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吕宝辉 黄洪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分析维甲酸 (RA)在胚胎发育期间对胎鼠和母孕鼠的毒性作用 ,建立RA诱导腭裂动物模型。方法 :将C5 7BL近交系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 ,在GD8d、GD10d和GD 12d分别口饲灌胃植物油和RA ,其中在GD 10d用药组按照三种不同的剂量口饲灌... 目的 :分析维甲酸 (RA)在胚胎发育期间对胎鼠和母孕鼠的毒性作用 ,建立RA诱导腭裂动物模型。方法 :将C5 7BL近交系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 ,在GD8d、GD10d和GD 12d分别口饲灌胃植物油和RA ,其中在GD 10d用药组按照三种不同的剂量口饲灌胃给药。结果 :RA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均可诱导腭裂畸形 ,GD10d不同剂量的RA诱导胎鼠腭裂形成的比率不同。结论 :在GD 10d 10 0mg/kg维甲酸诱导C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 诱导 小鼠 腭裂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维甲酸
下载PDF
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和视黄酸致ICR小鼠腭裂发育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江波 印木泉 +2 位作者 陈蓉芳 郭苗莉 张天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 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 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最佳作用条件,并通过光镜、电镜等手段对其畸形特征作进一步分析。结果:孕10 d一次给予40 mg/kg MNNG所致腭裂的发生率为55.2%,一次给予80 mg/kg RA腭裂发生率几乎达100%;光镜结果显示这2种化学物诱导的腭裂均为小腭;电镜结果表明孕16 d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丝状伪足而实验组中则无。结论:成功建立了可供两类不同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 视黄酸 发育
下载PDF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刚 刘宝林 +3 位作者 王大章 李唐新 郑光勇 胡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 :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 ,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家猫 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 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 (动物 10只 ) :以 0 .4mm× 2次 /d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 目的 :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 ,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家猫 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 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 (动物 10只 ) :以 0 .4mm× 2次 /d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于术后固定期 2、4、6、8及 12周 ,观察期结束前 6d ,各对 2只动物肌注四环素标记 ( 30mg/kg)。 6d后取标本 ,切片行荧光显微镜及组织学观察 ,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动物各2只 )结果对比。结果 :实验组标本牵张区新骨组织均为膜内成骨 ,由中央向外分为胶原纤维区、新骨形成区及改建成熟区 ;随时间发展 ,新生骨逐渐取代纤维组织并改建成熟。软组织也得到相应伸展。对照组裂隙无自行修复。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 ,以原位产生新骨 ,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在良好固定条件下 ,新骨形成与改建活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缺损 组织学研究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荧光标记技术
下载PDF
BALB/C近交系小鼠腭裂模型的建立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吕红兵 李鑫 +1 位作者 金岩 董绍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BALB/C近交系小鼠腭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BALB/C系孕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在妊娠第12d分别给药,并于妊娠期第138,1320,148,1420,158,1520,168... 目的:研究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BALB/C近交系小鼠腭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BALB/C系孕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在妊娠第12d分别给药,并于妊娠期第138,1320,148,1420,158,1520,168d处死孕鼠,取胎鼠头部做冠状切片,HE染色,进行观察。结果: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可诱导BALB/C系小鼠形成腭裂,其主要原因是腭突上抬延迟。结论: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形成腭裂是一种稳定的腭裂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维生素A酸类 地塞米松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应用外科方法建立幼犬牙槽裂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立民 柳春明 +2 位作者 宋儒耀 侯敏 马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建立与临床牙槽裂相似的动物模型,为牙槽裂的治疗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8周龄杂种犬6只。制备牙槽裂模型:设计唇腭侧2个矩形粘骨膜瓣,切除自第一乳侧切牙远中至乳尖牙近中约7mm的牙槽骨段,两个粘骨膜包裹覆盖...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建立与临床牙槽裂相似的动物模型,为牙槽裂的治疗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8周龄杂种犬6只。制备牙槽裂模型:设计唇腭侧2个矩形粘骨膜瓣,切除自第一乳侧切牙远中至乳尖牙近中约7mm的牙槽骨段,两个粘骨膜包裹覆盖切骨创面。通过临床观察、连续X线、头颅干骨测量和组织学检查评价实验结果。结果:所有动物形成规则的牙槽裂,观察期间无自发骨性愈合。各标本裂隙宽度与手术切除宽度基本一致,缺隙两侧的牙齿萌出正常。骨缺损缘表面光滑,有皮质骨形成。X线摄片发现,裂隙边缘密度逐渐增高,类似骨皮质影像,未见新骨向裂隙区生长迹象。组织学发现,牙槽裂缘组织由外向内依次为粘膜鳞状上皮、粘膜下纤维组织、薄层纤维骨膜和骨组织。结论:本实验形成牙槽裂模型与临床情况接近,方法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裂 骨膜瓣 外科方法 粘膜 治疗 皮质骨 尖牙 发现 实验材料 动物
下载PDF
腭板缺失修复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平飞云 严奉国 陈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研究羟基磷灰石 -骨粘合剂复合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修复腭板骨缺损的可行性 ,为临床腭裂患者进行植骨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4组共 1 6只狗腭板人为制造裂隙 ,用羟基磷灰石 -骨粘合剂修复腭板骨缺损。术后 4、8、1 6、2 4周分别处... 目的 :研究羟基磷灰石 -骨粘合剂复合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修复腭板骨缺损的可行性 ,为临床腭裂患者进行植骨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4组共 1 6只狗腭板人为制造裂隙 ,用羟基磷灰石 -骨粘合剂修复腭板骨缺损。术后 4、8、1 6、2 4周分别处死一组试验狗 ,取上颌腭板进行 X线平片观察 ,同期扫描电镜观察骨愈合情况。术后 2 4周 ,处死最后一组狗前行腭板冠状位 CT扫描。结果 :手术创口 I期愈合 ,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和病理排斥现象 ,人工骨板形态规则 ,未见移位、塌陷、断裂。人工骨与受植床周围骨有较好的骨性愈合 ,骨量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 :羟基磷灰石 -骨粘合剂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具有良好的塑性、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骨移植 羟基磷灰石类 疾病模型
下载PDF
应用牵张成骨技术(DO)整复腭裂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浚睿 封兴华 魏建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73-175,T006,共4页
目的:建立长期、稳定的腭裂动物模型,并可用于以DO成骨方式进行畸形矫治。方法:1-1.5岁杂种犬7只为实验对象,其中以2只为实验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形成硬腭部8mm×30mm全层洞穿缺损裂隙。8周后观察裂隙软、硬组织形态。5只为实验组,在... 目的:建立长期、稳定的腭裂动物模型,并可用于以DO成骨方式进行畸形矫治。方法:1-1.5岁杂种犬7只为实验对象,其中以2只为实验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形成硬腭部8mm×30mm全层洞穿缺损裂隙。8周后观察裂隙软、硬组织形态。5只为实验组,在形成模型的同时放置固定DO装置,并形成骨转移盘,观察模型建立后牵张成骨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犬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实验对照组犬8周后上腭裂隙仍存在,干骨标本见骨缺损大小形状与手术时无差别,实验组犬安置DO装置后伤口愈合良好,DO装置固定牢靠。结论:通过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动物模型,经长期观察裂隙不能自行修复,安置DO装置后效果稳定。腭裂DO装置设计较合理,建立的DO矫正腭裂模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技术 腭裂 动物模型 可行性
下载PDF
应用外科技术建立山羊完全性腭裂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海艇 王健 +3 位作者 徐晓斐 余力 朱昌 张波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完全性腭裂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取2个月龄山羊10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个实验组,以两种不同的外科手术技术,形成硬腭部0.5cm×10cm全层、全长硬腭骨裂隙。分别在术后1周和32周,观察... 目的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完全性腭裂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取2个月龄山羊10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个实验组,以两种不同的外科手术技术,形成硬腭部0.5cm×10cm全层、全长硬腭骨裂隙。分别在术后1周和32周,观察裂隙软、硬组织形态,并拍摄头颅CT及三维重建。结果两个实验组山羊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术后32周后,干骨标本见硬腭裂隙全长仍然存在,无自发骨性愈合,形态上可见裂隙前后较窄中间稍宽,3D-CT测量显示,骨缺损宽度比手术时增大。结论此两种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骨缺损动物模型,经长期观察,裂隙均不能自行修复,效果相似。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山羊
下载PDF
外科诱导的唇腭裂动物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悦 陈振琦 钱玉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67-469,共3页
外科诱导的动物模型作为唇腭裂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常应用于对该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科研工作,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外推至人类的适用性十分重要。本文对已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唇腭裂模型进行了分类和回顾,并根据... 外科诱导的动物模型作为唇腭裂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常应用于对该疾病临床治疗方面的科研工作,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外推至人类的适用性十分重要。本文对已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唇腭裂模型进行了分类和回顾,并根据标准缺损的定义列出常用外科诱导的唇腭裂动物模型,包括灵长类动物以及大鼠、猫、犬和兔等,介绍其具体的手术方法和特点。横向评价各种实验动物的优缺点,总结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使科研工作者在今后实验动物的选择上更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动物模型 外科诱导
下载PDF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成骨区碱性磷酸酶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杜咏梅 王之奇 乔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0-271,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缺损新骨生成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与分布,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建立腭裂模型后以0.4mm/次,2次/d速率牵张整复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 目的:研究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缺损新骨生成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与分布,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建立腭裂模型后以0.4mm/次,2次/d速率牵张整复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分别处死3只动物,分析ALP在新骨组织中表达与分布。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后2周为成骨早期,即出现ALP高水平表达;术后4~6周为成骨中期,ALP强表达于成骨细胞膜及骨基质;术后8~12周则为成骨后期,ALP表达趋于静止。结论:牵张成骨法以新生骨组织修复腭裂骨缺损并最终改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成 腭裂 模型 动物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一种经济稳定的小鼠腭裂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柴继侠 张艳萍 +5 位作者 尹海燕 李徽徽 周艳梅 贺文欣 王元元 张志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利用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建立稳定高效的昆明小鼠腭裂模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TCDD作用于不同妊娠天数的昆明小鼠,观察胎鼠腭裂的发生情况以及药物的毒性影响,确定诱导形成腭裂的最佳条件。结果孕1... 目的利用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建立稳定高效的昆明小鼠腭裂模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TCDD作用于不同妊娠天数的昆明小鼠,观察胎鼠腭裂的发生情况以及药物的毒性影响,确定诱导形成腭裂的最佳条件。结果孕12.5天的昆明小鼠给予一次性灌胃40μg/kg TCDD,可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8.04%。显微镜下观察:13.5天时,实验组及对照组侧腭突位于舌两侧;14.5天时,对照组侧腭突增大并上抬,呈对向生长,头部开始融合;实验组侧腭突增大,未出现上抬以及融合。15.5和16.5天时,对照组侧腭突完全融合,实验组侧腭突上抬至舌上方,但体积较小,未出现融合,形成腭裂。16.5天时,胎鼠的肝、肺无明显组织学结构异常。结论昆明小鼠于孕12.5天一次性灌胃40μg/kg TCDD可建立稳定高效的小鼠腭裂动物模型;TCDD主要通过延迟侧腭突上抬诱导昆明小鼠腭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二苯并二恶英 腭裂 动物模型 昆明小鼠
下载PDF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动物模型新骨Ca、P元素能谱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申岱 乔峰 王之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实验动物(猫)模型硬腭部骨质缺损的基础上,观察研究不同时间间期牵张区新生骨质的Ca、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 目的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实验动物(猫)模型硬腭部骨质缺损的基础上,观察研究不同时间间期牵张区新生骨质的Ca、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每;P-0.4mm的速度,每日两次的频率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裂隙完全封闭。于牵张术后第2、4、6、8及12周分别对3只动物施以安乐死,取标本测定Ca、P元素能量谱曲线并计算Ca、P元素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通过对新骨的Ca、P元素能量谱、Ca/P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的分析可将DO后的固定期分为三个阶段,即2周左右为新骨形成早期,4-6周为中期,8-12周时为后期,显示了新骨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结论牵张推移骨运送盘至健侧裂隙缘后,牵张间隙有规律地为新骨组织完全修复,最终恢复骨连续性且结构正常。DO新生骨组织显示了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证明D0的成骨活动未经过软骨中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新骨生成区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4 位作者 刘宝林 李唐新 廖运茂 胡静 郑光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间期牵张生成的新骨组织的超微结构特征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建立 12只动物的人工腭裂实验模型 ,实验组动物 10只 :应用牵张成骨术 ,以每日 2次 ,每次 0 4mm的速度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 ,至...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间期牵张生成的新骨组织的超微结构特征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建立 12只动物的人工腭裂实验模型 ,实验组动物 10只 :应用牵张成骨术 ,以每日 2次 ,每次 0 4mm的速度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 ,至裂隙完全封闭。于术后固定期第 2、4、6、8及 12周分别安乐处死 2只实验动物 ,切取标本后于扫描电镜下观察 ,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动物各 2只 )观察结果对比。结果 :第 2周时 ,牵张区以大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束为主 ,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 ,新生骨小梁钙化程度低。第 4~ 6周时 ,成骨活动极其活跃 ,骨小梁较致密 ,其表面密集排列成骨细胞。新骨呈“蜂巢样”结构。第 8~ 12周时 ,骨小梁结构逐渐钙化成熟。实验对照组裂隙创缘处无明显新骨形成。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 ,以原位产生新骨 ,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术后早期即有膜内成骨的新骨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硬腭裸露骨面动物模型的改进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冰 杨佑成 +1 位作者 左金华 崔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模拟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的模型,并进行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移植,以观察裸露骨面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检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硬腭1/3裸露组;硬腭3/4裸露组。术后12周处死所... 目的建立一种能模拟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的模型,并进行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移植,以观察裸露骨面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检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硬腭1/3裸露组;硬腭3/4裸露组。术后12周处死所有动物,测量各组动物硬腭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大体标本观察可见硬腭3/4裸露组裸露骨发生坏死形成腭中缝骨性裂隙,硬腭1/3裸露组伤口为瘢痕组织修复,无死骨形成。硬腭1/3裸露组和硬腭3/4裸露组硬腭宽度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硬腭3/4裸露组硬腭宽度也明显小于硬腭1/3裸露组。硬腭1/3裸露组、硬腭3/4裸露组及正常对照组硬腭长度虽有差距,但是结果没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腭裂术后上颌骨生长发育障碍是主要由腭部骨性裂隙和裸露骨面上瘢痕形成及收缩造成的。该硬腭裸露动物模型可以模拟腭裂术后硬腭裸露骨面以及硬腭骨性裂隙的情况,并可用于人工及生物材料修复腭裂术后硬腭部裸露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裸露骨面 动物模型 颌骨发育 移植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腭裂发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洪章 陈亦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由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腭裂胚胎模型的腭裂形成中细胞凋亡的意义与作用。【方法】给 12孕期日 (gestationday ,GD)的昆明小白鼠腹腔注射 10~ 5 0mg/kg剂量的DEX ,获取腭裂胚胎模型。对标本标准颅颌冠状切... 【目的】探讨由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腭裂胚胎模型的腭裂形成中细胞凋亡的意义与作用。【方法】给 12孕期日 (gestationday ,GD)的昆明小白鼠腹腔注射 10~ 5 0mg/kg剂量的DEX ,获取腭裂胚胎模型。对标本标准颅颌冠状切片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亲核素 生物素 dUTP原位末端标记法 (ISEL) ,在光镜及电镜下做形态学定性观察及腭突凋亡细胞计数分析。【结果】实验组均观察到ISEL阳性细胞 ,其计数均数及腭裂发生率分别与DEX剂量呈正相关 (r =0 9911/ 0 9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腭裂 病理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唇腭裂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小炎 唐世杰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倾向认为是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引起唇腭裂相关的基因有TGFA,TGFβ3,BCL3,F13A等;环境因素在唇腭裂发生中的遗传修饰作用也很重要,主要的环境激发因素包括致...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倾向认为是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引起唇腭裂相关的基因有TGFA,TGFβ3,BCL3,F13A等;环境因素在唇腭裂发生中的遗传修饰作用也很重要,主要的环境激发因素包括致畸因子(如烟草、酒精、糖皮质激素等)、感染和营养缺乏。基于基因打靶技术建立的鼠基因敲除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人类疾病的表现型,成为研究唇腭裂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基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贤 齐志丽 +6 位作者 刘杨 田悦明 王浩宇 吴靖芳 郑慧娥 任君旭 安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腭裂模型鼠。取孕12.5d、13.5d、14.5d、15.5d、16.5d胚胎头部,石蜡包埋,6μm切片,HE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腭突的变化。结果:妊娠第11.5d...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腭裂模型鼠。取孕12.5d、13.5d、14.5d、15.5d、16.5d胚胎头部,石蜡包埋,6μm切片,HE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腭突的变化。结果: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地塞米松(Dex)1mL(用量为50mg/Kg)可诱发小鼠产生腭裂。模型组腭突体积瘦小,不能在中线区接触融合,以致不能与腭突上方的鼻中隔接触融合,胎鼠出现腭裂。结论: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小鼠足量地塞米松,可成功建立腭裂动物模型。为研究腭裂形成原因及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腭裂 模型/动物
下载PDF
牵引成骨矫治硬腭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任战平 李锦峰 +2 位作者 文星 周洪 刘建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硬腭骨缺损畸形的腭裂动物模型。方法1-1.5岁健康家犬8只为实验对象(6只为实验组,2只为实验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在硬腭部模仿临床腭裂形成骨缺损裂隙,实验组同时放置牵引装置,并形成骨运送盘,8周后观...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硬腭骨缺损畸形的腭裂动物模型。方法1-1.5岁健康家犬8只为实验对象(6只为实验组,2只为实验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在硬腭部模仿临床腭裂形成骨缺损裂隙,实验组同时放置牵引装置,并形成骨运送盘,8周后观察裂隙关闭情况及软、硬组织形态,了解模型建立后牵引成骨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组犬经安置牵引装置后可关闭硬腭处骨裂隙,牵引装置固定稳固,X线显示骨运送盘可牵移,骨缺损区裂隙闭合,全身状况良好。对照组犬8周后,腭裂隙仍存在,大小形状与手术时无差别。结论通过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动物模型,可用于牵引成骨技术矫治腭裂骨缺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骨缺损 硬腭骨缺损
下载PDF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的激光共聚焦荧光定量分析
19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廖运茂 申岱 杜咏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0.4mm×2次/d的速率牵张整复封闭其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前6d以四环素肌注标记(30mg/kg)后各取材3只动物,标本制片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沉积并进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间期标本的荧光强度平均值及其总量,显示出明确的动态变化规律,自2周组起,成骨活动明显活跃,到4周组达到顶峰,至8、12周组逐渐减弱,但仍显著高出无明显荧光沉积的空白和试验对照组。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移动骨运送盘封闭组织缺损,牵张间隙逐渐被膜内成骨新骨生成修复,恢复了骨连续性。随时间间期的延长,新骨逐渐改建成熟。成骨活动呈现短期达到高峰后,逐步减弱的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荧光标记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腭裂发生的过程中对TGF-β/Smad信号途径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小转 潘新娟 张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在诱导腭裂发生过程中对Smad2磷酸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致畸机制。方法建立维甲酸诱导的腭裂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维甲酸诱导腭裂发生的过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12 d、E13 d、E14.5 d、E15 d、E15.5 d、E16 d(Ed:Embryon... 目的探讨维甲酸在诱导腭裂发生过程中对Smad2磷酸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致畸机制。方法建立维甲酸诱导的腭裂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维甲酸诱导腭裂发生的过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12 d、E13 d、E14.5 d、E15 d、E15.5 d、E16 d(Ed:Embryonic day)对照组和实验组胎鼠模型腭突中嵴上皮内P-S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腭突融合过程中,内源性的Smad2通过磷酸化能够被激活。与对照组相比,维甲酸可抑制腭突中嵴上皮中Smad2的磷酸化表达。结论维甲酸诱导腭裂的发生,与中嵴上皮细胞中Smad2磷酸化的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全反式维甲酸 中嵴上皮 SMAD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