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rcular模型的大剪应变率点接触弹流界面滑移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奕壕 黄柏林 +2 位作者 付忠学 郭峰 胡松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7,共9页
采用Circular流变模型,将假定的流体的极限剪应力特性模型拟合入Reynolds方程,编写Fortran语言程序,数值模拟界面滑移效应.计算从弹流润滑(EHL)延展到动压润滑(HL)区域.随着速度增加,摩擦系数曲线出现反常波动,表现为两个异常拐点.在中... 采用Circular流变模型,将假定的流体的极限剪应力特性模型拟合入Reynolds方程,编写Fortran语言程序,数值模拟界面滑移效应.计算从弹流润滑(EHL)延展到动压润滑(HL)区域.随着速度增加,摩擦系数曲线出现反常波动,表现为两个异常拐点.在中、高速度下,模拟获得的接触轮廓等值线图中观测到入口凹陷及中心区下凸.进一步讨论了载荷、速度、综合弹性模量、滑滚比等因素对滑移的影响.界面滑移效应被认为是产生反常接触轮廓和摩擦力波动的主因,与试验结果互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 STRIBECK曲线 摩擦系数 界面滑移 circular模型
下载PDF
Wet and Dry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Circular Islandic Protrusion Patterns on M2 Steel Discs under Spinning Condi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庆贤 董光能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720-726,共7页
Under spinning conditions, lubricant on islandic spot patterned M2 steel disc experiences centrifugal and tangential force components. Depending upon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spots and the flow of lubricant, accum... Under spinning conditions, lubricant on islandic spot patterned M2 steel disc experiences centrifugal and tangential force components. Depending upon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spots and the flow of lubricant, accumulation of lubricant in front of patterned islandic spots creates thrusting to mating part and subsequently reduces contact between the mating couple. Whilst wear debris is likely to be spun off the plateau of the spots to their neighbouring valleys so as to reduce wear. Hence, it gives favorable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iming at verifying such mechanisms,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M2 steel disc specimens slid with ASSAB 17 tool steel pin. The M2 steel disc specimens were respectively (i) machined with non-patterned (NP), (ii) etched to produce in-lined (INE) islandic patterns, and (iii) etched to produce staggered (STE) islandic spot patter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E patterned discs gave most favorable wear characteristics, the NP of the worse characteristics whilst the STE ranged in the middle. However, the actual contact mechanism leads to the descending sequence of favorable friction behaviors nominally as: NP, INE and S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and wet lubrication friction and wear circular islandic spot patterns M2 steel disc ASSABI7 steel pin
下载PDF
微织构对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马文林 未亮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目的针对活塞环在高温高压、循环往复的惯性力等工况下与气缸极易磨损的问题,以栓盘模型为试验对象,研究圆形微织构对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以期提高两者的耐磨损性能。明确微织构在不同工况下与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之间... 目的针对活塞环在高温高压、循环往复的惯性力等工况下与气缸极易磨损的问题,以栓盘模型为试验对象,研究圆形微织构对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以期提高两者的耐磨损性能。明确微织构在不同工况下与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之间的联系,建立表面微织构设计准则。方法采用CT-MF20型光纤雕刻激光打标机在45#钢表面加工制备出直径为0.2 mm的圆形微织构,并通过栓-盘形式在HT-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圆形织构化45#钢进行摩擦性能试验,考察圆形微织构在不同载荷(2、10、20N)及不同滑动距离(1.88 m和18.84 m)下的摩擦磨损情况,而且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摩擦表面的显微结构和形貌,通过能谱仪(EDS)结果分析摩擦表面元素积累情况。此外,为了与之形成对比每组均设有无织构的45#钢试验。结果在摩擦试验中,载荷为20 N、滑动距离为18.84 m时圆形织构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优,平均摩擦因数降幅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从11%增加到23.5%,同时栓和盘表面形貌磨损也明显比其他条件的试件要小。在EDS结果中发现圆形织构表面的氧元素更多,集中分布在织构里。结论当载荷为20 N、滑动距离为18.84 m时,圆形织构的减摩效果最好,摩擦因数稳定,栓盘磨损表面变得光滑,这归因于圆形织构盘表面棘轮效应明显,并形成连续稳定的转移润滑膜,从而减小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 微织构 自润滑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摩擦因数 转移润滑
下载PDF
k-ω湍流模型在流动阻力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邵杰 李晓花 +2 位作者 郭振江 刘瑞璟 田晓亮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针对湍流模型在计算流动阻力时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的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对湍流流动阻力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尼古拉兹实验,分别在紊流光滑管区和紊流粗糙管过渡区对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 针对湍流模型在计算流动阻力时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的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对湍流流动阻力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尼古拉兹实验,分别在紊流光滑管区和紊流粗糙管过渡区对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适用于紊流光滑管区;在紊流光滑管区,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性较好;在紊流粗糙管过渡区,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且随雷诺数增加偏差越来越大。该研究为k-ω湍流模型在流动阻力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ω湍流模型 圆管 阻力 适用范围
下载PDF
新型圆周摩擦活动导叶保护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瑛 沈剑初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9-372,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圆周摩擦保护装置,应用于水轮机导水机构中,对活动导叶起过载保护作用.该装置采用一种新型预紧结构(FROM OR○预紧螺母),通过与剪断销保护装置、端面摩擦保护装置的结构比较及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其摩擦力矩的设定简单而... 介绍了一种新型圆周摩擦保护装置,应用于水轮机导水机构中,对活动导叶起过载保护作用.该装置采用一种新型预紧结构(FROM OR○预紧螺母),通过与剪断销保护装置、端面摩擦保护装置的结构比较及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其摩擦力矩的设定简单而且方便,一致性高,准确性好,并使机构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导水机构 圆周摩擦保护装置 活动导叶 预紧螺母
下载PDF
840D数控系统摩擦补偿的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颜冠军 冯斌 +1 位作者 张东升 程有龙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首先介绍了数控伺服系统中摩擦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摩擦非线性导致的轮廓精度变差现象。然后,介绍了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摩擦补偿的原理、模式选择、步骤,以及如何利用自适应摩擦补偿在汉江HJ044五坐标五联动数控镗铣床上消除圆插补中的过... 首先介绍了数控伺服系统中摩擦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摩擦非线性导致的轮廓精度变差现象。然后,介绍了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摩擦补偿的原理、模式选择、步骤,以及如何利用自适应摩擦补偿在汉江HJ044五坐标五联动数控镗铣床上消除圆插补中的过象限误差。最后,验证了自适应摩擦补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摩擦补偿 圆测试 过象限误差
下载PDF
平面接触圆运动摩擦力的解析与数值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单颖春 朱梓根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7-450,共4页
本文给出了接触相对运动为圆时求解摩擦力的理论方法 ,得到了摩擦力的解析解 ,分析了二维接触圆运动所产生摩擦力的特征 ,并将其与采用时域轨迹跟踪方法所得的数值解进行了比较 ,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行性 ,同时分析了数值方法产生误差的... 本文给出了接触相对运动为圆时求解摩擦力的理论方法 ,得到了摩擦力的解析解 ,分析了二维接触圆运动所产生摩擦力的特征 ,并将其与采用时域轨迹跟踪方法所得的数值解进行了比较 ,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行性 ,同时分析了数值方法产生误差的大小及来源 ,为该数值方法的应用及推广于其他平面复杂接触运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接触 圆运动 数值算法 摩擦力 误差分析 航空发动机 减振
下载PDF
精密下料中圆形锤头-棒料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立军 韩琳 +4 位作者 张德潇 张军伟 张旭强 张辛 相恒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0-416,424,共8页
针对精密下料中存在的圆形锤头-棒料摩擦副磨损严重问题,借助WTM-2E型可控气氛摩擦磨损试验仪,研究了不同转速和不同质量分数纳米MoS_2添加剂下的GCr15钢块-45钢柱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上摩擦副(45钢柱)的转速增加,磨损... 针对精密下料中存在的圆形锤头-棒料摩擦副磨损严重问题,借助WTM-2E型可控气氛摩擦磨损试验仪,研究了不同转速和不同质量分数纳米MoS_2添加剂下的GCr15钢块-45钢柱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上摩擦副(45钢柱)的转速增加,磨损行程变长,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呈减小趋势,磨损表面形态由黏着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采用声发射技术对摩擦副表面磨损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定量确定出质量分数为0.5%的纳米MoS_2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下料 圆形锤头-棒料摩擦副 纳米MoS_2添加剂 减摩抗磨 声发射
下载PDF
载荷和纳米MoS2添加剂含量对圆形锤头-棒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立军 韩琳 +4 位作者 张德潇 李增辉 张军伟 金永山 王旱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7-785,共9页
针对精密下料中圆形锤头与棒料之间弧状接触面剧烈的摩擦磨损问题,借助WTM-2E型可控气氛摩擦磨损试验仪,利用GCr15钢块-45钢柱摩擦副在纳米MoS2添加剂质量分数为0%、0.1%、0.2%、0.3%、0.4%、0.5%和0.7%等七种润滑工况下,重点对不同载... 针对精密下料中圆形锤头与棒料之间弧状接触面剧烈的摩擦磨损问题,借助WTM-2E型可控气氛摩擦磨损试验仪,利用GCr15钢块-45钢柱摩擦副在纳米MoS2添加剂质量分数为0%、0.1%、0.2%、0.3%、0.4%、0.5%和0.7%等七种润滑工况下,重点对不同载荷下摩擦磨损试验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GCr15钢块磨损表面形貌,采用能量色散谱仪(EDS)分析了GCr15钢块磨损表面成分,并探讨了其润滑抗磨及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增加,摩擦接触应力变大,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呈上升趋势,磨损表面形态由轻微磨粒磨损转变为黏着磨损.同时加入的MoS2添加剂的质量分数并非越高越好,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随MoS2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且MoS2添加剂质量分数在0.1%~0.3%范围内时减摩抗磨效果较好.通过对比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副因摩擦磨损而产生的噪声、振动速度和温升,进一步定量确定出纳米MoS2添加剂质量分数为0.1%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摩擦副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下料 圆形锤头-棒料摩擦副 纳米MoS2添加剂 减摩抗磨 载荷
下载PDF
压井液在高温下的流变行为与循环摩阻的计算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宏 杨鸿剑 严向奎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1年第1期52-55,110,共4页
通过实验测试了两口井压井液的高温流变行为,无论在常温还是在高温下,它们都可以很好的服从幂律模式;并分析了高温影响规律,得出的温度校正系数较好的用于高温流变参数和循环摩阻的计算。
关键词 高温 流变性 循环摩阻
下载PDF
内圆弧槽机械密封摩擦副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霍忠堂 穆塔里夫.阿赫迈德 李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5-238,241,共5页
针对机械密封在高参数复杂工况下易磨损、易泄露等缺点,选取内圆弧槽机械密封动静环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梯度迭代的方法对密封副的压力场和热力场分别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转速越高,机械密封端面流场的动压效应越明显;内圆弧槽区流... 针对机械密封在高参数复杂工况下易磨损、易泄露等缺点,选取内圆弧槽机械密封动静环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梯度迭代的方法对密封副的压力场和热力场分别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转速越高,机械密封端面流场的动压效应越明显;内圆弧槽区流入流体的一端的温度明显低于槽区排出流体的一端,而且流入流体一端是整个槽区温度最低的集中区域;圆弧槽密封副动环端面热应变和热应力变化明显,而且接触面是整个密封副耦合效应最明显的区域。研究结果为以后研制新型槽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内圆弧槽 摩擦副 流固耦合 压力场 热力场
下载PDF
考虑摩擦的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展开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赵孟良 关富玲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6,共7页
结合一种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的模型制作,介绍了该类天线的总体布局、展开收纳机理和设计要点; 然后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数学算法,有效地构造了约束方程及其Jacobi矩阵,实时地模拟了结构收纳过程的约束条件,采用广义逆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周边... 结合一种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的模型制作,介绍了该类天线的总体布局、展开收纳机理和设计要点; 然后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数学算法,有效地构造了约束方程及其Jacobi矩阵,实时地模拟了结构收纳过程的约束条件,采用广义逆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周边可展桁架运动过程;研究了摩擦这一非线性因素在其展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建立其展开动力学模型,实现了考虑摩擦的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结构展开动力学分析.编制了仿真程序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桁架 可展天线 结构设计 摩擦 展开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浅水圆柱绕流流动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玲 晏智锋 刘昭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34,54,共6页
数值求解了二维浅水方程和RNGk-ε流模型,模拟了不同稳定性系数S和圆柱中心间距G下的单圆柱、两圆柱和三圆柱的尾流流动模式,研究了底部摩擦力对尾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增大,尾流在底部摩擦力的作用下趋于稳定,大尺度涡结构逐... 数值求解了二维浅水方程和RNGk-ε流模型,模拟了不同稳定性系数S和圆柱中心间距G下的单圆柱、两圆柱和三圆柱的尾流流动模式,研究了底部摩擦力对尾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增大,尾流在底部摩擦力的作用下趋于稳定,大尺度涡结构逐渐消失。单圆柱尾流区依次出现了涡街(VS)尾流、不稳定漩涡(UB)尾流和稳定漩涡(SB)尾流。多圆柱尾流除了受S数影响外,还与G密切相关。随着G的增大,两圆柱背后依次出现了单钝体绕流、偏转尾流和对称尾流,三圆柱背后则依次出现了单钝体绕流、偏转尾流、对称尾流和非对称尾流。此外,数值结果还表明多圆柱尾流结构不同于单圆柱,多圆柱并排使得尾流更加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尾流 流动模式 圆柱绕流 底部摩檫力 圆柱中心间距
下载PDF
圆形扩孔对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承载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东 高小成 安永日 《公路交通技术》 2019年第6期55-60,共6页
钢桁梁桥在现场安装时会出现杆件与节点板螺栓孔错开的情况,需对螺栓孔进行扩孔处理。但现有规范中大圆孔的扩孔系数是个与扩孔后直径无关的定值,且未考虑由多块钢板组成构件时,其不同扩孔位置对不同板件的影响。而既有成果仅对长孔和... 钢桁梁桥在现场安装时会出现杆件与节点板螺栓孔错开的情况,需对螺栓孔进行扩孔处理。但现有规范中大圆孔的扩孔系数是个与扩孔后直径无关的定值,且未考虑由多块钢板组成构件时,其不同扩孔位置对不同板件的影响。而既有成果仅对长孔和无扩孔结构承载力进行了研究,未考虑钢桥安装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此,针对钢桁梁桥节段螺栓孔扩孔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拼接板与中间板全部扩孔、仅中间板扩孔、仅拼接板扩孔等3种工况下螺栓的抗滑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孔直径相同时,全部板件开孔螺栓抗滑力损失最大;仅拼接板扩孔次之;仅对中间板开孔时,滑移荷载降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扩孔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承载力 预紧力
下载PDF
影响V带当量摩擦因数的摩擦力方向角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林清 蔺朝莉 +1 位作者 屈翔 谢明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8,33,共5页
根据V带传动的实际情况,分析传动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动弧区内任意位置的周向变形和径向变形,给出摩擦力方向角的计算公式;并运用Matlab软件绘制出动弧角和方向角的关系图。通过分析摩擦力方向角对当量摩擦因数的影响,得出从动轮处当量... 根据V带传动的实际情况,分析传动带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动弧区内任意位置的周向变形和径向变形,给出摩擦力方向角的计算公式;并运用Matlab软件绘制出动弧角和方向角的关系图。通过分析摩擦力方向角对当量摩擦因数的影响,得出从动轮处当量摩擦因数随摩擦力方向角增大而减小,主动轮处当量摩擦因数随摩擦力方向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根据主动轮当量摩擦因数μv≥μ/sin(θ/2),再结合2这极限打滑转矩的公式,可以解释实际的极限打滑转矩大于理论上的极限打滑转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变形 径向变形 方向角φ 当量摩擦因数
下载PDF
齿面摩擦对双圆弧齿轮动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洁 张瑞亮 张至宇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31,共7页
由于双圆弧齿轮设计的特殊性,在以往研究双圆弧齿轮的动态特性时,经常忽略齿面摩擦对其传动的影响。通过参数化设计精确双圆弧齿轮模型,并以Adams软件为平台,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在双圆弧齿轮传动动力学性能仿真过程中,通过设置齿... 由于双圆弧齿轮设计的特殊性,在以往研究双圆弧齿轮的动态特性时,经常忽略齿面摩擦对其传动的影响。通过参数化设计精确双圆弧齿轮模型,并以Adams软件为平台,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在双圆弧齿轮传动动力学性能仿真过程中,通过设置齿面之间的不同摩擦因数,分析了齿面摩擦对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影响,并通过双圆弧齿轮传动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为研究双圆弧齿轮传动与齿面摩擦的相关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齿面摩擦 动态特性
下载PDF
水平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摩擦阻力的模型与结构关系式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西民 郭烈锦 +2 位作者 于立军 李广军 黄建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双流体分相模型为基础,对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两相流及油气水三相流摩擦阻力压降的特性的数理模型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各种流型下的摩擦阻力压降关联式,揭示了摩擦阻力压降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油气水三相流 摩擦阻力 水平圆管 数理模型
下载PDF
壁厚对金属圆管撕裂卷曲耗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蕊 秦庆华 +1 位作者 程国强 张善元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对置于锥型刚性底座上内径D为54.4mm的7种不同壁厚A3无缝圆钢管,在轴压作用下撕裂卷曲破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载荷-位移曲线,并得到试件螺旋状残余变形模态.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认为耗散能主要由撕裂能、塑性弯... 对置于锥型刚性底座上内径D为54.4mm的7种不同壁厚A3无缝圆钢管,在轴压作用下撕裂卷曲破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载荷-位移曲线,并得到试件螺旋状残余变形模态.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认为耗散能主要由撕裂能、塑性弯曲变形能和摩擦能3部分构成.分析结果表明,圆管壁厚对撕裂能和塑性弯曲变形能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的影响较明显,对摩擦能所占比例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圆管 塑性卷曲 韧性撕裂 摩擦耗能 吸能装置
下载PDF
水平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摩擦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西民 郭烈锦 +2 位作者 于立军 李广军 黄建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8-51,共4页
给出了水平放置的圆管内气水、油气两相流及油气水三相流动摩擦阻力压降特性的实验结果.应用理论研究中推导出的各种流型下的摩擦阻力压降关联式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摩擦阻力压降随折算气速、折算液速、油水混... 给出了水平放置的圆管内气水、油气两相流及油气水三相流动摩擦阻力压降特性的实验结果.应用理论研究中推导出的各种流型下的摩擦阻力压降关联式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摩擦阻力压降随折算气速、折算液速、油水混合液中的含水率以及管子直径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三相流 摩擦阻力 圆管 三相流 密度 粘度
下载PDF
摇摆条件下圆管内的摩擦阻力模型
20
作者 鄢炳火 顾汉洋 +1 位作者 杨燕华 于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4-558,共5页
对摇摆条件下的层流和湍流流体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建立了摇摆条件下层流和湍流流体的流动模型,推导出了摇摆条件下圆管内层流和湍流流体的速度表达式和摩擦阻力系数表达式。分析了摇摆条件对流体流动特性的... 对摇摆条件下的层流和湍流流体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建立了摇摆条件下层流和湍流流体的流动模型,推导出了摇摆条件下圆管内层流和湍流流体的速度表达式和摩擦阻力系数表达式。分析了摇摆条件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机理。将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两者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圆管 摩擦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