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
被引量:
1
1
作者
连赟芳
陈丹
+4 位作者
黄群
黄娇
谢平
马国萍
朱仙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考察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条件为Lichrocart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84 nm,比较黄酮...
目的考察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条件为Lichrocart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84 nm,比较黄酮提取物与成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情况,再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评价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相似度。结果在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对应的9个共有峰迁移率为75.46%~96.56%,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迁移率分别达96.56%和96.36%;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平均整体迁移相似度为1.000。结论优化后,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工艺基本保留了原料药的药效组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
制备
药效组分群
整体迁移率
HP
l
C特征图谱
Pearson相关系数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玳玳果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
被引量:
11
2
作者
邱红鑫
陈丹
+2 位作者
刘永静
吴熙
林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7-36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玳玳果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玳玳果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85℃,滴...
目的:研究影响玳玳果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玳玳果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85℃,滴距5cm,冷却距离70cm;最佳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PEG4000(PEG6000∶PEG4000)=2∶1;最佳冷却剂为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2∶1;最佳药效部位与基质比例为1∶4。结论: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玳玳果滴丸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果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晓青
陈丹
+3 位作者
程清
任瑞琴
黄庆德
郑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考察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促吸收效果,探讨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作为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特征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
目的考察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促吸收效果,探讨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作为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特征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在相同给药质量浓度下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不同给药质量浓度下空肠肠囊内的药物浓度;并比较相同质量浓度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吸收效果。结果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不同肠段中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但吸收差异很小,即十二指肠至回肠均是玳玳黄酮的有效吸收部位。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质量浓度分别为3.6、7.2、12.0 mg/mL时,在空肠段的吸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在相同给药剂量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空肠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是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1.3倍。结论大鼠小肠上中段是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最佳吸收部位;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比较,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可显著改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黄酮
自微乳化微丸
肠吸收
外翻肠囊模型
新橙皮苷
柚皮苷
HP
l
C-MS
原文传递
题名
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
被引量:
1
1
作者
连赟芳
陈丹
黄群
黄娇
谢平
马国萍
朱仙慕
机构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8-1082,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产业技术开发项目(闽发改高技[2011]1598)
福建省医学创新项目(2016-CX-45)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Y2004)
文摘
目的考察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条件为Lichrocart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84 nm,比较黄酮提取物与成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情况,再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评价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相似度。结果在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对应的9个共有峰迁移率为75.46%~96.56%,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迁移率分别达96.56%和96.36%;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平均整体迁移相似度为1.000。结论优化后,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工艺基本保留了原料药的药效组分群。
关键词
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
制备
药效组分群
整体迁移率
HP
l
C特征图谱
Pearson相关系数法
Keywords
l
ipid-
l
owering dripping pi
l
s of
citrus
aurantium
l
.
var
daidai
Tanaka fruits f
l
avonoids
prepara-tion
active component group
genera
l
mobi
l
ity
characteristic HP
l
C chromatogram
Pearson corre
l
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玳玳果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
被引量:
11
2
作者
邱红鑫
陈丹
刘永静
吴熙
林宏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7-361,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J0095)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10Y0030)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Y2004)
文摘
目的:研究影响玳玳果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玳玳果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85℃,滴距5cm,冷却距离70cm;最佳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PEG4000(PEG6000∶PEG4000)=2∶1;最佳冷却剂为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2∶1;最佳药效部位与基质比例为1∶4。结论: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玳玳果滴丸的制备工艺。
关键词
玳玳果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Keywords
citrus aurantium l. var daidai dropping pills
techno
l
ogy of the preparation
orthogona
l
experiments
分类号
R954 [医药卫生—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晓青
陈丹
程清
任瑞琴
黄庆德
郑利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2-222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Y0030)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Y2004)
+1 种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J01189
2012J01386)
文摘
目的考察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促吸收效果,探讨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作为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特征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在相同给药质量浓度下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不同给药质量浓度下空肠肠囊内的药物浓度;并比较相同质量浓度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吸收效果。结果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不同肠段中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但吸收差异很小,即十二指肠至回肠均是玳玳黄酮的有效吸收部位。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质量浓度分别为3.6、7.2、12.0 mg/mL时,在空肠段的吸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在相同给药剂量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空肠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是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1.3倍。结论大鼠小肠上中段是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最佳吸收部位;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比较,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可显著改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肠吸收。
关键词
玳玳黄酮
自微乳化微丸
肠吸收
外翻肠囊模型
新橙皮苷
柚皮苷
HP
l
C-MS
Keywords
daidai
(
citrus
aurantium
l
.
var
.
daidai
Tanaka) f
l
avones
se
l
f-microemu
l
sifying pe
l
l
ets
intestine absorption
everted gut sac mode
l
neohespiridin
naringin
HP
l
C-MS
分类号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
连赟芳
陈丹
黄群
黄娇
谢平
马国萍
朱仙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玳玳果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
邱红鑫
陈丹
刘永静
吴熙
林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原文传递
3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机制研究
吴晓青
陈丹
程清
任瑞琴
黄庆德
郑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