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桂的生药学鉴定
1
作者 郑佳浩 戴丽萍 +3 位作者 姜伟珍 戴沩 陈红锋 郑希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4,共6页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川桂的性状特征及理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桂皮外侧褐色或黑褐色,内侧棕色,部分表面具有白色花纹;叶为革质叶,离基三出脉,表面光滑,下表面具有明显气孔及非腺毛,为两面叶,气孔类型为平轴...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川桂的性状特征及理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桂皮外侧褐色或黑褐色,内侧棕色,部分表面具有白色花纹;叶为革质叶,离基三出脉,表面光滑,下表面具有明显气孔及非腺毛,为两面叶,气孔类型为平轴式;显微鉴定发现,川桂皮粉末具有明显的草酸钙方晶、石细胞和油细胞;茎的横切面中柱鞘部位有间断排列成环的石细胞群,皮层及韧皮射线等细胞内具有较多方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川桂的性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好,重现性佳,可为川桂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下载PDF
川桂枝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三香 王发松 +2 位作者 黄世亮 杨得坡 陆慧宁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通过研究川桂 (Cinnamomumwilsonii)技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采用水蒸气馏挥发油 ,应用GC/MS技术研究化学组成 ,实验结果共确定了其中 31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 ,其中有 2 6种为萜类或其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芳樟醇(14 85 % )、二十七... 通过研究川桂 (Cinnamomumwilsonii)技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采用水蒸气馏挥发油 ,应用GC/MS技术研究化学组成 ,实验结果共确定了其中 31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 ,其中有 2 6种为萜类或其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芳樟醇(14 85 % )、二十七烷 (10 .96 % )、顺式细辛醚 (7.5 4 % )、反式柠檬醛 (6 .6 8% )等 ,与该植物叶和同属药用植物肉桂嫩枝挥发油的主要组成均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分析 川桂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中药材
下载PDF
川桂皮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三香 王发松 +2 位作者 胡海燕 杨得坡 陆慧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3-85,共3页
采用GC -MS技术分析了川桂 (Cinnamomumwilsonii)皮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共确定了其中42种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 ,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14 % ,其中有40种为萜类或其衍生物 ;研究结果显示 ,川桂皮油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素 (11.02 % ) ,1(10),4... 采用GC -MS技术分析了川桂 (Cinnamomumwilsonii)皮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共确定了其中42种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 ,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14 % ,其中有40种为萜类或其衍生物 ;研究结果显示 ,川桂皮油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素 (11.02 % ) ,1(10),4_杜松二烯 (10.21 % ) ,乙酸异龙脑酯 (6.30 % ) ,杜松醇 (5.53% ) ,桉叶油醇 (5.34% )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皮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植物药 分析
下载PDF
川桂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发松 杨得坡 +2 位作者 任三香 彭劲甫 胡海燕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21-324,共4页
采用 GC- MS技术分析了川桂 ( Cinnamomum wilsonii)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确定了2 9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 ,其中 ,芳樟醇 ( 38.71 % )、反式柠檬醛 ( 2 2 .67% )和顺式柠檬醛 ( 1 8.52 % )为主要成分。体外对 1 4种真菌或细菌的... 采用 GC- MS技术分析了川桂 ( Cinnamomum wilsonii)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确定了2 9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 ,其中 ,芳樟醇 ( 38.71 % )、反式柠檬醛 ( 2 2 .67% )和顺式柠檬醛 ( 1 8.52 % )为主要成分。体外对 1 4种真菌或细菌的药敏实验表明 ,该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菌活力 ,尤其对皮肤真菌和污染霉菌有效 ,其 MIC为 0 .1~ 2 .0μL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真菌 抗细菌 樟科
下载PDF
川桂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姣娟 周尽花 +1 位作者 戴瑜 黄克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128,132,共5页
用DPPH.自由基检测法测定了川桂叶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生物活性。在波长为517 nm,反应时间45min的条件下测定了川桂叶总黄酮、芦丁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结果表明,川桂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用DPPH.自由基检测法测定了川桂叶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生物活性。在波长为517 nm,反应时间45min的条件下测定了川桂叶总黄酮、芦丁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结果表明,川桂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川桂叶总黄酮、芦丁和BHT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4.145 mg/L、9.650 mg/L、37.91 m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川桂叶总黄酮>芦丁>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川桂 总黄酮 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
下载PDF
微波法提取川桂叶总黄酮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1 位作者 龚建良 陈丛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75,共5页
首次利用微波法提取川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川桂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5%... 首次利用微波法提取川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川桂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5%乙醇按照固液比1∶20,在85℃条件下提取9min,连续提取2次,总黄酮得率为22.3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提取法 川桂叶 总黄酮 最佳提取工艺
下载PDF
川桂叶总黄酮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姣娟 戴瑜 +1 位作者 周尽花 黄克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以过氧化值为指标,采用烘箱法研究了川桂叶总黄酮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加热回流法和微波法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川桂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川桂叶总黄酮对猪油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大,... 以过氧化值为指标,采用烘箱法研究了川桂叶总黄酮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加热回流法和微波法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川桂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川桂叶总黄酮对猪油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大,抗氧化效果明显增强。加热回流法提取得到的川桂叶黄酮样品I、微波法提取得到的川桂叶黄酮样品II、芦丁和BHT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BHT>黄酮样品I>黄酮样品II>芦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叶 总黄酮 猪油 油脂抗氧化
下载PDF
川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2 位作者 龚建良 周尽花 陈丛瑾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0-534,共5页
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川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川桂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光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准品,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法可测定川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63%,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川桂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川桂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光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准品,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法可测定川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63%,方法的回收率为97.18%—102.20%。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提取川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作溶剂,在固液比1∶20(g/mL)、提取温度80℃的条件下提取1.5h,连续提取2次。测得川桂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2.53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叶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川桂叶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1 位作者 龚建良 文瑞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从川桂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挥发油存在较大差别,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挥发油的产率为1.6%,主...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SD)从川桂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挥发油存在较大差别,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挥发油的产率为1.6%,主要成分是香豆素(32.5%),芳樟醇(19.9%),棕榈酸(10.4%),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的产率为0.9%,主要成分是芳樟醇(69.0%)、丁香烯(4.6%)、氧化丁香烯(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叶 挥发油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湖北川桂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陶光复 孙汉董 丁靖垲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162-164,I001-I003,共6页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 is endemic to China, and very rich in Hubei Province. The plant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from west Hubei. The essential oil were extracted from fresh leaves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hemic...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 is endemic to China, and very rich in Hubei Province. The plant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from west Hubei. The essential oil were extracted from fresh leaves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47 constitu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means of GC MS technique, among which the major components are cinnamic aldehyde (16 46%) and cinnamyl acetate (21 14%).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t is new important resource plant for cinnamic aldehy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 精油 桂皮醛 新资源
下载PDF
川桂叶和川桂枝中挥发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1 位作者 龚建良 文瑞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412-5413,5416,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川桂叶和嫩枝中提取挥发油,出油率分别为1.1%和0.7%(V/W)。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川桂叶和川桂嫩枝挥发油的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川桂嫩枝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川桂叶和嫩枝中提取挥发油,出油率分别为1.1%和0.7%(V/W)。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川桂叶和川桂嫩枝挥发油的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川桂嫩枝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48.76%)、石竹烯(6.885%)、氧化石竹烯(6.141%)、醋酸龙脑酯(4.867%),而川桂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69.018%)、石竹烯(4.578%),氧化石竹烯(2.717%)和醋酸龙脑酯(1.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川桂叶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2 位作者 卢丽俐 龚建良 陈丛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4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从川桂叶中提取挥发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曲霉、青霉等6种常见污染菌作为供试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提取工艺对挥发油抑菌活...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水蒸气蒸馏法从川桂叶中提取挥发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曲霉、青霉等6种常见污染菌作为供试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提取工艺对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川桂叶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提取工艺对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抑菌活性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MIC 0.125%,MBC 0.125%,酵母MIC 0.0625%,MBC 0.0625%,曲霉和青霉MIC 0.250%,MBC 0.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叶 挥发油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川桂皮中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甾体和苯丙素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夏兰 舒朋华 +6 位作者 刘婷婷 向明 张锦文 薛永波 罗增伟 姚广民 张勇慧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3-1278,共6页
对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出1个新的甾体类化合物,(3S,22R,24R)-stigmast-5-ene-3β,22α-diol(1),和10个已知化合物,stigmast-5-ene-3β,7α,22α-triol(2),24-ethylcholest-5-ene-3β,4β,22α... 对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出1个新的甾体类化合物,(3S,22R,24R)-stigmast-5-ene-3β,22α-diol(1),和10个已知化合物,stigmast-5-ene-3β,7α,22α-triol(2),24-ethylcholest-5-ene-3β,4β,22α-triol(3),stigmast-5-ene-3β,7α-diol(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1R,2R)-1-(4-hydroxy-3-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7),(1S,2S)-1-(4-hydroxy-3-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8),丁子香酚(9),甲氧基丁子香酚(10)和methyl(E)-ferulate(11).通过波谱分析和Cu靶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新化合物1的结构及其绝对构型.测试了化合物1~11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1,5和6能显著抑制刀豆A诱导的小鼠T细胞增殖,6和9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B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 (3S 22R 24R)-stigmast-5-ene-3β 22α-diol 单晶X射线衍射 绝对构型 免疫调节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