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桂内生菌Sphingomonas sp. Z45生物转化肉桂醇生成天然2-苯乙醇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秋容 粟桂娇 +2 位作者 赖芳 刘雄民 马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25-2430,共6页
从新鲜肉桂枝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转化肉桂醇合成天然2-苯乙醇的内生菌,经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并命名为Sphingomonas sp.Z45。采用GC-MS法对代谢中间体进行跟踪监测,推测了其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肉桂醇先被氧化、脱羧生成苯乙醛,苯乙醛加氢... 从新鲜肉桂枝中筛选出一株高效转化肉桂醇合成天然2-苯乙醇的内生菌,经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并命名为Sphingomonas sp.Z45。采用GC-MS法对代谢中间体进行跟踪监测,推测了其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肉桂醇先被氧化、脱羧生成苯乙醛,苯乙醛加氢还原得到产物2-苯乙醇。考察了单因素实验对该生物转化体系的影响,得到反应优化工艺条件为:初始pH=7,接种量5%,三角瓶(150 mL)中装液量为20 mL,菌体培养24 h后,加入底物肉桂醇质量浓度2.5 g/L,在30℃、转速为200 r/min的摇床反应12 h。在该优化条件下,肉桂醇转化率为59.16%,2-苯乙醇质量浓度达到1.4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醇 天然2-苯乙醇 内生菌 鞘氨醇单胞菌 生物转化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原液硬化治疗联合射频消融在肝血管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林峰 温志坚 +1 位作者 刘斌 黄军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0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原液硬化治疗联合射频消融在肝血管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选择性肝血管瘤动脉注射平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原液硬化治疗联合射频消融在肝血管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选择性肝血管瘤动脉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联合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原液硬化治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和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血管瘤残留、复发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其治疗前和和治疗6个月后的瘤体最大长径、最大截面积。结果 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83%比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0,P=0.020);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瘤体最大长径、最大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瘤体最大长径、最大截面积均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的血管瘤残留、复发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2/2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原液硬化治疗联合射频消融对肝血管瘤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明显减少患者瘤体体积,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聚桂醇 射频消融 肝血管瘤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娅芝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7期137-137,14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组给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再出血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护理后5 d、10 d、15 d 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再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 聚桂醇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下载PDF
香椿TsCAD1基因的克隆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隋娟娟 邓红祥 +2 位作者 杨京霞 孙晶晶 屈长青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17-4625,共9页
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探讨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在香椿抵抗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从香椿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并克隆得到1个CAD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1068 bp,共编码355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发现香椿CAD蛋... 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探讨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在香椿抵抗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从香椿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并克隆得到1个CAD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1068 bp,共编码355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发现香椿CAD蛋白含有1个NADP(H)辅酶结构域,2个Zn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香椿CAD与柑橘CAD1亲缘关系最近,将其命名为TsCAD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sCAD1在香椿幼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与叶中的表达量;38℃高温胁迫24 h期间,TsCAD1在香椿叶片中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显著上升的趋势;4℃低温胁迫24 h期间,TsCAD1的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 g/L PEG6000干旱胁迫24 h期间,TsCAD1的表达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但其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200 mmol/L NaCl盐胁迫处理24 h期间,TsCAD1的表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其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根据以上结果推测香椿TsCAD1基因可能在香椿的非生物胁迫防御机制方面发挥功能,该试验结果为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改良香椿的栽培抗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肉桂醇脱氢酶 TsCAD1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