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thopedic Correction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s during Mixed Dentition
1
作者 Hussein N. Al-Khalifa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4年第7期372-380,共9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face mask (FM) and Maxillary Bite Block (BB) in skeletal class III patients during mixed dentition with control group of the same class during their growth...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face mask (FM) and Maxillary Bite Block (BB) in skeletal class III patients during mixed dentition with control group of the same class during their growth. Materials &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clinical and cephalometric examination, with age ranged from 6 to 8 years according to definite criteria.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treated and control groups;all records were taken for every patient. Lateral cephalometric films were trac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nalyzed. Results: Intermaxillary skeletal variabl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with an average increase of ANB angle (Maxilo mandibular difference angle) of 3.14&deg;and an average increase in wits appraisal 2.15 mm. Conclusion: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reatment with face mask and maxillary bite block induced significant dentoskelet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PEDIC CORRECTION class iii malocclusions mixed dentition
下载PDF
反式Twin-block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艳 谭燕 +1 位作者 张清磊 陈畅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698-700,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反式Twin-block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反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11例,并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侧貌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目的评价应用反式Twin-block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反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11例,并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侧貌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反式Twin-block矫治器能有效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Twin-block 替牙期 安氏Ⅲ类错[牙合]
下载PDF
支架式与固定式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春艳 卢海燕 +3 位作者 王雯 马文盛 胡骁颖 陈文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对比铸造支架式与传统固定式上颌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疗效。方法:3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应用铸造支架式前牵引(15例),第2组应用传统固定式前牵引(15例)进行矫治。用SPSS13.0对2组病例矫治前后头... 目的:对比铸造支架式与传统固定式上颌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疗效。方法:3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应用铸造支架式前牵引(15例),第2组应用传统固定式前牵引(15例)进行矫治。用SPSS13.0对2组病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治疗时间以及复诊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持续时间第1组为(7.03±1.32)个月,第2组为(9.07±1.31)个月(P<0.05);复诊次数第1组(8.00±1.46)次,第2组(10.47±1.85)次(P<0.05);头影测量第1组的△U1-SN为(3.85±0.95)°,第2组的△U1-SN(5.25±0.95)°(P<0.05),其余各指标的改变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铸造支架式前牵引为一种高效、实用的前牵引口内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前牙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牵引 骨性Ⅲ类错[牙合] 替牙期
下载PDF
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上颌后缩畸形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鹏 苏哲君 +3 位作者 张兴乐 尹雪莲 赵婵媛 霍峰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029-203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替牙期上颌后缩畸形伴牙弓后段拥挤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替牙期上颌后缩为主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应用改良前方牵引器,口外面罩牵引,口内推磨牙向后配合腭部扩弓,进行上颌前方牵引...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替牙期上颌后缩畸形伴牙弓后段拥挤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替牙期上颌后缩为主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应用改良前方牵引器,口外面罩牵引,口内推磨牙向后配合腭部扩弓,进行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牙覆盖平均增加3.6mm,上齿槽座点A点平均前移2.1mm,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1.9度,近中移动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后移2.5mm,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明显改善,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前方牵矫治器,可有效治疗上颌后缩畸形患者的骨性III类关系和改善侧貌外形,并且使近中移动的第一磨牙后移,解除牙弓后段拥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后缩 牙列拥挤 骨性Ⅲ类错牙合 改良前方牵引器 替牙期
下载PDF
改良式肌激动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敏 王春玲 +4 位作者 高晓丽 曲竹丽 呼明燕 刘铃 王海任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名替牙期安氏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式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 目的观察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名替牙期安氏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式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ANB角均达到正常范围,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和尖牙达中性关系;患者戴用肌激动器的时间为平均每天10 h;总疗程平均为(5.3±1.4)个月。结论改良式肌激动器能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2分类错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 改良式肌激动器 替牙期
下载PDF
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颞下颌关节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琦瑱 杨智惠 陈永辉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应用CBCT测量分析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探讨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与正常牙合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与正常牙合患者各20例,在牙尖交错位拍摄CBCT... 目的应用CBCT测量分析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探讨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与正常牙合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与正常牙合患者各20例,在牙尖交错位拍摄CBCT,使用Invivo 5软件进行图像重建,选取所要研究的颞下颌关节区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组髁突长轴径、关节窝宽度、髁状突长度大于正常组,而髁突前后径、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斜面倾斜角和髁状突高度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的髁状突和关节窝形态结构与正常牙合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颞下颌关节 骨性Ⅲ类错牙合 高角 替牙期
下载PDF
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明莉 刘福来 李永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574-576,共3页
目的:观察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矫治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15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应用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矫治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15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应用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面型改善明显、前牙反得到纠正、磨牙及尖牙关系中性、咬合关系良好。SNA角平均增大4.23°,SNB角无明显变化,覆盖平均增加5.52mm。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前牵引矫治器,可快速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是纠正恒牙期骨性Ⅲ类前牙反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恒牙列
下载PDF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建玲 陈析华 +2 位作者 凡朝法 李红 杨国荣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组织变化特征。方法:以21名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中国儿童(男10名,女11名)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平均年龄9.7岁(年龄范围8.11—11.3岁)。常规进行正畸治疗前后(T1,T...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组织变化特征。方法:以21名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中国儿童(男10名,女11名)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平均年龄9.7岁(年龄范围8.11—11.3岁)。常规进行正畸治疗前后(T1,T2)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经过6—10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达到正常覆盖。矫治完成时上颌骨平均前移1.92mm,SNA平均增大2.53°。上切牙唇倾3.82°,下切牙直立。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平面角增加。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面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器 替牙期 错[牙合] 安氏Ⅲ类
下载PDF
MRC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许婉卿 丁志雄 +1 位作者 戴秋婷 陈雅瑜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观察MRC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替牙期牙性、功能性前牙反患儿,均对其行MRC矫治器治疗。比较患儿矫治前及矫治1年后有效上颌长度(Co-A)、有效下颌长度(Co-Gn)、有效上下颌长度差(MXMD-DF)、上... 目的观察MRC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替牙期牙性、功能性前牙反患儿,均对其行MRC矫治器治疗。比较患儿矫治前及矫治1年后有效上颌长度(Co-A)、有效下颌长度(Co-Gn)、有效上下颌长度差(MXMD-DF)、上颌突距(A-Np)、下颌突距(Pog-Np)、上切牙突距(U1-A)、下切牙突距(L1-AP)、下前面高(ANSMe)、舌长、舌高变化情况,并评价患儿矫治1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矫治1年后,Co-A、A-Np、U1-A、ANS-Me均高于矫治前(P<0.01),MXMD-DF低于矫治前(P<0.01),舌长变短、舌高增加(P<0.01)。结论在替牙期牙性、功能性前牙反患儿中使用MRC矫治器,通过舌肌功能训练,舌肌产生的力传递到上颌骨前部,使上颌向前移动,矫正前牙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矫治器 替牙期 安氏Ⅲ类错
下载PDF
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矫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敖同江 袁小平 杨四维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9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22例,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A点前移,SNA角、ANB角、Wits值、N-ANS及N-ME均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观察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22例,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A点前移,SNA角、ANB角、Wits值、N-ANS及N-ME均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明显,侧貌改善明显。结论前方牵引可有效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抑制下颌骨生长,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骨性Ⅲ类错 前方牵引 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构成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嵘 郭涛 +1 位作者 冯雪 丁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构成。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03~08五年间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骨性Ⅲ类患者在矢状向与垂直向的构成。结果:矢状向主要表现为上颌正...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构成。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03~08五年间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骨性Ⅲ类患者在矢状向与垂直向的构成。结果:矢状向主要表现为上颌正常,下颌发育过度;其次为下颌正常,上颌发育不足。其它类型占比例较低。垂直向主要表现为高角或均角,低角较为少见。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研究其构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此类错的成因,并对其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替牙期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海英 施生根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切牙根尖与周围皮质骨的位置关系,对比其差异性,为临床诊疗、风险评估以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共60例,年龄7-11岁,按照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每组20例。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计算反映上下颌切牙根尖到周围骨皮质位置关系的12项指标。对三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LA低角组>高角组(P<0.05),LW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P<0.01),UH、LH高角组>低角组(P<0.05),LH/LW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0.001),UH/UW高角组>低角组(P<0.01)。三组患者中,切牙区根尖处唇侧牙槽骨厚度均明显比舌侧牙槽骨薄(P<0.001)。Go Gn-SN与UH、LH、UH/UW、LH/LW正相关,与LA、LW负相关。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区牙槽骨宽度及根尖位置与垂直骨面型有关。高角组下切牙根尖部唇舌侧以及唇侧的牙槽骨厚度较薄,而低角组相应处的牙槽骨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安氏Ⅲ类 垂直骨面型 牙槽宽度 根尖位置
下载PDF
颈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矫治时机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燕 刘泓虎 曹惠菊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比较替牙早期及替牙晚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行口外颈牵引治疗的疗效,探讨合适的矫治时机。方法:样本包括11例替牙早期患者及15例替牙晚期患者,均为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ANB≥5°,分别予以口外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取... 目的:比较替牙早期及替牙晚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行口外颈牵引治疗的疗效,探讨合适的矫治时机。方法:样本包括11例替牙早期患者及15例替牙晚期患者,均为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ANB≥5°,分别予以口外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取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2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之间采用团体t检验。结果:2组上颌骨生长均受到了抑制,SNA角、上颌骨长度(A-Ptm)及ANB角均有减小。U1-SN角减小,上前牙前突得到改善。2组比较,替牙晚期组变化更明显,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上颌第1恒磨牙远移距离在2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替牙晚期对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行口外颈牵引治疗较为合适,有利于恒牙期的二期矫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he 口外颈牵引 替牙期 早期治疗
下载PDF
SanderⅡ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湘琳 周洪 +6 位作者 邹敏 司新芹 王晓荣 侯玉霞 邹蕊 管丽敏 鲍庆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利用SanderⅡ功能矫治器的腭导杆、上颌镍钛螺旋扩弓簧和下颌扩弓簧、分体式的独特设计,矫治Angl eⅡ类1分类患者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Angl eⅡ类1分类生长高峰... 目的:利用SanderⅡ功能矫治器的腭导杆、上颌镍钛螺旋扩弓簧和下颌扩弓簧、分体式的独特设计,矫治Angl eⅡ类1分类患者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Angl eⅡ类1分类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下颌平面角为均角或底角。共有13人配戴SanderⅡ功能矫治器1年,拍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分析治疗前后X线测量数据,并用SPSS18.0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NB°、ANS-Pt m、Co-Pg、U1-APg、L1-NB距、L1-NB角、L6-MP、UL-El i ne、∠N'-Sn-Pg<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Wi t s值、NA-Pg、U1-SN角、U6-PP、∠N'-Pg'-FH,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上下颌骨相对位置改变明显,导下颌前伸明显、上颌基骨长度有增长;下颌基骨长度增长显著;面凸角变小;上颌前牙内收明显,上下第一磨牙伸长,下面高增长,但相对全面高协调。软组织上唇突度减小、颏部前移,软组织侧貌与骨组织改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Ⅱ类1分类 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 下颌后缩 深覆牙合 深覆盖 SanderⅡ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加阻挡曲矫治混合牙列期Ⅲ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锡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在混合牙列期既能矫治轻、中度上颌后缩导致的I I I类错,又可防止下前牙产生不必要的舌向移动的方法。方法:采用2×4矫治器,上颌加用Nance腭托,进行上颌前牵引,口内使用III类牵引。在下前牙达到预定的位置后,更换下颌弓... 目的:探讨在混合牙列期既能矫治轻、中度上颌后缩导致的I I I类错,又可防止下前牙产生不必要的舌向移动的方法。方法:采用2×4矫治器,上颌加用Nance腭托,进行上颌前牵引,口内使用III类牵引。在下前牙达到预定的位置后,更换下颌弓丝,弓丝上于双侧下第一恒磨牙带环颊面管前方弯阻挡曲,防止下前牙在挂III类牵引时继续舌向移动。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前牙反解除。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矫治后SNA角、S-Pt m距、A-Pt m距、ANB角明显增加,U6-Pt m距增大;治疗还引起前牙唇倾度的变化,但与第二次头颅侧位片相比较,治疗结束时L1-Mp角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矫治轻、中度上颌后缩的混合牙列期III类错时,上颌前牵引加III类牵引是有效的方法;于下第一恒磨牙带环颊面管前方弯制阻挡曲,可防止下前牙过度舌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列期 Ⅲ类错[牙合] 上颌前牵引 Ⅲ类牵引 阻挡曲
下载PDF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璟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0期4074-4075,共2页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用前方牵引矫治,并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通过使用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上颌骨前移,上唇前移,软组织侧貌明显...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用前方牵引矫治,并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通过使用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上颌骨前移,上唇前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能促进上颌骨生长前移,并能抑制下颌骨生长,是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早期矫治,进行生长改良,可以减少以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替牙期骨性Ⅲ类错 X线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患者颅面部软组织形态研究
17
作者 陈杰 刘新强 刘炳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选择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患者 3 8例作为研究样本 ,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 40例作为对照组 ,拍摄正中牙合位的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利用 X线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选取与 Angle 类错牙合有关的测量项目 2 7... 选择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患者 3 8例作为研究样本 ,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 40例作为对照组 ,拍摄正中牙合位的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利用 X线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选取与 Angle 类错牙合有关的测量项目 2 7项 ,得出两组软组织各测量值 ,比较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颅颌面部软组织形态差异。分析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的软组织形态 ,并探讨其与相应硬组织构形上的关系和发育规律。结果 :软组织线距测量男性有 13项 ,女性有 12项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软组织角度测量 9项均有显著差异。认为面部软组织侧貌基本反映了硬组织的骨骼构形 ,软组织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改变 ,部分软组织代偿可掩盖骨骼的畸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替牙期 骨性AngleⅢ类错He 患者 颅面部 正常He 硬组织 显著差异 构形 反映
下载PDF
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颅颌形态的研究
18
作者 陈杰 徐宏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73-275,共3页
①目的 比较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雅合和正常雅合的颅颌硬组织构形差异 ,分析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雅合的颅颌形态 ,并探讨错雅合发生机制和颅颌发育趋势。②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雅合者 38例为研究对象 ,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 ①目的 比较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雅合和正常雅合的颅颌硬组织构形差异 ,分析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雅合的颅颌形态 ,并探讨错雅合发生机制和颅颌发育趋势。②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雅合者 38例为研究对象 ,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期正常雅合4 0例作为对照组。拍摄正中雅合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③结果 硬组织线距测量值男性 11项、女性 10项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2 .0 83~ 2 .5 6 9,P <0 .0 5 ;t=2 .82 7~ 3.4 76 ,P <0 .0 1)。两组硬组织角度测量值比较 17项有显著差异 (t=2 .2 4 5~ 2 .6 72 ,P <0 .0 5 ;t=2 .937~ 3.4 2 9,P <0 .0 1)。两组间线距比例值比较 5项有显著差异 (t=2 .189~ 3.5 2 8,P <0 .0 5、0 .0 1)。④结论 下颌发育过度是形成骨性AngleⅢ类错雅合的主要原因 ;颅颌三维空间比例的失调 ,将导致骨性错雅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替牙期 骨性AngleⅢ类错He 颅颌形态 发生机制
下载PDF
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矫治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王春玲 郭鑫 刘东旭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16-317,共2页
目的 :探讨替牙期早期矫治安氏 Ⅱ 类 1分类错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方法 :替牙期安氏 Ⅱ 类1分类错 2 3例 ,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 ,不拔牙矫治。监控牙齿替换 ,利用替牙间隙调整关系。结果 :经对照 16项头影测量指标 ,10项指标矫治前... 目的 :探讨替牙期早期矫治安氏 Ⅱ 类 1分类错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方法 :替牙期安氏 Ⅱ 类1分类错 2 3例 ,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 ,不拔牙矫治。监控牙齿替换 ,利用替牙间隙调整关系。结果 :经对照 16项头影测量指标 ,10项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别有显著性 ,其中ANB、1— 1、1 MP 3项指标P <0 .0 1。矫治后前牙覆覆盖正常 ,关系良好 ,牙弓突度理想 ,平均疗程 2 8个月。结论 :安氏 Ⅱ 类 1分类错在替牙期尽早矫治 ,可明显改善颌骨的生长发育 ,阻止畸形进一步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替牙期 安氏Ⅱ类 矫正 正畸学
下载PDF
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42例分析
20
作者 陈保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77-79,共3页
目的:了解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接受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的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通过4-8个月的矫治后,后、前牙反完全解... 目的:了解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接受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的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通过4-8个月的矫治后,后、前牙反完全解除,第一恒磨牙属于中性(或偏近中性)关系,后、前牙覆包括反复改均恢复正常,侧貌得到了有效改善。矫治前后SNB、SNA角、ANB角、Y轴角、Ao-Bo、U1-SN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活动矫治器 替牙期 安氏Ⅲ类错[牙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