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new taraxastane-type triterpenoids from the fruit of Cicuta virosa L.var latisecta Celak
1
作者 Li, Zhen Lin Qian, Shi Hui Pu, She B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17-321,共5页
Two new taraxastane-type triterpenoids,20-taraxastene-3β,12β,16β-triol 1 and 3β-feruloyloxy-20-taraxastene-16β,28-diol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fruit of Cicuta virosa L.var latisecta Celak.There structures were ... Two new taraxastane-type triterpenoids,20-taraxastene-3β,12β,16β-triol 1 and 3β-feruloyloxy-20-taraxastene-16β,28-diol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fruit of Cicuta virosa L.var latisecta Celak.Ther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ESI-MS,1D- and 2D-NMR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uta virosa l.var latisecta Celak cicuta TRITERPENE 20-Taraxastene-3β 12β 16β-triol 3β-Feruloyloxy-20-taraxastene-16β 28-diol
下载PDF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Cicuta virosa Linnaeus and their reversal effects on doxorubicin-resistant human myelogenous leukemia(K562/A02) cells 被引量:2
2
作者 Shu-Qi Wang Qing-Wei Zhang +3 位作者 Xiao-Ling Wang Xia-Xia Di Xiao-Ning Wang Hong-Xiang L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013-1016,共4页
Two new compounds,11,11 ’-dimer of scopoletin(1) and 11-O-β-glucopyranosylhamaudol(2),together with seven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whole grass of Cicuta virosa.The chemical structure... Two new compounds,11,11 ’-dimer of scopoletin(1) and 11-O-β-glucopyranosylhamaudol(2),together with seven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whole grass of Cicuta virosa.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using different spectroscopic methods.In addition,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evaluated for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ing activity towards doxorubicin-resistant K562/A02 cells.Compounds 1,8,and 9 were endowed with remarkable MDR reversing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uta virosa MDR K562/A02 DOXORUBICIN P-GlYCOPROTEIN
原文传递
莳萝子及常见混淆品鉴别方法研究
3
作者 侯建忠 朱顺娟 +3 位作者 李瑶 魏伟 侯晓玲 殷丽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7-70,F0003,共5页
建立莳萝子及常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以区分不同形状的莳萝子。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市售和采集的莳萝子、千里香、小茴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市售莳萝子实为毒芹子,市售千里香实为莳萝子。莳萝子、毒芹子、小茴香... 建立莳萝子及常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以区分不同形状的莳萝子。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市售和采集的莳萝子、千里香、小茴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市售莳萝子实为毒芹子,市售千里香实为莳萝子。莳萝子、毒芹子、小茴香3种药材在性状和显微上存在明显差异,莳萝子分果呈扁广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条脊棱,两侧的脊棱呈翅状;小茴香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毒芹子分果呈半圆球形,两侧的脊棱不呈翅状。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254 nm处检视,莳萝子薄层色谱图中仅可见与芹菜脑位置和颜色一致的斑点,毒芹子、小茴香中还可见其他斑点。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区分莳萝子及其混淆品,可为莳萝子、毒芹子、小茴香3种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莳萝子 毒芹子 小茴香 显微 薄层色谱 香芹酮 芹菜脑
下载PDF
兴化莳萝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姗 徐康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6期248-251,共4页
目的利用色谱和光谱方法研究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乙醇-水梯度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硅胶、凝胶、反相柱层析和薄层色谱等技术分离出纯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光谱技术分析化合物... 目的利用色谱和光谱方法研究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乙醇-水梯度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硅胶、凝胶、反相柱层析和薄层色谱等技术分离出纯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光谱技术分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油醚及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出四个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9(11),12-齐墩果烯(I)、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II)、β-谷甾醇(III)及其苷β-胡萝卜苷(IV)。结论明确了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芹属 宽叶毒芹 化学成分 13C-NMR 1H-NMR
下载PDF
毒芹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鸿梅 冯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目的 :利用化学方法分离鉴定毒芹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GC -MS联用分析毒芹根挥发油成分 ,并通过计算机检索与标准谱图对照 ,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鉴定出毒芹根挥发油中39个化学成分 ,其主要成分为对 -聚伞花素... 目的 :利用化学方法分离鉴定毒芹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GC -MS联用分析毒芹根挥发油成分 ,并通过计算机检索与标准谱图对照 ,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鉴定出毒芹根挥发油中39个化学成分 ,其主要成分为对 -聚伞花素、毒芹素、L -柠檬烯、γ -松油稀、L -α蒎烯。结论 :毒芹根挥发油主要成分与文献报道毒芹果实主要成分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芹根 挥发油 色谱-质谱
下载PDF
毒芹诱导分化培养基筛选
6
作者 王艳玲 李云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84,共2页
通过8种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植物激素的培养基,对毒芹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毒芹诱导成活数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毒芹分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MS+6-BA 2mg/L+NAA 0.3mg/L+2,4-D 0.5mg/L+GA3 0.7mg/... 通过8种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植物激素的培养基,对毒芹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毒芹诱导成活数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毒芹分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MS+6-BA 2mg/L+NAA 0.3mg/L+2,4-D 0.5mg/L+GA3 0.7mg/L、MS+6-BA 2mg/L+NAA 0.3mg/L+2,4-D 0.7mg/L和MS+6-BA 2mg/L+NAA 0.5mg/L+2,4-D 0.5mg/L培养基对毒芹的诱导成活率较高。是适合毒芹诱导分化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芹 组织培养 NAA 2 4-D GA3
下载PDF
不同浓度2,4-D对毒芹诱导成活率的影响
7
作者 魏书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46-2647,共2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2,4-D对毒芹诱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毒芹(Cicutavirosa L.)的幼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组试验,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2,4-D含量为0.7mg/L的培养基为最佳诱导培养基,毒芹外植体的诱导成活率最高。随着2,4-D浓... 研究了不同浓度2,4-D对毒芹诱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毒芹(Cicutavirosa L.)的幼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组试验,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2,4-D含量为0.7mg/L的培养基为最佳诱导培养基,毒芹外植体的诱导成活率最高。随着2,4-D浓度的升高,毒芹外植体诱导成活率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芹 MS培养基 2 4-D 诱导成活率
下载PDF
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复合毒素粗提物对杨干象的毒效
8
作者 任怡桐 杨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150-151,269,共3页
[目的]探讨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堵孔法测定不同浓度鳞柄白毒鹅膏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结果]鳞柄白... [目的]探讨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堵孔法测定不同浓度鳞柄白毒鹅膏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结果]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均对杨干象具有毒杀作用。施药24 h后,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对杨干象都有显著毒杀效果,最高浓度时杀虫率分别达81.10%和84.43%,后者的毒杀效果明显优于前者。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在48 h内可达到100%的杀虫率,该复合物对杨干象在12、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74.669、56.123、45.343、39.115mg/m L。[结论]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作为一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杨干象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干象 鳞柄白毒鹅膏菌 毒芹 微生物杀虫剂 半数致死浓度 毒效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毒芹的防除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云 《草食家畜》 2022年第6期47-50,55,共5页
毒芹体内的生物碱毒芹素常会引起草食动物误食而发生中毒,造成畜牧业损失。为了降低草群中毒芹占有率,本试验选取21.00%迈士通可溶性水剂喷洒以及机器刈割、人工挖除3种方法对毒芹进行防除。结果显示,在毒芹5~7叶期使用35 mL/亩的21%迈... 毒芹体内的生物碱毒芹素常会引起草食动物误食而发生中毒,造成畜牧业损失。为了降低草群中毒芹占有率,本试验选取21.00%迈士通可溶性水剂喷洒以及机器刈割、人工挖除3种方法对毒芹进行防除。结果显示,在毒芹5~7叶期使用35 mL/亩的21%迈士通可溶性水剂进行药物喷洒,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因此,21%迈士通可溶性水剂可作为一种新型化学药剂在河谷草场或低洼草原上作为首选药物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芹 迈士通 防除效果 对比
下载PDF
兴化莳萝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振麟 钱士辉 濮社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研究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分离,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β-acetyloxy-16-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9(11),12-... 目的:研究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分离,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β-acetyloxy-16-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9(11),12-dieneoleana-3β-ol(2),9,19-cyclolanaost-24-en-3-one(3),9,19-cycloergost-23-en-3,25-diol(4),豆甾醇(5),falcarindiol(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莳萝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