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荠苧精油的GC-MS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翠萍 吴国欣 +2 位作者 陈密玉 林燕妮 黄鹭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荠苧〔M osla scabra(Thunb.)C.Y.W u etH.W.L i〕精油,得油率为1.2%。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125个峰,共鉴定出其中67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其中,(R)侧柏酮(26.1...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荠苧〔M osla scabra(Thunb.)C.Y.W u etH.W.L i〕精油,得油率为1.2%。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125个峰,共鉴定出其中67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其中,(R)侧柏酮(26.11%)、(M)侧柏酮(13.66%)、石竹烯(8.89%)、桉叶油素(7.99%)、(R)-α-石竹烯(6.45%)、芹菜脑(5.43%)和β-荜澄茄油烯(4.51%)为主要成分。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精油对7种供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Roenbach)、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 vulgarisHauser)、甘薯青枯假单胞菌(Ralstonia soanacearumE.F.Sm it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astellan i et Chalm er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 ilusM eyer et Gotthe il)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为2%,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ohn)和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Schroeter)的M IC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荠芋 精油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
下载PDF
肾茶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花 陈蕾西 +2 位作者 牛迎凤 刘颖颖 张丽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采用回流提取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肾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1,1-二联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得到的肾茶多酚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0∶1(m L/g... 采用回流提取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肾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1,1-二联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得到的肾茶多酚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0∶1(m L/g),50%乙醇回流3次,每次提取2 h,肾茶多酚提取率为3.60%,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肾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1~10μg/m L浓度范围内和100~1250μg/m L浓度范围内,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略强于抗坏血酸,两者的对DPPH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5.78和6.31μg/m L;对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为851.1和940.1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多酚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肾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蓝伦礼 刘梦楚 +5 位作者 邹晓红 曾元儿 曹骋 刘庆飞 李小莹 江滨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033-1039,共7页
目的应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肾茶提取工艺,运用大孔吸附树脂优选肾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方法以肾茶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 目的应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肾茶提取工艺,运用大孔吸附树脂优选肾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方法以肾茶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肾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并研究各因素条件对其纯化效果的影响,筛选主要影响指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肾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2.52%,液料比(mL:g)为15:1,提取时间为90分钟。DM-130大孔吸附树脂较适合肾茶总黄酮的纯化,静态吸附生药浓度为0.1 g/mL,药液pH值为2;动态吸附上样量为60 mL,吸附时间为50分钟,除杂水用量为3倍柱体积,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树脂体积。结论 Box-Behnken效应面法用于优选肾茶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验观察数据相符,DM-130大孔吸附树脂较适合肾茶总黄酮的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总黄酮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罗灿 于旭东 +2 位作者 吴繁花 高鑫 王童欣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2期204-222,共19页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6.0条多态性片段.87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 ~0.98,但6份栽培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88 ~ 0.98显示出栽培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聚为2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1类.结果显示,中国野生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cTAB法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香薷、野草香挥发油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向平 娄桂群 +1 位作者 王仕艳 陈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80-1884,共5页
目的分析香薷Elsholtzia ciliata(Thunb.)Hyland.、野草香Elsholtzia cypriani(Pavol.)C.Y.Wu et S.Chow挥发油,并评价其生物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样品花、茎叶中的挥发油,GC-MS法进行分析,DPPH、ABTS法分别测定抗氧化活性,纸片... 目的分析香薷Elsholtzia ciliata(Thunb.)Hyland.、野草香Elsholtzia cypriani(Pavol.)C.Y.Wu et S.Chow挥发油,并评价其生物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样品花、茎叶中的挥发油,GC-MS法进行分析,DPPH、ABTS法分别测定抗氧化活性,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从中共鉴定出59种成分,其中香薷以柠檬烯、芳樟醇、β-蛇床烯为主,野草香以环氧玫瑰呋喃、百里醌、β-石竹烯为主。香薷花、茎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相近,野草香茎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略强于花。野草香花挥发油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伤寒沙门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香薷、野草香挥发油主要成分差异明显,并均具有一定生物活性,有着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 野草香 挥发油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肾茶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知伊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0-54,59,共6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从新鲜肾茶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82个峰,鉴定出8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柏木醇(53.64%)、... 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从新鲜肾茶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82个峰,鉴定出8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柏木醇(53.64%)、斯巴醇(4.13%)、1-辛烯-3-醇(3.92%)、α-柏木烯(3.47%)、蓝桉醇(3.24%)和β-柏木烯(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猫须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7
作者 许娜 许旭东 杨峻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I0012-I0016,共5页
猫须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查阅近十余年来关于猫须草研究的文献,对猫须草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药理活性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其中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烷基糖苷类等化合物,具有抗炎、... 猫须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查阅近十余年来关于猫须草研究的文献,对猫须草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药理活性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其中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烷基糖苷类等化合物,具有抗炎、利尿、抗菌、排尿石、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学作用,以期为猫须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须草 黄酮类 酚酸类 萜类 抗炎 利尿 抗菌 排尿石
原文传递
肾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伊蕾 谭俊杰 +3 位作者 陆露璐 谭昌恒 蒋山好 朱大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研究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ODS-A、SephadexI。H-20柱色谱对该植物水溶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肾茶全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ODS-A、SephadexI。H-20柱色谱对该植物水溶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肾茶全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E)-N-[2-羟基-2-(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Ⅰ)、2,6,2’,6’-四甲氧基-4,4'-二(2.3环氧-1-羟基丙基)二苯(Ⅱ)、咖啡酸乙酯(Ⅲ)、催吐萝芙木醇(Ⅳ)、合欢布里苷O(albibrissinoside O,3-甲氧基-4-羟基-苯-1-O-β-[5-O-(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呋喃芹菜糖基-(1-2)-O-β-吡喃葡萄糖苷,Ⅴ)、8-羟基-松脂醇(Ⅵ)、丁香脂素-4’-O-β-萄糖(Ⅶ)、卜羟基-丁香脂素(Ⅷ)、洋李苷(Ⅸ)、五叶山小橘苷C(glycopentoside C,3-甲氧基-4-羟基-苯-1-O-β-(5-O-[3-(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丙烯酸]卜呋喃芹菜糖基-(1→2)-O-β-吡喃葡萄糖苷,X)、阿江榄仁葡萄糖苷Ⅰ(arunglucoside 1,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8-O-β吡喃葡萄糖苷,)、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3,28-O-β-二吡喃葡萄糖苷(Ⅻ)、大黄素(Ⅷ)、丁香脂素(ⅩⅣ)、(2S)-柚皮素(ⅩⅤ)。结论化合物Ⅰ~Ⅲ、Ⅵ~Ⅷ、Ⅹ~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肾茶属 水溶性成分
原文传递
猫须草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孙照翠 郑庆霞 +3 位作者 吴海峰 马国需 许旭东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对猫须草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技术包括大孔树脂、MCI、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对其结构鉴定。结果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甲酯(... 目的对猫须草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技术包括大孔树脂、MCI、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对其结构鉴定。结果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甲酯(2),咖啡酸乙酯(3),丹参素(4),丹参素乙酯(5),迷迭香酸(6),迷迭香酸甲酯(7),迷迭香酸乙酯(8),isorinicacid(9),二氢松柏醇(10),二氢芥子醇(11),丹酚酸c(12),丹酚酸H(13),3’-O-(8"-Z-caffeoyl)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14),黄芩素(15)。结论化合物2,4~5及9~15首次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猫须草 二氢松柏醇 二氢芥子醇 丹酚酸c 丹酚酸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