉总科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合哑蝉线粒体基因组长14960 bp(GenBank登录号:MN922304),其基因组成、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等,与蝉总科其他类群具相似特征。核苷酸多样性分析表明,atp8,nad6和nad2为易变基因,而cox1比较保守。非同义替换率和同义替换率比表明,蝉总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处于高水平的纯化选择下。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蝉次目(Cicadomorpha)的单系性,该次目3个总科的关系为:角蝉总科Membraciodea+(蝉总科Cicadoidea+沫蝉总科Cercopodidea)。无鼓膜发音器的哑蝉属与蝉亚科(Cicadinae)的蜩蝉族(Dundubiini)相关类群聚在一起,且与寒蝉属Meimuna关系最近;黑蝉族(Cicadatrini)的草蝉属Mogannia和音蝉属Vagitanus则与姬蝉亚科(Cicadettinae)相关类群聚在一起;日宁蝉属Yezoterpnosia并非一个单系群。【结论】华蝉族应从姬蝉亚科转移至蝉亚科并与蜩蝉族(Dundubiini)合并,而黑蝉族应从蝉亚科转移至姬蝉亚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具有不同发声机制的蝉科昆虫系统演化提供了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总科 蝉次目 鼓膜发音器 线粒体基因组 核苷酸多样性 进化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