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tanium Alloy Cutting Property and Wear Mechanism with Circular-arc Milling Cutters 被引量:3
1
作者 Tao Chen Jiaqiang Liu +3 位作者 Gang Liu Hui Xiao Chunhui Li Xianli Li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19-229,共11页
Titanium allo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for it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hardness.Nonetheless,these properties also cause general problems in the machining,such as processing ineffici... Titanium allo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for it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hardness.Nonetheless,these properties also cause general problems in the machining,such as processing inefficiency,serious wear,poor workpiece face quality,etc.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itanium alloy milling based on the CAMCand BEMC.The variation law of cutting force and wear morphology of the two tools were obtained,and the wear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wear on machining quality were analyzed.The conclusion is that in contrast with BEMC,under the action of cutting thickness thinning mechanism,the force of CAMC was less,and its fluctuation was more stable.The flank wear was uniform and near the cutting edge,and the wear rate was slower.In the early period,the wear mechanism of CAMC was mainly adhesion.Gradually,oxidative wear also occurred with milling.Furthermore,the surface residual height of CAMC was lower.There is no obvious peak and trough accompanied by fewer surface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arc milling cutter Titanium alloy Ball-end milling cutter Surface quality Milling force Tool wear Machining quality
下载PDF
Scattering of plane P waves by circular-arc layered alluvial valley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被引量:27
2
作者 梁建文 严林隽 Vincent W.Lee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84,共18页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cattering of plane P waves by circular-arc layered alluvial valleys was derived by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technique, and the solution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lluvia...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cattering of plane P waves by circular-arc layered alluvial valleys was derived by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technique, and the solution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lluvial sequence and their relative stiffness on the scattering of incident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平面P波 圆弧形层状沉积谷地 解析解 地震波 沉积排列顺序 相对刚度
下载PDF
Effects of a covering layer in a circular-arc canyon on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建文 严林隽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1年第6期660-675,共16页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cattering of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by a circular-arc canyon with a covering layer was derived by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technique, and the solution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ef...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cattering of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by a circular-arc canyon with a covering layer was derived by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technique, and the solution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covering layer on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It was shown that the covering layer in a canyon, even if it is very thin, amplifies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tremendously, and the amplification can be two and half times more than that for a simple canyon; the stiffness and thickness of the covering layer also have great effects on incident plane SV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arc canyon covering layer plane SV waves SCATTERING analytical solution
下载PDF
An Algorithm for the Feedback Vertex Set Problem on a Normal Helly Circular-Arc Graph
4
作者 Hirotoshi Honma Yoko Nakajima Atsushi Sasaki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6年第8期23-31,共9页
The feedback vertex set (FVS) problem is to find the set of vertices of minimum cardinality whose removal renders the graph acyclic. The FVS problem has applications in several areas such as combinatorial circuit desi... The feedback vertex set (FVS) problem is to find the set of vertices of minimum cardinality whose removal renders the graph acyclic. The FVS problem has applications in several areas such as combinatorial circuit design, synchronous systems, computer systems, and very-large-scale integration (VLSI) circuits. The FVS problem is known to be NP-hard for simple graphs, but polynomi-al-time algorithms have been found for special classes of graphs. The intersection graph of a collection of arcs on a circle is called a circular-arc graph. A normal Helly circular-arc graph is a proper subclass of the set of circular-arc graph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lgorithm that takes  time to solve the FVS problem in a normal Helly circular-arc graph with n vertices and m e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Feedback Vertex Set Normal Helly circular-arc Graphs Intersection Graphs
下载PDF
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传动的动力学分析
5
作者 陈厚军 张小萍 +1 位作者 史冬荷 瞿畅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探究啮合刚度、传动误差及侧隙对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传动动态响应的影响,建立齿轮副的动力学方程,并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接触位置处的载荷及变形,并对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动误差和侧隙进行量化分析... 为探究啮合刚度、传动误差及侧隙对双曲型法向圆弧齿轮传动动态响应的影响,建立齿轮副的动力学方程,并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接触位置处的载荷及变形,并对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动误差和侧隙进行量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对振动位移响应影响最大的是侧隙,其次是时变啮合刚度;对动态啮合力影响最大的则是时变啮合刚度和侧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轮 时变啮合刚度 传动误差 侧隙 动力学
下载PDF
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影响分析
6
作者 杨树峰 王峰 +2 位作者 张伟杰 车江宁 徐文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0-155,共6页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承担较大的法向接触力,但凸齿廓的啮入端接触应力最大,凸、凹齿面接触压力差与转矩成正比;安装误差对齿面接触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中心距误差容易引起齿轮分阶处应力集中,轴线平面的安装误差会引起齿面接触偏载,且对安装误差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安装误差 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啮合特性
下载PDF
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建模与运动学仿真
7
作者 袁新梅 杨立昭 +1 位作者 黄天成 唐伟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为了满足齿轮变传动比运动、提高轮齿承载能力,结合齿轮啮合理论和双圆弧齿廓曲线结构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阐述了其节曲线的设计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三维模型;使用Adams软件对双... 为了满足齿轮变传动比运动、提高轮齿承载能力,结合齿轮啮合理论和双圆弧齿廓曲线结构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阐述了其节曲线的设计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三维模型;使用Adams软件对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副模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了不同偏心率对双圆弧椭圆齿轮副传动比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对比理论传动比曲线,分析了仿真传动比曲线存在波动误差的影响因素;为了减小齿轮副振动脉冲,给出了偏心率适当的取值范围。本文的设计方法和分析结果对双圆弧齿廓非圆齿轮的参数化设计有理论参考价值,可为双圆弧齿廓椭圆齿轮副数控加工制造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廓 椭圆齿轮 运动学仿真 变传动比
下载PDF
纯滚动单圆弧齿轮的动态特性分析
8
作者 赵林林 武涛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4期141-144,147,共5页
为达到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目的,利用设计软件Pro/E建立6组纯滚动单圆弧齿轮模型,每组模型分别改变摩擦因数、刚度、纯滚动单圆弧齿轮的模数、螺旋角、齿宽、凸圆弧齿轮的齿数,导入到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仿真分析得到实际工况下的动态... 为达到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目的,利用设计软件Pro/E建立6组纯滚动单圆弧齿轮模型,每组模型分别改变摩擦因数、刚度、纯滚动单圆弧齿轮的模数、螺旋角、齿宽、凸圆弧齿轮的齿数,导入到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仿真分析得到实际工况下的动态啮合力及角速度时域和频域曲线,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纯滚动单圆弧齿轮的动态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得出:纯滚动凹圆弧齿轮角速度振幅随齿面摩擦因数增加而减小,随模数增加而减小,随螺旋角增加而增加,随凸圆弧齿轮齿数增加而减小,随刚度增加而增加;纯滚动凹圆弧齿轮的啮合力振幅随小模数增加而增加,随大模数增加而减小,随螺旋角增加而增加,随齿宽增加而增加,随刚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滚动单圆弧齿轮 动态特性 ADAMS
下载PDF
纯滚动单圆弧齿轮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9
作者 赵林林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文章综合利用模糊评判方法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相对主曲率半径最大、重合度最大和齿轮传动总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纯滚动单圆弧齿轮传动机构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单目标分析和多目标优化设计。设计分析得出:法向模... 文章综合利用模糊评判方法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相对主曲率半径最大、重合度最大和齿轮传动总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纯滚动单圆弧齿轮传动机构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单目标分析和多目标优化设计。设计分析得出:法向模数对纯滚动单圆弧齿轮的相对主曲率半径影响权重最大,其次是齿数、齿廓系数、螺旋角、齿宽系数。其中齿数、齿宽系数、螺旋角对纵向重合度影响大,并且随之增加而减小;法向模数、齿数、齿宽系数则对齿轮体积和影响大,并且随之增加而增加。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法向模数、齿数、齿宽系数、螺旋角、齿廓系数。所得结论为纯滚动单圆弧齿轮的受力改善和轻量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滚动单圆弧齿轮 优化设计 MATLAB
下载PDF
圆形河谷地形效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中杰 禹海涛 +2 位作者 宋毅 刘书 王治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2-1111,共10页
河谷作为一种局部不规则地形,会改变局部场地范围内的地震动特性,通常称之为地形效应,这一现象已经被大量地震动观测和震害记录所证实。目前关于河谷地形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解析解和数值方法,但缺乏试验数据的支撑。建立了考虑河谷地形... 河谷作为一种局部不规则地形,会改变局部场地范围内的地震动特性,通常称之为地形效应,这一现象已经被大量地震动观测和震害记录所证实。目前关于河谷地形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解析解和数值方法,但缺乏试验数据的支撑。建立了考虑河谷地形效应的自由场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开展了多工况自由场河谷地形效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3组宽深比分别为8︰1,4︰1,3︰1的圆弧形河谷地形,并以平整场地条件下的自由场试验作为参照,对比分析了河谷场地的地形效应,并探明了不同地形条件对自由场河谷地形效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河谷地形效应会引起局部非平整场地范围内地表加速度响应的普遍放大,且以谷顶位置处的地震动放大效应最为显著,谷内加速度响应则表现为从谷底到谷顶逐渐增大的分布趋势;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加,河谷地形引起的地表加速度放大效应更加显著;而随着河谷地形深宽比的增加,地震动放大效应将逐渐增强。研究成果可为河谷地形条件下基础设施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圆弧形河谷 地形效应 加速度响应
下载PDF
重型燃机叶片周向圆弧锤足型榫头加工及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双龙 张天宏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重型燃机叶片周向圆弧锤足型榫头具有盆背径向大平面、大直径复杂转接圆弧曲面、复杂设计基准和关联尺寸等特点,该类型叶片榫头面临铣削加工难度大以及三坐标检测重复性差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创新工艺方法突破技术瓶颈的限制,开发周向圆... 重型燃机叶片周向圆弧锤足型榫头具有盆背径向大平面、大直径复杂转接圆弧曲面、复杂设计基准和关联尺寸等特点,该类型叶片榫头面临铣削加工难度大以及三坐标检测重复性差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创新工艺方法突破技术瓶颈的限制,开发周向圆弧锤足型榫头卧式加工中心集成铣削及其三坐标检测技术,满足了周向圆弧锤足型榫头叶片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加工效率及外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足型榫头 集成铣削 三坐标检测 大平面 圆弧曲面
下载PDF
双圆弧内齿轮车齿切削仿真及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峰 杨树峰 +2 位作者 徐文博 张伟杰 禹文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共7页
针对目前双圆弧内齿轮加工难、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车齿工艺加工双圆弧内齿轮的方法。根据车齿加工原理,梳理了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建立了双圆弧内齿轮车齿加工数学模型;运用Vericut进行双圆弧齿形的成型仿真,验证了... 针对目前双圆弧内齿轮加工难、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车齿工艺加工双圆弧内齿轮的方法。根据车齿加工原理,梳理了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建立了双圆弧内齿轮车齿加工数学模型;运用Vericut进行双圆弧齿形的成型仿真,验证了车齿加工内齿轮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利用Abaqus对车齿过程中的切削力进行仿真计算,获得了加工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使用六轴数控机床完成了双圆弧内齿轮的车齿加工,螺旋线精度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上述研究结果拓展了双圆弧齿轮的加工工艺,提升了内齿轮加工精度和效率,为后期双圆弧内啮合及行星传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内齿轮 车齿技术 切削力 螺旋线精度
下载PDF
基于接触区域自适应调整的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磨削轨迹精确计算方法
13
作者 刘哲 杨德存 +1 位作者 阳智麾 江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2-1231,1240,共11页
为保证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区域自适应调整的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磨削轨迹精确计算方法。通过圆弧头立铣刀结构特征分解构建了后刀面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砂轮和后刀面之间的磨削接触区域,自适应修正砂轮姿态,... 为保证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区域自适应调整的圆弧头立铣刀后刀面磨削轨迹精确计算方法。通过圆弧头立铣刀结构特征分解构建了后刀面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砂轮和后刀面之间的磨削接触区域,自适应修正砂轮姿态,避免磨削干涉,实现了后刀面几何参数控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保证了曲面的光滑连接。最后,在VC++平台算法模块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加工仿真和磨削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头立铣刀 后刀面 磨削轨迹 接触区域 自适应调节
下载PDF
双圆弧齿轮泵不同工况下流量特性分析
14
作者 韦智博 徐恺 +2 位作者 黄成 李阁强 肖英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双圆弧齿轮泵流量特性,使用AMESim软件对双圆弧齿轮泵进行精确建模,设定不同转速、负载压力和气体质量分数并分析其瞬时出口流量和出口流量脉动率。结果表明:转速与瞬时出口流量呈正相关,转速为3000 r/min时的平均出... 为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双圆弧齿轮泵流量特性,使用AMESim软件对双圆弧齿轮泵进行精确建模,设定不同转速、负载压力和气体质量分数并分析其瞬时出口流量和出口流量脉动率。结果表明:转速与瞬时出口流量呈正相关,转速为3000 r/min时的平均出口流量是转速为1500 r/min时平均出口流量的2.17倍;负载压力与瞬时出口流量呈负相关,负载压力为6 MPa时的平均出口流量较负载压力为2 MPa时平均出口流量减小0.621 L/min;在转速为3000 r/min、负载压力为2 MPa时,出口流量脉动率最小;出口流量脉动率与转速呈负相关,与负载压力呈正相关。油液的气体质量分数增大会加剧双圆弧齿轮泵空化现象,对流量特性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泵 流量特性 AMESIM软件 精确建模
下载PDF
新型无困油齿轮泵齿轮副型线优化与工作过程模拟
15
作者 刘俊材 张轩宇 +3 位作者 王君 张健康 许超 黎义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54,共6页
齿轮泵齿轮副的型线对齿轮泵性能影响极大。传统的渐开线型齿轮泵齿轮存在困油现象,产生局部高压,对其运行产生极大的危害。通过型线设计,来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基于曲线啮合理论,采用圆弧和高次曲线,构建一种新型双圆弧-高次曲线齿轮... 齿轮泵齿轮副的型线对齿轮泵性能影响极大。传统的渐开线型齿轮泵齿轮存在困油现象,产生局部高压,对其运行产生极大的危害。通过型线设计,来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基于曲线啮合理论,采用圆弧和高次曲线,构建一种新型双圆弧-高次曲线齿轮副,消除了齿轮泵的困油现象。进而,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出型线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新型无困油齿轮泵的流场变化规律,并与现有齿轮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齿轮泵消除了困油现象,型线组成简单,便于优化设计;此外,新型齿轮泵的工作性能更佳,流场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双圆弧-高次曲线齿轮副 困油现象 型线优化 流场模拟
下载PDF
钢/塑VH-CATT传动接触应力分析
16
作者 董磊 侯力 +1 位作者 罗培 樊庆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195,204,共7页
对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VH-CATT)传动引入单个塑料齿轮后的最大接触应力在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该齿轮传动的齿面方程,建立了齿轮精确的三维模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该齿轮传动重合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齿轮... 对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VH-CATT)传动引入单个塑料齿轮后的最大接触应力在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该齿轮传动的齿面方程,建立了齿轮精确的三维模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了该齿轮传动重合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齿轮啮入到啮出整个啮合过程啮合对数的变化规律。应用Abaqus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最大接触应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啮合过程中,随着转动角度的变化,最大接触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数据拟合数值后为一条上凸的曲线,且在啮合对数变化时,应力变化也较大;对比了不同材料下齿轮变形协调关系,塑料齿轮适用中小载荷的场合;分析了不同转矩条件下最大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随着转矩的增大,最大接触应力峰值增大,且增大趋势逐渐放缓;分析了不同齿线半径条件下最大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随着齿线半径的增大,最大接触应力峰值减小,且减小趋势近似呈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 啮合对数 重合度 最大接触应力 变化规律
下载PDF
环形双圆弧防飘罩盖设计与防飘性能参数优化
17
作者 张宝川 赵建国 +3 位作者 马志凯 尤广宇 王春伟 崔文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3,共8页
为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优化设计一种环形双圆弧式防飘罩盖。采用有限元ANSYS FLUENT软件对环形双圆弧式罩盖喷雾流场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得到其连续相流场的速度矢量分布和离散相运动轨迹。以雾滴沉积率作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 为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优化设计一种环形双圆弧式防飘罩盖。采用有限元ANSYS FLUENT软件对环形双圆弧式罩盖喷雾流场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得到其连续相流场的速度矢量分布和离散相运动轨迹。以雾滴沉积率作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罩盖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为罩盖入口高度48.74 mm、出口长度15.11 mm、喷头距出口平面高度32.53 mm;在最优组合下其雾滴沉积率为68.8%。喷雾台试验对比五种风速下(1 m/s、2 m/s、3 m/s、4 m/s、5 m/s)罩盖喷雾和常规无罩盖喷雾的雾滴沉积率。结果表明,罩盖喷雾的雾滴沉积率分别为80.58%、75.57%、65.16%、59.47%、54.29%,分别高于常规喷雾的72.42%、61.24%、45.1%、38.34%、32.08%,罩盖喷雾较常规无罩盖喷雾有较好的防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 环形双圆弧式 防飘罩盖 FLUENT仿真 农药
下载PDF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啮合齿轮本体温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陈颖 姚立纲 +2 位作者 王兴盛 张大卫 王雪滢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啮合温度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过程中的疲劳、振动、噪声等行为,在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寿命预测和力学响应时不可忽视。为了揭示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本体温度场分布规律,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进行齿面接触分析,得到啮合区间;... 啮合温度影响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过程中的疲劳、振动、噪声等行为,在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的寿命预测和力学响应时不可忽视。为了揭示双圆弧弧齿锥齿轮章动传动本体温度场分布规律,对双圆弧弧齿锥齿轮进行齿面接触分析,得到啮合区间;结合摩擦学和传热学得到齿轮的热载荷,建立了双圆弧弧齿锥齿轮温度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对锥齿轮温度的影响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齿轮温度随模数的增大而降低,随螺旋角的增大而升高,随章动角的增大先降低再升高;润滑油温度对本体温度的影响呈线性关系。研究为降低齿轮高温失效风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弧齿锥齿轮 章动传动 本体温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磁电弹性材料中圆弧形裂纹的反平面断裂问题
19
作者 刘欣宇 刘官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利用广义复变函数理论和保角映射技术,研究磁电弹性复合材料中圆弧形裂纹在无穷远处受到沿磁电极化方向的磁/电载荷和反平面机械载荷的共同作用下的反平面问题,给出应力场及位移场的精确解析解,并获得在磁电全非渗透及全渗透边界条件下... 利用广义复变函数理论和保角映射技术,研究磁电弹性复合材料中圆弧形裂纹在无穷远处受到沿磁电极化方向的磁/电载荷和反平面机械载荷的共同作用下的反平面问题,给出应力场及位移场的精确解析解,并获得在磁电全非渗透及全渗透边界条件下圆弧裂纹尖端场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的解析解。基于数值解进行数值分析,由数值结果表明:控制圆弧形裂纹半弦长与弓高比值的减少,可以提高材料的可靠性能;在两种边界条件下,机械载荷的不断增加最终会促进裂纹的扩展;在磁电全渗透边界条件下,裂纹扩展不受磁/电载荷的影响,但与材料常数和机械载荷的大小水平有关;在磁电全非渗透边界条件下,正(负)磁/电载荷的增加会阻碍裂纹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弹性复合材料 圆弧形裂纹 反平面问题 复变函数方法
下载PDF
非圆行星齿轮马达设计与排量分析
20
作者 周如林 黄园月 +3 位作者 赵志伟 倪再兴 宋具宝 袁晓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9,共9页
非圆行星齿轮马达具有容积效率高、密封性良好、传递扭矩大等优势,可应用于井下机械和食品机械等领域。根据几何关系推导圆弧-圆弧型(双圆弧型)节曲线参数所需满足的弧长条件、传动条件与约束条件,建立并求解内齿圈与太阳轮节曲线非线... 非圆行星齿轮马达具有容积效率高、密封性良好、传递扭矩大等优势,可应用于井下机械和食品机械等领域。根据几何关系推导圆弧-圆弧型(双圆弧型)节曲线参数所需满足的弧长条件、传动条件与约束条件,建立并求解内齿圈与太阳轮节曲线非线性规划模型。在分析非圆行星齿轮马达进排液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太阳轮旋转角度下各容腔进排液的周期变化规律。通过面积拟合法与图解法求解马达最大与最小容腔面积,确定马达理论排量。非圆行星齿轮马达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试验法与理论计算法确定的马达实际流量随转速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仅为9.57%,验证了双圆弧型节曲线马达理论排量模型的正确性,可为进一步探索非圆行星齿轮马达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达 非圆齿轮 双圆弧 节曲线 排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