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北地区史前农业的起源
1
作者 王爱民 封占龙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鲁北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平原地带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后李文化多个遗址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粟、黍、稻等农作物遗存,耕作、收割类农具以及农作物脱壳、加工工具。早于后李文化的赵家徐姚、扁扁洞等遗址中发现的磨制... 鲁北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平原地带是海岱文化区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后李文化多个遗址中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粟、黍、稻等农作物遗存,耕作、收割类农具以及农作物脱壳、加工工具。早于后李文化的赵家徐姚、扁扁洞等遗址中发现的磨制石器、陶器、用火遗迹等,为后李文化农业溯源提供了线索。鲁北地区种植的粟、黍等作物可能是本地起源。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过渡时期的气候波动造成的食物短缺,全新世海侵造成的活动空间缩减,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山前冲积平原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促生了鲁北地区农业萌芽。农业的不断发展为鲁北地区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革,是海岱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地区 农业起源 气候变迁 人口压力 自然环境
下载PDF
长汀县1991—202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冬梅 俞婷 王丹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83-85,共3页
依据1991—2020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气象要素数据,对福建省长汀县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20年,长汀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0.472℃/10年;长汀县年平均最低气... 依据1991—2020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气象要素数据,对福建省长汀县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991—2020年,长汀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0.472℃/10年;长汀县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也呈上升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434℃/10年、0.499℃/1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要高于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气温。近30年,长汀县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整体上均呈增加的变化态势;长汀县降水量线性变化倾向率为18.543 mm/10年,日照时数线性变化倾向率为1.804 h/10年。气候变暖,长汀县的作物种植带也会向北边移动,二熟制、三熟制作物面积随之扩大,粮食单产也随之上升;但是气候变化也有不利影响,会导致洪涝、高温干旱等极端灾害性事件以及病虫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针对异常气候变化,长汀县应结合气候实际,科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特征 农业 影响 长汀县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47
3
作者 徐斌 辛晓平 +2 位作者 唐华俊 周清波 陈佑启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4期316-321,共6页
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 分析了全球变化的趋势和温室气体(特别是CO2) 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我国和世界农业地理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分大区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玉米等影响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对全球气... 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 分析了全球变化的趋势和温室气体(特别是CO2) 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我国和世界农业地理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分大区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玉米等影响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对全球气候变化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这些对策和措施可分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地理分布 温室气体 中国 对策 措施 二氧化碳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邓振镛 王鹤龄 +4 位作者 王润元 张宇飞 刘德祥 徐金芳 张谋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1-387,共7页
揭示了气候持续变暖是祁连山北坡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986年是气候发生明显转折的年份,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1986年升高0.8℃,≥0℃积温和≥10℃积温增加142℃和131℃,呈线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平均增加7.5 mm,呈曲线缓慢... 揭示了气候持续变暖是祁连山北坡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986年是气候发生明显转折的年份,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1986年升高0.8℃,≥0℃积温和≥10℃积温增加142℃和131℃,呈线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平均增加7.5 mm,呈曲线缓慢增多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作物适生种植区和作物种植上限高度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喜热棉花、喜温玉米和喜凉甘蓝型油菜分别提高100 m左右、150 m左右和200 m左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依据农业气候生态资源垂直分布特征和15种主要作物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以及农林牧业结构布局特点,采用气候生态相似原理,将祁连山北坡大体分为5个农林牧业气候生态区,建议性提出各区农林牧业结构的比重以及夏粮、秋粮、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并阐明了各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农林牧业结构 种植业比例 气候变化 对策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爱民 王效瑞 马晓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43-846,共4页
对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区近百年来的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同时评估了气候变化对该区种植制度、气候生产潜力、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分析了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灾害之间的关系 ,对农业气候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气候变化 农业 技术思路
下载PDF
北疆农业热量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田彦君 张山清 +2 位作者 徐文修 只娟 苏丽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7-233,239,共8页
利用1961—2012年北疆48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和≥10℃积温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Arc GIS中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北疆各县市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2年北疆年平... 利用1961—2012年北疆48个代表站的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和≥10℃积温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Arc GIS中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北疆各县市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熟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2年北疆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和≥10℃积温分别以0.36℃·10a-1、4.7 d·10a-1和80.66℃·d·10 a-1的倾向率呈增加及延长趋势,其中塔城地区、伊犁河谷和阿勒泰地区较其它地区增温明显。各气象要素均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生突变,突变年后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明显,作物熟制从仅满足一年一熟逐渐向多熟制发展,表现为,突变后一年三熟的地区较之前以吐鲁番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大,一年二熟的地区扩大到精河县-克拉玛依市沿线以东,克拉玛依-奇台-鄯善沿线以南天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和伊犁河谷西部以及哈密市周边地区,而二年三熟地区增加较小,一年一熟的县市呈继续向高纬度地区减少的趋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气候变化 热量资源 熟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近40a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汪青春 张国胜 +3 位作者 李林 王志峻 胡玲 祁如英 《干旱气象》 2004年第4期29-33,共5页
利用柴达木盆地6个代表站逐日平均气温、逐月降水资料以及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盆地40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充分利用变化了的农业气候资源,减少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 日最低气温 月降水资料 代表站 日平均气温 农业气候资源 利用 农业影响 农业生产
下载PDF
农业活动对中国区域“蒸发悖论”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韩松俊 王少丽 杨大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共8页
1960-2001年间,中国范围内气温增加显著、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该文根据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划分的251个受农业活动影响较小地区和165个受农业活动影响显著地区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计算了1960-2001年两类... 1960-2001年间,中国范围内气温增加显著、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该文根据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划分的251个受农业活动影响较小地区和165个受农业活动影响显著地区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计算了1960-2001年两类站点蒸发皿蒸发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农业活动影响地区"蒸发悖论"规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受农业活动影响显著地区的气象站气温升高的站点比例和平均趋势弱于受农业活动影响较小地区的气象站点,而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站点比例和平均趋势明显强于受农业活动影响较小地区的气象站点,且在比较干旱的北方地区差异更为显著。由此可以推断灌溉等农业活动对区域"蒸发悖论"规律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变化 农业活动 蒸发悖论
下载PDF
十堰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明 夏金 +1 位作者 张运洲 杨占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149-151,共3页
利用1961~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7个气象观测站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资料,对十堰市近50年来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利用农气观测站1981~2009年农作物观测资料和十堰农业局中稻产量因子及... 利用1961~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7个气象观测站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资料,对十堰市近50年来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利用农气观测站1981~2009年农作物观测资料和十堰农业局中稻产量因子及十堰市植保站1988~2009年黑光灯观测的主要农作物病虫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堰市 气候变化 农业影响
下载PDF
北方旱作农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蕾 潘志华 +3 位作者 邵长秀 董智强 赫迪 王立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8-243,262,共7页
利用北方旱作农区317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和比较了1961—1990年(时段Ⅰ)和1991—2010年(时段Ⅱ)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日照时数总体呈降低趋势,时段Ⅱ较时段Ⅰ平均减少了92.9h;研究区域近50年年... 利用北方旱作农区317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和比较了1961—1990年(时段Ⅰ)和1991—2010年(时段Ⅱ)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日照时数总体呈降低趋势,时段Ⅱ较时段Ⅰ平均减少了92.9h;研究区域近50年年降水量变化呈现西部增加东部减少的特征;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研究区域年均气温增加了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10℃的持续日数普遍呈增加趋势,喜凉作物生长期内≥0℃积温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积温分别平均增加198.6℃·d和197.3℃·d;研究期间全区气候变化西部地区总体呈暖湿趋势,东部地区总体呈暖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变化 时空变化 北方旱作农区
下载PDF
近50a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54
11
作者 任朝霞 杨达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8-53,共6页
本文选取了西北干旱区21个代表站点1951-2000年逐日气温和逐日降水量资料。用趋势法和百分位阈值法分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极端年最低温度、年最高温度和极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各分区极端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a西北... 本文选取了西北干旱区21个代表站点1951-2000年逐日气温和逐日降水量资料。用趋势法和百分位阈值法分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极端年最低温度、年最高温度和极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各分区极端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a西北干旱区气温呈上升趋势(0.22℃/10a),1986年后气温明显升高,柴达木盆地和北疆升温较大。近50a西北干旱区年降水量变化和趋势分布,降水变化有增加的趋势(3.2mm/10a),其中北疆降水增加最多。(2)西北干旱区近40a年极端最低温度的天数有减少趋势,平均最低温度天数的减少率为7-8天/40a。而极端年最高温度的天数略有增加趋势,平均增加率为0.5天/40a左右。年最高温度略有减少趋势,平均变率为-0.5℃/40a,年最低温度也有增加趋势,平均变率为1.0℃/40a。西北干旱区近40a极端降水的天数增加了2天/40a。(3)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降水量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减少对农业有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西北干旱区 农业影响
下载PDF
1964—2013年天水市热量资源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晓鹤 朱拥军 +2 位作者 袁佰顺 李霖 胡利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6期153-160,共8页
分析天水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冬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为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减轻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4—2013年的气温资料,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 分析天水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冬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为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减轻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4—2013年的气温资料,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天水市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和热量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天水市1981—2013年玉米和冬小麦产量资料,结合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建立回归模拟方程,探讨作物生育期与温度的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水市1964—2013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负积温绝对值呈减少趋势。1994年前后气温发生了突变,进入了显著增暖时期,增暖前后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97℃;各季节的气温变化幅度以春季最大、冬季次之。1994—2013年内相继出现了13个暖冬年份,是近50年中较暖的时期。自1981年以来,冬小麦全生育期天数平均以0.59天/年的速度线性减少,1981—2013年全生育期总天数减少了20天,其中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减少趋势分别为0.57 d/a、0.16 d/a;玉米全生育期1981—2013年减少了5~7天,气候增暖后1994—2013年玉米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增温变率为0.43℃/10 a。气候变暖已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喜温作物和越冬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区北界抬升;春播作物玉米播种提前,生殖生长期延长;越冬作物冬小麦推迟播种,春初提前返青,全生育期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 气候变化 热量资源 农业生产 影响
下载PDF
我国北方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光辉 王茜 +2 位作者 田言亮 严明疆 王金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基于"六五"至"十二五"期间有关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主要成果,对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演化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我国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项目选题的起源和立项的时代背... 基于"六五"至"十二五"期间有关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主要成果,对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演化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我国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项目选题的起源和立项的时代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重大需求驱动,包括华北和西北地区流域尺度地下水演化的国家重点项目研究,都是围绕国家目标或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及时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关键科技问题,突显了重大科学研究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下水 水循环演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中国北方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生长季气候变化与温水组合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靳英华 周道玮 +1 位作者 姜世成 陈钱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7-142,共6页
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是生态脆弱区,以雨养农业为主,作物产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利用5个气象站近半个世纪的逐日气温与降水资料,使用墨西哥帽函数(MHF)小波、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研究了生长季内气候变化及温水组合规律.结果表... 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是生态脆弱区,以雨养农业为主,作物产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利用5个气象站近半个世纪的逐日气温与降水资料,使用墨西哥帽函数(MHF)小波、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研究了生长季内气候变化及温水组合规律.结果表明:≥1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的振荡周期基本吻合,暖干与冷湿气候交替出现.生长季≥10℃积温的上升趋势达到显著水平(P<0.05),增加幅度为每10年72℃;降水的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全年降水和生长季降水变化为每10年-17.2 mm和-13.7 mm.≥10℃的初终日有明显的提前和滞后性.≥10℃积温充足,生长季降水占全年的88%.生长季降水分配极不均衡,雨热配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 生长季 气候变化 温水组合规律
下载PDF
Possible Trajectories of Agricultural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50 被引量:5
15
作者 Junfang Zhao Jianping Guo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13年第3期191-197,共7页
Predicting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cropping systems can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forming cropping system and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fut... Predicting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cropping systems can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forming cropping system and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ily data of future B2 climate scenario (2011-2050) and baseline climate condition (1961-1990) from high resoluti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 PRECIS (~50 km grid interval). According to climatic divisions of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the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stably passing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of 0°C, the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the termination date passing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of 20°C which were justified by dominance as a limitation of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in zero-grade zone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possible trajectories of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50 were also analyzed and assessed. Under the projected future B2 climate scenario, from 2011 to 2050, the northern boundaries of double cropping area and triple cropping area would move northward markedly. The most of the present double cropping area would be replaced by the different triple cropping patterns, while current double cropping area would shift towards areas presently dominated by single cropping systems. Thus the shift of multiple cropping areas would lead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single cropping area. Compared with China’s land area, the percentage cover of single cropping area and double cropping area would decrease slowly, while percentage cover of triple cropping area would gradually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in China northern Boundary of CROPPING System
下载PDF
潮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被引量:22
16
作者 丁丽佳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用广东省潮州市1957~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近20年来潮州气温上升明显,夏季高温天气明显增加,冬季低温霜冻、春季低温阴雨、秋季低温冷害天气发生几率明显减小,但仍然有发生的可能;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 用广东省潮州市1957~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近20年来潮州气温上升明显,夏季高温天气明显增加,冬季低温霜冻、春季低温阴雨、秋季低温冷害天气发生几率明显减小,但仍然有发生的可能;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近10年春季降水明显偏少,夏季降水明显偏多,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潮州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调整种植季节、种植布局等农业气象建议、措施,为潮州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黑龙江省近43a积温和降水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顾红 高永刚 +2 位作者 刘丹 于瑛楠 董杰 《黑龙江气象》 2007年第4期4-7,共4页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观测站点43a的气象资料,以积温和降水作为主要因子,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积温、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年代际变化。黑龙江省呈变暖趋势,43a来全省平均升温0.88℃,不同年代的平均气温异常各有其特点,2... 利用黑龙江省81个气象观测站点43a的气象资料,以积温和降水作为主要因子,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积温、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年代际变化。黑龙江省呈变暖趋势,43a来全省平均升温0.88℃,不同年代的平均气温异常各有其特点,20世纪90年代前气温异常年主要以异常偏冷年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气温异常年主要以异常偏暖年为主。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全省划分成5个种植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聚类分析 农业影响
下载PDF
影响和田冬季设施农业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马宏武 玉素甫.阿布都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利用和田地区1961—2006年4个代表站的气候资料,对设施农业主要生产阶段冬季(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最低气温、浮尘日数、降雪日数、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日照时数增加,浮尘日数下降,上述变... 利用和田地区1961—2006年4个代表站的气候资料,对设施农业主要生产阶段冬季(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最低气温、浮尘日数、降雪日数、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日照时数增加,浮尘日数下降,上述变化对设施农业生产是有利的;但是降雪日数增加,对设施农业生产不利。针对和田地区气候特征,在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建立南疆特色瓜果蔬菜基地的同时,需要加强雪灾、冷害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设施农业 影响 特征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薛晓玉 王晓云 +1 位作者 段含明 颉耀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7,共8页
为了掌握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的多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基于VEGETATION-NDVI数据、气象数据及植被类型数据,采用CASA模型,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植被NPP进行了估算,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偏... 为了掌握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的多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基于VEGETATION-NDVI数据、气象数据及植被类型数据,采用CASA模型,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植被NPP进行了估算,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NPP与气候因子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2016年研究区的NPP年均值空间上呈西南、东北高,中间低,研究区内NPP增加的区域明显大于NPP减少的区域;年降水量呈东南高、西北低分布,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在研究时段内,年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也呈上升趋势;NPP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积极贡献明显大于对植被变化的消极作用,气候变化在植被恢复中占主导地位,人类活动是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候变化,降水的增多促进了植被的修复;气温升高和人类活动增强导致了植被的退化,因此,减少人类活动和减缓气候变暖对于该地区植被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NPP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近50年平凉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小利 尹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18,共3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 80年代前后平凉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平凉地区 气温 降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