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芹叶铁线莲挥发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巩江 倪士峰 +4 位作者 赵婷 骆蓉芳 赵聪 王仲孚 李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525-9526,共2页
[目的]研究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49个化合物,占挥... [目的]研究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芹叶铁线莲地上部分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4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54%。其中,含量在3.00%以上的组分有苯甲醛(18.20%)、苯乙醇(3.63%)、4-乙烯基-2-甲氧基酚(4.77%)、石竹烯(11.63%)和大=牛儿烯D(7.55%)。[结论]为芹叶铁线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叶铁线莲 毛茛科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灌木铁线莲(毛茛科)花器官的发生与发育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海燕 孙坤 +2 位作者 蔡正旺 苏雪 庞海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铁线莲属(Clematis L.)植物灌木铁线莲(C.fruticosa Turcz.)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灌木铁线莲花原基形成后,4枚萼片以交互对生的方式首先发生,呈轮状排列。最早的4枚雄蕊原基在4枚萼片交接的位置...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铁线莲属(Clematis L.)植物灌木铁线莲(C.fruticosa Turcz.)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灌木铁线莲花原基形成后,4枚萼片以交互对生的方式首先发生,呈轮状排列。最早的4枚雄蕊原基在4枚萼片交接的位置上近螺旋状发生,此后,随着雄蕊原基的向心发生和数目不断增多,其发生的螺旋状序列逐渐明显。雄蕊原基发生后,在花原基顶端,心皮原基沿着雄蕊原基的发生序列呈螺旋状发生。本文结果支持在原始被子植物花中螺旋状排列和轮状排列同时存在的观点。此外,本文也进一步证实了花萼与苞片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属 灌木铁线莲 毛茛科 花部序列 花器官的发生与发育
下载PDF
灌木铁线莲繁育系统特征及其花下垂现象的适应性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侯勤正 任昱兰 +2 位作者 文静 赵东光 王思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83-2290,共8页
该研究对兰州市北山地区自然居群下的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 Turcz.)的繁育系统特征进行了实验分析,并通过对其花朵进行人工上举处理,研究了花朝向改变(花朵上举)后访花昆虫、花粉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结籽率和种子特征的变化,以... 该研究对兰州市北山地区自然居群下的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 Turcz.)的繁育系统特征进行了实验分析,并通过对其花朵进行人工上举处理,研究了花朝向改变(花朵上举)后访花昆虫、花粉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结籽率和种子特征的变化,以此反证花朵下垂的适应性意义。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灌木铁线莲的P/O值为9579.5,属于专性异花授粉;套袋实验结果显示,灌木铁线莲自交亲和,兼具异交和自交的混合交配系统,但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2)灌木铁线莲的主要传粉者为东亚无垫蜂(Amegill aparhypate)和中华蜜蜂(Apis cerana);人工上举处理改变花朝向后,两种传粉昆虫的访花频率和单花停留时间与自然条件下没有发生变化,但因雨水冲刷造成其花粉数量显著下降,且阳光直射使花粉活力显著下降,说明花朝向改变会降低其雄性适合度。(3)花朝向改变后,灌木铁线莲结籽率显著下降,种子宿存花柱长度降低,但并没有影响种子大小和千粒重,说明花朝向改变降低了雌性适合度,并影响到灌木铁线莲种子传播。研究结果证实,灌木铁线莲花期花朵下垂现象对有效传粉昆虫影响不大,但可以显著提高植物雄性适合度和雌性适合度,并作为一种有效的适应策略保障了其繁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铁线莲 花朵下垂 繁育系统特征 花朝向改变
下载PDF
蒙药细叶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昌妍希 包保全 +2 位作者 张烜 吉日木巴图 张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研究蒙药细叶铁线莲体外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技术,利用正、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细叶铁线莲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D,2D-NMR、MS等波谱分析法和对照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C... 目的:研究蒙药细叶铁线莲体外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技术,利用正、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细叶铁线莲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D,2D-NMR、MS等波谱分析法和对照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CCK-8细胞染色法检测单体化合物对五种人体实体瘤细胞系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从细叶铁线莲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原儿茶酸(2)、(+)-松脂醇二葡萄糖苷(3)、(+)-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7,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7)、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8)。化合物2、8显示对所测试的部分细胞系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8为首次从铁线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8为首次从毛茛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可能为细叶铁线莲破痞祛滞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铁线莲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蒙药
下载PDF
不同温度及光照对灌木铁线莲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浩然 李青丰 +1 位作者 贺一鸣 贾玉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142,14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对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 Turcz.)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恒温15,20,25℃及15-35℃变温)条件及15-35℃光照(1 250 lx,8 h)或黑暗处理下灌木铁线莲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萌发指...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对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 Turcz.)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恒温15,20,25℃及15-35℃变温)条件及15-35℃光照(1 250 lx,8 h)或黑暗处理下灌木铁线莲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萌发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变温15-3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好,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起始萌发时间最短。说明变温15-35℃为灌木铁线莲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铁线莲 温度 光照 生理生化特性 种子 萌发 黑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